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迁作文7篇

时间:2023-06-25 11:50:25 分类:学习心得

一般情况下,优秀的作文往往都是我们认真思考和修改后写出的,为了使作文写优秀,我们一定要多加思考才行,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变迁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变迁作文7篇

家乡变迁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赣榆县石桥镇娄官庄,它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一条条笔直的村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绿树环绕,路边的蝴蝶花香气醉人,让人流连忘返。可是,以前的娄官庄可不是这般迷人哦。听奶奶讲,以前的娄官庄是坑坑洼洼的泥路,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一到连绵的阴雨天,人们谁也不敢出门,哦,原来是怕一出门脚就陷在泥坑里拔不出来了。那时候的房子是用土垒的墙壁,用草搭的房顶,大风一吹,灰尘满屋。那时候没有汽车,家家连自行车都稀罕得很,出远门大多数都是步走的。以前没有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是村中心的那口老井。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家家的生活非常贫困,有的家庭甚至一年都吃不上一顿肉,更别提让孩子们眼馋的零食了。那么现在,请您到我的家乡来走一走看一看吧!

来到家乡,哇塞,以前坑坑洼洼的泥路像在跟人们捉迷藏,已经完全不见踪影,被它的水泥路哥哥赶走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漂亮的二层楼房,青砖红瓦,雕栏玉砌,真是美不胜收啊。现在人们出远门再也不用千辛万苦地步行了,家家都有摩托车或电动车,有不少的家门口还停放着豪华的小轿车。生活用水再也不用辛苦去提水挑水了,村里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现在村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餐餐都是鸡鱼肉蛋,孩子们更有不计其数的零食了!朋友们,我们家乡的变化大吧,这么美丽的环境,你一辈子呆在这里都会感觉不过瘾呢!

家乡变迁作文篇2

?味道】

元旦放假前夕,母亲打电话问我回家想吃什么饭,好提前准备。最近我和儿子又开始想吃母亲做的藕盒了,于是给母亲提议回家炸藕盒。母亲在电话里笑问:“你娘俩这是都想过年了?”一句笑语勾起了我对往日过年的回忆。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生长在物质生活不够富裕的农村。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怕是一个鸡蛋也要被列入家庭日常生活收入。在那些漫长的等待春节到来的岁月里,我感觉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

进入腊月的农村一天天有了年的味道:“小孩,小孩, 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八粥腊八蒜,吃完粘糕就过年”。腊月初七的晚上,母亲就开始吩咐我和哥哥剥蒜,然后洗净晾干备用。腊月初八早晨起来,母亲就把蒜放进两个干净的大玻璃瓶子里装满,倒入提前买好的临清济美酱园的醋,然后封好瓶口;等到二十几天后过年的时候,再拿出瓶子倒出碧绿的酸中带辣的腊八蒜就着吃饺子,那滋味美得很!

当然腊八粥更是小孩子腊月初八那天必不可少的重要期待。那个年代尚未有罐装的八宝粥普及,家家户户都是自己配料熬制的。母亲总是会提前预备好花生、红枣、黄豆、绿豆、红豆、大米、小米、冰糖等物品,在前一天晚上洗净泡好,第二天早上在地锅中放入物料加水烧开再转入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睡梦中的我被甜甜的味道唤醒,粥已经黏软香甜可口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在农村人的传统习俗里,灶王爷的地位仅次于老天爷,一家人的吃喝全得靠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呢!所以怎么能让灶王爷对自家的糗事闭口不言,那就蒸黏糕糊住灶王爷的嘴吧。一般而言,普通人家都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蒸黏糕和花糕,借取降吉祥和步步高之寓意。对老天爷和灶王爷无比虔诚的母亲,当然也不会例外。她总会提前很多天就准备好红枣、黏米面等物品,直到二十三这天拿出来,和面、发面、蒸枣一系列程序,然后蒸一锅粘糕再蒸一锅花糕。黏软的粘糕只有一个样式,而贵气的花糕则花式繁多。我对粘糕或花糕的制做过程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浓郁枣香对我胃口的诱惑。

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尚不发达,没有超市、商场之类的综合性店铺,不像现在:基本上可以随时买到你想要的任何食物。母亲会在小年过后的几天里蒸好几锅馒头和包子,放置在屋外的搪瓷缸内,预备着年后的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的时候吃。在那些我一觉醒来的深夜,总是看到母亲里里外外忙活,桌子上放着雾气氤氲着的馒头和包子......那些麦香浓郁的气味刺激着我的味觉,甚至于现在的梦中都能清晰地感知。

小时候我的最爱除了八宝粥就是藕盒了。所以我最喜欢的是腊月二十八的早晨,每年都是等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经把炸藕盒的面糊和好,藕片切好,葱姜芫荽肉剁碎备齐了。母亲把调制好的肉馅均匀地夹到每一个藕盒(底部相连的两薄片藕)中,我则把母亲夹好的藕盒次第放入面糊盆中,父亲再用筷子把藕盒放到油锅里炸,哥哥负责烧火。藕盒炸好一大碗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开启了边吃边炸的模式。等到外酥里嫩馅香的藕盒全部炸完,全家四口人个个嘴角流油,早饭和中饭合二为一了。

在那些等待春节的日子里,勤劳能干的母亲总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给我的味蕾制造出一些惊喜。其中母亲的炸饼也是我的味觉小主。还记得第一次吃炸饼,应该是我在镇小学上五年级的冬天。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正在和面揉馒头。我跟母亲说,下午要考试,现在蒸馒头等馒头熟了再吃,时间紧张恐怕会迟到了……母亲说:“天冷了,发面开得慢。妮儿不怕,我不会让你饿着肚子去考试。”说着话,母亲在炉子上放锅倒油,然后把蒸馒头的面重新揉成一大团,再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圆形厚片,在上面撒上一些葱花、花椒面、盐,再倒上几滴香油搅拌并涂抹均匀,把圆形面一点点卷起来再用刀切成馒头大小的小块,揉搓成圆团再擀成一个个碗口大小的薄饼。等锅里的油开始沸腾的时候,母亲将小饼放进锅里,那饼在热油的激发下瞬间膨胀起来,两面各鼓起一个金黄的大包,从裂口处滋滋滋地冒着热气……我在旁边看得口水都要流下了。母亲用筷子夹起一个小饼放在盘子里递给我,嘱咐我小心烫嘴,我接过盘子用筷子夹起炸饼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和葱香的饼芯完美融为一体,好吃到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时隔经年,不惑之年的我也已经为人妻人母。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想吃的东西随时可以买到吃到。偶尔我也会带着儿子去餐馆大快朵颐或者心血来潮做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以期树立贤妻良母的高大形象。可是,再高级的酒店大厨,再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都无法让我品尝到往日母亲做出的食物味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悟出:母亲腌制的腊八蒜、熬制的八宝粥、蒸的馒头、黏糕、花糕、包的包子、炸的藕盒和油饼,那些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那些食物寄存着我童年的美好时光,是独有的年代味道,是记忆深处留存的年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家乡变迁作文篇3

这几年,我国的变化飞速,发展很快,我们家也一样,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

我记得以前的那个小房子,两房一厅,小小的,比较旧。房子里有一间大点的卧室,里面有两张床在互相依偎着。还有一间非常小的卧室,有一张很小的床和一台台式电脑。

先说这小房子“小”在哪。千万别觉得我们家有两房一厅就不算小了。两个房间都不大,客厅只能摆下一张小小的沙发,厨房只能容下一个人转身。吃饭的时候把饭桌打开,吃完就得把桌子收起来。东西放得到处都是。有亲戚来,有时候还免不了要打地铺。早上起来,由于只有一个厕所,大家得排队洗漱。再说说这小房子“旧”在哪!听爸爸妈妈说,这小房子已经建了10多年了,地面铺的是瓷砖,一些墙上的油漆已经脱落,家具也比较旧,灯是日光灯。

终于,在我快要上小学的时候,搬家了!住进新房子的第一天,我就感叹:跟之前的小房子比,新房子真是又大又新,竟然还是复式楼!好啊!厕所也有好几个!不用排队洗漱咯!我有自己专门的温馨的房间,床铺、衣柜、窗帘全都是新的。新的厨房可现代化了,不但安装了消毒柜,还有抽油烟机。看着这些厨具,使我想起了以前的厨房。

以前的厨房没有抽油烟机,厨房里经常烟熏火燎的,妈妈也常常被呛的大声咳嗽。现在有了这么多厨具,相信妈妈以后再也不会被油烟所煎熬了。书房里一排排书整齐地排放在书柜里,宽大的书桌给学习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客厅宽敞明亮,家具是崭新崭新的。家里还有专门的客房,再也不用打地铺了。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住在我家,一点都不显得挤。我也再也不需需要把自己的床让给客人住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和窗帘也有所不同,各式各样的灯、落地的窗帘把家里装扮得格外美丽。

前几年,我家又变了!我家客厅的那台旧电视机换成了液晶大彩电,还安装了数字电视,电视信号更好了!

去年,我家又有了变化!因为二楼有些地方会漏水,我家又进行了一次装修,不到三个月就完美收工了,工人叔叔把家里的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阳台上新铺的瓷砖干净整齐。

几个月前,我家增加了一套专门泡茶的用木头雕的桌椅。桌子和椅子上精致的木雕使我赞叹不已!有空的时候,就在这里喝茶、聊天。我有时候也在这个桌子上看书、练字。

我家的变迁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中国也是如此,近年来,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为将来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家乡变迁作文篇4

那里傍着小山,种满了树;那里是鸟儿们栖息的宝地,是我们茁壮成长的沃土;那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淌……那里——我美丽的家乡——桂平市石龙镇福平村。

不需要任何的点缀,一直以来,它绿得那样单纯,那样可爱。那片绿,便是那各种各样的果树了。芭蕉树那是多得不用说了,还有荔枝树、龙眼树、柿子树……不论是哪个季节,乡里人总少不了果子吃。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小动物们都不请自来了,它们比我们更早尝到了美味的果子。看到

那一个个已经熟透了的果子,有哪个人禁得住不咽口水呢?望着这一片丰收的果林,我不禁在心中自叹:这美好的家乡风景,如果能一直保持着就好了。你看,那一间间瓦房错落在这片果林里,只露着屋顶,在与树的相互衬映下,显得那样宁静、祥和。多么美丽的一幅家乡风景画,叫人如何不由衷地赞叹!

家乡的空气自然是很清新的,偶尔还带着点淡淡的花香。鸟儿们清脆的歌声,唤起了沉睡中的人儿。当第一缕阳光斜射下来的时候,所有的鸟儿开始雀跃了。鱼儿们也奈不住了,它们成群的在水里嬉戏。那水是那样的清澈,使得水底与空气似乎只隔着一层无色透明的玻璃。

世界一直在变,我的家乡也在一点一点的改变着。

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树被摧残倒下,嘈杂的声音吞没了往日的欢叫声,鸟儿们居无定所,那小鱼儿呢?再也看不到它们嬉戏的身影了……一切都改变了,那些美好的回忆已经成了过去的风景。我的家乡,已渐渐失去了美丽。

如今,家乡已经没有了往日宁静与祥和的景象,它显得一片狼藉。没有了丰收的喜悦,只有一些失去了同伴的孤独的果树,仍然屹立在那儿,它们身上挂满了伤痕,奄奄一息。鸟儿们也飞走了,去寻找一个更舒适而又宁静的栖息地。建筑楼房时的嘈杂声在家乡的上空久久回荡……

没有了那些可爱的鸟儿们,那里静得沉闷。没有了丰收的喜悦,果树上挂满了伤痕,奄奄一息。在各条小路上,看到的满是垃圾。风一吹来,那垃圾就漫天飞舞,仿佛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那条清澈的小河早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一条满是垃圾的脏水沟。那水是那么浑浊,那么黑,散发着让人作呕的气味,再也看不到那些鱼儿了……

依然傍着小山,却没有了树;那里已不再是鸟儿们的栖息地,也不再是那肥沃的土地,那美丽的家乡真的消失了吗?

家乡变迁作文篇5

在记忆中,我永远忘不了村头那口老水井。因为它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

听奶奶讲:30年前,在我们村北头那口老水井,用她略微咸咸的井水滋润哺育了一辈辈人,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村民们便挑着一副副水桶来到井台边,在水桶上系上根绳子,放到井中左右摆动几下后汲水,再费力地把水桶从水井中提上来,然后挑着弯成弓形的扁担挑回到家里倒入水缸。我家距离水井有一里多路,往往一缸水打满了,大人们都要来回挑四、五趟。

到了冬天,由于打水的人多,人们又不注意,打水时洒出的水在井台的周围厚厚地结了一层冰。一次,母亲去井台边打水,脚不小心在冰上滑了一下,结果,不但把水桶掉到了井中,腿也摔肿了,最后,母亲把水桶捞出来,忍着痛一瘸一拐地挑了半桶水回家,才4岁的大姐心疼地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去挑水。这是老水井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乡亲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这时,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里打了水井,安上了“磕头机”,这虽然是一种机械式的汲水工具,但比起到井台打水吃的方式还是省时、省劲儿多了,自此,村子里的露天老井便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光脚步到了90年代,这时,乡亲的吃水方式也由用“压水机”,变成了用电机和水泵汲水,只要合上电闸开关,人们便能毫不费劲地吃上水,但是,人们吃的仍然是略带咸味的地下水。

近两年,在新农村建设中,上级政府把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放到了重要日程,村里的乡亲们已把清洁甘甜的自来水引到了厨房、卫生间,吃着放心,用着方便。村里通上自来水那天,已有80多岁高龄的奶奶,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今个儿咱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日子……”

水井的变迁,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群众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从这里人们不难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如今村中的老水井早已不复存在了,机械式的“磕头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们的故事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哦,家乡的老水井…

家乡变迁作文篇6

时光荏苒,光阴老人一转眼走过60圈。中国——这头东方的睡狮,在光阴的打磨中,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大。常常在大人们那儿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变啦!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虽然我只有十四五岁,经历的事不多,但是翻开相册,还真是看到我的家乡今非昔比啊。瞧,第一张照片映入眼帘。一个小姑娘,扎着一根麻花辫,穿的十分朴素,而后面则是一座小平房。呵,这是谁啊!原来是妈妈,真没想到呀!妈妈说,那时他们刚搬新家,拍了留念的。现在呀,搬个房子一点都不稀奇,富裕的人家都住上了别墅。大街上走着的人穿着时尚,花样层出不穷。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代替了坑洼泥泞的土路,一辆辆“奔驰”、“宝马”代替了老旧的自行车。

一切都变了。看,又翻了几页,一间有些破烂的教学楼出现在我的眼前,里面仿佛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那时中国的教育水平不够高,常常是一个老师要兼职为好几个班级上课。现在呢?一切都不一样了,老师的水平一个比一个高,教出来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能干。干净清爽的校舍,带来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小路的两旁都种上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映衬出我们的笑脸。经济的发展使建湖挂上了文明和气派,马路上拿着废纸乱扔的手开始迟疑;排队时迈向队前的.步子退回原处,公共汽车上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如今的建湖,早已告别了贫穷和落后,正在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进。

家乡变迁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农村,我经常听姥爷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事,听姥爷说,家乡以前很穷很穷,村上到处是烂土墙,破瓦房,屋子里既黑暗又潮湿,而且地方还很小。有的房子还是用石棉瓦、油毡和稻草搭成的,屋里的地方全是黄土,时间久了,就被人们用笤帚扫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里全是烂泥巴,一脚踏下去,鞋子就陷在里面拔不出来了。人们做饭烧不起煤,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烧的是玉米秆和烂树叶。下雨天,房子经常漏水,冬天挡不住风。尽管把土炕烧的很热很热,但刺骨的寒风从四壁透进来,冻得他们耳朵发麻,不得不把头埋进被窝里。被窝里的空气不好,冻得他们晚上都睡不好觉。

现在可好了,家乡这十几年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破草房、土瓦房变成了用红砖砌成的大砖房,屋里屋外和村上的道路全部用水泥硬化了,有的屋子里还铺上了亮光光的大地砖。人们的住房都很宽敞,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间。烧水煮饭再也不用烧玉米秆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那黄泥水做饭、洗脸了。宽阔的石灰路两旁,也安装上了路灯,晚上路灯亮起来的时候美丽极了。

人们也都有了钱,有好多家庭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有的还买了大沙发。家家户户都买了大彩电,家家户户都是专业户,有果园、菜园和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近万元,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我的家乡变化真大啊,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变迁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