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5篇
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中不仅包含了人物的奋斗历程,还充分展现他的智慧和勇气,不管写什么人物的事迹,我们都是要认真思考的,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篇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布茹玛汗·毛勒朵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4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的先进事迹彰显建功新时代的巾帼力量,勾勒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
热爱祖国对党忠诚
守护边疆,播撒爱国种子——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科研是长期的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光环、激情与承诺。”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海岚深有体会。
2008年,在国外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胡海岚回到祖国,扛起我国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旗。
揭示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及“胜利者效应”的神经调控机制、创新单细胞活性双标记技术……胡海岚的付出,让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们的身影在科学征程上砥砺前行,唱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铿锵之歌。
2019年,第34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担任大会主席。
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卢宇彤曾说。
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0余年。
她的科研成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为我军在海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扎根基层艰苦奋斗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
为了让山沟沟里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晚上点着油灯自学,迅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她给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巡诊走遍小镇乡村;她自愿“超期服役”,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义务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面对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写下请战书,递交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们会以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尹建敏说。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篇2
作为全国妇联授予我国优秀女性、优秀女性群体的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她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建功在一线”的铮铮誓言。即日起,本报开设“建功在一线”专栏,讲述她们的“一线”作为、“建功”故事——
武桂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所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数十年致力于生物安全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研究,是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程管理体系的主要策划者和创建者,现连任亚太生物安全协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安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国家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卫生健康与环境学部委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7项;获全国_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特别喜欢白天。
“一到夜晚,我就感觉这一天将要过去,时间不够用了。”近日一天的上午10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二楼的办公室,阳光穿透窗户,武桂珍打开了话匣子。这位留着红褐色卷发、身着深色西装外套、面容秀丽的女科学家抿嘴笑着,聊起自己的工作滔滔不绝。
对于武桂珍的执着与单纯,其身边人都已了然。
2020年初春,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的边境小城绥芬河市暴发疫情,武桂珍率队驰援。这个季节的绥芬河银霜遍地,位于半地下的实验室也没有暖气,冻得浑身疼的武桂珍贴上膏药,为队员们寻来几把椅子,争分夺秒做核酸检测。“早出检测结果就能早发现病例,帮助当地溯清传染源,尽早消除疫情传播风险。大家都顾不上身体的不适,昼夜不停、六班轮转、满负荷运行。”武桂珍回忆。
这只是武桂珍近40载默默投身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一幕。从抗击sars疫情到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再到抗击新冠疫情,每一次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现场,武桂珍都未缺席。迅速组织开展未知病原攻关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实验室检测速度屡破纪录……曾有人问武桂珍为什么这么拼,她只是笑道:“使命在肩,一刻也不敢停歇。”
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作为现场监督组负责人的武桂珍因心肌劳损病倒在岗位上,被送往急诊住院。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拼起来就忘了吃饭的武桂珍在指挥现场突发腹痛,强忍到工作结束后就诊,检查出多发胃溃疡,被医生重重责备。2020年,战新冠最吃劲的日子,她需要借助3种药才能入睡。对此,武桂珍不以为意:“我们的工作就是争分夺秒,早一分、早一秒把科研成果送到前方,就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与传染病打交道,往往要面临许多未知风险。“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武桂珍说,新冠疫情初期形势严峻,为迅速研发疫苗,需要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即p3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活动,确保生物安全至关重要。武桂珍拍板决定迅速组织团队开展风险评估和模拟演练,将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最终,其团队研发的疫苗率先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并首获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和欧盟gmp认证。
多年来,武桂珍潜心研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她组建我国第一支生物安全专业化管理和研发团队,解决微环境污染检测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创建全球最大p3实验室设施群运行管理模式和标准体系。
谈到生物安全,武桂珍眼中有似火热情,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仪器和操作等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还要做出更多努力”。
武桂珍是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大学生。从工厂回到大学校园,源于父亲的劝说。“爸爸说,要做对国家和老百姓有益的人,首先要多学知识、长好本事。”她回忆,那时的父亲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她就蹲在小区门口的路灯下等着,“有时看到他疲惫的身影,我不忍心,但是他乐在其中”。
大学毕业后,武桂珍走上了科研报国的道路,继承了父亲执着的拼劲儿,也体会到了那种累并快乐着的心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做对国家和老百姓有益的事,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她说。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篇3
2016年陈雨佳辞去宁安市高中体育教师职务,回到家乡扎根农村,成为一名“新农人”。凭着一份专注农业发展的执着,一片热爱家乡的赤诚,她扎根乡村深耕黑土地,以让国人吃上一碗营养健康的好米饭为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代“新农人”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官地村农民,陈雨佳一直觉得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石板米产业一样也能做成一番事业,龙江农人这个选择和使命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石板田就是黑土地中的大熊猫,我们得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它。”陈雨佳从研究水稻种植的第一课开始补起,几年的时间成为当地大米专业合作社的领头雁。
为了打出品牌,陈雨佳拿着质检报告到处给人讲,甚至背着电饭锅参加展会现场煮饭请专家品鉴。如今,她们的合作社远近闻名,已经吸引本村及周边村民157人自愿入社,石板田有机水稻种植规模从最初50亩扩大到1800亩,吸纳附近村屯6000多亩石板田加入绿色水稻订单种植,亩产由原来500斤提高到800斤左右,亩收入从5000元左右提高到近10000元,拉动本村及周边农民就业300余人。
近年来,陈雨佳带领合作社大力推动当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依托东北农业大学水稻有机肥科研中心和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以建设国家级水稻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整村推进石板大米绿色有机种植模式,引进优质晚熟品种,实施两段式育秧,实施绿色食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治地治水,严控污染。
“我的逐梦路恰是乡村振兴路,在我热爱的黑土地,深耕稻海田间,于我而言是一件幸事,我愿乘风破浪,一路欢歌,一路精彩。”陈雨佳说。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篇4
在今年开展的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中,针对居民反映较多的餐饮油烟扰民问题,仙林街道成立60个攻坚组,对辖区内12所高校、40个小区、105条商业街区的1636家餐饮店共1158个排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一店一策”整治方案,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确保赢得每个店家的配合支持;充分发挥街道志愿者作用,成立10支志愿者督导队,81名志愿者分网格对所有餐饮店进行督查,确保整改见底到位;街道每周召开驻街高校餐饮油烟整治推进落实现场会,共办实事……目前,11所高校已经完成整改。后期,街道还将对净化设施运行、定期维护、油烟达标排放等情况定期巡查检查,努力用办实事的成效守护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像这样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群众一呼百应、有呼必应、即呼即应的生动画面,是仙林街道基层党组织常年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结果。我在基层街道工作,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走群众路线,越走越有底气;为群众办事,越干越有劲头;做群众工作,越做越有力量。”孙金娣说。11年来,街道常态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的“四万走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当作每天必须要吃的“三顿饭”,先后完成新办3所公办幼儿园、开设四点半课堂、设立老人助餐点等群众急切事,建设仙林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红旗广场、历史沿革馆等群众关心事,实施天然气置换、小区整治、家庭医生服务站等群众期盼事,开展“一家亲”千家系列活动、“劳动最光荣”就业帮扶等群众暖心事,解决了乱搭乱建13年的“老农贸市场”、295个铁皮棚拆除和被人私自抢占18年的1056个地下室综合整治等群众烦心事。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干部作风硬,群众就“一呼百应”。在孙金娣的带领下,仙林街道党员干部遇事不推、不躲、不让,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坚强战斗堡垒。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篇5
对学生:“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已经行不通了
人民小学校有一个小小的书吧,花花绿绿的书海中,柔和的灯光映照在暖色的布沙发上,这里是孩子们和杨校长的“秘密会议室”。
每隔一段时间,杨浪浪就会随机抽取十几名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书吧的沙发上开展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会。“每次都有一个交流主题,这些主题或围绕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或是当下孩子们最关注的新鲜事。”对学生而言,杨浪浪不仅是校长,更是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的好朋友。
要想了解孩子的世界,就要去学习。“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前,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多元化,效率大大提高,我们该怎样和未来的教育对象相处呢?”杨浪浪选择“永远保持好奇”,用不断地学习来应对这一挑战,包括了解孩子们关注的网络热点,甚至是一些新潮的“网言网语”。她说,“这样才能和学生们有亲近的共同语言。”
在杨浪浪看来,“好奇”是人民小学校最宝贵的精神之一,也浸润在学校每一名教师的心中。“现在,‘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还多’这句话已经行不通了,老师和学生应该是相互的学习者,要真正了解孩子们才能教育他们。”
对老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永远不会改变
“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念。同时,传承建校70多年来的红色基因,用文化浸润人。”杨浪浪认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固然重要,但她更为看重的是品德修养。
对教师发展和成长,人民小学校也是常抓不懈。近几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师结构、师训模式、评价系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板,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对优质办学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杨浪浪带领学校一班人不断研究探索,提出“以结构变革的魄力重塑人力供给、以重构学习的力量重塑教师发展、以多维评价的尺度驱动教师发展”三大举措,提升学校办学活力。
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打出后,效果立竿见影。目前,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现有20余个国家级、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年均课题产出十余项,年均撰写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多项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并在全国交流。
对教育事业:“办有意义、有意思的教育”是永恒的课题
多年来,身处教育事业第一线,杨浪浪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的决心和力度。
人民小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带动乡村学校共同发展作为重要责任。
1994年,作为骨干教师,杨浪浪第一次跟随人民小学校教师团队到垫江县五洞小学参加送课下乡活动,与乡村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没想到,这一“送”,就送了近30年。从人民小学校到五洞小学260公里的路,也成了杨浪浪每年必走的路。除了送课支教,杨浪浪还带领学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深入调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实施“一校一品、一校一策”的结对帮扶模式,与全市百余所乡镇学校建立联系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师资队伍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联动、办学资源共享等。
2015年,杨浪浪入选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首批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并被授牌“杨浪浪校长工作室”,她依托工作室联合多个省份开展校长培训,带动千余位乡村校长的专业成长,一大批乡村教师和学生从中直接受益。
“教育要为国家计深远,为民族计深远,为未来计深远,可教育的实践是在细微处点灯。办有意义、有意思的教育是我永恒的课题,而我所做的一切工作,一言以蔽之——俯身拥抱每一个孩子。”杨浪浪说。
作为党_杨浪浪感到十分激动和骄傲:“教育是既基础又伟大的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履行党代表的光荣职责,把党的温暖送下去,把基层的声音带上去,在平凡的点滴中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