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大班教案5篇
通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鉴和提升教学水平,我们所写的教案内容一定要有条理性,这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象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象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观赏乐曲,感受其中的诙谐趣味。
2、通过联系故事线索、角色表演、动作仿照等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所带来的欢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挨次,玩音乐嬉戏。
活动预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1、播放课件,老师讲解并描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依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老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老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老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老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表演。
(1)、老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3)、我们玩得真快乐!请客人老师跟小伴侣一起玩嬉戏。
三、结束部分
请小伴侣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爱好很高,擅长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嬉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嬉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图谱,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在图谱的提示下,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完整地表演故事。
3、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趣味性和白板教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内容,引出课题。
观察“大象局部”,“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你们猜一猜是谁呢?”
二、感知音乐节奏,学习动作。
1、学习乐曲第一段。
“瞧,它来了,它高兴地边走边跳,你们听。”
“那它走了几下,跳了几下?”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学习大象走路的动作。
2、学习乐曲第二段。
“你们听出来蚊子叮了几下吗?会怎么叮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集体跟随音乐学习蚊子飞与叮的动作。
3、学习乐曲第三段。
“你们猜,大象被蚊子叮成这样会怎么做?”
根据图谱学习大象赶蚊子的动作。
4、学习乐曲第四段。
先欣赏音乐,请幼儿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边猜测边学习动作。
三、根据图谱,完整练习动作。
1、结合图谱,初步完成表演。
“你们愿意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吗?”
2、变换形式,巩固练习动作。
四、角色表演,巩固音乐节奏。
1、角色扮演,完整练习。
2、交换角色,再次练习。
五、延伸拓展,结束本节活动。
“下次我们让小乐器也加入我们中来,再来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大象大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围绕重点讲述出大象搭桥救小兔的过程,丰富词汇“尖尖的”、“锋利的”、“高高兴兴”、“慌慌张张”等。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从“大象喊小兔”到“大象搭救小兔”这几个重点环节中进行倾听。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兔子”。2、兔子“慌张”、“高兴”及老虎图片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并讲述。
(1)出示表现兔子“慌张”、“高兴”及老虎图片,排列如下:
图一小兔慌张的样子。图二老虎扑过来的样子。图三小兔高兴的样子。
①出示图一,提问:这只兔子怎么了?
②出示图三,提问:这只兔子又怎么了?为什么兔子先是慌慌张张的,后来又是高高兴兴的,猜猜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③翻开图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小兔子到底遇到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怎样,牙齿怎样,爪子怎样?
2、分别出示挂图
(1)引导幼儿围绕“谁救兔子,怎样救?”进行感知理解。
提问:一天傍晚,小兔到哪里去玩?玩得怎样?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谁会救它们?
(2)幼儿自由结伴讲述大象如何救兔子。
(3)大象看见老虎在追兔子,会对小兔子说些什么呢?
(4)大象是怎样救小兔子的?
3、请个别幼儿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4、请幼儿与教师一同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5、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大象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区分串铃、大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使用串铃,并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
1.大鼓、蛙鸣筒各一个,串铃每人一个。
2.《大象和小蚊子》语言cd
活动过程
1.教师敲大鼓“咚——咚——咚——”,请幼儿闭上眼睛听,猜猜是什么动物走来了,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幼儿欣赏故事,师幼交流。
(1)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听到了那些声音?
3.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和打击乐器的配合。
(1)认识几种乐器,玩一玩,听听它们的声音。
(2)教师讲述故事,在有声响的地方暂停,请幼儿选择一种合适的乐器配音。
(3)教师分别用三种乐器为故事配音,请幼儿感受三种乐器的不同特点: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刮蛙鸣筒表示大象赶蚊子,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脚。
4.请幼儿为故事配器。
(1)请幼儿人手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在飞。
(2)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再合适的地方为故事配器。
5.教师和幼儿共同用越骑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6.活动延伸。
(1)请幼儿玩玩乐器,说说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还像什么。
(2)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说说自己还认识什么乐器。
大象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帮助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引发大班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倾听的习惯,能在倾听的基础上培养对乐器的兴趣以及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活动难点:
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物质准备:
大鼓、沙锤各一个,小鼓若干;大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每人一个串铃。
经验准备:
活动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听风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沙锤,(教师悄悄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然后出示,认识。)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种乐器的名称。
师: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快点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幼儿回答)
师:(出示沙锤)刚刚的声音就是这个沙锤发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叫什么?(沙锤)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出示鼓让幼儿认识)
师:今天小鼓要来给我们唱两首歌,但是小鼓偷偷的告诉刘老师,它今天要考考我们小朋友,那就是要我们听仔细了,听听小鼓唱的两首歌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腕上带的是什么?(小铃)。今天小铃、小鼓、沙锤都来到了我们班级里,我们把它们一起请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三种乐器出示,认识后,简单小结,让幼儿巩固对这三种乐器的认识并区别声音的轻重。
教师:小鼓、沙锤、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
3、看提线纸偶戏《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
出示提线纸偶大象,伴随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头大象,长的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子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他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纸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的响声),他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来叮叮他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代表大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刮——刮——刮” (沙锤晃动三次),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了!(蚊子纸偶纷纷落地)
4、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线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大象和蚊子)
师:(摇动小铃)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一群小蚊子)
师:(敲奏小鼓)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晃动沙锤)刮——刮——刮的沙锤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