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4-04-15 12:25:44 分类:工作计划

通过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教案的有条理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和标准,提高学习的明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州园林》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苏州园林》的教案模板6篇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

2、了解本文的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脉络

3、体会本文自然贴切的说明语??

教学重点

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了解文章脉络,体会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自然贴切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程设计

一、导入设计

1、谈苏州:

因“风物雄丽为东南冠”而成为“五方毕至”的旅游胜地,这个地方就是苏州。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水色山光美丽怡人,自然环境赏心悦目,“人家尽枕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放幻灯片:苏州风物)

紧乘引出苏州园林,作简介:苏州园林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人以回归大自然的大智慧,于红尘之中构筑起理想的生活环境,再那亭榭楼阁、荷塘山石、古树奇花、楹联匾额之中蕴藏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又何尝不值得人们留恋往返、细细品味?

2、简介作者叶圣陶,引入新课

让我们从文字入手,深入领会苏州园林的风采。

二、初步感知

教师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有什么特征?

指名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形成认识(幻灯片:园林总特征)

进而引导认识:正因为如此,才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除了这些整体认识,读书中还有那些收获?(这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幻灯逐步显示,形成直观体验

引导小结文章的脉络:本文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方式,属于逻辑顺序(幻灯显示)

三、重点研读

引言:本文介绍苏州园林,它不是一个园子。而是整体上介绍苏州的园林。苏州有许多名园,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最突出。就这些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草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之中找出“同”来,尤其体现在文中的“四个讲究”上。

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

提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2、和邻桌讨论,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出问题:

1、四个语段按什么顺序?这个顺序是否能调换?

2、“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用得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四、欣赏园林

1、幻灯片展示:狮子林、环秀山庄、网师园、留园、拙政园、沧浪亭、藕园等图片,组织欣赏。

2、朗读课文,再一次从文字角度领略园林风采。

五、作业设计:

这节课上,我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风采,感受到了浓厚的园林文化。苏州是美丽的,我们济源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是有着秀丽景色而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生活的农村,也变的越来越美丽。请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地方,给大家作个介绍。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2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画意美。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准确性。

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研讨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

2.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州园林,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2.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

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样 蔷薇(qiáng w ēi )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2.文章是从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

3.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①节:是我国园林的标本。(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

②节: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总写](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

③节: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④节: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⑤节: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⑥节: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

⑦节:讲究每个角落的搭配 ⑧节:讲究门窗图案的雕镂

⑨节:讲究梁和柱子的着色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分写]

4.理清全文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总

★★第⑩节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6.小结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三、浓墨重彩画园林。

1.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⑤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2.文章用语典范,简洁精美,试找出自己喜欢的语例加以品析。如: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典范、代表的意思,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技术仅仅是长期重复劳动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③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④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体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善于注重图画美,使单调变为多彩)

四、质疑探究

1.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2.结合实例,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作引用: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五、精读4、5两节: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1.第④节说明了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6.自读第⑤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结构形式--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五、课堂小结:

1.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领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同时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说明方法,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下面请同学们以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居室或我们的学校。要求运用空间顺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你居住的小区在这一点上做得怎样?你想如何来重新设计你居住的小区,让她更充满自然之趣呢?请把你的设计方案写出来。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10篇《《苏州园林》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3

课型:

教读课

教学设想与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继续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4、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预习提纲:

1、通读课文,初步领会课文结构;

2、给生字词注音,初步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分配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中国的园林艺术又怎样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介绍中国园林建筑特点的文章《苏州园林》。

2、词语教学:读准下面的字词并解释:

(1)轩榭:(见课本注解)

(2)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

(4)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5)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

(6)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7)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8)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9)闲适:闲静舒适。

(10)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11)丘壑:深远的意境或思虑。

(12)嶙峋:(见课本注释)

(13)镂空:雕刻出穿透材料的花纹或文字。

(14)蔷薇:花名,落叶灌木。

3、学生看课本前面插图,说说自己的感觉。(自由发言)

4、自由朗读课文,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5、发言明确各段的中心句。(教师随时提示与点拨)

6、每段的中心句找到了,那么这篇文章的呢,作者对苏州园林有怎样的印象?(第一段中心句: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7、说明:“标本”一词,在这里比喻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物。也说是说通过苏州园林这样一斑可窥我国各地园林之全豹。足见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 “不该错过”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认识、欣赏价值。

8、问:苏州园林在哪一点上可作为中国园林的标本?这就是第二段中的内容。

9、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来说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如在画图中”。这就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10、如何实现这一点?那就是四个“讲究”,一个“一切”。四个“讲究”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一切”是说处处讲究图画美。

11、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板书:

苏州园林

1节:是我国园林的标本

2节: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处处如在图画中)总写

3节:讲究亭台轩榭的布??

4节: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5节: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主

6节: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7节: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8节:门窗的图案美次

9节:建筑的色彩美

12、体会词语的准确性:(结合练习第二题进行)

13、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呢?

14、学生找出来后发言,教师适时提示点评。

15、明确:本文和《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6、知识迁移训练:(练习四)

1、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也可以介绍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3.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

分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1.正音正字:镂lòu,从钅,娄声,不读lǔ,嶂zhàng不读zhāng。

2.补充解词:(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2)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3)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4)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5)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6)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7)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8)闲适:闲静舒适。(9)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词义辨析。

(1)“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2)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3)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3.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略加点拨。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讲析第二段。

1.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学生答问。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出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小结第二段: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六)讲析第三段(10自然段)。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学生答问。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2.齐读课文第三段并体味文意。

(七)总结课文。

(见:“难点、重点分析”)

【板书设计 】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3、体会课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制订的读书方法。

3、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州的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

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的把握。

(二)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

(1)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3)全班订正。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五、布置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

二、新授:

(一)课堂小测:

1、点名说出说明方法的种类。

2、点名说出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二)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用: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三)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精读4、5两节: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三、总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的教案篇6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总说后分说”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总说后分说”的写法。

【自主导学】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作者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 家、 家,原名 。本文是他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称( ) 模样( ) 着眼( ) 间隔( )

镂空( ) 池沼( ) 琢磨( ) jiàn( )赏

轩xiè( ) 嶙xún( ) 斟zhuó( ) 丘hè( )

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寂寞 映衬 玲珑 自出新载

b.标本 池沼 阅历 因地治宜

c.依傍 雷同 蔓延 重峦叠嶂

d.庸俗 嶙峋 翻番 别俱匠心

4.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赏)

(2)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完好 完美 完整)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 艺术)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 )画,不是( )画。(图案 美术)

(5)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

究近景远景的( )。(配合 层次 映衬 布局)

5.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3)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4)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自主学习下《苏州园林》导学案设计

地位和影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说

共同特点:(1)亭台轩榭的布??

(2)局部说明

(3)(主要) 近景远景的层次

分说

自主学习下《苏州园林》导学案设计园林角落的布置

总结 :苏州园林的美不止以上写的这些

【自主合作探究】

7.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苏州园林为什么不讲究对称?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2)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游览者“忘却了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是怎样体现的?

(5)课文的第3-6段,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第7-10段呢?去掉行吗?

【反馈检测】

8.课内阅读( 20分 )

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

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⑶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⑷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⑸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⑹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⑴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3分)

⑵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中的说明方式是 式。(4分)

⑶第三句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3分)

⑷第四句中“这是不足取的”中“这”是指 。(3分)

⑸根据文段内容,请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什么?(3分)

⑹举例说明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4分 )

《《苏州园林》的教案模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