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

时间:2024-02-05 12:30:24 分类:年终总结

想要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突破,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就一定要写好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可以知道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的,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1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2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我前后讲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获。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

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

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

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3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4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王清钗。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王清钗》。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5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篇6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作语言学、文章学的例证来进行教学,真正的文学鉴赏教学虽不排斥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对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和实现文学的社会作用,给学生的情趣、才华、品质和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它既要落实语文课听说读写的基本目标,又要志在长远,给学生一块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上这一颗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开篇的音乐和我的声情并茂的导读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鉴赏欲望。学生们争先恐后起来,课堂不时碰撞出火花,一些不爱说话学生也抢着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教师的真情独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赢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整个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美读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而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于释放才能的契机。我认为,美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从而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对美读有过确切的诠释:“美读就是用心地读,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完全沉浸于言语作品时,听读类的输入型语感图式就可以得到开拓与改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心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个个体再独自进行美读,就能初步体验到文章的精微与高妙之美,为后面的探究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合作探究时,将“品”与“读”结合。

当然这个读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师的读、学生的读,而是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将“品”与“读”结合,将品析景物,揣摩语言与学生的美读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我选择了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学生通过个体品读,归纳出那一幅幅北国的秋景图,都是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来描写的,给读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体而形象,能唤起大家丰富的想象。我改变了用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合作探究,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通过品读,抓住某些关键词语、句子品析作者笔下的秋,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独特的感受,再让他们自己美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品一品,读一读,在品中推动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品味。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争相起来谈看法,谈体会。这里的发言,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的答案,有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每一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就连平时特别胆小说话就脸红的一个女生居然两次主动举手和大家交流,当时确实给我一个惊喜,同学们也都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教学中这种给老师、给学生的异外惊喜,也是推进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另一位同学对落蕊图的细腻体验以及她感性、动情地对她所喜欢的几个句子的美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形成了这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品质。

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品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见,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课堂气氛的轻松自如,为大家敞开心扉提供了机会,就是平时对语文不是特感兴趣的几位男生也争取到发言机会,谈到自己对秋的感悟。这种气氛特别容易让人激动,也营造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平台,我也即兴谈到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伴随着我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泪,全体同学为我的真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高潮。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当时我特别感动。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打开感情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它体现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种执着,即希望在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学生匠心独运,别一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然,所谓“深刻”总是相对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即“跳起来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谓“真诚”,意味着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悟和态度,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没有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实践证明,当老师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时,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这种以诚相待,彼此不断进行各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我相信,学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习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