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结构教学反思6篇
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持续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耳的结构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1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
总结
自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2
dna分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我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打破神秘,拉近抽象的dna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以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模型建构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间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全方位调动感观,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知识理解效率。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捕捉细节,如学生拼接时(碳)原子的位置接错、违反空间学现象等,现场发现、现场展示、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在讨论中擦出火花,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得到结论。
互动的教学模式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但要注意:课堂调控引导能力对教师是一大考验。课堂最后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课后知识巩固,我觉得这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虽活跃,但课后知识没掌握牢固的情况。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3
一、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与必修一的“核酸”“细胞增殖”等内容相联系,与此同时,它既对前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使学生加深了对遗传物质的理解,又为之后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等内容进行必要的铺垫,所以说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课标下,教材并没有直接阐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研究dna分子结构的历程为主线(其中主要是以沃森及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故事为主线),逐步向学生提供科学家探索dna分子结构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边分析dna分子结构特点边逐步构建模型、修正模型。学生在建立模型的探索与发现中,体会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技能目标:尝试构建dna分子物理模型;体验科学家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领悟模型构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勇于承认错误的优良品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作为高科技的标志?举例说明dna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刑侦)它的这项功能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分子的结构。
2.展示模型构建历程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
简介20世纪30年代科学界进行dna结构的探索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沃森、克里克等科学家。给出沃森在《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一书中的一段话:“鲍林发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分析沃森、克里克在研究dna结构时对模型方法的选择,发现α螺旋并不是仅仅靠研究x射线衍射图谱,其主要方法是探讨原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用纸和笔,他的主要工具是一组分子模型。这些模型表面上看与学龄前儿童的玩具非常相似……用同样的方法解决dna的问题!我们只要制作一组分子模型,开始摆弄起来就行了。”
让学生探讨:鲍林带给沃森什么样的灵感?沃森等科学家在揭示dna结构的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分析沃森在研究dna结构时对模型方法的选择学引出模型建构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模型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回顾旧知,构建dna单体的模型
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dna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答dna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结构单位由哪几部分构成。之后,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磷酸→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模型构建。
实验材料:五边形脱氧核糖,圆形磷酸基团,四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代表四种碱基,略长的代表嘌呤,短的代表嘧啶)。
学生构建dna单体的模型,可以让其感受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模型构建过程,为形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立体结构打下基础。
4.利用科学史创设问题情境,逐步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背后,都隐藏着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史中的一个个节点,创设问题情境,为模型的构建提供“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从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到螺旋结构的确定,再到三股螺旋的dna结构、初步双螺旋结构等,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逐步地引导构建模型、完善模型。并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从dna结构的表层进入dna结构的实质,让其领悟模型方法的本质内涵。(如下表)
5.加深理解,构建dna分子结构的概念模型
展示学生最终构建的dna双螺旋模型,与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实物模型进行比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dna分子由几条链构成?链的延伸方向如何?有怎样的立体结构?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组成?位于dna链的什么部位?3.碱基位于dna链的什么部位?碱基连接方式?碱基配对的规律?让学生参照模型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构建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为核心,在科学史的资料分析过程中,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抓住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要点,让学生“走上探究之路”――分步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每一步都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为指导,提出问题,逐步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模型构建。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是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台阶,让其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不断思考,主动参与“dna分子结构”的学习过程。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的设计体会: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题是dna结构,主线条是研究的科学史,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但根据本节课主体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加工历史事件,比如本节课几个关键事件出场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和历史时间一致,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科学思想方法等教学目标,我刻意将每一个环节逐次引出,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逐步地去了解dna的结构的建立。
3、教具的使用问题
教具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用来表演,我有心将教具进行了改造重组,要比原来的好用(好用于我的课堂设计)。
4、有用资料的选择利用问题
精选、不多不滥为上,比如我的第一稿用了很多的资料,效果并不好,听大家的意见,狠心舍弃,结果更好
5、多媒体的应用
要学会借鉴,但也要经过自己的精心加工方可用,而不是照搬,比如本课所用到的动画,就解决了教材中很重要的问题。
6、细节设计
例如关于dna的多样性,我想到用同学手里已经做好的模型来比较,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就是碱基序列不同,在计算出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dna为什么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是遗传物质当然就是储存的遗传信息了
7、考虑和解决一个问题:虽然是公开课,能不能在平时也能这样上,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如果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能不能做到引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导和教的区别”!
不足:
方向问题突破的不够好
旋转角度改成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不用很准取得数据。这节课不好上,上不好会很枯燥乏味,用演绎的方法,看模型然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怎么办呢?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是我需要思考的,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瓶颈。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5
本节教材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备课时考虑到如果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等等。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下思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以数字故事导入,故事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和世纪盛典公司关于修改dna雕塑的费用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案例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效,也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节“dna分子结构”的教学。
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利用剪好的硬纸板和dna相关组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对模型的评价,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加以强调,如叫学生默写或做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亲自构建模型来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体会其中的不易,达到相关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进行课时小结:1、dna的数字记忆法:“五四三二一”分别代表什么?2、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和练习题。
但第一课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仅进行到dna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结构特性的分析总结,不过从学生参与课堂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沃森和克里克的相关故事和情感体验只能留待下节完成。
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科学史“dna的构建故事”,也是在本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借助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dna结构的发现过程进而体会两位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2、要善于及时热情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有被重视和受肯定的感觉,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参与课堂的欲望。
耳的结构教学反思篇6
1.本节课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这个验证型实验大胆地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能跟随教师提供的资料,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完成后,有关dna 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都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这使学生观察模型、分析模型得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本节课将后面的碱基对序列的探究整合提到了这里,由于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
3.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生物和进行探究学习的信心。
4.本节课存在的一点不足是,在学生动手制作dna模型的过程中,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参与小组活动和问题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全面投入,合作交流,收获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生物科学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