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2-27 11:10:22 分类:军训心得

抽象的感悟在进行了深刻分析之后,会结合成一篇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把人生经历中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篇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1

20xx年3月25日至28日,我与另三位语文教师来到贺州聆听了全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课。这次展示的全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一共有15节,选手们是来自广西各市县的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内容均选自一、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基本都是以指导识字写字和整体感知课文为教学重点,但教学设计却各显特点,可谓精彩纷呈。其中我最欣赏的有三节课,分别是桂林麦茜执导的《欢乐的泼水节》,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梧州龚岫云执导的《数星星的孩子》。

下面我重点谈谈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这节课。

首先,林老师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耳目一新、陶醉其中,相信全场听课的教师和同学也与我有同感。同时,我深为林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荣幸,因为听林老师讲课一定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听课率应该是很高的。此时我看到林老师的简介,原来她曾荣获全国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呢!

第二个亮点,是林老师进行书写指导时,巧妙地把生字的书写重难点编成了儿歌,听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突出了每个生字的书写技巧和具体要求,非常具有实效。比如“离”字这样教:一点一横长,点压竖中线,撇点交叉在中间。下面的“竖、横折钩”要扁宽,“撇折、点”藏里面。瞧,经过林老师一笔一划的边写边说,孩子们都牢牢的掌握了“离”字的写法,这样的教法多有趣也多有效啊!

第三个亮点,是随文理解词语意思,进而指导感情朗读。低年级孩子对词语的理解是有限的,怎样突破这些难解字词呢?林老师采取的是“课件演示,朗读感悟”的方法。比如“陆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这三个词语,本是比较空洞难解的,但经过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看到鸟岛上鸟儿成群生活、繁衍的情景,使得孩子们自主领会到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而且通过造句、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理想。

还有其他老师一些课堂的精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此次前往,真是不虚此行啊!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2

今年我们市里思品这科中考变动很大,听说中考要开卷考试,还听说考试分数不计入中考成绩,带着满腹的疑问我们到沂南三中参加研讨会,想在这个研讨会上把疑问一一解开,各学校的老师们一见面也是这些疑问,开卷就开卷吧,为何不计入成绩呢?老师和学生为之三年的努力和奋斗不都白浪费了吗?

接下来是各个学校的老师代表说说自己对这次中考改革的看法和感受,一些老师说的真实真切,道出了我们思品老师的迷茫,何去何从成了我们讨论的焦点,中考改革变化之大谁也没想到,总是在想开卷就开卷吧,我们教师任务重就任务重吧,我们会努力陪学生做好中考的准备,虽然这样的改革形式上解放了学生,但学生真正解放了吗?我个人认为一个学生的思品成绩不及格,只能说明这个学生的思品理论知识不合格,并不能断定这个学生的思品道德有问题,就是个坏人。

总之,路在脚下,就在于你如何走,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面临再大的变化也会坐镇不乱,我们学会适应,顺其自然,努力拼搏的脚步不会为谁而停留,祝愿每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3

新课堂强调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堂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规律潜能。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随着新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日益向于“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上”,评价课堂教学成败,不再是教师单一讲好课、学生分数考的高低上,而且更在于看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如何转化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规律上。为此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法转变,促进学生,会学、学会。

1、教师备课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生长空间。新课堂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式的。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所以,一堂好课就在于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进行设计,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要把课堂备的过满、备足45分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如那些方面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那些方面可能要及时调整,如果有生成,或者与预设不一致,这一切都可成为一种可开发的教学资源,只要因势利导,使其促进学生的学,反倒上好了一堂课。倡导学生自主生成并非不要课前预设,而是要精心设计,让预设孕育生成。只有课前的充分预设和准备,才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教者对课堂的调控才会灵活奏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会深刻牢固。

2、顺学而教,力求自然真实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而不玄虚。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课堂上环环相扣、对答如流、花样齐全、板书工整等,虽完整无缺、精彩不已,但学生的需求给予了多少,从课堂上放映不出多少,能肯定这是一堂好课吗?所以我们字追求完美时,更应该追求教学的根本,即;“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需求”所在。

这要求我们:[1]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上多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说、敢想、敢做,说真话、做真事、实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需要什么?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和过程,为学生服务,教学生想学的、爱学的。[2]必须做到课堂自然、真实、有效。一堂学生学的好的课,一定是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许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板书是学生自己归纳的,总结是自己说出来的。学生收益匪浅,这应是一堂好课。因为,教学亦是生活,生活要看过程,而且是不经粉饰的真实过程。那末,教学也要看过程,如何导入、怎样启发、过度和激趣,只要让学生从不懂的懂,从不能掌握到能掌握,大可不必花言巧语、故弄玄虚,只要学生的发展规律需求我们不断给予和满足了,这不正是我们教者想得到的吗?

二.课堂上应对学生多元化、多样式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要客观、准确.工正评价每位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的不断发展。在课堂评价中要尽量避免诸如:你最棒了、好极了、没人比得上了、一辈子没出息、无药可救了等等极端性的语言,诚恳的评价既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鼓起努力的风帆,既要让学生尝到认真学习得来的甜头,又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中的差距。

2、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鼓励他们大胆评价,做到敢评、敢学。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你认为老师说的对不对?”“你能看出甲同学的错误之处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等等,从而打破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敢于发现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于他们实践、探究和学习。

3、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评价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会评、会学。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班里、小组上进行,还可以在其他活动中、课间中、朋友中进行,也可以让社会上的人、家里的人。进行评价,所有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支招,充分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肯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随即指明并调整他们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4、借鉴传统评价有益要素,吸纳现代教育思想,突出学生个体特点,使课堂评价有针对性。只要学生在木些方面有新颖、有创意,就给予肯定和奖励。活用文体中的词语或学生互动中的语言进行评价;利用教师或学生自身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无意中受到感官刺激,增强评价的效度。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4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是我学习的一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书籍中的一段话。现在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体会。

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传授为教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是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同样是在练习的训练中,自己对学生

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就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空间。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5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回顾本次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是我这次最大的体会。

一、注重学习,注重过程

课题研究中过程,这我的感受,我努力的研究,体味到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的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热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是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轻松、预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切实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都要认真按时的完成我课题研究的各项人为。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首先深入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分层分类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布置;其次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导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再次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但对于那些很少回答问题,且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对这些学生我投出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你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真正的使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在对待作业练习时必须进行精选,少做题,摆脱题海战术,注重练习作业与中考的联系,注重质量而并不追求数量。我真切的感受到课题研究必须实施崽子啊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通过本次研究,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也调到了我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积极的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求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更认真的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得理念和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充分的利用好教学案,努力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努力推进课题研究的进行,通过这一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实施,也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本次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热情,我一定要将本次课题研究开展的更好,更扎实。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6

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 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任务导向作用。

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的有效练习。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7

前几天,在临沂九小成功举办了小学数学教研员课堂教学研讨会。我平时听的复习课很少,上的也很少,一直都比较愁于上复习课,对于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也比较陌生,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听了三节复习课,收获颇多。几位老师的精彩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对复习课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和认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

纵观这三节复习课,几位教师的丰采依然呈现在脑中。

1.课堂返璞归真,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

课堂上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多了,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但是教师语言、课堂精彩度都使课堂呈现出了令人难忘的一幕,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2.回顾浏览课本是复习的好方法。

执教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就是回顾浏览课本,圈画出知识点,对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初步梳理,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从小组合作到交流汇报,再到交流矫正,再次修改知识结构图,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对学生复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有的老师把初次整理的过程放到了课前完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课堂上的交流才有的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复习课上,几乎每一位老师或多或少的都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比例》这一单元,注重运用转化的思想。尤其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有所提及,在整理相关加法算式时也渗透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让学生有成功的数学体验。让学生从一年级就接受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感受数学的真谛。

4.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所有参赛老师对复习课的策略都有所创新,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策略进行上课,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各个环节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每一环节都互有联系,互相补充,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的训练水到渠成,及时的有趣味性的练习学生也非常喜欢,复习效果非常好,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得出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对学生的复习能力也是一次提升。

5.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几乎所有老师都想到了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重要,都不同程度进行了梳理,有一位老师对方程的复习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都带领学生做了梳理,学生直观地纵向了解了这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所有知识都是有联系的,都可以转化成以前所学过的旧知识,为学生学好数学做好铺垫。

仔细回想,自己以往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努力探索,在以后的复习课教学的道路上不再迷茫,用更多的时间研究复习的策略,注重复习课对学习的巩固,培养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复习课也如同新授课一样清晰,努力尝试着去做一定会做到的。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8

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人们一种沉闷古板的形象,因为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予学生无穷无尽的练习题和单调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师的工作也仅仅是在抄教案、上课、改作业之间循环重复。新课程中提到,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小学数学教师拓宽眼界,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也将视角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比如,在二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讲授课本的内容,有的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样的钟表,丰富对时钟的认识;有的教师带领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钟表,让学生真正感知“时、分、秒”的概念;还有的教师从钟表的认识引申到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习惯的教育。数学教师除了改善了教学的形式之外,还不断尝试改进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往的数学教师是教学中的权威者,将一个个定理公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新课程中强调要让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老师指引学生去探究数学规律,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例如,在四、五年级的“方程”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告诉学生解方程的步骤,而是让学生从实际中产生对方程的求知需要,构建方程的基本概念之后,再允许学生自主地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尝试解方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不再是机械的、沉闷的,而是有用的数学、有趣的数。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兴趣,从而更喜欢数学。

二、 学生角色的转变,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

几年的数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在与课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远,但是教学改革引发我们深思,使我们蜕变,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引领我走进新的天地。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我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发展思想和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

《区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