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4-06-09 15:27:18 分类:年终总结

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份有意义的教学反思都是建立在实际的教学基础之上的,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教学反思5篇

人教版教学反思篇1

品味语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生要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现就应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所以我把“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抄写、背诵部分描写生动的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让学生抓住“大模大样”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鹅走路“高傲”后,引导学生读出鹅走路“大模大样、从容不迫”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背诵这个句子,做到积累语言。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鹅狗争食记”时让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句练习读,抓住关键词读出画面感并背下来。课堂中也安排了把句子补充完整,找一个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抄下来的练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主动、扎实。课堂上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精彩的课堂生成,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人教版教学反思篇2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1、创设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2、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综合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教学反思篇3

?通分》这节课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效果还可以。

存在问题:

一.由于此课是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引入分数通分的概念,所以学完此课后,部分学生误认为通分就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一看到通分的题目就以为是要比较所以分数的大小。

二.学生通分找公分母时,没有找最小公倍数,而是找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这样就使得计算量增大。如4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8,而有的学生喜欢4*8=32就拿32作为公分母,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当两个分母是比较大的数时,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时60,而学生就喜欢直接用12*15=180做公分母,这样计算量就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我还是利用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明白对分数进行通分时还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便。这是前面学习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学生贪图自己以为的“方便”,不去求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而是用分母的成绩做公分母,导致计算量太大而容易出错,又难检查出来。

人教版教学反思篇4

1、利用现实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一生活现象的已有认识进行教学。面对太阳站立,根据“前面是东”,分别确定后面、左面、右面各是哪个方向,把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认识建立联系,促进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认识有关方向的知识。

活动指一指:介绍班级的情况。同学们已经初步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着老师报方向,你们能迅速地指出吗?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呢?

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这是辨认方向的一个好方法。

活动转一转:现在老师再报出一个方向,你们能很快地面向着这个方向吗?依次面对南、面对北、面对西。会向右转吗?全体起立面向哪儿?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又回到了东面了)

如果老师让你们面向南面的'时候,再右转,你想一想,会面向哪儿?再向右转呢?再向右转呢?通过刚才不停地向右转,你发现了什么?(东南西北是顺着右转动的,数学上叫顺时针),这是辨认方向的又一个好方法。

只要告诉我们一个方向,就能按照顺时针转的方法辨别其余三个方向。

3、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概念。如:观察和交流学校教学楼,自己家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筑,让学生通过对物体位置的描述,来体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尽管本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的领会并运用,但仍有极少数同学方向感差,对他们来说辨认方向仍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

人教版教学反思篇5

?24时计时法》这节课,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习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时间”这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24时计时法”,是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生活而又有趣的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普通的计时法比较熟练,而“24时计时法”是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用的时间。教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利用生活情境,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上课开始我让学生“猜猜昨天老师7:00在做什么?”由此引出争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先引出普通计时法,然后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告表,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另一种计时方法,即24时计时法。与生活的联系及形象的展示使得学生初步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有了很好的掌握。

2。注重直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然后在演示过程中一半学生说普通计时法,一半学生数24时计时法,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时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一日有24小时”。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4。走进生活,让孩子感受成功与喜悦。

在练习上我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5。不足之处:

练习太少,有些练习没有当堂完成,反馈不及时。今后教学时,要调控好时间,当堂及时反馈。

《人教版教学反思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