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教案5篇

时间:2024-09-05 17:25:26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的准备过程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学策略,进而提升课堂管理和教学组织能力,通过提前准备教案,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一语文上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一语文上教案5篇

初一语文上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学习重点】

景物描写、情感和主题

【教学难点】

情感、主题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二、作家作品简介。

1、鲁迅简介(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7段)

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9—23段)

过渡段:(9段)

四、研读赏析

(一)默读1—7段

(二)探讨下列问题

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朗读第2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①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高大、肥胖、臃肿、小球

声:长吟、低唱、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②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分析写景的顺序)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④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3、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布置作业

1、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

2、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或最要好的朋友,请打开记忆之门,描述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举手投足。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联想;《郭沫若诗两首》中《天上的街市》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灯和街市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鸟。

5、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6、作者写百草园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试从文章中找出来?作者对百草园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乐园”两个字来写——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景),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闻),乐于捕鸟活动(乐事)。作者喜爱百草园。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7、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①学生齐读过渡段。

②“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③“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④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⑤作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⑥“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宽容态度和开明思想。

⑦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⑧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⑨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合理即可,要求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二、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2、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二、拓展延伸

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试谈谈你的看法。

三、布置作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校园里肯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请以“春回校园”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同时运用联想手法,写出人的活动,以展现校园里春的气息。

初一语文上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自然导入)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x,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3、评价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

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情。

2、组织学生活动:

⑴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⑵小组讨论。

⑶评价。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四、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过渡语、指导语。

2、组织学习活动:

⑴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⑵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五、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课后学习

完成作业。

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初一语文上教案篇3

【教学目的】

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

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解题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

1.速读,整体感知

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

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体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萧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寂寥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藤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③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

(解说:让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朗读写景段,让学生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如"辉煌淡紫色"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怅惆的情绪。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迁移训练

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五、布置作业

本文还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一篇练笔。

(解说:训练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初一语文上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像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

2、 想像文章描写了怎样的一组画面?跟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这组画面时要注意少年当时所面临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二是他已经非常疲惫了,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可他面临的依然是不见终点的长长的山道;三是海鸥的出现,给了少年以信心、勇气和希然,使得他继续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3、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的作用如何?

明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表现了少年坚定执著的性格。从语言表达上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学生自由讨论,不要求学生完整地答出每一点,只要能通过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以上几点即可。

学情预测:这句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恐怕难以想到,需要教师相机提示点拨。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海”、“山峦”、“海鸥”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大海” 、“山峦”、“海鸥”的象征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应明确: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而“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思考文章的象征意义,使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用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会围绕“考上好学校”、“成为名人”、“将来有一份好职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来谈,教师不宜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应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彷徨与动摇,坚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训练朗读

1、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朗读方案。

3、 学生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三,自己设计朗读方案。

小组内可分工合作,一人设计几段,完成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设计。

4、 根据各自设计的朗读方案,小组内朗读。

读的同时,互评互改,推选读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参加全班的朗读评比。

四.朗读课文,选评最佳。

1、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朗读。

2、 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朗读效果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3、 全班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进行拓展与比较阅读。

初一语文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3、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3、采用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去关心中国农民的生活壮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爱心、爱护儿子的慈父的身影,今天我们大家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二、自渎感知,整体把握

李森祥简介:浙江衢县人。1975年18岁时参军入伍,1987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以《小学教师》、《台阶》为代表的一批短篇小说作品。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三、积累字词

凹凼尴尬烦躁涎水门槛撬开大庭广众微不足道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准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学生活动: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内容,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

2、思考下列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3、讨论,明确

(1)“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3)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却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

(1)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即体现父亲的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明确: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要强、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总结父亲的形象特点

父亲是中国农民父亲的典型形象,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2、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3、掌握写作特点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写得详细?

点拨: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而定的。本文以“台阶”为线索来塑造父亲的形象,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教后反思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亲,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就是支撑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同时,这篇小说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但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像文中这位父亲生活的艰难,根源在于农村经济落后。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初一语文上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