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恐龙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5-01-27 17:25:34 分类:工作计划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案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应对准备,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小恐龙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小恐龙教案参考6篇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讲述自己的恐龙朋友,能够以水粉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在水粉创作表现过程中,能够具体突出恐龙的外形特征,并且能够大胆用各种色彩和线条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关于恐龙的知识经验;

2、恐龙活动视频;

3、恐龙展;

4、恐龙局部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诶,你听到什么声音嘛?你认识哪些恐龙,他们长得什么样?

二、观看视频。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视频,你们看看和你们认识的恐龙有什么不一样/一样的地方?

三、经验提升,进一步熟悉恐龙特征,观看恐龙展。

师:你想画什么恐龙,他有什么地方和其他恐龙不一样的特征?

霸王龙身体很高很大,腿很粗壮,比树还高呢;翼龙有翅膀,爪子在翅膀上;蜿龙的脖子很长,尾巴也是又细又长的;剑龙身上有很多像剑一样的刺

师:今天,有很多恐龙来幼儿园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想举办一个恐龙展,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我眼中的恐龙吧!

提出要求:在作画过程中图画要画的大,色彩要鲜艳,可以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装饰恐龙,还可以给恐龙周围装饰上好看的其他图画。

五、作品欣赏。

师:我们的恐龙展完成了,我想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逛逛恐龙展,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恐龙为什么?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我们把恐龙展带回到教室,来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吧!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所表现的诙谐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龙角色的形象特点。

引导策略:

一、用设疑的方法引出课题根据故事名称《城里来了大恐龙》,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

二、结合挂图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并就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的大恐龙来到了城里的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麻烦事?为什么?

(二)帮助幼儿理解恐龙的原形与角色形象的匹配。身体太大、太重、脖子太长,以至于造成了交通赌赛、火车震动、房顶掀翻……同时注意让幼儿感受故事中诙谐的语言。注意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顺序性)

(三)结合挂图二,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

1、提问:发生了这些麻烦事后,大恐龙心里是怎么想的?

2、大恐龙为城市做了什么好事?大恐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人们是怎么看待来到城里的大恐龙的?

三、使用《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第1—4页"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阅读理解。

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与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知道对人有用处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欢。

2.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并从恐龙来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龙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3.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形体特征及性格特点;

2、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恐龙的图片及有关知识、显示故事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认识恐龙)

1、谈话引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还有一种比大象、鲸鱼大得多的动物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观看恐龙的图片)它是什么动物?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说说你对这位恐龙朋友了解多少?

2、老师适时补充。

二、基本环节。(听故事、谈感受)

1、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看图,启发想象和说话。

(1)大恐龙来到城里,心情怎样?(高兴、急切)

(2)大恐龙走在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龙走路的样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烦。

(3)大恐龙走在铁路上: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的“重”造成的麻烦。

(4)大恐龙走在胡同里: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脖子“长”造成的危害。同时,体会恐龙的心情。

(5)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干什么?大恐龙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地方?

(6)马路被恐龙堵住了,怎么办呢?重点引导孩子了解“立交桥”的作用。大恐龙变成立交桥后,人们喜欢它吗?

(7)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

2.配合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提醒幼儿认真倾听。

三、结束部分(启发想象,寓教于故事)

1.老师和孩子一起复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恐龙?想学习它吗?你会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说说。知道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四、活动延伸。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象大恐龙变成立交桥还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猜猜恐龙最后怎么样了?你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活动反思: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

我在大阪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了解恐龙的心里活动,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和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4

主题目标

1、了解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知道恐龙是爬行动物,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2、通过看书和看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及生活习性,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

3、进一步了解各种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喜欢想象并表现恐龙的动作。

4、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运用自己经验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5、能够运用剪贴、绘画、泥工等手段,塑造出自己喜爱的恐龙。

6、引导幼儿用自然材料,创造性地组合出各种形态的恐龙。

7、倾听音乐,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8、初步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角色、性质,用富有个性动作,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9、体验一个数分成比它小的两个数有若干种分法,初步具有任务意识,并能较清楚地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10、帮助幼儿练习助跑跨跳不低于40cm高的障碍物。

11、能较协调地进行钻、爬、跳、平衡等动作。

环境创设

1、请幼儿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照片、书、磁带、挂图、vcd、恐龙模型、仿真玩具,布置“神秘的恐龙世界”主题墙,使幼儿进入恐龙的世界。

2、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如:《我最喜欢的恐龙》;收集幼儿到常州恐龙园游玩的照片等进一步丰富墙饰,使幼儿体验到参与布置墙饰的快乐。

3、展示幼儿参与各个活动过程的照片,操作记录的结果等,加深幼儿对恐龙的有关特性的认知。

4、设置“恐龙知多少”的小墙饰,介绍有关恐龙生存发展的知识。

5、设置“恐龙之最”栏目,将恐龙之最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大家。

6、在班级活动区角增添与恐龙相关的游戏材料。

7、展示幼儿作品,使幼儿相互观赏评价,进一步加深对恐龙的了解和认识,并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家园共育

1、出一期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本主题的相关活动内容以及需要配合的方面,丰富孩子对恐龙的认识。

2、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恐龙的作用、特征的图片、资料,丰富孩子有关恐龙的知识。

3、请家长在家中多启发幼儿讲述关于恐龙的知识并记录下来,收集一些手工材料与孩子共同制作恐龙。

4、请家长上网查询关于恐龙的资料,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恐龙的种类与生存的环境。

教学活动

科学:神秘的恐龙

科学:恐龙的家园

科学:恐龙的演变

科学:肉食性、植食性恐龙

科学:认识剑龙、霸王龙

科学:恐龙的灭绝

语言: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语言:故事“你真好”

语言:早期阅读“我是霸王龙”

语言:轰隆隆来了

美术:绘画“我眼中的恐龙”

美术:恐龙造型??

美术:恐龙大聚会

音乐:游戏“恐龙来了”

音乐:欣赏——恐龙乐曲

音乐:歌曲“恐龙之歌”

综合:恐龙之??

数学:学习5的分合(摘苹果)

数学:探索2、3、4的分合(好吃的樱桃)

数学:探索2、3、4的分合(送苹果)

数学:学习6的分合(捡树叶)

数学: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空心积木)

数学:理解正方体的空间组合(小小建筑师)

体育:恐龙赛跑

体育:穿越侏罗纪

体育:恐龙搬家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与了解生物的进化,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

2、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

3、幼儿能够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大胆对远古生物进行想象、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画出恐龙的基本形态;

2、难点在于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不好掌握。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恐龙挂图、恐龙玩具、有关恐龙的视频、背景音乐、vcd《一只小老鼠》;

2、学具准备:恐龙蛋若干个、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3、分组制作恐龙材料:手工纸、酸奶盒、胶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活动:

游戏:《一只小老鼠》;师幼互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课程!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出示立体活动教具恐龙,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什么?他们生活在哪里?”

(2)教师提问:你们见过真的恐龙吗?(没有)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到真的恐龙了呢?(幼儿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间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科学家们认为恐龙适应不了新的生存环境才会在地球上灭绝的!现在,科学家们还在研究、探讨。原来恐龙生活在远古时代!

2、欣赏“恐龙”挂图,观察其外形特征;交流讨论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

(1)师:“你喜欢那种恐龙?”

(2)教师讲述恐龙的种类;

(3)引导幼儿说说各种恐龙不同的特征;

(4)观看有关恐龙的视频,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恐龙不同的特征。

(5)师:“你们知道这些恐龙有些什么特殊的本领?”

3、欣赏示范画,引导幼儿尽享创想;

(1)幼儿欣赏范画,想一想自己心目中恐龙的形象;

(2)知道恐龙的绘画步骤、以及组成部分;

4、创作部分: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恐龙的自身特征来作画;

(2)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3)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注意幼儿个体差异;

5、作品评价、展示。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教师提出鼓励及表扬!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恐龙家族里的许多的成员,都有哪些呢?(复习巩固认识的恐龙)还有一些恐龙如:水龙、梁龙、巨龙、、、、、、。

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恐龙蛋变、变、变!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恐龙蛋,看看神奇的恐龙蛋会变出什么龙来?

2、制作恐龙:把幼儿分成三组:

(1)组:用手工纸折恐龙;

(2)组:用橡皮泥捏恐龙;

(3)组、用酸奶盒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恐龙:

3、开展恐龙展览会:把恐龙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幼儿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恐龙。

活动反思:

1、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喜爱恐龙爱玩儿、爱发现、爱创作的特点,引导幼儿塑造不同的恐龙形象,在绘画、讲述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在这个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引出恐龙玩具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大胆的联想,能够根据自己了解恐龙的知识,接着采用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恐龙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动态,即帮助幼儿发现恐龙的品种多,进一步的帮助幼儿建构了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绘画活动做准备。整节课来说,气氛都很高涨,课堂秩序也很好。

2、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与指导者。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

3、在创作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绘画技巧的幼儿,纷纷迫不及待的拿起笔来,独立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想象奇特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幼儿明白如何化繁为简,灵活运用图形的组合变化出各种动物的形象,更加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信心。

不足之处:

1、在范画展示时,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部分幼儿的创作;

2、由于个体差异性,导致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恐龙的特征画出来;

3、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色彩夸张地表现。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一、配色不够鲜明等。但在绘画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这是本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为此,我通过鼓励幼儿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经验的提升和分享,多加引导,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应采用与幼儿共同合作,鼓励这些孩子,并带动所有幼儿愉快创作,争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得更好!

大班小恐龙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板法和短泥条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件恐龙化石作品

2、能大胆地进行陶艺创作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恐龙化石》ppt一份,动感影集一份。

2、陶泥人手一份,工具、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幼儿已制作恐龙作品,导入活动。

孩子们,你们喜欢恐龙吗?

瞧!这些都是你们做的恐龙,谁先来猜猜,这是什么恐龙?它长得怎样?这又是什么恐龙?它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认识这么多的恐龙。怎么现在我们生活中没有恐龙了呢?

二、出示恐龙化石照片:

问:这是什么

问: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发言讨论)教师总结:化石形成视频(看回答问题情况)

讨论恐龙化石的组成部分:ppt帮助想象(头颈,胸骨,脊椎骨,尾巴,四肢)

三、教师示范

1、小组讨论:怎么做呢?

2、教师简单演示,加强印象:1;制泥板2;画形状3;捏制龙骨4;粘贴

四、幼儿操作

要求:两人合作,运用短泥条粘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恐龙化石作品

教师重点指导:如何分工

五、作品展示,评价总结。

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哪组是最快完成的,请你们说说是怎么合作的?

活动反思:

1、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喜爱恐龙爱玩儿、爱发现、爱创作的'特点,引导幼儿塑造不同的恐龙形象,在绘画、讲述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在这个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引出恐龙玩具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大胆的联想,能够根据自己了解恐龙的知识,接着采用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恐龙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动态,即帮助幼儿发现恐龙的品种多,进一步的帮助幼儿建构了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绘画活动做准备。整节课来说,气氛都很高涨,课堂秩序也很好。

2、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与指导者。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

3、在创作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绘画技巧的幼儿,纷纷迫不及待的拿起笔来,独立创作出许多造型夸张、想象奇特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幼儿明白如何化繁为简,灵活运用图形的组合变化出各种动物的形象,更加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信心。

不足之处:

1、在范画展示时,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部分幼儿的创作;

2、由于个体差异性,导致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恐龙的特征画出来;

3、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色彩夸张地表现。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一、配色不够鲜明等。但在绘画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这是本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为此,我通过鼓励幼儿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经验的提升和分享,多加引导,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应采用与幼儿共同合作,鼓励这些孩子,并带动所有幼儿愉快创作,争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得更好!

《大班小恐龙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