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史读后感7篇
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人们对书上情节的理解,读后感是记录个人感受最直接的方式,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佛学史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1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阴阳儒?墨名道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法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杀人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有名与实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老子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联大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2
孔孟老庄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人物,以至于随口就吟出几段名篇佳句,而想要更深层次的挖掘,梳理一下的各自的学派脉络,渊源发展历史,以及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发展或者消亡,这些考证必将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程。所幸本书作者对古代诸家研究透彻,又经过逻辑严密的考证,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帮我们梳理中国哲学的衍生以及发展。对于想要学习古代哲学或者想要研究古代哲学的人,这本书就开启了一扇门。
本书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老子到韩非,又名“诸子哲学”;中世哲学,汉至北宋;近世哲学,这是唐以后了。其中各段时期,作者还有细分,这里暂且不讲,我只梳理一下大概框架,免得初次了解的人看的一脸懵懂。作者的划分,其实和西方哲学发展史是有相似性的,有趣的是,发源地完全不同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竟有如此相似性。
此书主要讲的是古代哲学,即“诸子哲学”。作者详细列举各家学派代表人物以及其思想,其中夹杂有对前人说法不靠谱之处的评判。现在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教科书里直接写出来的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历史,只是大多数人认为此说法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若要认定即为如此便是大错特错了。以前学习的时候,都是支离破碎,从没有系统认识。作者就讲此类讲解的非常清楚,例如庄子学说与生物进化论的关系,以及阳明理学等。
最后我想说说,很多人都认为哲学研究的都是很缥缈的事情。而事实上,它关联的直接就是我们自己,和我们息息相关。很多人也都知道,哲学研究的都是本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研究本质的东西呢,因为研究本质就有了全面的认识,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才会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思维行动。哲学、宗教和神学都是每个人必看的书籍,这类书籍都是研究道的层面,而那么多实际操作案例只是术而已。没有战略的战术只会走的越来越迷茫。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3
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传统哲学之一,在古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概念,“哲学”这词最早是出现在希腊,后在近代引进这个概念,但“哲”这一词在中国则起源的很早,如“古代先哲”“孔门十哲等”。中国哲学的起源,大部分认为是在东周时期,其实这只是萌芽阶段,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末期,而繁盛则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孔子的儒家、墨子的墨家、还有老子的道家为代表,但是在很早之前《易经》的内容,就已经涉及哲学,表面上看是一部占卜的书籍,但是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原理,包含着“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中国哲学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理论,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的规律。且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哲理与伦理。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时期的文化思想,“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胡适编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真实性,胡适先生文笔认真严谨,对比的手法中经典随手拈来,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识储备量。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胡适先生在开篇中鉴定哲学史书的真实性。虽说年代久远,真假不好定论,但假的必然会出现漏洞,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数,”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孟子是何等的崇拜孔子,但对于孔子的手定之书,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胡适说:“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可看出线索。”
就以曾国藩的《冰鉴》一书为例,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本《冰鉴》一书前言所说:“然一九四九年之后,它在中国大陆基本绝迹。”后有学者查各种书目,1949—1994年间中国大陆确无《冰鉴》出版记录,而1994—2013年间出版的《冰鉴》则只有个别不署名曾国藩原著,且曾国藩的书籍中,并没有说《冰鉴》一书,由此可以断定,此书必然不是曾国藩所著,临近近代尚且如何,更何况更遥远的古代,冠以名人的名字,出版非所著图书比比皆是。
胡适先生在对比中,还发现《管子》、《广尹子》、《商君书》都是后人所伪造。全书一共十二篇,第二篇至十一篇,主要以人物为主题,系统的阐述老子到韩非子哲学思想上的历史演变,而以上所说的内容,是第一篇《导读》,胡适先生以此为开篇,讲述中国历史的真相,中国虽是历史文化保留最好的国家,但依旧免不了大量杜撰和编造的内容,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的历史现实。而正是因为如此,胡适先生编写了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让后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历史与中国哲学,避免人云亦云。
什么是哲学?凡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4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中国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中国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近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江青,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江青,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中国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中国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中国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中国,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平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中国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5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6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独一无二的追求,故我们应当以此作为真正的生活准绳,所谓“盖物之性至不相同,一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否被束缚于不适于自己天性的规范或要求中呢?
很多人会以“我这是为你好”为理由去强迫你执行或是接受一些东西,或许后来你妥协并确实拥有了他们眼中的“快乐”和“成功”,但你真的可以做到听不见心里的声音吗?
“譬犹中央之帝,名曰混沌,本无七窍;若强鉴之,则七窍开而混沌已死矣”。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你好,那就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真的在追求成功与幸福,那就鼓起勇气飞向适合自己的天空,去做自己能用心感受到的事情:想父母了就给他俩打个电话,遇到中意的人了就去追求,想出去走走就不要考虑白天或者黑夜,想去闯荡了就不要耽于忧虑与羁绊……当所有人都被裹挟着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你能放下外物去追求真我时究竟谁更幸福呢?
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有一句话:请你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其实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就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很珍贵。故鹏之大无可羡慕,蜩与学鸠之小无可羞耻。你看,即便贵为中央之帝亦会为开七窍而死,所以真正可怕的是强求和迷失,真正可贵的是“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能从好书中收获多少,往往取决于读书人的能力。这篇读后感只不过是各取孔子和庄子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了一些浅见,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而我对此书乃至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亦连皮毛都尚未达到。
冯友兰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的《中国哲学史》于我而言,就像“九万里”之于“学鸠”,但是倘若我能从书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解决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并让我能够学以致用,那即便是难以企及“天池之远”,“抢榆枋而止”亦足以令我倍感幸运。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时刻对生活保持虚心,并懂得虚心学习,不要妄议生活。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又知道了外面有多辽阔,而且自己还愿意去外面汲取营养,生活不就充满了希望?此亦读史目的之一。
我从不觉得探索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相反,哲学观就像现实生活的图纸,画好图纸才能知道怎么盖楼,才知道什么是未来,才谈得上拥有幸福。
中国佛学史读后感篇7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我在上课的时候偷闲重新读了读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感觉如发现新大陆一般,又有新的收获,得到不少启发。可能是由于久未读过书了,又或者是过于堕落,曾经并没有注意到与古代造物思想相关的问题。我从来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就不自信,并总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此,就用电脑记下自己的一些稚嫩的观点或想法,以供日后从事这方面的探索做点准备。
虽然没有读过原版的《易传》一书,对此也知之甚少,以前只知道《易经》和《易传》组合起来便是《周易》,但是今日读《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关于“《易传》的美学”一章,还是间接的了解了当中有关哲学和美学的部分内容,与此同时,也思索了些问题。
叶朗提到的《易传》中“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的美学原则。“言不尽意”须通过“立象”来“尽意”,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站在古代造物这一角度来看,“象”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就是说借助于这些具体的器物可以充分表达古代哲人的理念或者意念。至于“象”如何取得,这就必须通过“观物”了,只有“观”外界事物,进而提炼、抽取,才能获得“象”。写到这里,不由的想起杭间所写的《中国工艺美学思想》一书中对古代工艺思想的阐释,他认为古代哲学思想多是通过技艺来印证的。翻翻先秦诸多的典籍,如《礼记》、《老子》、《庄子》、《列子》等,确实都有通过举技艺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韩康伯)似乎也是先秦时代表工艺哲学思想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