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6篇

时间:2024-04-14 09:27:51 分类:年终总结

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一个完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进度,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6篇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的欢快,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按音乐的节拍一下一下的模仿各种刷子的动作。

2、与同伴合作创编刷子的动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嘻刷刷》

2、各种刷子(马桶刷、窗刷、油漆刷、眉刷、锅刷……)

3、自制装扮刷子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观“刷子博览会”。

(1)幼儿结伴自由参观各种刷子。

(2)交流刷子的名称、功用。

(3)个别幼儿尝试模仿各种刷子的动作。

2、欣赏音乐《嘻刷刷》,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按音乐的节拍一下一下的模仿各种刷子的动作。

(1)欣赏音乐《嘻刷刷》,感受音乐旋律的欢快。

(2)教师出示锅刷,引导幼儿想象刷子的动作。

(3)教师边听音乐边模仿锅刷舞。

(4)幼儿利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刷子,随音乐做律动。

(5)出示其它各种刷子,幼儿自由探索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模仿各种刷子的动作。

3、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刷子的动作。

(1)教师:“小朋友想一想,你和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可以做哪些刷子的动作?”让幼儿尝试用双手、双脚、臀部等身体部位不同伴合作刷子的动作。

(2)出示一面全身镜,通过幼儿与镜子里的自己做动作,丰富与同伴合作的经验。

(3)幼儿听音乐结伴完成动作。

4、幼儿集体合作变成一把大刷子,边听音乐边动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真,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好模仿,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正处于智力潜能开发的重要时期。从音乐起步,让音乐走进幼儿的心灵,使幼儿的生活音乐化,给幼儿以美感,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陶冶幼儿的情操。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年龄虽小,但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喜欢听熟悉的音乐,能模仿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能和老师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己。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3

?布谷》这首歌曲是朱兰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2/4拍,c大调,歌曲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流畅的旋律,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但是由于歌曲是弱起歌曲,每一句的开始都是先休止一拍,然后由弱拍起唱,学生不宜掌握。怎样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很好掌握音乐的乐句呢?

以前教授这一歌曲时,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听——模仿唱——讲解——再模仿,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虽然会唱歌曲,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弱起掌握不好,并且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学习感觉乏味,丧失了歌唱的激情。因此改变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教学我仍旧注重让学生“听”,不过每次的聆听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歌曲最后一句在小节线上出现延音记号会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学生听后很快就找到答案,原来它的作用就是演唱到这里要停顿。由于是学生亲自体验得来的答案,所以在演唱歌曲时,学生唱到这里都会很自然的停顿。另外歌曲的结束句加入了渐弱、渐慢的记号,我采用让学生听,然后启发学生联想的方法,为什么歌声慢慢地变弱、变慢呢?很快就有学生告诉我:“布谷鸟飞远了,所以声音变的弱了、慢了。” 而学生演唱到这里时,他们的动作、表情都告诉我他们演唱时脑中是有画面的,布谷鸟已经慢慢向远处飞去……

这一节课中要也改变了学唱方法,过去采用的是跟音乐或老师模唱歌曲,结果是学生感觉歌曲学唱难度大,教师则感觉教唱很累、很难,效果非常不理想。本次教学我则采用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来感知乐句,弱化弱起的演唱,以此来降低学习歌曲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不再感觉枯燥,在加上模仿布谷鸟的动作等,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歌曲掌握的也就比较好。

通过本次的教授,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能墨守成规,歌唱教学中的“听”及歌唱方式的合理运用会改变整个教学的效果。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4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歌曲《摇啊摇》为第五册第一单元《童年》中的一首摇篮曲体裁的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d宫调式。歌曲运用“xxx。”6/8拍节奏营造微微晃动的“摇啊摇”的感觉,三度、四度音程跳动构成的抛物线状的旋律行进,好似一座座小桥出现在我们面前。旋律清新上口,节奏轻盈灵动,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歌曲为带补充的一段体,补充的乐句重复第一乐句的开头并变化重复第二乐句的`结尾,经反复后逐渐减弱,好似渐渐远去的小船,又似在妈妈轻轻的摇动中渐渐入睡的宝宝。歌曲的前奏有八小节组成,营造浓浓的“家乡水墨”。

6/8拍子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切忌表现成2拍子或者放慢成3拍子,导致缺失韵味,准确的律动把握是需要进行逐步训练的。三年级是多声部歌唱正式开始的重要过渡,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明确并尽早进行简易的多声部练习,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摇啊摇》这首歌曲比较简短,在学唱中可以整体把握,歌曲立意淳朴,旋律主干音鲜明,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应音乐训练,以达到能力的累积。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

1·愉悦原则;

2·整体性学习原则;

3·注重过程原则。

本课分成四大块:

1·聆听律动。运用聆听所产生的音乐直觉进行音乐学习,能够有感觉的进行6/8拍子的律动并在律动中获得音乐的整体形象。

2·模唱曲谱。借旋律线、图示等方法,结合音乐直觉与产生的相应联决进行更为精细的旋律学唱,并能形成简易声部合作。

3·歌唱表现。能够运用良好积极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表现愉悦盈动的情绪。

4·综合表演。多声部歌唱在三年级正式开始,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提前渗透,本课的综合表现会采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模拟乐器为歌曲伴奏、以及采用旋1律主干音等方法进行综合表现,形成多声部的合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律动、歌唱、声部合作等获得审美愉悦,拥有对于美好童年的积极价值观。

知识技能:能够拥有准确的6/8拍律动感觉,拥有准确灵敏感知前奏尾声的能力,能够用柔软轻盈的歌唱表现歌曲,能够用do、mi、sol的长音与歌曲进行多声部合作。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积极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音乐合作与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完整富于表现的歌唱。

教学难点:

歌唱中的6/8拍准确律动,能够在准确拍点上进行声部游戏。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六八拍子律动,歌曲整体风格把握[ppt2]

1.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你可以让你的手拍出像歌唱一样的节奏吗?和老师一起来。

(1)跟老师拍2拍子节拍,用拍手表示强、拍大腿两侧表示弱。循环反复直到拍点稳定,不机械,每个拍点表现得有弹性、轻盈。

(2)师:下面让我们的身体也像歌唱一样轻轻摆动。

(带领学生跟着拍手的节拍点左右摆动身体,注意动作小,拍点稳。)

(3)师: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让它为我们歌唱一样的拍手律动伴奏,好吗?

([ppt3]播放《摇啊摇》范唱片段,教师领学生一起表现。)

2.师:我们再来一遍。这一遍要请三角铁帮忙,老师会在前奏的时候用三角铁演奏,当歌声唱起的时候,大家就像刚才一样轻轻地拍出来,准备——。(第二次在录音范唱中律动。)

3.师: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高位置的弱声“叮—”来表现)有谁愿意来演奏三角铁?(请有把握演奏准确的学生示范)虽然没有很多三角铁,但是我们可以模拟演奏(要求模仿演奏三角铁的同学,同时嘴巴模拟三角铁音色)。我们的演奏顺序是:歌曲前奏由你们来演奏,歌声开始的时候老师来表演,准备。(在学生演奏时及时提示,注意拍点准确。教师在律动中加进人声“ti ti”,形成“拍手ti ti拍腿ti ti”的六拍子律动。[ppt3]歌曲完整播放。)

4.师:谁发现老师刚才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关注教师表现出来的弱声“ti ti”,感受在拍手与拍腿之间加进弱声“ti ti”形成的新的脉动)(再次完整表现歌曲:三角铁演奏+6/8拍子律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完成6/8拍子的律动感知与歌曲完整性感知。从2拍子的稳定感觉开始逐渐过渡到6拍子的摇曳,缓冲学生的感觉过程,使学生对全新的6/8拍子接触从感知开始,并把层层递进的知觉过程放入歌曲的标准范唱中进行律动表现,不仅保证学生的音乐活动量、保持学生音乐感知热情,并且在一次次的聆听中,把握歌曲整体风格,熟悉旋律。】

二、感知旋律,细化音乐体验

1.[ppt4]师:(做两次六拍子律动)很多音乐家在表现小船摇动或是轻快摇摆的时候,喜欢用这个节拍,这个节拍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到,它的名字叫六八拍子。(一起再来拍一拍),今天轻轻摇摆的六八拍子将把我们带回老师的童年,我的童年记忆中有一条小河,还有小小的船——([ppt5]课件出示do、mi、sol音符小船,分别唱唱每一只小船的“名字”,在唱的过程中关注音的稳定)

2.师:让我们摇着小船出发吧,你听听,我们摇船的声音也是美妙的音乐。

(1)[ppt6]分别出示| || |和| | | |,结合律动唱谱,注意在唱的过程中关注6/8拍的律动感与乐句音程稳定。

(2)播放歌曲范唱,指挥学生范唱第一乐句时叠加第一条旋律,第二乐句时叠加第二条旋律,与歌曲范唱形成二声部。提醒学生看老师手势,注意第三乐句是两小节第一条旋律、两小节第二旋律。可以练习两遍。)

?设计意图:1·加深歌曲主干音的稳定性;2·由主干音形成的旋律为之后形成简易多声部奠定基础;3·用更丰富的手段感知歌曲。】

3.师:老师小时候就喜欢这首歌(哼唱歌曲),你哼哼看。(学生尝试哼唱,检测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不要求学生表现很准确。)这首歌的题目叫《摇啊摇》[ppt7],每当唱起这首歌,老师就感觉是我坐着小船摇啊摇,摇到外婆家了,外婆就站在一个小村边的小桥上在等我,可美了。

(1)你能唱第一句话吗?([ppt8]出示第一乐句曲谱歌词,教师弹奏单旋律,学生哼唱。)听老师唱曲谱,看看老师的手势,你看我的手划出一个像什么的形状?(教师先视唱曲谱第一小节,手上划出旋律起伏线条,让学生感知像“小小的石拱桥”,然后慢慢增加第二小节,明确两句是重复的,再感知三、四小节组成的“大大的石拱桥”)。原来歌曲的旋律起伏就像是一座座桥,(旋律线出示,学生划旋律线唱谱或用“u”模唱,关注学生的音准与音色,提醒注意准确的节拍脉动)。

(2)[ppt9] [ppt10]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三乐句。第三乐句学唱时,要求学生能够找到与前面相同的地方。

4.[点击ppt10]在钢琴的伴奏下完整用“u”准确哼唱歌曲,要求音色统一、律动准确,教师及时指导并调整音色。

?设计意图:用拱形的桥来形象化的表现旋律线条的起伏,加深学生的音乐记忆,并提高学习兴趣,在不断的细化旋律过程中,丰富音乐体验。】

三、演唱歌曲,形成简易的多声部

1.[ppt11]出示歌词,指导学生用较高位置柔声朗诵歌词,体会“一只馒头一块糕”里包含的浓浓的爱意。

2.[ppt12]完整聆听歌曲,对歌曲的把握由之前的感觉逐渐过渡到知觉。

3.师:让我们用柔柔的歌声演唱一下吧,注意我们是摇着小船出发的,小船是怎么摇的?(回忆身体轻轻的摆动,强调歌声的轻柔,第一遍用钢琴伴奏,之后用标准录音伴奏)。

4.师:虽然老师的童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同学们的歌声仿佛真的把老师带回了梦中的童年。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唱好吗?但是老师的歌唱会和你们不一样,你在唱自己的声音时,听听老师的歌声,你熟悉吗?

(1)要求学生演唱歌曲一遍,教师轻声叠加之前练习“摇船的声音”。唱完后请学生回答,并回忆复习这两乐句。

(2)师:有谁可以和老师一起来唱摇船的声音?(请一部分同学加入,并明确演唱顺序,尝试合作,演唱一遍歌词。第二遍再加入一些同学,教师退出,学生自己合作。)

5.师:三角铁也要和大家一起来表现,有谁记得?(回忆三角铁的演奏,请学生表现。)下面让我们用更丰富的方法表现《摇啊摇》。(明确各组任务:主旋律声部、副旋律声部、三角铁声部、教师拍手ti ti拍腿ti ti声部,完整表现。)

?设计意图:以一个主旋律声部为中心的多声部合作逐步为今后出现的和声式多声部做准备,把多声部合作作为一种声音游戏,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这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有粗糙到精美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耐心等待。】

四、总结课题,提升情感体验

1.师:《摇啊摇》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一首童谣,很多妈妈也会把它当作摇篮曲摇着宝宝入睡,甜美的旋律陪伴我们度过美妙的童年,希望你们也可以记住这首歌曲,记住这段旋律,永远记住美好的童年。

2.师:让我们唱着歌下课吧!(主旋律完整演唱)。

教学反思:

不论是多么简短的歌曲,教师都要关注细节的音乐性,运用教师敏锐的感知能力,充满得将“音乐味”传递给学生。本课设计力求做到用音乐活动传递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因为本课设计的音乐活动较多,所以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当学生能力暂时达不到或是表现地很有兴致的时候,要及时地“再来一遍”,以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同时需关注多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设计的音乐活动、所做的歌唱练习,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多声部的合作,这样,等到合唱真正到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像看见老朋友一样去接受并喜爱它。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5

?布谷》预先设计的第一课时先让学生感受歌曲氛围,因为他们识字也不困难了,认为可以听几遍记住歌词,不需要再反复朗读歌词,再然后主要学习跳华尔兹舞步,主要感受体会三拍子的特点。第二课时学习歌曲,它的节奏也不复杂,估计会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的演唱,所以还预设可以学习歌谱。

实际第一课时舞步跳得稀里哗啦,乱,歌曲等于囫囵听了几遍,第二课时先听了一遍录音,接着跟琴视唱,唱得还挺流畅,就是声音不清脆,悦耳,尤其小组演唱或独唱时就打磕,

仔细思量,我首先就犯了一错误,虽然他们脑中对歌曲旋律有印象,但一年级小孩认字不扎实,主要也没仔细读歌词,整首歌曲基本属于跳跃式学习,没有一步扎实进行,以至会出现学生演唱不流利,没有多少精力和能力,达到声音的优美。

可以见得,明白学生的年龄特点很重要,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情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幼儿围坐成半圆形,鸭妈妈头饰,小鸭、小鸡头饰,音乐《懒惰虫》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是鸭妈妈,那你们是?(小小鸭)

2、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妈妈要来找一找我的小小鸭在哪里?妈妈拍拍你的肩膀,你就站在妈妈的后面做小小鸭,我们一起去找别的小小鸭,好吗?(好)

3、游戏:《找小小鸭》

①教师根据《懒惰虫》的音乐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一只小小鸭?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儿黄,谁是一只小小鸭?(请拍到肩膀的幼儿走在教师的后面。)

②教师问走上前的幼儿:刚才妈妈说你们是谁呀?(小小鸭)那就请你们举起手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引导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

③师:妈妈再来找找小小鸭,找到你你就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一次游戏。)

④师:现在妈妈要变了,我不找小小鸭了,听听我要找什么呀?(教师根据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一只小小鸡?它的脑袋圆,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鸡!”

⑤教师请最后一个被拍到的幼儿站起来后,问大家:刚才妈妈找谁呀?(小小鸡)谁是我的小小鸡? [教师引导该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鸡!(我是小小鸡!)]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妈妈不找小小鸭也不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①师:刚才妈妈在找谁呀?(懒惰虫)

②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请幼儿自由发言)

③师:他的身上哪里痛?(请个别幼儿回答)

④师:懒惰虫为什么一身都是痛?

⑤师:你们愿不愿意做懒惰虫?

3、通过游戏《找懒惰虫》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①师:现在让妈妈来找找谁是懒惰虫?(教师根据节奏边念歌词边找懒惰虫)教师找到后问该幼儿:你是不是懒惰虫?(不是)那就请你举起手告诉大家“我不是懒惰虫!”。(引导该幼儿大声地说:我不是懒惰虫!)(游戏进行一遍)

②师:请鸭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好不好?(好)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两遍)。

4、幼儿学唱歌曲。

①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和妈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②师:刚才我们把它唱出来了,那我们唱着来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找懒惰虫)

③师:我要请一只鸭宝宝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教师请一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懒惰虫)

(三)结束。

师:勤劳的鸭宝宝们,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活动反思:

?懒惰虫》是一首幽默诙谐的歌曲,且具有一定的游戏色彩,让幼儿在愉快音乐活动中体验懒惰的坏处。

在这次活动中,这首歌曲的趣味性是显而易见的,活动开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懒惰,明白懒惰是不好的,再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小朋友生活中的懒惰行为。我先完整演唱一遍后,问道:懒惰虫哪里会痛?幼儿开始说眼睛痛、肚子痛、浑身都痛。先让幼儿熟悉歌词。接下来问道听听它浑身都痛了,是怎么唱的?重点处再清唱一遍现在我们来玩一玩懒惰虫痛的样子。让我们把懒惰虫痛的样子给唱出来吧。教师和小朋友共同边表演边唱。有的小朋友学习兴趣不高,我就问,我们再来看看这儿有没有懒惰虫,听到老师这么说,小朋友都不愿意当懒惰虫,幼儿开始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我们不做懒惰虫,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开始积极举手说自己洗澡、给花浇水、拖地……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钟》音乐教案教学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