北京的风的读后感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总结书中的教训,思考如何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含义,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北京的风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1
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不说现在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保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嘛!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借老舍先生的话来做结:“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节。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2
暑假,在故事侠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篇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这篇小说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作者是科幻作家郝景芳。
故事的主人公叫老刀,老刀住在一个折叠的未来城市北京。折叠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有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第一天清晨6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他们享有完整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夜晚10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三个空间不停地转换。第三空间居住的主要是建筑工和垃圾工,第二空间的职业要优于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的职业又比第二空间更好。
故事主要讲述了老刀的一次冒险:老刀是一个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他为了在垃圾站捡到的小孩子糖糖能够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就冒险去第一空间送信赚钱。他先来到第二空间找到秦天,又到第一空间送信给依言。原来秦天和依言曾经是情侣,但是依言隐瞒了自己已经和吴闻结婚的事实,依言让老刀带信并保守秘密。老刀在第一空间经历了意外和波折,并在老葛和秦天的帮助下回到了第三空间。
读完了《北京折叠》,我领悟到,地位高并不代表就是完美的、幸福的。举个例子:生活在第一空间的依言,她既想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条件,也想拥有秦天对她的爱,但是她选择了吴闻,和他结了婚,却不让秦天知道这个事实,让秦天一直深爱着她,她是多么的自私呀!老刀的父亲是这个城市的建造者,却控制不了转换的时间,他的后代只能生活在第三空间。
老刀虽然生活在第三空间,但是他特别关心别人,他在垃圾站捡到了一个小女孩,并且精心照顾她、呵护她,给她取名叫糖糖,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着她渐渐长大,努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比起依言来,谁在真诚地对待别人呢?老刀在那么艰苦贫穷的日子里,却那么有礼、关心别人,他是多么用心啊!为了糖糖上幼儿园,冒着危险去第一空间送信,他是真有爱心,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想生活在第一空间,但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高尚的品格。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3
很少读科幻小说,对于阅读作品的选择我一向觉得科幻意味着不真实,真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科幻世界的虚无缥缈便如同一个疾步行走的人脚下的那颗石子,干脆踢开了事。而这部小说的名字还是吸引到我。
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奇幻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模式。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48岁的单身垃圾工——老刀。他居住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这三个空间在48小时轮流切换,共享这48小时。第一空间住的是社会上层人物,分割其中的24小时;第二空间住城市白领、精英阶层,占据 6小时;而第三空间,也是人最多的空间住的都是像老刀这样的底层垃圾工,他们只分割到8个小时。故事讲得就是老刀为了能赚到养女上幼儿园的费用要翻越两个空间帮别人送信的经历。
释卷后,静神凝思,对于这个作品能获得 科幻类小说的"雨果奖",我不禁有些质疑这个奖的含金量。从文笔上来说流畅却平淡,科幻创意上仅注入了一个新奇的科幻概念,换句话说,只搭建了一个科幻的框架却填满了现实。但这个作品的亮点就是披着科幻的外衣、长着现实的躯体。而这件外衣对于每位读者来说,那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聊一聊文章的亮点吧!现实版的阶级分层和固化。北京不用折叠,我们就已经找到了这三个阶级,他们各行其道,泾渭分明。文中"老刀"们的第三空间如同那些生活在城中村的底层民众,他们为生活而奔忙却获取最低的报酬和拥有最狭小的生活空间,他们是"穷一代",孩子也绝大多数会成为"穷二代","穷一代"们甚至没有能力让孩子进入这个局促逼仄的折叠空间,他们嗫嚅着:"活着,我们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阶级固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现实中作为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都几乎已被堵死。哪怕是看似最公平的高考,曾有高考作文让从"中华美食、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等词汇中选择一个写成文章介绍给外国青年。农村的孩子在家里只看到连绵的大山,背靠黄土面朝天劳动的父母,哪里骑过"共享单车"、用过"移动支付"!
秦天作为第二空间的代表,现实中应该是中关村的那些"白骨精"们。这个阶层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称为"中产阶级".但想要上升一个空间却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更要有那么一点儿"走了狗屎运"的运气!他们或许因为租住在某个城中村与老刀有了交集,或许依托高学历背景能跟第一空间的"白富美"谈一场渺茫无望的恋爱。
第一空间以"白发老人"为代表的规则制定者和掌控者们,他们的现实意义自不言而喻,他们丢个数据key的小失误都可以随意压榨第三空间所剩无几的剩余时间,如同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就能引发 "老刀们"生活中的海啸。
马克思曾经指出:"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文中也着重强化了经济基础对于阶级分化的重要作用,但精神层面的分化呢?文中没有提及,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精神层面有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是否可以雾霭般地流动、渗透?
再聊几句小说中的不现实的部分。第三空间的人每天只享有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的时间,到了时间要钻入"胶囊"并被空间释放出来的药物催眠四十个小时,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一个膀胱?什么意识主宰他们会乖乖进入所谓的"胶囊"?北京城外的司机可以目睹全部的折叠过程,老刀们为何不可以用八小时以外的四十小时时间到城外打工赚钱?诸如此类的漏洞,都无法细细推敲。
也粗略看过刘慈欣的《三体》,感觉科幻小说应该是那样的,有科幻的树干,更有科幻的枝桠,能在读者脑中结出丰满的科幻果实,最后可以细细咀嚼一番,但此篇没有!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4
读完《北京的春节》我了解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5
科幻能写得特别好的,文笔好只是其一,需要超强脑洞。国外有很多三维四维空间的电影,拍的好的电影会让人眼前一亮,拍的不好的电影让人昏昏欲睡。很显然《北京折叠》属于眼前一亮性,能获奖一定有原因。
书里将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空间的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有着巨大的贫富差距。越上等的人有着越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还享有更多的时间。这个空间的翻转很有意思,给人无尽的想象。
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小说的选主角度很奇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简单,所以作者只花三天时间写出来确实是正常的。第三空间垃圾清理者老刀,为在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传信,给留在第一空间工作的女朋友。全书讲述老刀从第三空间到第二空间去第一空间再回到第三空间的所见所闻的一天,思路简洁明了清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未来世界里不用email、phone or wechat?
作者对阶级、财富的划分很明确,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无公平可言。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往往都会受到上层社会的压制,在痛苦的边缘挣扎。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产业化向电子化转变,机器人代替人工作,底层人民面临大面积失业问题,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穷苦的人无法生存。因此富有的人享有社会最好的资源、最人性化的配套设施、还霸占更多的时间,使第三世界的底层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
书中提及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靠近终点的起点。如今的国内的教育让小孩子已毫无童年可言,各种压迫式兴趣班。我依旧相信最好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比起跑线在哪更为重要。
对如今现实的爱情主义路线,我认可但不支持。在做自己的未来是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相伴的选择题时,必须要谨慎答题。好在我对精神要求比较高,其实努力奋斗,面包牛奶巧克力统统都会有。很多女孩把命运绑定在婚姻上,这么大的赌注,我玩不起呀!
那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就不提及。我相信政府!只有选择相信这一条路!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6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从中积累了许多关于旧时春节的知识,同时也对春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彩。
你看,北京的春节虽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那热闹的气氛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对迎接美好的明天都满怀着希望!新年快乐!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7
中国居筑的院落之美,是绕过影壁后的别有洞天。庭院内广植树木花草,或配以池塘、假山、凉亭,构筑独门独院的花园。木结构的门被漆成深红色,白墙青瓦雕刻出了水墨。中国的院落呈现的节奏感是:沉稳、凝重、有力。
正如雪小禅在《院落春秋知多少》中写到:院落对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物质空间,容纳天地大气,也是一个精神空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承。
中国人对院落有根深蒂固的信赖。身、心藏于其间,没有哪处更配得上安居之所了。
格状门窗、悬梁、雕花……形成整个居筑环境的壮阔。每一处景、物构成了院落的骨骼。而墙,是整个院落的基础。
墙,在中国建筑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它,不单是构筑了中国建筑,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提出:墙,构筑了家庭的社会单元。
中国百姓对墙从古至今的依赖,无论一个多么贫穷或不显眼的地方,都有着简陋的土房、残破的庙宇。墙垣像遵循着某种规律,即便经历炮火的洗礼,这些遗迹承载着逝去的荣光,在彻底的荒芜和孤寂中仍能显得分外触目。
墙的废弃,无不引起内心的物哀。它经历过万千岁月后,成了一座孤城、一片废墟。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描述:“废墟”是一种象征,它涉及我们如何看待具有悲剧意味的过往事件,进而引伸到我们应如何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去思辨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悲剧性历史事件,从而唤醒人们的历史感。
对废墟的沉思,正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那些残存在城市一隅的废墟,只有活跃的光影和偶尔在墙角下晒太阳的乞丐能使场面显得稍有生气。偶尔听到的钟声或游人的车声,深邃而凝固的寂静就会再次袭来。
废墟,透视着中国国人对原始墙垣的遗忘。近几年来,崇洋媚外的半西式水泥建筑高高刺破了中国传统的红墙青瓦的旧式建筑的天际线。
人们安心地目睹这些建筑被混泥土建筑或单调的砖瓦房取代,这些新建筑除了安放于城市之中,再也没有多余的修饰。那些光与影、匆忙的人群、手推车构成的生活画面一去不复返,甚至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古树也不具备了艺术特色。
苍茫构筑了整个居筑环境,对于墙的重新追寻,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回望、追溯。
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描述了墙的一代一代的变迁。我们看到原先千篇一律的墙隅,在历史的长河中隐没,之后又被挖掘,重新充斥着人们源于内心的物哀。
物哀,才让我们看到城墙最动人心魄的古迹,沉稳雄壮,有一种睥睨四邻的气魄和韵律。
正如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长城。这个文化符号,不是以高耸、巨大来抵抗时间。截出其中的一段,只不过是普通的墙。蒋勋在《美的沉思》中写到长城:这个“文化符号”的秘密,不是以伟大的姿态来树立永恒的形象,却是“缠”住时间,它的不断延续使它将自己变成时间。它的伟大不在于任何一个片段的特殊,而在于那强韧的延续。
任何墙垣,都有自身生命的续延,同时凝固了中国文明的生命力。当下的思考者,有覆盖在心头的物哀才能有喟叹。
而这喟叹不是哀愁,是自省。
北京的风的读后感篇8
雨果奖又火了一本书,好多人说这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崛起,但是最近这几天感觉网上的声音变得不怎么好听了,所以才想写这篇。有剧透,正在看或者打算看的朋友慎看。
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槽点和讽刺点是:作者郝景芳居然是有经济学背景的,如果她没有,大约也就罢了,但是她居然有,那里面的一个低级错误就不能忍了。这本书对经济学有一个论点,就是机器自动化会带来大批量的失业,而为了让人们不失业,所以只能压缩他们的生存时间,并且不允许代替人工。这个观点简直让我快笑死啊,举几个近现代中国的例子:纺织厂女工下岗后稍作培训就可以当饭店服务员;曾有个年代司机比县委书记赚得多,但考驾照的速度远比汽车增长速度快,赶马车的很快就学会开汽车;财务软件出现后,并没有使大量会计失业,原先会打算盘的也很快学会了打键盘。
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不会导致人力的失业,反而会促进人工技能的发展。欧洲现在为了保住失业率,所以减少了工作的时间,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路线啊!就好像美国总要求印度和中国减少燃煤,什么混蛋逻辑,美国发展的时候燃煤比我们凶多了好吗,现在你们不担任这些又脏又累的活了,你们开始从轻工业和科技方向发展了,还不让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走你们的老路了吗?一边享受着我们带来的廉价商品,一边还谴责我们污染太多,不是矛盾吗?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啊,等到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两种现象:一是人口不会再快速增长了(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啊,即使开放二胎);二是我们的劳动时间会大幅度减少。我们现在就是《雪国列车》里面人肉的永动机啊,等快速发展过去,我们也会进行高质量的短时间的工作模式。
至于有人从中看到什么社会分级的现象,我想说我们还用从科幻小说里面看社会分级吗?我们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完全不是社会层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为我没看到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人对第三世界的压榨,反而他们很有礼貌,并且在为第三世界的人谋划。譬如那个白头发的不允许垃圾处理自动化,怕他们失业;譬如老刀受伤之后,第二世界的那个委托人还给他处理伤口,并且让他洗澡什么的。
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压榨,甚至没有轻视,我觉得我们现实的世界都做不到这么好的。那么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一件送信的小事,描述一个科幻的世界,表达一份亲情(因为老刀那么努力,是为了一个捡来的娃),就是如此。并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没有坏心眼。让老刀送信的人让他洗了热水澡,先给他打了定金,而委托的任务不过就是去给心爱的人送一封信;收信的那个女的,虽然有些小心思,想瞒着第二世界的那个男生,但是也是怕伤害;老葛不用说,从第三世界上来,对老刀照顾;那个白头发管事的,怕第三世界的人失业,不肯使用自动化垃圾处理,等等。虽然等级鲜明,但是没有冲突。如果不是想给自己捡来的孩子更好的教育,老刀对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是不满意的。说句实话,在北京打工那些人,已经比在老家的人好太多了,你看他们衣衫褴褛的,住的环境很差,但是他们可能在家里盖着大房子,很风光。否则为什么有人前赴后继地奔向北京呢。人啊,从来都不能纵向对比的,你天天总和王健林比,那你也得能实现那一个亿的小目标吧。
书的构思很好,以小见大,喜欢这种简单的小故事。文笔一般,还需雕琢。但是也不必像网友那么苛刻,骂的一文不值。国外与我们看重的点不同,就好像《魔兽》在美国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在中国却被热捧一样。你不一定多牛逼,人家也不一定是瞎,总有你看不到的精华。虽然我也承认《三体》的格局要大很多,文字和整体性也优秀很多,但是《北京折叠》毕竟获奖了,说明简单的小故事也有震撼的力量。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作品获奖了不引以为傲还要进行批判打压呢,这还是一群读书的人做出来的事,这才是让我觉得震惊和无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