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加减运算教案7篇

时间:2024-06-18 09:27:36 分类:工作计划

个案化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只有前写教案可以帮助组织者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工具,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8的加减运算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8的加减运算教案7篇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并体会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本p56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可用两种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法:观察画面,从实际问题出发,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两段高度的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可得算式:12.5+0.3=12.8(米)。

第二个方法: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得算式:

12.5-(-0.3)=12.8(米)。

比较两个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另外,此题中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新课的进行

某地区一天早晨的气温是-9℃,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6℃。半夜的.温度是多少?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结果是一样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议一议:p57议一议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计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注意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计算过程。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1)我们可以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使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化为单一的加法运算。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保留各加数的性质符号,去掉括号并把加号省略,而形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简洁的形式。

例1 计算(p58例1)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的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去运算。因此,我们可以把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五、作业设计

1、p58 习题2.7 1,3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 、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 、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 、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 、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 、各组交换检查。

3 、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7 、厨样还可以编成:7—5+2—3,52,1+5+3等等。

1 、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 、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 、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做到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经历自主探索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引导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学习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习难点:连加减混合意义和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一看,好吗?2、课件出示一:观察图片

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说清楚数量的`变化)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设计意图:锻炼孩子们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的概括能力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原来有4只天鹅,过了一会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先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理清思路,再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有几只天鹅?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算法:——————————————————————————————(只)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也是先算前面的(也就是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

课件出示图片二:(天鹅的变化)原来有4只天鹅,过了一会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有几只天鹅?学生能说出天鹅只数的变化,列出算式。算法:————————————————————————————(只)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能有条理的解决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全都说出来。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面开始,分两步计算。

三、训练与总结

1、

67页做一做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并列算式。

2、练习十五

1、

2、33、小组内交流,编一个趣味性强的故事,要有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1、小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5

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号、异号、相反数)

二、新课导入

计算:-5-(+3)+(-7)-(-15)

解:原式=(-5)+(-3)+(-7)+(+15)=0

另解:原式=-5-3-7+15=0

强调:①省略“+”②省略“()”③更简化

读法:①读代数和;②直接读+、-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下列各式略

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⑴写成代数和;

⑵观察有无相反数;

⑶运用交换、结合律达到同号相加或同分母运算或凑整

⑷写出结果

四、学生练习

可以在黑板的.下方进行。

讲解评析、纠错订正。

数学思考:

计算:1-2+3-4+5-6+7-8+…+99-100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a、b、c分层次布置。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电脑演示】

第一组:5+7-3 10-5+2

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电脑出示:左 右过渡,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这第二组算式该怎样算呢?

第二组:1245 235

出示,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出示:5+32 54 -15

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

师结:看来同学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板书,揭题:混合运算

二、新授

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

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齐读】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

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1)生说师板书:

a、分步35=1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们同意吗?

15+20=3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师:回答的真不错!

b、还可以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综合算式:35+20(这位小朋友真聪明把两个分步算式并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生答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生答。

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

3、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这种算式我们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 35+20

=15+20

=35(元)

边板演边说: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结果写下来,没有算的移下来;算完了吗?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算出结果。

4、同学们再看老师这里的一个算式?板书:20+35 也能求出一共的价钱?生答师问:先算什么?为什么?先在等号后写下15,这样行吗?(不行)对不行,要把20先写下来。

5、师:一起来看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对,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板书:先乘后加)

三、过渡:小军的同学小晴也买了一些文具?(出示问题,齐读)小晴买了7本笔记本,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

1、你会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题吗?试试看(会,生列算式)

2、交流,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什么?(画)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

3、小结:刚才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现在呢?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呢?

板书:先乘后减

4、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有乘法加,也有乘减,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相机板书(乘加,乘减,先乘后加减)

8的加减运算教案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十单元混合运算的这部分知识。本课指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领悟课程标准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乘加(减)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游人来到景区购票、付车费的情境,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掌握运算顺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制作课件(泰山风景图片,购票情景图,司机付费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趟泰山。泰山太雄伟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老师拍的图片?

课件展示泰山风景的图片,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此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

(课件演示坐车来到山下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我们团的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我准备这样设计:

活动一: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关注学生能否找到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和算法。

(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清晰条理性。)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再加剩余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教师总结,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二:

(课件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从司机的语言和木牌上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应找回多少元?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算法,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都是先算乘法。

教师继续提问: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运用,自我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1、110页第2题

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选出两道做在练习本上。

2、火眼金睛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3题

3、自主练习第4题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附:板书设计

乘加(减)混合运算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以上教学环节。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8的加减运算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