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空读后感8篇

时间:2023-03-14 12:04:58 分类:读后感

联系好实际之后,才能写出更有价值的读后感,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我们对名著情感的理解,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花月空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月空读后感8篇

花月空读后感篇1

因为《赤狐书生》,看完原著《春江花月夜》,我一直觉得电影电视,很难有超越原著的,所以我知道哪部小说会改编,如果觉得喜欢,就会找原著来看,现在也很方便。

这部小说,也是分段式,每个故事都能独立成篇。

个人认为之所以是男男cp,完全是因为现在流行的趋势,如果是之前,男女关系套进去一样也行。

故事正能量,很感人,写得真好,很多故事结局都出乎意料。

我有点不理解最后,胡绯绡为什么一定对抗河神,救王子进,如果王子进成为新的河神,以他的品行,一定是个好的河神,会造福一方百姓,不会为害一方,有什么不好?

可能是一种心结吧,千年前一个小男孩,救了他,他目睹小男孩被乱刀砍死,却无能为力,所以从此以后,他对自己说,不会再让这个男孩在自己眼前死去,这也是为什么千年之后,他来找王子庆报恩的理由。

只是角色方面,虽然我也喜欢李现,但我觉得李现不符合原著人物形象,原著中的胡绯绡可男可女,皮肤白皙容貌倾城,让王子进一见倾心,没分出是男是女,李现在外形上达不到原著的标准,反而我觉得邓伦似乎更适合。陈立农的王子敬形象气质比较符合呆萌呆萌的。

就像他自己所说,庸庸碌碌,优柔心软,但心地善良。

总之,这是个关于因果循环,劝人善良的故事,但不管怎样,善良报恩,这都是狐仙故事的老套路。

说实话,作者的故事写法值得学习,每个故事的开始给的暗示,跟故事最后的结局总是相反方向,让人意外。

第一次写故事的读后感,虽然写的很差,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期望越来越好吧!

花月空读后感篇2

江月待我,河山待我。

我读《春江花月夜》时心里有一片旷然天地。我不知道到底领悟了几分“以孤篇盖全唐”的气势,只是品着张若虚笔下消失不见的我。

春江潮起,月光潋滟,花在夜色中悄然而开。我以为这是中国千年诗歌史上最华美的一章,你看这些一切组成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它们仿佛等着我的到来。这时候,盛唐气象就这样在面前铺展开来。

唐人似乎永远有我们不可及的风度,他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隐现在他们的笔下。以后没有一个朝代像唐人一样满篇壮丽山河,也没有谁像唐人一样不著一字“我”,却通篇都是我。

你看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的边上是不是站着志气慷慨的李白?你看那长安高楼一声长笛是不是有赵嘏相倚?你听见那浣衣女子划舟拨开莲丛的笑声里有王摩诘的兴致了吗?

自然与“我”的存在,几乎可称是唐诗最动人心魄的美感所在。唐人仿佛生来有一种自信,似乎山河众多美景,从冥冥远古至今就是在等着我的到来,这也许是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概,可我更愿意相信,唐人这种关乎宇宙意识的美学认知,其实也是源于与自然灵契相合。

登山则情漫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川湖海,从一开始便能触发人心中最隐秘的震动。我与自然同在,这其实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令人抛弃社会与世俗寻归自我的真实。山林与岁月同寿,我在山林,便与时光共呼吸;湖海永垂不朽,我在胡海,便与日月同辉……

我实在是羡慕极了唐人与山水这样紧密的关系。自然由于唐人的存在,已经快成了盛唐的'代号——海上生明月,阳春召烟景……这样的亲密与自豪,实在是久违了。

我记得玄武湖人满为患的呻吟,也听过钟山不堪重负的叹息。自然在当代人的印象里,到底淡褪成阴霾城市必需的山河之肺了。

再也没有人有几分张若虚的豪气,能写江月代代相似,江月只为待我。现代人仿佛从山水画意里抽身而去了,山河沦为景点,到处有我在,却再没有那一颗颗与山林同呼吸的心了,没有了那独笙幽篁的身影,没有了那多病登高的衰迈,连柳子厚恐怕也无法对现今的西山讲一句“皆我有了”吧。

山河勿念,我在的生命,在古时大抵已经结束了。

然而岁月还在,江月仍待。

也许有一日,可赴山河旧约吧。

我在江月,我在河山。

花月空读后感篇3

斜斜地趴在木头地板上,忙碌之后的闲余变得很充实。想象小猪一样昏昏睡去,却发现窗前的一切如此有感染力,使我不得不想象这些温馨的过往。突然在转念之间发现了一首很美的旋律,于是《春江花月夜》拉开了序幕。———引子

原来今天,我们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存于世;原来今天,我们同样持有悠久的情感放肆在这个凄美的夜晚;原来今天,我们一起走过漫长漫长的古道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轨迹。

试着打开所有的感官,尝试将生命的一切寄托在这个凄迷的夜晚。月光的动貌显现眼前。月华随云影荡漾,在灰飞湮灭中,瀑布般的月光之花是生命的涌动,飘扬在这个了无尽头的宇宙。宽敞的月河,你在最深远的天际中闪动。

原来一切竟是如此简单,一年年地过去,可每年的寄托都未相同,每年的今日一过,你又是新的轮回。生命在你的世界里是无所在的。因为你,是生活的永恒。

我听见,你用亲切的歌声传达生命无极限的真理;我闻到,你傲人的芳香向人们诉你孤独的忧伤;我看见,你牵动淡红的绳子传去女子对恋人的情感;我触摸,你淡雅的影子也在一直支持我努力前进;我感到,你是浩荡天空中的一面明镜,无限和有限的年华,在你的手中已被牢牢把握。

今天,我在想月的日子里,告诉你我的心事,你将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渐渐老去。

花月空读后感篇4

这是一首著名的离情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

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的运行为线索展开。从起句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了月亮升起时江边花林景象,描绘出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明恬静,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图中,春潮涨起,与大海相平,一轮明月冉冉而生,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于是,春江景物笼罩在月色之中:江流环绕芳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不见飞动;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江天共一色纯洁无瑕,明月皎皎在清空中孤单清静……

静穆的月,引发了诗人一连串诗意的哲理性问题,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这明月就始终永恒地注视着一切,静默不语,它在期待何人呢?

想到这里,诗人的视线追随着一片白云,飘于青枫浦上,他又起了一种感慨:生命短暂,应该珍惜,而天下,又有多少思妇游子,在重复着千百年来的两地悲愁呢!于是,很自然地,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歌转入到了抒写离情。这其中,前半部分写思妇,她在楼上徘徊,月光如思情相随而形影不离,照着她的妆镜台,照着卷帘,照着捣衣砧……让她想随月光飞去离人身边,然而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遥远,它们帮不上忙。后半部,则写了游子的悲愁,他在梦中见春花凋零,悲伤青春过半,归期未卜,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东去长江水。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无限路途,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他怆惘不知,这样的月夜中,有几人能幸运归去?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在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入墨,在叹幽忧别情中收尾,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哲理性的思索,景、情、理水乳相互交融,别有一种清丽雅致的神韵。

花月空读后感篇5

春江花月夜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以春晚的潮水暴涨,明月升起开头,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潮生明月。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景色动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万里,哪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绕着充满春的气息的原野转过,月光也泻在开满鲜花的树林上,就像是树被撒了一层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诗人,一开篇便就题发挥。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为一个神话般的场景,创造了优美恬静的氛围。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轮孤月。诗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不仅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紧紧地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正是人类的永恒,人生有穷已的我们才能和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间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透过这两句诗,我们聆听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种昂扬向上之音。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笔锋一转,把年年相似的月亮写成是在等待人的。但月光下,只有大江奔腾而去。月亮有情,选择等待;江水无情,匆匆步履。整篇诗由上半篇的写自然景色转到描绘人生图景,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

白云,扁舟子,指的都是离人。离人悠悠一去,就如白云飘忽,清风浦上留下的愁有几许!谁家的扁舟子,让明月楼上的人相思不已!“谁家”与“何处”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如此的离愁别绪,诗人才如此设问。

接下来,诗人用可怜承接何处。用月亮烘托在楼上等待的思妇的悲。徘徊两字极其传神,把拟人的月亮的不忍心,要在楼上徘徊,要与思妇作伴,为她解愁的心思艺术性的放大。岂料,月亮好心干坏事,皎洁的月光令思妇触景生情,思念不减反增。她要赶走这月光,但月光就是不消失。这里的“卷”和“拂”,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内心的惆怅。但是困扰她的月光现在不也正在照着远在他方的离人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的思妇终于想通了,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遥寄他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其实,何止在家的思妇在想念离人,离人也想念着故乡啊!可惜江水流春,流走的不仅是春,更是离人的青春和梦想。月亮升起又西斜,离人还是远离故乡。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无限。“不知乘月几人归”,离人思忖着。我想离人也是想也乘月而归的,但是一切可能实现吗?只能接月光把他的离情,撒在江边的树林上。

花月空读后感篇6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诗作一开篇便写出了春江月夜壮阔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作者把有边有界的的江与无边无界的海连在一起,空间一下子被无限延伸,场面宏大、气势恢弘。而“海上明月共潮生”则表现了一幅海面涌动着粼粼的波涛,一轮明月浴水而出,洒落下光辉的画面。“生”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海潮、明月的无限生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潮水流到哪里,月光就跟随到哪里,春江之上有哪里不受到月光的照耀呢?诗人的情思也随着扩大,场面由眼前的春江月夜扩大到天下的江河月夜。“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作者笔锋一转,由海天之际移到江岸。江水流淌在树木花草遍生的原野,银色的月光洒落在春江大地上,就像播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空中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如水的月光洗涤了天地万物,洗涤了世间的污垢和尘埃,只剩一个银白的月光笼罩着整个世界。如此良辰美景,无疑会调动诗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寻求。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海天一色,只有皓月当空,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孤”字透露了作者的人间情怀,作者由月及人,由望月想到月照人,追溯起人之初、月之始。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明月又是哪年将她的光辉洒向人间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体现着朦胧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这已不是单单的写景,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接下来有疑问转为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短暂,一代又一代人无穷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的悬挂在天空,仿佛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从海面上升起,悬挂在天空,好像在等待什么人,可那个人至今都没有出现。

花月空读后感篇7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都钟爱有加,曾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吟诵它,代言过它,例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可是今天我要讲的是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诗,这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华丽又空灵,深沉又壮美,它沿用陈隋的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诗人还把对月亮的喜爱寄托在诗中,它好像对一轮明月有说不尽的话,有讲不尽的愁。虽然张若虚只给我们留下两篇诗歌,但这些诗也是闻一多先生眼中的“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人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本诗题目以人世间最美好的几个事物组成,在张若虚的笔下显得生机勃勃,一轮明月也显得更加明亮透彻,读着读着,就能体会到作者的心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种景色纯洁、高雅、洁静,让人神游。

我喜欢《春江花月夜》,它的存在是唐诗的一个里程碑,它优美的句子和美景使人浮想联翩。《春江花月夜》的诗魂至今仍翱翔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将永远照耀着唐诗的伟大路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秋之际,这轮明月就是我心中最美最圆之月!

花月空读后感篇8

八月庚子,时值夏末。是夜,天朗而气清兮,月明而星耀。吾于处所,披衣起身,欣然而出。手执古卷,踱步映雪湖畔,赏众星拱月之佳景,乐世事人故之趣情。遥望苍穹,夜空如净,天高云稀,有素月流天之美哉。

夫朗朗韶月,照天地万物之明彻,忽忆前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虽非春日,人有春情;虽乏江泽,湖捧濯月;旅院四面,花开遍处。虽事殊世异,然观此景,得此情,吾心之所悦兮,亦有前人之趣哉!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感于春情,而寄于山水者;怀于秋意,而抒人世趣情也。

素手启诗卷,盈口诵月夜。《春》之诗者,全篇三十六句,四句一韵,凝练简净,一洗前朝宫体之浓脂腻粉,其词句清丽,韵调深长,有回环往复,一咏三叹之奇趣也。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悲歌当泣,远望当归,瑶镜悬空,思乡绪起。吾于江浙,不远万里,求学香江。虽知有情所受用事,根、境、识,和合而生,然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祖亲岁迈,不得尽孝于榻前;椿萱忧心,不得承欢于膝下。思离魂之落坠,意别绪之飞扬,为人子孙,至悲若此。东方之珠,景致苍茫,吾虽喜此地风俗人情,然心心仍念桑梓地。

夫海中诸洲,其如舟楫,故世人名之“舟山”。海港群岛,风景独好。春来桃花映山红,一轮皎月海上生,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其景其境更具《春》诗之韵也。此时又此地,诵诗愈思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之问,亦吾之惑也!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春潮涛涛,连衣带襟,竟不知其何始何终。人生在世,白云苍狗,混混沌沌,沉浮其中,世人亦不知生往何趣、死至何终?浑浑噩噩,熙熙攘攘,何其悲哉!人世须臾,譬如烟花,韶华易逝,感慨无常,追忆前尘,凄凄茫茫。百年不过一瞬,一瞬亦是百年,乌鹊声声哀其芳华,时光洒洒人欲断肠,此情此境,何其痛哉!

噫吁嚱!月生月落,盈满亏损,叹世事维艰兮,悲人生苦短。王右军《兰亭序》言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吾不同王也。蟪蛄一载,彭祖八百,无论修短,岁至终逝,此为生死,亘古不变。众生愚痴,六道迁流,运转不息。故吾以为,死生可为一体,彭殇亦可齐视之,随缘自在,岂不乐乎?春江之花月,今夜不与明夜同,然若君赏景之心夜夜相似仿,景但不同,心有何异乎?

君不见死生之辩,自古始然,古之仁人志士知天命、畏因果,死生置之度外,不为大也。生死如盈亏,生非始而死非终也,生死往复,轮回其中!人生代代无穷已,历史更迭,洪荒如是,谁知他年清圣祖非今日之朝前帝也?孩童戏谑之言,且博君一笑,罢也!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初读《春》诗,悲绪忽起,复读之,欣喜愉悦生焉。《春》诗界之开阔,心境之豁达,古人来者鲜有与之比肩者也。人世往复,死终生焉,故生无可乐而死无需悲也。春江花月,现实静好。思乡之愁,古尤有之;死生之惑,鲜有人得以释惑矣,不如赏景乐情,欢哉悦哉!

嗟夫!人生在世,虚空如梦,《金刚经》言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万法,因缘而合,因缘而灭,微至芥子,大至阎浮,缘起缘灭,诸和合所为,故吾言,人世无常矣!君且观宇宙万有,有情幻现,刹那生灭,相续不断。似有常住相,实则梦幻泡影。无相可见,有相须臾,一切诸法,本来虚空,无定自体。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吾辈当于现下,修心修性,直入佛境,三轮体空,清净行施,不忧己乏,不求果报也!吾不达此境,但求此境也!

红粉骷髅,白骨皮肉,非生非灭、本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欲除四相及一切相,当明尽虚空、遍法界,万物万法,空无所有。诚众生皆有佛性,不生不灭,或迷悟升沉,或长迷不觉。反观诸佛常觉不迷,即成佛道。众生若有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须谨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悟者所悟,反观之吾,读诗品诗,思乡怀古,不亦着相之所为做也。

呜呼!奇景不常,佳音难再。“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子之患,吾同忧也。不求有道也无道,吾道人生一梦轻。江水无穷,人生须臾,但寄情春、江、花、月、夜,五景长聚,不亦乐乎?子规尽啼,不如归去,心心所念,空荒寂寥。人生在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乐与非乐,各人自乐,多言无益,望君自品也!

《花月空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