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案5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编写多样化的教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化教学,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春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春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自读古诗,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2、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其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
插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自读古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二、指名朗读,正音。
三、多种形式朗读:范读、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熟读诗歌,对照译文,理解诗意。
五、朗读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名交流: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春日偶成》:淡云轻风红花绿柳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2、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春日偶成》:表现了诗人在春天无比高兴、愉悦的心情。
3、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七、练习背诵: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诵,齐背。
八、作业:
《春日》教案篇2
??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谁来读一读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题目,我指着板书期待着。
我依次请了高莹、蒋诚读了以下,然后请同学们齐读。
接着我问:由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江南。徐凯的插嘴让大家一笑。我又指了另一个同学来回答。
我想到了江南的景色非常美丽。我以强调的方式肯定了他。于是又请。
我想到了江南的美景。一个女生说道。
我想到了江南的春天是怎么样的。成成说。
我期待。
我想到了山上的小树披上了嫩绿的颜色,遍野的油菜花全部开了,金黄金黄的。
师:哦,在你心目中,江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美。是吗?还有发表的吗?
蒋诚:江南的小菜。
蒋雨雯:忆江南。
我请他们背,结果大家结结巴巴的。这时,蒋雨雯说音乐书上有的,这样学生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音乐书上,有手快了已经拿出书来在找了,李淑华首先举起手,我请她读了一遍。此时大家都已经找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我给起了个头,大家读了起来。结果同学们将最后的能不忆江南的忆江南又读了两遍,他们当做在唱歌了。我稍作提醒,就转入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也是唐代的诗人——(生说杜牧)他的作品,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将它给读正确读流利了。
生开始读。
■二
一分钟后,我指挥,生停读。
第一个起来读的是蒋昀廷,她读得好,大家鼓掌了。但是细细一听,发现她将烟雨的烟读成了音。我没有及时指出来,是因为自己不够用心。接着是徐凯读,他将郭读错了,我请大家读一遍,并指出这是《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姓——郭的,叫——郭靖!这个名字里是指姓,在诗句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山郭的郭就不是姓了。
是靠山的城墙。副班长说。
这里,山是靠山的意思,郭是城墙的意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靠山的城墙。我作了一个简单的明示!
接着我和大家一起念了两遍这个生字。下面我又请黄达愿来读,其实我实在检查他的学习。果然读得不准确,也不流利。掌声,这掌声是一种鼓励,也是同学们的一种友好的习惯。我请他再读一遍,并帮助他,然后又请了两位后进生读。
我指着旗问孩子知道怎么读吗?他们当然能读。
我突然叫起来一个同学,问他知道我叫他们干什么吗?
他说不知道。
不知道,依然举手,说明你很自信,是吗?
那家伙点点头,要知道他平时极少举手的。
你怎么把这个字给记住?
把日期的期右边的月改成左边的方。
有学生说错。
达愿指着窗外的旗杆上的国旗说,看看那个就知道了。
马上有人反对:看那个只能知道旗帜的样子,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写这个字?
又一人方法不对。
接着又一高人出现:旗帜是方方正正的,所以用方字旁……
我这时总结:其实这个字分三部分来记忆,第一部分是方字旁,第二部分是撇横,第三部分是其。我们来看,方这个偏旁表示——意思,那么其表示的是——读音。是的,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大家在记忆一下。
现在跟着我来写写看。
■三
我看读准已经可以了,于是转向理解诗歌的意思:咱们听好,有人说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这样一首诗把标点符号,题目都算进去,总共的字数是——35。可是,这35个字组成的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意思是很丰富的,你能读懂多少呢?它里面的一个词可能要用一句话来解释。下面请你试着解释解释。
四分钟后,我说: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不用解释了,剩下的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都可以来说。
徐凯:在南朝的时候大约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有人有意见:五百座的。
生:在南朝修建的几百座寺庙中还有多少座存在在这烟雨之中呢?
他显然是读课外资料中的解释。
你说的是几百座,他说的是大约四百八十座……我在启示点什么。
生:大批佛教寺院。
生:这四百八十寺不是真的是这么多,是虚张。比如过江千尺浪,千尺其实没有千尺。
师:虚张?虚张声势?
生:夸张。
师:其实也不是夸张,是虚指。过江千尺浪这里的数字是夸张,在今天学的这首诗里不是实际的数字,但没有夸张。据我掌握的资料表明,南朝时候建造了五百多座寺院,这里的480其实是大概的数字。所以刚才有同学用大约,有同学用大批,有同学用几百,这些都是可以的。
师:那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意思是?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建造了480座寺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朝的意思吗?
一生低声说:一个朝代。
我请他再高声说,并进一步指出:南朝是一个朝代。
我追问是什么朝代,他当然答不上来呀!
生:宋、齐、梁、陈。
师:对,宋、齐、梁、陈这四个王朝总称南朝。现在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干吗要说南朝呢?
生:干吗不叫北朝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我出示了一段资料:
[资料]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师;读完,你明白为什么是南朝了吗?
生:是因为这些朝代都是在长江以南。
师:大家都懂了吗?现在,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诗是精练的语言,就南朝这个词语就有这么丰富的意思,这是精练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精练的句子。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
我示意继续说自己理解的。
陈晓晓:最后一句我来解释。有多少楼台存在在这烟雨中。
师:楼台是指什么?
生说不上来,我示意和上句联系起来理解。
师:楼是——楼房。
师:楼是楼阁,台是亭台,联系上面的寺院,其实楼台就是指——寺院。
师:整句意思是?
生:长江以南的江南他们存在过,过了这么多年。
师:解释哪个?
生:烟雨中就是说没有了。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城什么地都没有了,可春天依然存在!
师:王成成说烟雨中的意思是没有了,可是我看到过两种解释。
一种是说这么多的寺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另一种是说有多少座寺院隐没在烟雨中。
两种解释,你赞成那一种?
说法不一,我说:选哪一种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理由。大家来看,我们将诗的下面两行理解了,那上面两行你理解吗?
《春日》教案篇3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 春到三分暖。
● 春天三日晴。
● 春雨贵如油。
● 一年四季春为首。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风和煦 百鸟鸣春 春雨丝丝
●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春日》教案篇4
【文本解读】
?春日》是宋经纪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称赞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事理。古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布满了勃勃生气,表达了笔者对万物清醒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舒畅。全诗讲的是笔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穷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思虑。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鲜艳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加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惟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故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设计理念】
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的理解,体悟更深的情感,发挥它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赏春
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
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花似锦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拂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徐来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红杏闹春 春意正浓
春江水暖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风轻拂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最好听。
?以大量的成语,加深对春天的感悟,为学习古诗做准备。】
3、是啊,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春日》)
4、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 (板书题目)
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6、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到底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图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一读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看看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一个春天来。
7、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古诗。
?学习古诗有很多的方法,读的方法、看注释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等,在教学中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
三、品春
(一)交流: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春天?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
预设一:阳光明媚的春天
1、“胜日”指的是怎样的日子?(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2、 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
3、 春游你开心吗?想象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吧。(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
4、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吗?
预设二:焕然一新的春天
1、你觉得哪些景物都焕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难怪作者会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叹啊!
2、这一句难道仅仅写出了万物更新吗?还写出了什么?(春天来得非常的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时)
3、一下子就焕然一新了,让作者感觉到了什么?(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4、让我们也一起来惊叹惊叹吧!
预设三、春风拂面的春天
1、“东风”应该是怎样的风?你能感觉出来吗?
2、作者也觉得春风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的。
3、此时闭上眼,春风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你的心情如何?(轻松、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4、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春风吧。(多媒体展示春风轻拂万物的情景)
5、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来。
预设四、万紫千红的春天
1、“万紫千红”这个词你熟悉吗?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以“描绘了怎么样的一个春天”为主线,铺展开来,在学生的丰富想象中,28个字的古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脉络清晰,中心明确。】
(二)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的脚步,漫步泗水河滨,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赞美如此美丽的春天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四、惜春
1、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学生自由说)
2、是啊,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自然愉快,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 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诗人写诗都带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诗人的个性、心情、处境始终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在鉴赏诗歌中,常常因为诗人不同,而表达、意境、风格等都不同。学一首诗认识一位诗人,为以后学习同一位诗人的诗打下基础。】
五、悟春
(一)人类渴盼着春天的生机活力。花枝招展的春天,赋予动植物以情意,更赋予了人们蓬勃向上的神往。从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古人描摹的一大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读一读)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李白《落日忆山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刘方平《代春怨》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温庭范《题望苑驿》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辛弃疾《满江红》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
其实,古人许多写景的文章,不仅仅为景而写,在诗中蕴藏了作者的思想情思。让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两首诗中,通过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乡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万物更替)
?通过感悟不同的诗人的诗句,让学生明白,古人写诗“寓情于景”的道理。】
板书设计:
春日 劝学
南宋 朱熹
春光明媚
焕然一新
东风拂面
万紫千红
《春日》教案篇5
唤醒世人麻木的心——简析《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的作者程颢,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在读这首诗前,我特意查了《宋诗鉴赏词典》。可惜的是,没有收录这首诗。于是只能依据自己的认识,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分析。
编者把这首诗与杜牧的诗《江南春》放在一起,我猜想是有一定的用意。《江南春》对春天的描写,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采用对比的手法。为什么这样说哪?诗的前两句是写晴朗天气下的江南春色,后两句则为雨天的江南春色。前者明丽、色彩鲜明,后者朦胧、迷离、神秘。两种情形下的江南,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由此,江南的春色跃然纸上,学生的理解、感受才愈加全面。至于诗背后隐含的政治因素,我想学生有所了解就行了。学生在读诗时能够感受江南春色的美,了解诗的叙述手法,才是学习的重点。
而《春日偶成》则有所不同。它是诗人游玩时,即兴写的一首诗,所以说是春日偶成。诗中景物的描写清新恬静,没有雕琢的痕迹,浓浓的诗意自然从诗人的笔端流出。前两句写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拂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诗人为什么会来到河边?那是美好春色的自然吸引。要想读懂这两句,我们需要了解程颢的哲学思想。这又是一次知人论世。程颢在中国哲学史上创立了一个学派,由陆象山和王守仁完成,史称“心学”。据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程颢认为,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然后牢记此点,并且真诚的用心去做,使人逐渐恢复与万物一体的意识。了解此点,再来读这两句,就会明白诗人为什么会随着一行垂柳,不知不觉地来到“前川”。那是诗人在明丽的春光中,感觉自己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就像程颢所说,“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也就是所谓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吧。这一点,对学生平日写作时感到无事可写的学生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启示吧。
诗的后两句写了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诗人感到自己与美好的春光,世间的万物融为一体,那种自得其乐,被当时的人(作者眼中的凡夫俗子)所不理解,是必然的。诗人这样写,一是用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议论衬托自己的快乐,二是希望能够唤醒世人丢失的与万物一体的意识,可谓任重而道远。所以说,它是前两句诗意推进的结果,意用自己的与万物合一的感受来唤醒世人麻木的心。
这首诗分析到这儿,才感到作者写作的高明:在看似简单的事件中、现象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这就是理趣诗的特点吧。学生学习这首诗,重点还是懂得诗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游春的快乐。至于其中的理趣,万不可刻意为之。老师不能在教学时,把自己对课文的认识全盘灌输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进行合理有效地教学设计。否则,是不能完成本学段课程目标的。如果在学这首诗前,复习一下与它结构、叙述方法相似的《观书有感》,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