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8篇

时间:2024-02-02 11:25:57 分类:培训心得

实践报告是对这场实践内容的一个细致的概括,为了记录自己的实践感受,你会怎么写实践报告呢,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8篇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1

根据学校的要求,20xx年八月我到了基层人民法院——省市人民法院,在民二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首先我要向所有为我的这次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市人民法院民二庭的工作人员以及亲自指导我的薛庭长,丁法官和虞法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我的顺利实践提供的帮助。

通过这次实践,我在专业领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两年来学习的知识水平。实践期间,我了解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尤其是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在一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对案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对立案等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践结束时,我的工作得到了实践单位的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下面是我实践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下我对相关专业问题的看法,分为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是我的实践感悟部分。

12日早上我五点半就起床了,因为六点半要在公卫楼前集合,这可是我大学生活中起来最早的一次了,真是一个挑战!但我知道挑战也是和我们一样才刚刚开始。起来洗漱整理之后吃完前晚准备的早餐,准时到了集合地点。尽管起来都那么早,但每一个队员都是激情洋溢,丝毫没有一点困意。老师安排我们把宣传条幅、旗、宣传单、宣传手册、调查问卷等所需物品搬运到车上。我们可又多了一个队员——司机。一切准备完好之后,司机师傅开着车就向涉县出发。在车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份调查问卷以熟悉其内容,同时老师把我们14名学生又分成了两小组,这样一来每2名老师带领7名学生分头行动,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早上7点出发到达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了。由于之前没有开车去过涉县,也只是问了别人大概多长时间能到而已,对道路不熟悉加上路上遇到了一次堵车,使我们比计划晚了3个多小时左右到达。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早上起的早、吃的又少,现在每个人脸上略微显出疲惫的表情,但依然眼神里充满着激情。到了之后,我们大家在一家饭店吃了午餐。为了减少太大的消费,我们也是简单吃了一顿。但我们已很满足了,毕竟这不是来的目的。来了,我们就要吃最大的苦,做最大的事。老师也是希望着早些开展工作,毕竟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谭老师更是简单吃了些后悄悄地出去找一下我们晚上的.住宿地方。饭后我们到了住处,老师安排了一下房间后,我们便立即动身前往我们要宣传调查的第一站——城关镇招岗村。

我们首先到了村委会,取得了村委会领导的同意,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在庭院里布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两台血压计,在墙上贴了宣传单,挂起了条幅,竖起了旗子。赵老师在村委会的广播里通知老乡们前来村委会。一切准备完了之后,我们拿着宣传单、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等待着村民的到来。广播通知后,很快就有村民前来了,同学们很快微笑着迎接上去,向村民发放知识书籍,给村民讲解科学知识,并做了问卷调查。由于大多数村民不识字,我们都是一个题一个题地问出来的。做一份调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许多份时就需要极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讲的是地方话,有些同学在交流上有些阻碍,但我们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同学们有的在发放传单,有的在回答村民问题,有的在做调查,有的在为村民测量血压。老师们更是和大家融在一起,已经分不清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了。渐渐地村民多了起来,大家更是忙的接不过来。看看这一热闹的场景:有调查、有发传单、有访谈、有测量血压、有照相······大家真是忙的不亦乐乎!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务。

本来计划第一天要去两个地方的,但时间已晚了,只能第二天再行动了,我们还是满意地回到了住处。老师给我们学生每人发了10元钱自行解决了晚餐。晚餐后回到住处,大家都高兴地聊了一些今天的感触,现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于是早早就休息了以便拥有很好的精力去迎接第二天的活动。我们6点起床吃完早餐后就前往了第二站。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没有得到领导的支持,在这我们就呆了十几分钟发放了一些传单。老师决定下面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原曲村,一路前往固新镇固新村。司机师傅开车在路途中把第一组留在了原曲村,我们第二组继续前往固新村。由于昨天已经开展了一次,所以我们都有了经验,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两组到了一起后已是11点多了,我们坐车往学校赶去。休息了一晚上,第三天同样早起坐车前往石家庄市深泽县。这次也是分成了两路,第一组去了大贾村,我们第二组去了西南留村。到了之后取得当地领导的同意,群众的理解支持后,我们便进行了活动。大家都有了前两天的经验,都已经对所做的宣传调查工作相当熟练了,于是很顺利地就完成了任务。

完成实践活动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吃午饭,交流了一下自己此次实践活动所收获之处,并说说自己认为自己这次实践活动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们都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回到学校后在公卫楼前我们再一次合影留念,虽然已是很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挂着自信而满意的笑容。

其次:它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交通协管员工作的不易。理解了作为一名“交通协管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及责任的重大。

而后:这一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亲力而为的喜悦之情,还真切感受到交通工作者工作的伟大,他们使交通更加畅通,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方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最后:学习他们坚持不懈、辛勤工作的精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充分去了解社会。并且,以一种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所具备的热情,去关心社会和关爱社会岗位中孜孜不倦的工作者。不管他们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我们都要以一种理解与关注的态度去看待他们,支持他们。思想汇报专题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责任!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2

一、调查的意义

改革开放xx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上龛乡作为房县比较偏远的乡镇之一,虽然在县域经济范围内不能实行以工补农的愿望,但是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涉农增收致富的项目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龛乡仓坪村是上龛乡的中心村组带,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走在全乡前列,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仓坪村在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党建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济发展等一些涉及民生的工作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背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幸福感等都是我十分关心的话题,作为土生土长的村民,对我村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作出分析和提出几点建议,既有助于增长本人为村民服务的工作能力,更增加本人的学识和修养。所以我认为,这样对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把村民的福祉作为工作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及方法

带着这些问题,我就以上龛乡仓坪村五个村民小组,共计1405人,679常住人口最近三年的民生问题做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采取实地走访群众、村干部交谈、查阅年报等方式,就农村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调查结论

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如今,走入上龛乡仓坪村映入眼帘的是道路硬化、房屋亮化、庭院绿化、村美化让人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9-2011乡政府对仓坪村村级公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能源建设、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达到109.7万元,引导农村改水、改厕、改善住房条件,开展村庄整治,优化居住环境,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正改变着我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械交通工具,已在我村广泛使用。在现在看来,基本上没有肩挑背驮的现象。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农民收人来源由过去以农业收入为主,变为以多种经营和打工收入为主。据2010年报统计,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68万元,其中:种粮收入28.6万元,占8.6%;多种经营收入168万元,占33.2%;打工收入267万元,占36.1%;第三产业收入175万元,占16.1%。这说明,我村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粮收入已悄然退出农民收入的主体地位,多种经营收入成为农村收入的主体,务工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三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各项惠农性补贴达到12.9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1元,基本上达到全县人均生产水平。

三是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据年报统计,近三年,乡政府先后投资8万元重建了村委会,投资16.4万元对农村居民进行了危房改造,农民自己投资84万元,兴建民宅5389平方米。同时,随着家电下乡一系列惠农消费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购买力也不断提高,电饭锅、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手机、照相机、电脑等时尚生活用品纷纷进入村民家庭。

四是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全乡相继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被征地移民基本20年后扶保障制度、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城乡低保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困有所济”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存在民生的主要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已从温饱型家庭向小康型家庭迈进。

但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活没有提高,突出表现在农民存在五大忧虑。

一是养老之忧。统计年报表明,我村60岁以上老人已达9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3%。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打工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年村民涌向城市,我村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家庭养老的问题客观存在,留守老人守望着一片薄地和几间民房做一天就做一天,在孤独中劳作和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是对儿女的期盼和思念,直到动不了的那一天,在期盼中离开人世。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作为山区人口又居住分散的我村,有的村人死了,连安葬死者的帮工也请不到。在走访中,看到很多房屋上了锁,锁环呈斑斑锈迹,院落里杂草丛生。有人说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是返乡之后的最后栖息地。其实,边远山区农民的这块栖息地越来越显得苍凉。农民在50岁以后在外地就很难找到工作,令人担忧的是上了年纪不能打工之后,又会重复他们父辈的那种在期盼中告别人生的过程。也有少数做儿女的不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又不符合政府救助的条件,处于儿女不赡养、政府低保不救助的尴尬境地。贫困、孤独、寂寞是我村老人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二是生病之忧。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60块钱,在农村卫生所就可以报销3o%。但是,因药费高、治疗费用高,报销后的花费,对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很多富裕家庭因病返贫。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旦得了大病,也就意味死亡。在农村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怕生错命、就怕得坏病”。农民一旦生病,首先选择扛着,不愿去医院检查,其次是选择偏方治疗,再不行了才选择医院检查,往往误了最佳治疗期导致死亡。

三是教育之忧。农村老人有一个传谣,“儿女打工跑四方,生下孩子交老娘。孙子不听爷奶话,回家埋怨多惯养。”充分表达了爷爷奶奶对孙子扶养和教育的无赖。隔代教育让幼儿失去亲情,失去了本应完整的家庭,在个性的形成上是有缺陷的。近几年,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把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小学和教学点相继裁减,这使农户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山里的孩子上小学也得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只能选择住读,七、八岁的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尚不能自理,让爷爷奶奶感到辛酸,让父母感到无奈。如果学校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出现一点漏洞,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安全之忱。前些年有人提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人争了饭碗。这种观点遭到社会舆论界的强烈反对,其实农民外出打工做的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建筑、挖煤、开矿等高危行业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据统计,我村去年在外地打工人员因工程事故死亡人数1人。交通事故在农村也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交通条件好了,农民富裕了,很多农民家庭购置了摩托车和农用车,上龛乡村级公路路窄、坡陡、弯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据派出所统计,2008年我村在村级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6起,死亡一人,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五是就业之忧。我村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没有专业技术和固定的工作。聘用企业用工紧张的时候,尚可与老板讲讲条件,比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待遇也高一点。遇到市场低迷的时候,村民一时找不到工作,更注重现实利益和服务利益,缺乏维权意识,为了打工而打工,为了挣钱而奔波。尤其是丢弃土地和失去土地的村民,丢弃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据2010年年报分析,全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有103人,剔除乡村企业的从业人员38人,也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有237人外出打工。从收入来源上分析,2010年我村经济总收入562万元,打工收入310.2万元。也就是说打工收入超过农民收入的二分之一,恰恰这一半是最不稳定的收入。农村民生的对策和农村民生工作存在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社会转型、经济转体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准切入点,加快统筹城乡工体建设和社会新农村建设就是最佳切入点。

四、分析及建议

(一)统筹规划,乡村集镇一体。根据山区、河流、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集中的优势,规划一个“以乡政府为中心、集镇为支撑、村连村为接点、自然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乡村格局。采取居住区和生产区分离的办法,逐步消除散居户、独家户。在全乡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乡镇中心至村庄的集镇规划。这个规划包括生活居住区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商业流通规划。坚持发展规划与建筑规划并重,房屋设计与群众认可并重,主题风格协调与建筑特色并重的方针,引导村民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特色、安全节能环保的住房。

(二)散户集中,兼村合并。对我村山大人稀、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户,通过政策鼓励、扶贫搬迁等形式,向人口居住集中的村组、集中合并。对闲置下来的土地和山林,可兴办不同形式的养殖场、林场或多种种植基地,保证土地、山林资源发挥效益。对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加强土地治理,最大限度满足因人口的增加和建房的扩张对土地的需求。

(三)兴办实业,引导就业。乡村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发展差距,促使很多农民背井离乡,靠打工增加收入。大中城市的飞速发展是靠牺牲农村土地和农民的廉价劳动力为代价,把大量的社会问题留给了农村和山区。农民要摆脱“打工挣钱―讨老婆一生孩子―打工赚钱”这样的一个往复循环的怪圈,必须从长远考虑,兴办实业,引导就业。结合上龛乡实际,立足现有资源优势,放眼市场,统筹布局,利用我村集体山场、土地、林特,发展林特药种植与加工、产业发展与养殖业,引导村民返乡就业,建设家园。

(四) 发挥功能,建设平安村组。随着人口乡镇化的发展,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的户籍性质、职业分工将会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村组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围绕各方面需求,开展村组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组织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在组织建设上,以党团组织、村委会组织、村小组组织为主体,把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纳入村民自治的内容,真正把仓坪村社区建设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村民自治组织。在服务内容上,把涉及民生的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劳动保障、环境卫生、便民服务、政策咨询、大病统筹纳入村组社区服务内容,形成村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组织方式上,通过乡干部驻村引导服务、部门定岗帮扶、村组社区提供济贫帮困服务、村民自我服务等有效形式,打造服务性村委会、管理型村组社区。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3

7月1日

明天就要出发了,因为要赶早上六点的车,晚上我们住进了校本部的地下公寓。公寓很简陋,狭窄的过道,昏暗的灯光,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更郁闷的是号称中国移动通信专家的移动通信网络竟然没有覆盖到市中心地下十多米。不过,第二天马上就要离开,开始我们的征程,大伙儿很是激动,很乐意的住了下来。

由于学校资金没有到位,同志们的钱都是凑来的。为了节省4块钱,我们从服务员那里争取到了一间没有电视的房间。住宿安排后基本就没事干了,在家世界买了些早点后已经九点多了,按捺不住兴奋,我索性没有下去,就站在外边发短信。把电话本上的朋友挨个骚扰了一遍,告诉他们:我要出发了!

四个战友中,张玉双考虑问题全面周详,贺东强办事干练洒脱,陈海俊老成持重,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和年级,共同信念和目标使几个并不认识的热血青年走在了一起。

激动的余温还没有褪尽,躺在床上,纪律、安全、饮食、卫生、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能否积极配合、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个个问题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不停地闪过。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日期内我们前途未卜,加上外边还下着小雨,感觉今晚还真有点风萧萧兮黄河寒的悲壮!

7月3日

汽车急驰了25公里后到了目的地xx县。师傅把我们送到了县政府门口。xx县政府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接受单位,也是调研的第一站,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自治开展的基本状况。不巧的是,因为周末没有上班,我们只好先去找落脚的地方了。拿着地图,我们一边找旅馆,一边熟悉县城环境。受地形限制,xx县城区较小,街道分布很奇特,餐饮、购物、车站、政府部门大都连在一起。三岔路口停着好几辆发往西宁的旅游车,和大街上不时地走过几个阿喀,构成了这个高原小镇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7月5日

今天是第一天下村。一大早我们便拿着xx县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去了鲁沙尔镇。虽然有此尚方宝剑在手,但还是费了不少周折。起初,西山村委会主任好像对我们身份有所怀疑,不答应我们去村里调查。在镇党委刘书记的斡旋下,他爽快地带领我们进村了。

西山村距县城约3里路,从城区出发,车子上坡又下坡,转了三、四道弯,颠簸了十多分钟后终于进了村子。村民民房前屋后是一片开得正浓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在一块块绿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鲁沙尔盘踞在莲花山之中,受地形限制,村民大多数居住在山腰地带,一条狭窄而弯曲的土路是村里唯一能走机动车辆的出口,我们拍照的时候,老支书特意叮嘱我们一定要将进村的大路拍上。他说,村民迁到这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当地政府修路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这条路严重影响着村里与外界的联系,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人家希望我们的照片在某些地方出现后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村里情况,便于村民的接受,前任老支书帮忙组织了30多名村民配合我们,很快便打开了局面,我们和大家一起吃饭、拍照、聊天,尽情的玩了一个下午。

虽然今天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但我们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村民有了初步的交流。为以后入户调查打开了局面。

7月7日

吃饭是生存的主要问题,这边的饭忒不合口味,还超贵!昨晚花了4块钱吃了一碗炸酱面,闹了半天肚子。今天我们决定转移方向,找一家米饭馆,可到街道上转了几圈,终究没发现一家像样的。就连遍布全国的兰州牛肉面馆影子就没见到。连续吃了几天的烙饼和泡面后,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的想念兰州牛肉拉面,要知道,学校食堂的拉面难吃可是榜上有名的。没办法,只好重操旧业,回去继续煮面了。哎,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面,太难了!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4

这个寒假过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我第一次自主的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是关于我们村近几年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第一次深入农户、与村干部交流,感受颇深。在调查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在得到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我的家乡。

首先是经济方面,在前两年,荣乌高速公路的修建占用了我村的大量农田,因此,村与村民得到了相应的补偿。因为当得水利条件差,农田灌溉不方便,所以每年农田收入不稳定甚至有严重歉收风险。而这种类型的补偿每年都是固定的,所以村民都乐意接受。还有,近几年工业园大批建设,既有占用土地补偿又能吸引村里的大批劳动力,带动了我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村盐滩承包年限去年到期,又有大笔承包费收入,因此,村里按人口每人千元的补助金。我村在土地利用方面,近几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多,尤其是棉花,有些农户通过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棉花每年也有相当可观的收入。另外,从前年开始,我村开始批放开发养殖区,我村的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生猪、肉鸡等的养殖。因为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保障,我村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前年,我村全面翻修了全村街道,实现了全面硬化。去年,我村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此外,还全面实现了电视信号数字化,让村民看上了更多更清晰的节目。我村村民不再是单一种田,而且从事各种打工职业,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村支书张春廷说,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村实现了村民收入翻番的任务。

在文化方面,我村去年加大了投入。建造了自己的篮球场、健身区。每天傍晚健身区都能看到老人的.身影。我村还与邻村联合组建了秧歌队、鼓乐队、老年曲艺队等,每逢较大的集会都会看到他们热闹的身影。在教育上,我村小学因资金不够充足师资力量较弱,硬件设施跟不上人数少生源不足等原因与岔河小学合并虽然路途比以前远了些,但让孩子接收到了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同时村里也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努力确保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加大与学校沟通,尽量减少辍学人数。

在民主建设上我村也开始了落实行动,不再是以前的空头支票。设立信访举报箱,有专人负责,每天清查一次,作好记录,并及时与村领导沟通。村务公开栏切实认真的张贴村内财务开支、政策动向、上级指示等,让村民尽快了解到。

经过全村人的努力,近几年我村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并在20xx年被评为“文明村”。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大量修路建厂房,占用了大批土地,导致农田面积锐减。另外,工业园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水等环境污染。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灌溉不方便,人畜饮水有时困难。在文化、民主等方面人民群众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够。各种政策落实体系还不完善,许多旧老观念仍存在与村民之间,这对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一些障碍。在医疗卫生发面,虽然有自己的医疗室,但是人手不足,硬件设施条件差,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村民就一直病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与存在的问题。只要全村村民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发挥优势,保持发展,克服不足,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相信今后的家乡会跟美好。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农村——中国的主体,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今年暑假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我做了以下社会实践调查:

地点:南阳镇

时间:20xx-7-01到20xx-7-24

调查程序:总体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整理总结

主要内容:关于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情况

经实地考察,我得知: 早在改革开放前,南阳地处山沟,没有绝对的地理优势,人们的生活十分贫穷,基本只能满足三餐而没有剩余的费用。人们的衣着也十分单调,并且款式单一,基本谈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贫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水平较低,当时只求饱,根本顾不上营养。有时甚至要吃树根。

居住条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对较紧张。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数低,不美观。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县城看病,极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不断上攀。

现今人们告别了单调时代,穿上了丰富多彩的衣服,赶上了时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们注重的是营养,各餐均衡搭配,基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有双湖二级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动脉,迅速带动南阳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都选择在南阳投资建设,工厂多了,人们不再失业,做到有劳有得。

如今,在南阳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一片新气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观又安全。

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每年春节都会举行一系列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还开了书店,在业余时间人们都会去看看书。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无论是在学习、娱乐、做生意都改不少,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当地人基本都装上了电脑,跨上了信息时代。

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未经处理排到河流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此,我希望政府做一些努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带头先行,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继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6

20xx年8月1日,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很巧的是,我分配在本村,这让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可以为自己所在的村出一份力,担心的是如何在本村开展工作,毕竟都是一村人。不管怎样,既然选择了这个舞台,我就要很好的走下去。关键是事在人为,心诚则灵。

角色转变,思想也要跟着转变,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按照大学生村官的职责,以向村民学习的谦逊态度,运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设身处地为群众谋福利促进,协助村干部促进村的全面发展。面对农村基层复杂工作氛围,我意识到要想充分履行职能职责,成为可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就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科学地学习、思考,运用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指导具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应对农村的情况,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才能切实做到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我所在的村是县小康示范建设村,村情村貌我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我开展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这远远不够,必须更加细致的了解村情,村里的小事也要看成大事,只有以端正的态度,才有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一上任适逢烟水配套提供资金硬化村级公路。村委开会要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我也在这个组里。每天一早就到工地,和工人们在一起,工程质量是大事,公路是村民的致富路。以前的泥巴路老百姓是深受其苦,我也深有体会。现在适逢这样的机遇,就要好好利用,把利村利民的工程做到实处。在我监督的范围内决不允许有偷工减料,不负责任的施工行为。村委也很支持我的做法,更有广大老百姓认同,原则性的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不然后患无穷,弄得不好迟早要遭到老百姓的唾弃。我宁愿得罪一人,也不能损害全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科学发展的思想无处不在,好的工程质量利在千秋,不能搞重复建设,科学的思考问题是最第一步,科学的实施是第二步。

村级公路的硬化工作即将结束,一切都还顺利,尽管和施工队有工作上的矛盾,但在村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也能理解我们的想法,通过换位思考,他们也能真心实意的施工。在这期间,我充分运用科学发展的思想,用以人为本,和谐自然理念工作,取得实效,工作也更有效率,本村的各项建设也能循序渐进的开展。

致富路有了,还要有致富的思想。通过走访调查,麻扎坪村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白肋烟,烟农的利益也是我很关心的内容,以前读书的时候就知道烟农种烟的辛苦,更有卖烟的无奈,所以一直就有一个想法,想成立白肋烟种植合作社,这样可以加强烟农的管理,有利于增加烟农的收入和保护他们的利益。我给村委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委会很支持,要我拿出可行的实施办法,我走访了村民和种烟大户,了解他们的想法,弄清他们的顾虑,我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落到实处也就不会可行的方案,现在我正在筹备这件事情。希望来年能为老百姓的增收有一点有益的帮助。

村里的事情还有很多也很杂,如何为村民办事,如何协调村民的利益关系等等,都是我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充分履行村官的职责,努力促进本村的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和农民一起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更要深入的学习农村、农业方面的知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干部要学习他们那种不怕累,不怕苦,工作仔细的精神以及用农民的方法解决农民自身问题的工作方法。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为人生谱写一部壮丽的无悔篇章!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7

一、调查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此我对家乡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号至xxxx年7月20号。

2.调查地点:xxxxxxxxx

3.调查人:xx、xxx

4.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我对自己所在的旺龙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及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2、按不同人群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有了较大变化

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从19世纪到现在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村民的娱乐方式也随只变化。下面是对当前家乡人普遍的娱乐方式的调查,当然这也是我组调查的几个村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中很多的弊端也随之显现了出来。从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黑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qq。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然而,老年人却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在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严重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如果不加以整治任由其在人民面前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使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

是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条件。而不能因为是乡村学校就不加配制应有的教学器件。还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8

调查人:xx大学x院系x专业x班李娟吕晓琳

调查时间:xx10

调查地点:苏州市吴中区新丰村

调查方式:走访村民,问卷调查,拍照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人口

l劳动力

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该村人口结构也不太协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

2.土地

l耕地

在以前该村经济也主要是靠农业及跟农业相关的副业,但是后来农民的土地都被国家征去了,农民的土地没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农民的自留地。

l荒地/其它土地

因为荒地一般都不归他们私人所有,所以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划为坟墓的集中划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来盖集中型的商业厂房,现在的拆迁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地理位置不错的,也会被用来发展商业,以便提高经济发展。

3.土地制度

网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计(农业/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农业l打工

打工一般多数是为了供孩子上学,来钱比较快一点、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也就是男人出去的多一些,女人就在家找个能贴补家用的活干干、顺便照顾家里、

l经商

现在农村的经商途径有:开个个体经营的店面(因为国际教育园建在了本地,学生很多,所以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几个受手艺人,出外包揽活计,做个小老板。或是几家一起合资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办企业,其中吸纳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农民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从而也促进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

5、村庄的历史

l一般历史

新丰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石湖之畔,该村的西面、北面被着名景点上方山所环绕;南临苏州市国际教育园,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浑厚。村内有一村级公路通往外部。该村历史现已无法考证。但据村里人介绍,他们的祖辈们一直就居住与此;又结合吴中区具有较长的历史,故可推断该村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具体情况不详,还请见谅。

《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