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将我们内心的想法得到抒发,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学习或者生活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后人祭拜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今天阳光灿烂,碧空如洗。一大早,我和爷爷,爸爸,叔公,叔叔怀着诚敬之心带上祭品,锄头,手套及其它的工具一起上山扫墓。我们先来到了太祖母的墓。墓前,杂草丛生,有的草还高过了我的头。看到这一幕,爷爷拿起锄头锄草,叔公拿起镰刀割草,我和叔叔也带上手套拔草,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这时,爸爸拿出一支毛笔和一瓶红油漆。我好奇地问:“爸爸,你要做什么?写字?”爸爸笑着点点头说:“你猜对了。墓碑上的这些字都已经模糊不清了,我们要重新描一遍,比较清晰。”不一会儿,墓上的草就被我们除干净了,墓碑上的字也变得特别醒目,整个墓像披上了新衣裳。接下来,爷爷和叔公摆上祭品和鲜花,我和爸爸叔叔在墓上撒满五颜六色的纸钱,我们按照长幼顺序分别给太祖母上香,表达我们的思念和祝福。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太祖父的墓,还有几个叫不出名字的祖先的墓。
一天的扫墓结束了,我觉得今天的扫墓很有意义。今天既能祭拜祖先,表达我们尊敬长辈的意思,又走了好多路,锻炼了身体,同时又做了好多事,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2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要缅怀故去的亲人,也要向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斗英烈们致敬。一句诗说得好:“犹有国人怀旧德,一腔热血祭先人。”当年,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拿起枪,扛起炮,在层层硝烟中前行,赶走了外来的侵略者,保住了中华民族的土地。如今,我们面对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向所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牺牲的英雄豪杰表达敬意和思念!
以前,外来侵略者来到了中原,他们放火烧掉了圆明园,抢掠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在中国的这片土的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而就在这时,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站起来反抗,以他们不屈的精神,告诉那些外来侵略者:中华人民的土地是不容侵犯的!我也了解过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如:刘胡兰、黄继光、雨来、欧阳立安等。他们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工作,无限的热爱党,宁死不屈的品格和英勇机智的优秀品质,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虽然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红军战士长途跋涉两万五千里,他们在艰难泥泞的路上行走着,不曾松懈,一生都在想办法拯救祖国,保卫土地。如果没有他们当年抛得头颅、撒的热血,哪来的如今美好的小康社会?哪来的如今富裕的生活?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却丝毫没有怨言,一生默默地奉献,直至为国捐躯。臧克家先生在鲁迅逝世13周年写过一首诗,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是呀,不止鲁迅,还有他们,还有精忠报国的优秀中华儿女,虽然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精神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起飘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太阳。
要学习先烈们,报效我们的祖国,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升华我们的民族精神,让烈士的鲜血滋润国家的文化实力,成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内在力量。最后,我们不忘先烈抛忠骨,保卫祖国洒热血。学习先烈报国恩,民族复兴中华魂!我愿将一束白花轻轻地放在烈士墓前,说:“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创造中华民族最美丽的明天!”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3
为加强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的管理,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环保的祭祀新风尚,强化安全文明的祭祀意识,我社区按照《金昌市金川区民政局关于做好20xx年清明节文明祭祀管理及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火葬xx周年纪念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主题,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文明祭祀,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文化糟粕,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创新祭祀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宣传力度,倡导祭扫新理念
从3月底开始,昌泰里社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文明祭祀,从我做起”倡议书,以“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大力宣传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祀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倡导文明、环保、安全、节俭的现代殡葬文化理念,引导居民群众由实地实物祭祀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统上来。同时,在集中祭扫服务场所,张贴和发放文明低碳祭扫倡议书,逐步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增强文明、安全、公德意识,树立科学的祭祀观,接受文明低碳祭扫新理念。
二、规范管理,优化祭祀新环境
为了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加强对烧纸钱、祭祀品等不文明祭扫行为的规范和管控。
1、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倡导祭扫新理念。4月1日,我社区组织干部职工和辖区在职党员开展网上祭祀英烈活动,纪念先人、缅怀先烈,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珍惜幸福生活。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抵制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树立文明低碳祭扫新理念;
2、定点祭祀,为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创造便利条件。为了优化祭扫环境,社区结合本辖区实际,在物管中心右侧墙根及香格里拉北门分别设立了祭扫点,放置了专用焚烧祭祀箱,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参加社区公祭、集体共祭活动,制止居民群众在城区路边广场、小区草坪等公共场所乱烧纸钱、抛撒殡葬祭奠物品等不文明祭祀行为,引导居民自觉维护祭祀环境的优美、整洁和安全。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应急机制,努力创造平安和谐的祭祀环境
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清明期间的'祭祀安全,社区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清明期间祭祀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并设立“清明期间祭祀活动应急工作办公室”,实行24小时“双值班”制度,积极做好群众祭祀活动的组织、协调、服务、指导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4
冰雪消融,小草抽芽,盼望已久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甘肃。那个不大的小山村,承载了我孩童时期所有的快乐。细细数来,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过了,也不知道我那些儿时的玩伴过得怎么样,还有我那长眠于故土之下的太奶奶,她还好吗?
清风掠过脸庞,仿佛是太奶奶的手温柔地从我脸颊拂过。霎时间,我竟有点不敢相信,在面前这座坟墓里长眠的竟是我的太奶奶。温柔的风,让我跌进了回忆的漩涡……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太奶奶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头发又稀又少,瘦小的脸仿佛只有巴掌那么大,原本洁白而坚固的牙齿也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脱落,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使她看上去更加苍老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三寸金莲,那双小脚像像六七岁孩子的小脚,那时,我总是觉得它们看起来很滑稽,却从来不知道这一双脚走过了多少世间沧桑。
常听大人们说,我是太奶奶最疼爱的重孙女。可是与太奶奶相处的往事我已记不起多少了,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充满慈爱与关怀的笑容。我坚信,这将永远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笑容。
太奶奶在我不满四岁时就去世了,那时,家里办了一场很隆重的丧事,我也懵懵懂懂地成为披麻戴孝队伍中的一员。当家里的长辈们在太奶奶入殓之时泣不成声的时候,年幼的我却在背地里偷笑,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哭得如此悲伤。时至今日,方才明白。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太奶奶下葬时的场景,那一声声高亢的唢呐声震天响地,我也在那时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不像大人们说的,太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相隔百来米,一个在地上悲痛哭泣,一个在地下永久长眠……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放假最后一天,我们要返程回银川了。临走之前,我又悄悄地去坟前看望太奶奶,我想,大人们说的也许是对的,太奶奶会一直在天上微笑地看着我们,她会变成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5
清明节我们来到长沙,和长辈亲戚们一起为曾祖父、祖母扫墓。
我们买好香、纸钱和礼花,走进陵园。路的两边种了两排整齐的青松,就像一个个守护陵园的卫士。许多墓碑已插上了香,挂上了礼花,而有的墓碑却枯叶堆积,无人问津,冷冷清清。
我在亲戚长辈的带领下,来到了曾祖父、曾祖母的基碑前。说起我曾祖父去世的原因,许多人都觉得可惜。他当年六十七岁,本应过着幸福的养老生活,但有一次洗澡突发意外,燃气泄漏,导致燃气中毒,不幸去世。
大家怀着悲伤的心情,挨个点火上香,烧钱供花,鞠躬行礼,默默哀悼。最后一次鞠躬完毕我们就返回了。爷爷奶奶,特别是爷爷,腿脚一年比一年差,上台阶有些吃力。我的心情一下沉重了起来:现在就该多牵牵他们的手,以免将来留下遗憾。于是我和爸爸各扶一人,一步一步缓慢却平稳地走上了石阶。
走出陵园之前,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冷冷清清,空荡荡的坟墓,上面孤独地贴着一位老人的遗像。
离开后,我一直在思考那件事。难道那位老人没儿没女,也没人为他扫墓?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不过在现实中,真的存在一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去世了也没人知道。就今天扫墓来说吧,只有儿女才会惦记着去世的老人,为他们扫墓上香;平时腿脚不舒服,只有儿女才会牵着你的手一步步扶你慢慢前进;出行时有儿女陪着也会觉得安全、方便很多。
人人都说“有父母的孩子像块宝,那我也能说“有儿女的父母像块宝”,因为儿女的孝心总会报达父母恩情的。
清明云祭扫的心得体会篇6
又到了一年仅有的一次清明节,每及此节,我和爸爸总会从自我家骑车赶到老家去给我爷爷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爷爷,心中不免有几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怅伤感起来。去坟场的半路,渐渐下起了小雨,连着心里那份伤感更不是滋味了。
爷爷在我六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我总忘不了他对我的好,爷爷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对我还是很好的,三个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我了,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有好东西总招呼我爸爸去拿给我,小时候总喜欢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还有一张相片纪念那一时刻,那时的爷爷和我两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可就在我五岁那年爷爷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奶奶,妈妈和婶婶轮流给爷爷守夜,总怕爷爷一不细心就会离我们而去,也是格外细心,不敢睡去,当爷爷难过的时候或想晚上起来,她们总会扶他起来,可两个弱女子的力气也不够大。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毕竟还有工作,当他们不在的时候,就仅有奶奶一人在照顾爷爷了,一个七旬老人要照顾比他重许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吗可不仅仅是这些,当爷爷半夜气喘得紧的时候,奶奶就明白不他不行了,可是这时候奶奶不会急着去找医生,他明白找医生就来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时奶奶就会抱着比她身体重很多的爷爷在院子里跑起来,天明白那有多累,每当爷爷气顺了奶奶才停。当我们不在的时候,都不明白奶奶这样过多少回。
终究爷爷还是撑可是那个春天,去了。全家上下弥漫着一股悲伤,庄重的气氛。送爷爷走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下小雨。我们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虽然小,可是当我得知爷爷走的时候,也悲伤异常,浑浑噩噩的,送行的或者会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记得那时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痛处”,爸爸与爷爷的父子情深可没有半点虚假。爷爷,还是,进了火葬场。
回忆结束,早已到了坟场,我熟悉的来到爷爷坟前,为他烧纸,就算爸爸这般刚毅之人也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旧还是下着细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