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4-04-14 17:26:51 分类: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的内容一定要经得起推敲,你的工作总结想好怎么写了吗, ,语言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写工作总结得到改善的,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级诊疗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6篇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1

为摸清全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情况,我局于1月9日-1月20日,对全市2家市级医疗机构、17家县级医疗机构、14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中心卫生院)进行了暗访,通过实地查看、查阅文件资料、访谈医护人员及患者等方式,重点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分级诊疗落实情况、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体看来,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市全面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就医观念逐步有了改变,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有所上升,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率及住院人次增加明显,县外就诊率有一定下降。截止2014年底,我市各地各医疗机构都已召开分级诊疗工作启动会,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已全面铺开;全市315个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同二级医院签约,签约率100%;全市22个县级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院),已全部成功同上级医疗机构签约,签约率100%;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各医疗机构累计下转患者1745人次,累计上转患者2632人次。

二、突出的亮点

达州市中心医院成立了分级诊疗服务部,由四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建立“以下转促上转”的工作思路,对上转病人从基层接诊、上转入院、住院治疗、下转康复进行一条龙跟踪服务,确保上转患者绿色通道畅通,下转患者康复治疗有保障;同时,医院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制定了通俗易懂的分级诊疗宣传专栏、宣传手册、流程示意图等使就医群众对分级诊疗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

通川区卫生局协调区财政局拨付分级诊疗宣传工作专项经费,制作了分级诊疗政策宣传的挂历海报,并全区发放,提高了全区分级诊疗工作的群众知晓率。

宣汉县大成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参与分级诊疗宣传工作,将村委会主任、乡村医生纳入分级诊疗政策培训,并将其做为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人员,各村以召开村委会的形式讲解分级诊疗政策,发放分级诊疗宣传资料,提升基层宣传覆盖率。

达川区卫生局统一制定了分级诊疗宣传海报,将分级诊疗政策以示意图、流程图等形式向群众讲解,宣传主题简单明了,宣传效果较好。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分级诊疗制度认识模糊,对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实施分级诊疗的目的没有深刻理会,在实施分级诊疗工作中不主动宣传、不积极思考、应付情绪较重。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暗访中发现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12月(全省分级诊疗视频会后)才召开分级诊疗相关会议,启动相关工作,检查中医疗机构也无方案、无组织机构、无宣传。以万源、开江最为严重。

(二)新农合政策不够明朗。一是“原则上不予报销”把握不严。新农合政策要求“除急诊外,未履行转院手续越级诊治的,新农合原则上不予报销”,虽然宣传过程中不存在问题,但新农合部门在具体的报销环节未严格实施,导致部分地方对新农合报销政策的宣传不积极。二是新农合杠杆作用未有效发挥。除“原则上不予报销”的政策外,各地新农合仅实施起付线补偿政策(该项政策大部分地方没有落实到位),没有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由于“原则上不予报销”的执行难度大,导致新农合的报销政策引导及杠杆作用发挥意义不大。三是基层医疗机构新的药品政策得不到新农合政策支持。新的基药制度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可采购一定比例的省增补目录、新农合及医保报销目录药品,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但大部分地区新农合对基层医疗机构采购的非基药不予报销或未出台相关报销政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依然受限。

(三)宣传工作问题突出。一是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及地方宣传部门都没有积极开展对分级诊疗知识的宣传,广大患者不了解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不了解“盲目就医”,“小题大做”的害处;地方卫生部门没有宣传县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诊疗病种、专科开展情况、医改政策、双向转诊制度、报销制度等相关知识。二是宣传工作出现偏差。部分地方宣传分级诊疗为逐级转诊,与分级诊疗转诊原则相违背。由于我市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几名医护人员,根本不具备住院条件,如果各级医院一级一级的转诊,手续过于繁琐,多次挂号、检查,既增加了患者看病费用,又耽误了治病时间,势必容易造成医患矛盾和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误解。三是宣传工作不均衡。部分地方的宣传工作出现重基层轻城区或重城区轻基层的现象,致使分级诊疗宣传工作整体推进较慢,群众知晓率较低。宣汉县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宣传工作比城区医疗机构做得好;渠县城区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宣传比基层要突出;万源、开江宣传力度不足,整体宣传工作较差。四是宣传形式单一。大部分地区分级诊疗宣传都只印发宣传传单,宣传内容为分级诊疗政策文件内容,宣传内容不够简单明了,宣传效果不理想。

(四)分级诊疗督导检查力度不够。此次暗访前大部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未开展分级诊疗督导检查,未建立督导检查机制;部分地方虽然开展了专项督查,但工作监督力度不够,未能及时研究、解决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五)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由于受编制、待遇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的影响,部分地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着“专业人员找不到,现有大夫留不住”的情况,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薄弱基层首诊成为一种形式。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分级诊疗工作的认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按照分级诊疗工作要求,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固定分级诊疗办公室及工作人员,固定相应窗口,制定就医流程,建立绿色通道,预留门诊号源及住院床位。要使医疗机构从思想认识上积极推动该项工作,从工作行动中具体落实。各医疗机构要固定双向转诊工作人员、公布联系电话,确保24小时双向转诊热线畅通。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宣传工作,发挥新农合报账杠杆作用,全面宣传,不留死角,让广大患者了解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宣传“科学就医”,“健康就医”的有益之处;宣传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诊疗病种、专科开展情况、医改政策、双向转诊制度、报销制度等相关知识,转变患者就医观念,逐步引导民众分级诊疗。

(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加大对医疗质量薄弱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以对口支援、下派专家等形式带动当地医疗资源的发展。二是争取基层医疗的医务人员编制,从总量上增加人员,避免基层医院每个科室只有1-2名医护人员的现状。三是切实加强医护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有力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以人为本,严肃纪律。进一步加大工作监督力度,各地要组织专家队伍,通过明察暗访,治理和考核县级医院超收治小病、转诊病人补开转诊证明以套取新农合基金、基层不经诊疗直接转诊病人的等不良情况,及时了解、研究、解决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防止变形操作,确保分级诊疗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2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我市卫计局按省卫计委文件要求,启动分级诊疗工作,要求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进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切实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市卫计局下发《分级诊疗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我院与市区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分级诊疗工作总结如下:

一. 分级诊疗工作取得的成绩:

我院自从与市级多家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成功建成了上下级医疗合作网络,有效实现了转诊功能,我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双向转诊工作制度,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制作双向转诊流程图,建立双向转诊沟通制度,定期与市立医院就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上转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二.分级诊疗工作还存在的问题:

1.我院医生能够做到有为、有需求的患者或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并开具转诊单,能够实施新农合报销;但上级医院为患者开具的下转单却很少。绝大多数病人为上级医院主管大夫口头交代回我院治疗或患者自行到我院继续治疗。

2.根据许多到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反馈情况,到市级医院住院不需要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就能直接住院治疗,由此很多患者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认为是麻烦,并且导致很多小纠纷。

三.分级诊疗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市立医院的沟通协调,加大合作力度,各项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技术上、管理上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2.尽最大能力改变基层医院设备不足、药品较少的现状,充分利用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通过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双向转诊患者满意度。

3.优化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让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在基层继续治疗,基层医院加强与上级医院沟通,对上转病人进行追踪,实施完整、统一化的管理。

四.我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双方实际,制订更完善的合作计划,进一步与合作医院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交流;如何制定更细致、更流畅的转诊流程,使转诊病人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实惠。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3

我县于4月26日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启动后,我院迅速行动,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成立办公室,确立办公室人员,配备办公用品。同时印制宣传单,推出微信公众号分级诊疗专栏等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在县启动会结束后,我院立即行动,召开全体职工和村医会传达布置,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设立办公室,配备办公用品,方便办公。办公室人员专门负责转诊登记,资料整理收集,外宣等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使分级诊疗工作家喻户晓,我院特印制了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老百姓,并利用集会、逐村义诊、发放宣传单、制作广播录制政策内容、细讲政策等方法进行宣传,提高居民政策知晓率。

三、统计慢病谱,筛查外出住院疾病病种

宣传的同时,我们逐村统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人数、名单、联系电话等。还对我镇近3年外出住院疾病名称、数量、县、乡、市住院各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补缺。两年来,我镇住院前5名的病种分别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硬化性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脑梗死2015),肺部感染。

四、对口签约,长期帮扶

我院分别与县医院、中医院、二院9名专家签定对口帮扶、定期坐诊协议,每周二三四都有县级专家坐诊,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针灸科和护理控感专家。坐诊、讲课、现场操作演练、疑难手术会诊、手术指导、到上级医院短训、进修学习以及有针对性的对薄弱科室进行重点帮扶等。这些措施,有效改善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提高我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五、惠民措施,深入人心

为了做好分级诊疗工作,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分级诊疗工作为他们带来的实惠,我院在卫生局农合办推出的惠民措施的基础上,又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如凡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做b超一律全额补贴,特困病人住院实行全额补贴,挂号费全额补贴,救护车免费接送等。60种疾病实行定额补偿,14种外科手术全额补贴。6月1日优惠政策实施以来,b超受益81人;单病种住院38人,自付费用都在30%以下,其中全额补贴13人,有效减轻了病人就医经济负担,专家坐诊亲自主刀手术3人,均全额补贴。病人满意率100%。

六、家庭医生、面对面签约

为了更深层次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我院已分成10组团队分别组建5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即一名县专家+一名乡医生+一名乡公卫人员+一名护理人员+一名村医,分片包村,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人员面对面签订协议。不远的将来,老百姓看病只需给家庭医生电话联系,家庭医生会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健康指导。或诊治,或住院,或转诊,或健康指导,或用药事项等,极大的方便了慢病患者,真正的让家庭医生走进老百姓心中。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老百姓就诊意识还需进一步扭转,因为距离县城较近,长期以来老百姓就医就爱往县跑,不管大病,小病首选县级医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再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政策的好处,同时让老百姓真正的得到实惠,才有可能扭转他们的就医局面。

(二)转诊工作还不能实现逐级

目前,有些老百姓有病需要住院时,不通过村医,也不通过卫生院,直接就到县里、市里住了,所以逐级转诊的路还很长。

八、工作建议

1.从县级层面对村医进行政策培训,让村医增加服务意识,增加对政策的重视度,让他们做好一级宣传员;

2.县级专家坐诊最好是一个团队,当签约专家因故不能坐诊,县级医院可安排其他专家下乡坐诊,保证履约,让老百姓不白等。

: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4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安排,我委在区人大常委会蔡康副主任的带领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赴永嘉考察,实地走访台一医、宁溪中心卫生院等单位,并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充分征求了各参会人员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2015年6月开始,我区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启动实施了分级诊疗工作。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秩序为目标,将群众首诊需求合理引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工程,注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制订方案、出台政策、规范流程、狠抓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区累计转诊患者3724人,其中由基层转诊到区级医院就诊的1784人,转到区外市内医院就诊的430人,转到省级或省外医院就诊的1429人。由区级医院转诊到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1人。

(一)强基础,分级诊疗格局已初步形成。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工作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出台城乡卫生一体化、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并从经费支持、医保政策、药品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从强化硬件保障入手,先后启动了宁溪卫生院、南城、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基建工程,并成立了台一医院桥住院分部、宁溪住院分部,区中医院北洋住院分部,定期选派专家到分部坐诊。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3家中心卫生院通过省级甲等卫生院评审,6家卫生院通过省级乙等卫生院评审,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区级医院与上海长征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开展合作办医,上级专家来黄门诊、手术和技术指导,区级医院专家下基层门诊和技术帮扶渐成常态。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5

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做好广大群众心理健康的守门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优质医疗服务,确保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自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以来,积极加强与上、下级医院的合作,为辖区广大居民提供了就医方便,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将实施分级诊疗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院领导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成立了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及处理双向转诊事宜。为确保双向转诊工作顺利运行,制定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双向转诊流程图,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并由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

二、技术保障

我院为二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能完成常规检查项目。现有精神科执业医师xxx人,其中主治医师xxx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xxx人,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xxx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xxx人。

三、工作情况

1、积极开展宣传及培训工作,我院组织全院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利用宣传栏及橱窗向就诊人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宣传。

2、积极配合区卫计委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共签订双向转诊协议xxx份,分别与全区十二镇乡卫生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定期派遣医院人员到各镇乡卫生院指导开展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及上报工作;与区人民医院和乐山市中医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定期聘请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到我院进行查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要求首诊医师加强临床评估工作,我院有能力救治的,尽量劝服在我院治疗,我院无条件或无救治能力的,积极协调进行转诊工作。自实施双向转诊以来,我院上转病人xxx人次,接受综合医院转诊xxx人次。

四、存在问题

1、“进院难”。医院基础设施陈旧,病房设置欠合理,床位数量有限,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转态,且精神科执业医师和护士匮乏,不能满足就医需求。

2、精神疾病患者转诊困难。很大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认为:得了“精神病”就是政府管了,医院是政府办的,我们把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医院,其他的事情就该医院负责了,即使是患者得了严重的躯体疾病,需要转诊到综合医院治疗,也得由医院负责转诊,负责出钱治疗。

3、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及医保改革,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明显增高,部分患者更愿意选择条件好的大医院就诊。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篇6

今年1月,__省发布了《关于__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分级诊疗是指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从更本上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

笔者在今年省审计厅统一组织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审计调查中发现,在目前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的状况下,基层医疗机构离老百姓最近,覆盖范围最广,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医疗保障不够完善,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实施和效果。在经济较为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某分级诊疗试点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推行的难度较大,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分级诊疗推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分级诊疗形同虚设,病员流失严重。在笔者调查的某试点市14个乡镇中,分级诊疗病员流失严重。2012-2015年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省级及其他医院的占比为11.26%、9.13%、8.77%、8.72%;市级占比25.37%、26.92%、20.57%、21.3%;县级医院占比为30.75%、31.88%、36.72%、40.29%;乡镇卫生院占比32.62%、32.07%、33.94%、29.69%。乡镇病员流向省市县级医院达70%,省市两级占比由2012年的40%逐渐下降为30%,县级医院呈上升趋势,但乡镇卫生院的占比直线下降。

二是域外就医费用高涨,患者负担加重。2012-2015年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各级发生住院费用占新农合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省级及其他医院33.19%、30.63%、33.1%、32.23%;市级29.15%、30.8%、、25.92%、26.95%;县级医院29.69%、29.84%、31.44%、32.31%;乡镇卫生院7.97%、8.73%、9.54%、8.51%。省市两级医疗机构虽然就诊人数占比不到30%,但医疗总费用占比却超过60%,县乡两级不足40%,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不足10%。以2015年为例,乡镇卫生院住院平均水平为1569元,县级医院为4387元,市级医院为6921元,省级医院为20249元,外地就医费用是县域内的5至10倍,高额的就医费用,加剧了患者的负担。

三是域外就医补偿率低绝对额高,新农合支付压力大。2012-2015年市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各级住院实际补偿占新农合补偿总额的比例为:省级及其他医院22.57%、21.22%、23.38%、22.18%;市级29.3%、30.3%、23.86%、23.54%;县级医院35.98%、35.45%、37.17%、40.01%;乡镇卫生院12.15%、13.03%、15.59%、14.27%。省市两级就医补偿占比虽呈微弱的下降趋势,但占比仍居高不下,将近50%,乡镇占比不到15%。远超县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省市两级的补偿额挤占了县域内有限的新农合资金,加剧了新农合支付的压力。

四是各级就医补偿率差异不明显,域内患者受益少。2012-2015年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各级的实际补偿率为:省级及其他医院37.98%、36.65%、34.44%、31.07%;市级55.85%、52.55%、45.61%、41.85%;县级医院67.33%、63.08%、57.85%、56.61%;乡镇卫生院84.69%、78.85%、79.77%、76.52%。由于各级次补偿比例差距不大,虽然省市两级实际补偿报销比例稍低,但其补偿的绝对数占新农合补偿总额比重近一半,在筹资总量有限、结余须有保障的情况下,只能紧缩县域内新农合补偿总额和比例,最终导致县域内就医的患者保障程度不断下降。

产生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十个:

一是政策变化、地域和经济上优势导致就医观念变化。2000年卫生改革推出了点名医疗,即患者选择医院,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由于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悬殊明显,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好的患者稍有小病都投向大医院,而笔者调查的某试点市正好处在交通便捷,毗邻大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上,加上本地区历史上一直属于矿产区,当地农民经济上相对比较富裕,在就医消费上比较放得开,医保报销比例的差别不能制约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的强列愿望,他们愿意出高价选择到省市级医疗机构就医,接受更优良的服务。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员断层。某市的14个乡镇卫生院拥有编制人数1132人,截止2015年底实有在岗人数12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99人中,执业(助理)医师360人,占比32.8%,执业(助理)医师中,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32人,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人数58人,合计90人,占比8.2%;本科117人,占比10.65%,其中第一学历为本科16人,专科591人,中专及以下403人;获得初级职称669人,中级412人,副高30人。基层卫生院人员学历、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人才招聘困难,临床专业基本上招不到本科毕业生。

三是设备陈旧落后,医疗服务能力不足。2015年14个乡镇卫生院拥有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362台3946万元,多为淘汰老旧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仅有57台,10万至50的设备46台,平均每个乡镇2--3台,50万元以上设备11台,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几个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921个,实有床位854个,院均61个,部分乡镇床位使用率不到50%,只有个别乡镇达到了100%。近三年乡镇卫生院的门诊人次逐年上升,但住院人次却连年下降,基本上处于挂号看病做检查,开个处方去拿药的状态,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功能日益弱化。乡镇卫生院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比例超过四六开。2013--2015年门诊收入分别占医疗总收入的占比高达41.93%、39.5%、41.03%。医疗业务收入中,

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占比接近60%,治疗收入和手术收入不足25%。四是人员待遇偏低,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乡镇卫生机构近三年人均年工资总额为3.9万元、6.7万元、4.7万元,人员支出比率为44.1%、57.6%、54.1%;公用支出比率为55.9%、42.4%、45.9%。虽然人员支出占比已超过一半,但基层卫生院绩效工资比例和标准仍然过低,激励作用有限,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难以留住人才。2013-2015年乡镇卫生院人员一直呈净流出趋势,如2015年流入36人,流出40人,流出的大部分是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基层医疗单位的优秀人才及应届本科毕业生流入到省市和县级医院,进一步加剧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短缺。甚至还出现了多干活多出差错多扣钱,还不如不干,推诿病人,将病人往其他医院推送的情况。

五是自我保障能力差,严重依靠财政。14个乡镇卫生院2013年至2015年本级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为6872.9万元、11282.9万元、864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5.2万元、438.4万元、203万元;两者占收入总额的46.84%、43.15%、50.9%,基本与医疗业务收入持平;医疗收支结余分别为-6747.5万元、-11052.6万元、-8593万元,严重赤字。相对于其他经济状况较差的贫困地区来说,该地区的财政投入应该不算小,但其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没有财政的大量投入,乡镇卫生院将无法运行。基层卫生机构自我造血和自主经营能力严重不足,极大的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发挥。

六是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够完善。2015版__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第一批中标目录,共有1963个品规药品可选择。即使是这样,基本药物目录中还是有一些常用的药物没有进入,仍未能完全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同时,由于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基本药物配送时间过长,不能及时送达乡镇卫生院。加上乡镇卫生院人员不足,无法向村卫生室统一配送基本药物,而村卫生室没有基药采购平台,村医只能自己购买基本药物,由于未严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致部分村医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药品,还出现了以高于规定的基本药物收费标准对基本药物收费的情况。

七是上下联动、纵向协作开展不到位。某市没有建立市乡两级医疗机构人才流动、对口支援、上下联动的协作(合作)机制。由于县级公立医院本身面临专业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学科发展亟待完善的处境,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指导非常有限,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协作不多,也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合作合营;本级政府也没有从政策层面制定出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和下沉的相关政策和办法。另外,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室的辐射职能未最大限度的发挥。

八是新农合监管职责缺位,未严格转诊制度。2012-2015年某市新农合住院补偿参保患者人次分别为74457、83795、89504和85844,呈上升趋势。以2015年为例,根据某市合医办下发的《2015年转诊工作相关规定的通知》规定的转诊条件和办理程序,对本地区具备转诊经办的12家定点医疗机构,下达了2015年转诊指标1485人次,而新农合实际报销补偿仅省级(__)及其他医院住院7483人次,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转诊指标。发生总费用15137万元,新农合实际补偿费用4697.43万元,补偿率31%,补偿费用占20__年新农合补偿总费用的22%。

九是补偿政策差异化不明显,引导和制约力度不够。根据《某市2015年新农合统筹补偿实施方案》规定,按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不同等次,省市县乡的补偿比例也略有差异。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3000-5000元为例,乡镇90%,县级80%,地市级55%,省级40%,但实际补偿过程中,省市县乡四级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31.07%、41.85%、56.61%、76.52%,补偿比例差距缩小,不断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外地就医势头,加剧了分级诊疗的推行难度。

十是监管存在盲区,跨地域监管受限。为了方便广大患者,某市新农合已经实现了与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实时结算,由于实行市级统筹,而患者流向省级医疗机构的比例较高,市合管办很难对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转诊到省级医院的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快速增长,2012至2015年分别为13525元、16745元、19651元和20249元,同比增长23.8%、17.35%、2.9%,给医保基金支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县域内新农合总体补偿水平。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