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的读后感6篇
通过写读后感能够将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技巧传递给其他读者,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的情感和情绪的思考和体验,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学书的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1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师范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这个学期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兴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很多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进一步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回答,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若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2
作为一位新东方的个性化老师,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也有义务去全面的了解学生,遵循一些教育原则,明白教育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读了英国心理学家布丽姬特。贾艾斯的《发展心理学》。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胎儿的发展、婴儿的认知、知觉发展、发展阶段、记忆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应用和未来的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因为平时比较多接触到的都是初中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处在我们平时所说的青春期中。青春期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我看过一篇调查报告,600多名参加调查的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时,42%的初中生和75%的高中生的心理防卫方式大多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在我看来,很多学生的在上初中时出现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很多都可以归结为心理健康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是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表面的贪玩,走神等等,盲目施加压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很多心理需求。而学校的教师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各种各样的进度压力,升学压力,绩效压力,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新东方的个性化教师,逃过了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一对一的面对学生,对学生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在根本原因上去帮助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去更多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多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在书中有提到中学生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中有提到一个学习障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学习障碍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残缺。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学校的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4、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受到百般疼爱,一旦与老师同学发生不愉快的摩擦,往往不肯主动承认错误,缺乏宽容谅解之心。当学习成绩或日常表现出现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处于困惑、迷茫状态,心理很脆弱,而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过度施压,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大,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对学习感到厌烦并采取回避的方式。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对学习、考试中的难题、错题,设法解决它们,就会进步,而回避只能会将缺失积少成多。真正的快乐是一朵需要困难作陪衬的花儿。
遇到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不是降低了我们的能力,而是一种升华。不要怕被拒绝,恰当的寻求帮助是我们生命的成长力量。在共同应对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活中,携手并进,过关斩将,才会拥有攀跃巅峰的辉煌。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3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看完《拖延心理学》,我立即就想到了这个千古名言。下面我就从人生规划和工作计划两个方面谈谈拖延和做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家经常会问,你长大了想做(干)什么?大家还能想起来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吗?即便记得,实现的又有几个呢?我想恐怕寥寥无几。我记得我曾经回答的是当老师,和现在的职业相去甚远。可能是我意志不坚定吧,但我总觉得那会我的回答是随性的,不够成熟。如果我真是个老师,按现在我的思想,我会这么处理这个事情。第一,我会安排课程给大家介绍360行;第二,我会让学生去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这个不需要做很快的决定,也许会给1个月的时间;第三,我会让每个人写一篇自己的理想,以作文的形式交给我;第四,我会让大家再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实现我的理想》;第五,我会将这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来评论,同时会寄语每位同学,希望他们能按照规划好的人生,努力的实现梦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可惜啊,我不是老师。感叹一下过去和现在的教育现状)
我在考上大学的那刻,我都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什么规划,一直到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我都是一棵无根的浮萍,随着社会的激流漂动。后来想想,我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思考,自己就清楚多了,所以在以后做出决定的时候,我总会想着我所需要的。所以,现在我也给大家一点建议,如果还没有对自己未来做规划的,抓紧吧,当你一步步的按自己的规划实现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时,你会小有一种成就感。
再来说说工作吧。也许大家在工作中都有渺茫的时候,我不知道你们如何,反正我经历过工作多的连夜加班的时候,也有一月没事做的时候,有我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质的原因。但现在,我感觉我的工作是充实而适量的。我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计划。其实做基建工作挺复杂的,工作量也是十分庞大的,我不敢说把工作做好了,但至少我的工作在按照计划一步步的落实。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做月报、周报、日报,其实这就是计划,如果计划制定的合理,我想工作完成的肯定井井有条。曾经我在工作中往往是应付差事多,计划工作少,有时是计划了,却没有跟进,因此到第二天,日报的内容没实现;到周末,周报的内容没实现;到月末,月报的内容肯定不全面。所以现在我养成了几个习惯。第一,每天晚上睡觉时,想想今天的事情做完了没,明天还有哪些事。第二,每周三看周报,如果没完成的任务,可能就提醒自己抓紧了;第三,每月10日、20日看月报,如果有没完成的事情,再安排一下。这样我基本上就把计划的事情都照顾到了。
当然,好像说了这么多,和拖延没多大关系,其实按计划进行,就是改掉拖延的习惯,克服拖延的心里。很多时候我们是很多机会,而往往是拖延的心里,自己告慰自己,等等再说吧,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完成这个事情再看吧等等,让机会转瞬即逝,时间过了,也许想法和机会都过了……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4
最近读了罗伯特.斯莱文所着,姚梅林等翻译的第七版《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大。本书内容体系完整,事例科学、实用,可读性强,最有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通过大量的真实例证将各种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少启示。
课堂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有序地举手发言,而不是一知道答案就喊出来导致课堂一片混乱。对此,本书在行为学习理论这章中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二年级的小学教师,试图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出适宜的课堂行为。她说:“我们班存在一个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不是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而是直接回答,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提问时,你们该怎么做?”其中有个学生的手举到空中,说到:“我知道!举手并安静等待!”教师叹了口气,试图忽视她,但班上只有她一个人举手并越叫越起劲,最后只得叫她。
其实,这里面教师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了,她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恰恰与其愿望相悖,不仅提高了那位学生不举手就直接说出答案的可能性,而且也使该行为被其他同学效仿。
看了这个例子,我感触颇深,之前的教育实践中,我所采取的许多教学方法多是沿袭传统的。而这本书在对这些传统的方法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指出那些我们原以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譬如,上例中就涉及心理学的一种行为理论——阳性强化法。它的原理是适应性行为出现时给予强化,如赞扬、奖励等,以建立或维持某行为;适应不良行为出现时,则不予强化或有意忽略,以消除它。
所以,在我们试图建立一种行为习惯时,要分清哪些行为该强化,哪些行为需要忽视。在开始忽视某种行为时,可能会增加此行为发生的频率,这是一种典型的消退爆发,持续地忽视不适宜的行为才是最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可惜的是,我们最终会放弃忽视,像例子中的教师那样,在不经意中就给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只有大声地回答问题并且坚持喊叫才有可能获得强化。
将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就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规律和作用,从而借助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学。
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正讲着课,一个男生突然“啪啦啪啦”的把键盘敲得一阵响,使得全体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朝他看去。
这时我该怎么办?训斥他?忽视他?让他去办公室?向全班同学解释他的行为干扰了正常教学,破坏了开学初全班同学制定的课堂规则?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应对不良行为的措施,而且每种措施相对应的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不同的。依照书中所谈,我沉住气,认真地分析场景:当他捣乱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他那,而他呢,正得意洋洋地享受这种目光聚焦的感觉,这表明他在寻求同学们的关注。这时我如果训斥他,可能会增加同学们对他的注视,进而会奖励他的捣乱行为,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忽视该行为。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学生看到我没理他,照常上课,其他同学也没看他,竟也停止了敲击。
看来有效的教学既不是一些雕虫小技,也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则;相反,它是把理解透彻的原理明智地应用于实践,满足实践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不管教师的哲学观是什么,他们必须精通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有意识地使用,而不能盲目跟风或非此即彼的简单套用。教师应该立足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开阔视野,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行为学习理论,本书作者在发展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学生多元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那么鲜活,浅显易懂,不胜枚举。除此之外,本书配有卡通图画,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及趣味性。同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导航。也使一线教师能够短时间内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5
身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育孩子读书、书写和计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帮孩子树立自信。正如诗人维吉尔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摘记《儿童教育心理学》
每一个幼小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思想单纯,行为可爱,喜欢和你分享自己所成功的任何一件小事。而往往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总是不懂得去理解孩子,不知道和儿子分享他们的喜悦,无形当中就把他们的自信和能力否定了,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连自己最亲近的妈妈都不喜欢或不重视自己的“小成就”,其他人怎么还会喜欢自己呢?这几天在读《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反思,对孩子要学会尊重,重视他们生活中的小细节,树立他们的信心,多对他们说几句鼓励的话。例如今天中午,两岁的小儿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盆里洗了,用卫生纸擦干了,都放到阳台上给他们排好队晒太阳,当时的我正在准备下午上课的课件,他跑过来说:“妈妈,你看看我给玩具洗好澡了,你来看看,他们都睡觉了”,说着就拉着我的手向阳台走,当时我的心里很生气,看到洗漱间弄得乌烟瘴气,一大包的卫生纸被他这样糟蹋了,主要的是自己还有一大堆的工作没有完成,刚想要发火,小儿子又说:“妈妈我厉害吧!”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那种期望得到表扬的眼神,我压住火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宝贝会给玩具洗澡了,你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孩子当时高兴的手舞足蹈,感觉自己的火气压得值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中写到:在教育孩子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孩子的恶语相向,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怯懦。全书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仅此一点也是让我这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受益匪浅,反思好长时间。
心理学书的读后感篇6
一提到心理学,我的第一反应是神秘难懂,然后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询师这种职业,甚至有会闪现“变态”这样贬义的词汇,总之就是觉得深奥但又很好奇。读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后我发觉,原来心理学也可以这么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恋爱心理学”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从我们出生就紧密相随直到我们逝世。亲人的疼爱,友人的友爱,情人的相爱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感情。而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不管正确或科学与否,这都是个人的感受和追求的方式。
爱情的成分有三种:激情、亲密和承诺。事实证明,激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减少,而亲密和承诺却恰好相反,它们随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高。但在学生时期的校园恋情,我觉得会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一、把友情误认为爱情。有些同学不能真正区分爱情和与异性之间友情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然后会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烦恼。
二、把爱情置于最高地位。有些同学完全沉溺于恋爱的甜蜜,时刻都想和对方在一起,甚至点点滴滴都为对方着想导致忽略了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大学时期,学生还是得以学习为主。如果彼此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努力奋斗,那么毕业后走到一起的机率就会更大,未来也会更有保障。
三、跟风式的恋爱。有些同学看到周围的人都恋爱了,然后认为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就随便找个人满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面子。但这种恋情不会长久,因为没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恋情。有些人会因为对方出色的外貌或者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产生恋情。这种恋情也会很短暂,因为他们看到更好的人后移情别恋的可能性极大。相比较之下,我认为校园恋情都比较单纯,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
两个陌生人为什么会相爱?在心理学上把相爱的原因分为三种:有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和有原因的爱。在我看来,无条件的爱才是最高境界。众所周知,建筑界才子梁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间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让我印象深刻。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这个答案很长,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这简短的对话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长情。而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诗人徐志摩为她写诗对她炽热的爱相比,我更欣赏哲学家金岳霖对她默默温存一生的爱。他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最后金岳霖先生也终身未娶。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正因为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这份一生无条件的爱让膝下无子无女的他在晚年得到了林徽因子女周全的照顾。
爱情除了年少时的激情、爱慕和沟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三毛和荷西的爱情也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婚后他们在撒哈拉沙漠只生活了六年因为荷西出海捕鱼不幸逝世,但这六年却是三毛生命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们彼此珍爱着对方,也喜欢在沙漠那样朴素简陋但却温馨美好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爱情——虽然短暂坎坷却足以刻骨铭心一生。
每个人都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有人说:“白头偕老这件事其实和爱情无关,只不过是忍耐……但忍耐却是一种爱。所以,真正爱你的人,其实就是愿意一直忍耐你的人。”我同意这个说法,其实在很多事情中爱和包容是关键。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关键时刻却很少能做到。因为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所以从古至今这句“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多懂点心理学,可能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让相处变得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