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体会作文8篇
将一篇体会写的出色,个人能力也将得到肯定,心得体会让我们从经验中汲取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论语心得体会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1
我喜欢经常翻阅家里的《论语》,其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对我的感触十分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日子呀,象水一样,昼夜不停。孔子在河边,必须是先抬头看天,看到斗转星移,昼夜交替,一天一天过去了,想到花开花落,四季交替,一年一年过去了。再低头看看河里的流水,昼夜不停地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这时孔子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所以李白有一首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时间像水转瞬即逝。
我们有时是这种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啊!像水一样快。当我们和朋友相处愉快,天南地北地谈论事情的时侯;当我们很开心的时侯;当我们很认真地听课的时侯;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天就变成了昨日。有时是另一种感觉:当我们玩电脑的时侯;当我们只做一些无聊的事情的时侯;当我们在课堂不认真听讲的时侯;时间过得真快。就在我们后悔自己老是浪费时间,厌恶自己的时侯;时间又过去了。就像水一样,在我们不知不觉时刚流来的水就又流走了。我们的时间每一天一秒一秒地流逝,世上没有一件事不用时间啊!从我们出世以来就天天与时间赛跑啊!所以我们要懂得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也好好珍惜别人的时间。不要再让时间像流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了!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2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3
时光飘啊飘啊,它把我带到了20_年9月1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的早晨,我来到坦坦教育国学课堂,每一位同学的书桌上都放着一本书—《论语》。
我开始学《论语》了!初学时,我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完全不知道老师在叽哩呱啦的讲些什么?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明白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智慧,《论语》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行录。儒家把《论语》《中庸》《孟子》和《大学》合称为四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世界,听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吧!
?论语》的主人公孔子,外貌略丑,一头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两只如同铃铛一样大的眼睛看着每个人,鼻子嘴巴大的不得了,都能和苹果相比了,但最有特点的是它那尖尖的耳朵,一般人还认为他在扮演小丑。
虽然孔子的外貌一点也不帅气,但他的知识可渊博了。他的经典语录都被他的弟子们整理并流传了下来,但有一些话却被人们误解了。比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被一直误解成了父母在,儿女不能出去,必须要待在家里,不可以去其他地方。而正确的意思是:父母健在,不要远离家门,如果非远行不可,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所去的方向位置,以便听候父母的随时招呼。
读《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像君子一样,堂堂正正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还有区别君子和小人为人处世不同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意思是: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地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附和而不是和谐。君子可以广交朋友,但绝不会交让自己去干坏事的那种朋友。比如有一次,有一位陌生人想和我交朋友,我问了问他为什么想要和我做朋友,他说想和我一起玩“蓝鲸”,我想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于是我温和地对他说:“谢谢你,我不能和你玩,再见。”
又比如说期中考试时,我考了全班第一,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突然想起了孔子的话: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的话告诉我,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当别人夸我考得好时,我谦虚地对他说:“英语还考得不够好,语文也是,请让我冷静一会儿。”
?论语》教会了我要像君子那样坦荡荡,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一定要诚实,要怀着道德之心做人。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首先一定要做到爱国有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要坚持诵读《论语》,每天练习《论语》中的智慧,更加勤奋努力。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的杏坛剧场内传出朗朗的诵读声。__多名少年儿童齐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中国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悬,孤灯一盏。橙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于桌旁,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初春的夜晚, 仔细背诵着一本蓝色仿线装的,薄薄的小书——论语。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 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资太差,脑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如 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如果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说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学。我们中国人可是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等级社会的生活经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上。比如说:勾心斗角,尔虞我 诈,争权夺利,互相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还有什么,大家补充。
总之,我们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国人是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在任何的环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还有一整套自我娱乐的方式,我们是 最喜欢内耗,窝里斗,最容易忘记过去,最经常变得麻木不仁,最喜欢隔岸观火,充当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说了,鲁迅先生比我说的强多了,不敢班门弄斧。
鲁迅先生原以为可以用笔做刀剑,用激烈的言词,大声得呼喊惊醒沉睡的中国人。可是她错了,文学的力量微乎其微,鲁迅本人也似乎被我们遗忘了。是毛主 席率领的,手握着真正的枪杆子的百万雄师,彻底改变了中国,用政治和经济的力量改变了中国人。可是很遗憾,毛泽东主席也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单单依靠唯物主义,辩证法,就可以改变人的精神。于是,他打倒了孔子。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不论是孔子,毛泽东,还是鲁迅,他们对人性善和恶的两面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解决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质和所处时代而不同,至于结果,只有历史去评说了。我在这里说的,不过是发一点牢骚罢了。
随着我这并不聪明的脑子的一点小小的进步,我越来越感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其说一场经济和政治革命,不如说是一场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让劳动者联合起 来,不是仅为自己的一点私利,团结一心,为捍卫胜利果实而奋斗。如何保证那些代表人民掌权的人真正的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剥削,欺压人民的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这种出自于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动力有多强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为推动历史的发展的动力吗?从历史看,至少目前为止,所有的努力 都失败了。人们的私利显然要比公心有着更为强大的推动力,确切的说,真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战胜资本主义的道路,也就是战胜人类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异常艰难的。但是,我相信,由于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对抉择的失 衡,也就是对中庸之道得丢失——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是否知道有这么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这件事,这是大家不知道的,为了真正做到平 衡,不极端,除了要摆正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根本关系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礼毋视, 非礼毋听,非礼毋闻“的毅力和信念,是坚决的信仰和 执行,而非理论的探讨。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这正是当今世界所缺少的(抛开对金钱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会造成“群体短视“,也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注定了我们只有在一次大规模的毁灭之后,才会在废墟上建立这样一种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其意义有了极大的不同。孔子其实是最早的社会主义的倡导人,是第一从实践上去探索的学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学说是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种实践的操作方法。这同样是儒家现代复兴的基点所在!
孔子和毛泽东,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一个用躬身亲为的实干家力量。改变了中国。所以,我喜欢《论语》,喜欢《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因为这些道理,不是辩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另 外,本人工作学习很忙,实在没时间去把我的文章总结发展了,还望见谅。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我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而后才是改变社会, 所以,不论是人性的善和恶,我都要潇洒走一回了,不论这水多混,我都要摸一回的。也许有一天,我会出淤泥而不染,那时,我也许会写出更有分量的文章吧!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5
2024年5月18日,《论语》学习心得(小乐)
一、今日更新丨《论语·乡党》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便”也作“辩”,见《论语解释》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樊登老师的 精 华 解 读
便便言,唯谨尔:“能说”不等于“会说”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很多滔滔不绝或口若悬河的人,但一到了正式场合就结巴,或者一不小心祸从口出。孔子正好相反,在面对亲戚朋友等非正式场合时,他显得有些木讷;但在工作或正式场合,孔子说话又是思路清晰、谈吐流畅,同时还能做到谨慎。所以,“能说”不等于“会说”。能清楚明确地与他人沟通,并且不能忘记谨言慎行,这真是当代人的必修课。推荐你读《掌控谈话》《即兴演讲》
踧踖如也:恭敬和畏惧是两回事
孔子崇尚“礼”,看见君子临朝,一定表现出毕恭毕敬的样子。但这是否是谄媚,或者说是胆子太小、害怕领导的体现呢?从他走路四平八稳的样子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孔子与季氏等贵族相处的方式得知,他绝对不是个谄媚或者胆小的人。所以,恭敬和畏惧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推荐你读《孔子传》
原 句 译 文
10.1 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和朝廷里,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
10.2 在朝廷里,孔子跟下大夫谈话时显得温和而快乐,跟上大夫谈话时显得正直而恭敬。君主临朝时,他看似恭敬谦卑,有点紧张,但走起路来却又安泰平稳
二、今日更新丨《论语·乡党》
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樊登老师的 精 华 解 读
宾不顾矣:跟孔子学现代商务礼仪
如果你代表公司接待合作伙伴或者有其他有重要商务合作的客人,在完成当天的行程后,你需要送客人离开。到了这一步,你可能会松口气,但是孔子却提醒你一定要确认“宾不顾矣”。什么叫“宾不顾矣”?即送客人到电梯口,电梯门关上还不能离开,必须看到数字变动才可以;如果是送客人上车,一定要确认车子开出自己视线可见范围之后才能转身离开。注意这样的小细节,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小尴尬,更能向客人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和尊敬。
屏气似不息:孔子上朝时有多恭敬?
我们总说孔子崇尚礼,证据何在呢?《乡党》这一篇主要记载了孔子的日常行为举止,从“立不中门,行不履阈”或“屏气似不息”等等细节里,我们就能看出孔子上朝时有多么毕恭毕敬、多么守礼了。行动胜于言语,嘴上光说是没用的,有时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开启别人对自己印象的最好“开关”。推荐你读《先发影响力》
原 句 译 文
10.3 鲁君派孔子去接待外邦的使臣,他的面色庄重矜持,步伐轻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裳随之前后摆动,一切都显得很得体。快步走向前时,也是小心翼翼的样子。送宾客离开后,他一定向国君汇报说:“客人已经确定离开了。”
10.4 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乐。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但也还是小心翼翼的。等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
我的理解
09班—微笑—童生 的看法:
本章描述的是听取国君工作安排的场景。进宫时快速行走是为了及早接受任务,在国君办公室外放慢脚步是避免国君听到急促的声音之后紧张,刚出国君办公室慢走是防止国君临时有变,出宫时快速行走是为了及早落实任务,路过国君的空位时毕恭毕敬说明工作时不管领导在和不在都一样认真。
我以为很形象,很生动。背后的原因也解释的很明白。
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但是我们更需要学习孔子的做法,只有知道了其原因,我们才能够活学活用,有效的用来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毕竟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到底应该怎么协调?中间的亘古不变的规律值得我们去领会,去思考,去把握。我们前面所学的关于《论语》的不管是只言片语,还是名言警句,不管是鲜活的小故事,还是发人深省的哲理总结,都属于理论,我们且在《乡党》篇看孔子是怎么把自己的理论用来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的。
让我们打起精神来,欣赏由孔子主演的人生大戏吧。我相信我一定能从孔子修为自己的活动中,领会到其“论语”的精髓,我也相信,我一定会收获满满!
这四段我学到了:
第一,要谨言慎行,要“会说”而不是“能说”;
第二,要知道“恭敬”和“畏惧”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
第三,要在生活中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充分表现出来,还要到位比如:送客时,要到“宾不顾矣”才可——客人的车远离视线至不见,客人的电梯确认上行或下行已开始才转身离去,客人自己独行要等其身影看不见才去转身忙自己的……
第四,行动胜于言语,嘴上光说是没用的。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开启别人对自己印象的最好“开关”。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6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明白,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必须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够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必须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7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论语心得体会作文篇8
子,心理学鼻祖也(之六) ——《论语》学习心得(小乐) 2024年6月19日下午草就,头脑不清醒。20日下午成。
一、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7: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13.27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仁的本质是“由己而由人”,孔子说:修为自己,接近性格刚毅,言语木讷的程度,可称谓“仁”。
理解二:
性格刚毅,言语木讷,说明其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谓“达人”也。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外在表现出刚毅,内心却是柔情似水,因为他由己而由人,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其在说话时的表现是谨慎而小心,好像笨笨的样子,但同样是因为他由己而由人,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实际就是推己及人,是“仁”的表现了。
二、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8: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 孔子说:“能和兄弟与朋友互相帮助、督促,还能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1、我试断句如下: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1)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的意思:
朋友之间的关系是要互相切磋,互相督促,在一起修为自己,和而不同;兄弟之间的关系要亲密和美,非常融洽,当然也要和而不同。
(2)如果能做到对朋友、对兄弟都能和而不同,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则必然接近“仁”的状态,而“仁”正是“士”所追求的目标,故曰:“可谓士矣。”
三、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9: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训练百姓七年时间,就可以叫他们去作战了。”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善,人教”:系“善,教人”的宾语前置,倒装句也。
理解二:
用“善”来教化人,用美好的愿景来引导人,老百姓只要七年时间就可以同心同德了。由这种坚定的信念做支撑,上前线作战,一点问题都没有。
理解三:
“士为知;己者,死!”
“行;己有,耻!”
老百姓经过“善”的教化,成为了“战士”,为了崇高的理想,抛弃私欲(是谓“己者,死”也),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以自己的生存为耻(是谓“己有,耻”也)。
理解三: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莫不如此:
为了过上好日子,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大量的民兵成了战士,大量的原国民党将士成为了志愿军战士,大量的老百姓子弟也积极入伍参战,就连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第一时间响应。关键在于共产党“善,教人”也,即“善,人教”也。
四、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30: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让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去作战,这是抛弃他们,让他们去送死。”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我试理解如下:
接上句“善,人教”,此处“以‘不’,教”也就是“教,以‘不’”。
用不善的思想教化人。让这种思想被毒化的老百姓参战。这也可以被称谓弃之如敝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