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模板6篇
体验式教案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的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济南的冬天》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
设法让学生自己去剥皮吃桔子,比较法,就是诱导学生自己动手剥的一种好办法。
(一)课前印发夏丐尊先生写的《白马湖之冬》(见所摘文附录),要求学生将两篇描写冬天的散文对照着读,思考两文的同异点,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归纳。
相似点:
1.文体相似。都是写景抒情散文。
2.题材相似。都写冬天。
3.两文的“我”都是从彼地来到此地。
4.写的景物相似。都写环境的山,都有水,都有暖阳,都有雪。
不同点:
1.气候不同。一暖一冷。
2.景物特点不同。风的声,山的态,水的色,人的情都不一样。
3.“我”的感受不同。一个久住严寒的北平,又刚从阴冷的伦敦回来,感到无风温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个从热闹的.杭州移居到荒凉的湖边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4.着重描述的景物不同。一则重在阳光、小山、雪、水;一则以凛冽的寒风贯通全篇。
5.抒发的感情不同。一个抒发的是归国游子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一侧表现出身处严寒他乡,离群索居的知识分子孤独、寂寞的心境。
通过比较可看出散文在表达上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怎佯取材,怎样结构,怎样造词造句,应根据客观事物的特点,根据自身的独特生活感受,根据主观表达需要来精心进行择取。
(二)最后落实在练写观察日记上。使学生既练写《白马湖之冬》的白描手法,也学习《济南的冬夭》形象描绘的各种艺术手法。19
附:板书设计20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之处,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挚爱的思想感情。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重点)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和“严峻”的,使我们联想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给人以一种“肃杀”的感觉,我们南方人更是对其感到惧怕。可是在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却没有北方的那种寒冷、肃杀,给予我们的却是“温晴的天气”,可能许多人没有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晴、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悟的意蕴之美、品味的语言之美。
二、自主预习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将济南冬天写得很特别也很美,既有山也有水,你觉得哪一节或哪一句话写得最好就放声朗读并简单赏析。
示例: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的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日本的护士头上戴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目光交融的情态。“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三、合作探究
(一)美点概括
本文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老舍的笔法老练,他运用优美语言,使用精美修辞,创设纯美意境,展示出一幅生动的、令人神往的画面,典雅而富有柔情。请具体概括一下。
1.精心构图绘美景。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诸多景物,阳光、小山、人物、白雪、绿水,各物各景所表现的都是“暖”这一个字。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图画: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水色澄清图。丹青圣手绘天绘地,绘出了山水图的大布局;写雪写水,写的是山水图的特点细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阳画到暖阳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画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2.情溢言表唤共鸣。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老舍先生把自己对济南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作者或直接抒发感情,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句把自己对济南的喜欢毫无矫饰地表露出来;或情附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曲折地表达情感,如“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或缘情造景,情融于景,使得客观事物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或虚实相生,联想丰富,表露感情,如当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时,露出的粉色成了“害了羞”的标志。
3.巧用拟人盎诗意。作者运用了大量拟人辞格,既凸显景物的特征,又隐喻着作者的喜爱之情,强化了文旨。有的巧拟动作现神态,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个“顶”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矮松的秀美形态。有的巧摹姿态描意境,如“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一个“晒”字,刻画出济南老城慵散的神态与表情。有的巧绘心理画和谐,如“水也不忍得冻上”,“不忍”写出“水”的心理活动,“水”给它物以美,它物才衬出“水”的清澈之美,最终形成济南的冬天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4.色彩饱满富情趣。作者绘天绘地,描山画水,用色彩艳丽的形容词点缀“温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清新淡雅与浓墨重彩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银”边,山坡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了件“带水纹的花”衣,山腰上“微黄”的阳光使雪露出了“粉色”,还有绿萍、水藻、垂柳“绿”得鲜活动人,斑斓的色彩蕴含了盎然生机。
5.反复比较显特征。本文整体上是用比较的眼光来观察和记录的,是一种很自然的观察眼光,也是作者多年生活体验积累的自然流露,通过比较,显示出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第1自然段用北平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伦敦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热带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比较,写出总特点;第2自然段拿冬天和春天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的特点;第3、4自然段用济南冬天的雪景和北国的别的地方作比较,令人从中领会了济南冬天雪景的特点;第5自然段用济南冬天的水“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来和北国别的地方的结冰作比较,显出无限生机。
(二)对比分析
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是写景散文中的精品,试比较两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明确:相同点:①两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③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景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③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
四、板书设计
精心构图绘美景
情溢言表唤共鸣
巧用拟人盎诗意
色彩饱满富情趣
反复比较显特征
五、课外拓展
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冬天的独特的感受。300字左右。
示例:万物经过春的生长、夏的纷争、秋的得失,是冬天收束了一切的喜怒哀乐,抚揽了所有的兴衰荣枯,这需要怎样的胸襟!那谢幕不是冷漠的消退而是冬的豁达。冬天收藏了秋天,并没有把它埋葬,而是在艰辛中孕育着一个新的来年——撬开坚冰,你会看到安闲的鱼儿,如果不是冬的佑护,怎会有鱼儿在春波涨绿时的嬉戏;掘开冻土,你会发现稚嫩的根芽,如果不是冬的养育,怎会有百花在杨柳春风时的竞放。冬,藏秋实而育春华;冬,万物之终归,生命之肇始。是的,冬天可以冻住土地,却冻不住生命。冬天的严峻冷酷,只是对向那些怯懦的灵魂和猥琐的生命,而对坚忍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却给予无私的锻炼。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的方法。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对于冬季这个季节来说同学们应很熟悉,现在也即将进入初冬,请你用一句话来描绘你眼中的冬天,(凛冽的寒风、白雪飘飞……)是的,在许多人眼中冬天就是冷的、枯燥的代名词,但是作家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却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他笔下的一幅冬天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悟把握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2、带着以下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把握语气、语速、语调等)(投影,指导学生把问题带入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⑴ 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是个宝地?
⑵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 请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明确:
⑴ “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征,济南的冬天与北京、伦敦、热带相比无风声,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水,像在小摇篮里。
⑵ 作者主要抓住了济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的小山,城外的远山,泛绿的水。
课堂小结:文章与北平、伦敦、热带作比,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细致的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处处渗透了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赏析、探究(四人一组讨论)
指导读2~5节(投影出问题)
1、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
2、细读第3节作者的写景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把你刚才划出的喜欢的句子读几遍,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
1、阳光照耀下的山—温静或暖和、安适;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水墨画或淡雅;水—绿。
2、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为了突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细致的描绘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写景从上到下的描绘,如把山坡上的斑驳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使山活了起来;把夕阳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我们带入想象联想的境界,使事物具体形象可感。
3、示例:
⑴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字写村庄写雪写其形态活灵活现。
⑵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水有了灵气,更为了突出写绿。
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如此的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山水。
四、拓展延伸
请用你的笔勾勒出你对家乡冬天的感受。(多角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读写一体,一篇小作文。)
五、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提示:简要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介绍老舍及其笔下的冬天,查阅一下资料)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山
温晴
水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重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链接: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20xx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6月6日—6月20日 参加人数:14万多人 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三、字词处理
1.生字辨识
济(jǐ)南 奇迹(jì) 伦敦(dūn) 暖和(huò) 看(kān)护 水藻(zǎo) 贮(zhù)蓄
2.重点词语注释
[温晴] 温和晴朗。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贮蓄] 存放、储藏。
3.同义词辨析
宽敞:宽阔,宽大。本课例句:“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宽阔:宽广空旷。查预习:
四、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
六、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参考:天气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问题设计: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2)用了什么写法?
参考: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温晴”,为下文铺垫。:
对比:北平(大风)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八、课堂练习,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2.巩固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二、学习新课
1.朗读第2自然段,写什么?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鸟瞰全城,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以上两段写小雪后的山色,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图。第三段是近看,第四段是远望。
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清澈透明。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写济南的水色。。
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三、问题探讨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1)《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
(2)《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试分析本文如何运用此法写出济南冬天暖和舒适的特点。
本文开篇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突出“暖和安适”,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衬其“暖和”,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舒适的气氛。
3.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是写景散文中的精品,试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③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③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
4.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甲生: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乙生:“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济南的雪后山景,想象一位秀美、娇小的姑娘穿上花衣的情态,喜爱之情不言而明。
丁生:“古老的济南……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师评: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再补充一点:“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是一块晶莹绚烂、玲珑剔透的水晶,是人间的瑰宝。
5.本文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温晴”(对比)
鸟瞰全城 济南全景
济南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
济南的水:城外远山 卧雪眠房(紧扣“暖”字)
岸边垂柳 绿萍水藻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作业
1、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2.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3.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会读“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空灵、澄清”等词语。
2.能力目标
①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②学习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的方法。
③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 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北中国的济南冬天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今天让我们步入老舍先生的《 济南的冬天》,去品味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二、展示教学目标
①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②学习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的方法。
③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济南、对 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
《济南的冬天》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意境美
2、品味语言,了解语言美的写法
3、拓展训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及其表现方法
三、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济南请老舍做导游
1、作者简介(图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戏剧:《茶馆》《龙须沟》
2、老舍先生将带我们去神游济南(出示课题)(图2)
济南的冬天
3、说到冬天,大家想到的是什么?(图3、4、5、6)
4、总之是冰天雪地,那么,济南的冬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听老舍的介绍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读课文
2、思考并回答
(1)作者告诉我们济南的冬天的特征是什么?
(2)文章写作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归纳(补充图2)
济南的冬天
语言美
温晴
(三)品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及其表现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
1、逐段品读,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言并说明理由
2、回答:怎样才能使语言优美?怎样描写景物?
3、阅读第二节时,出示幻灯片
4、穿插比较句子的优劣
(图7)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快日落时,阳光斜照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第三节的色彩美(图8)
()的矮松
()的山尖
()的蓝天
()的山坡
()的阳光
()的薄雪
色彩艳丽如水墨画
小结:本文使语言优美的方法是什么?本文是怎样写景的?
(补充图2)
济南的冬天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
语言美展开联想
倾注感情
抓住特征——温晴
写景
多角度描写——山水
(四)拓展感悟
运用上面学到的知识,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只苹果”
(图9)
一只苹果
1、大小
2、形状
表面3、颜色
4、手感
5、香味
6、内核
内部
7、尝味
(五)课外延伸
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散文
(图10)
谈桥的秋天
蜜梨飘香
丰蚕茧满簇
水稻弯腰
收鱼虾满塘
鸡鸭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