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孤独演讲稿6篇

时间:2024-03-26 16:26:40 分类:工作计划

演讲稿的句子结构要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从句和复杂的语法结构,编写演讲稿可以使我们的演讲更加清晰和有条理,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论孤独演讲稿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孤独演讲稿6篇

论孤独演讲稿篇1

对于我今天想推荐的这本书,莫言评说:“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纽约时报也说它是“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这本书,就是马尔克斯最著名的小说《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地亚一家七代人充满传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及至消亡的历史。从主人公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的传奇生涯中,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不觉悟都被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们之间,始终没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沟通,没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讨,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心和支持。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终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最终带来的是一种因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这也是马贡多小镇百年孤独的根本原因。

生命本是山一程水一程的漫长,路过与抵达,离开与归途,皆在孤寂与热烈的生之气息里跋涉,迁徙。然而最可怕的不是孤独本身,而是在孤独中失去了自我。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扭曲的人性和欲望,也可以看到荒凉的斗争与孤独,它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本质的真。

作者说,孤独的本身是团结。如果你同我一样,也会偶尔地感到孤独,那么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去打破孤独,去享受热烈,去相信:只要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

论孤独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深秋,悬崖边上的一棵树,像没了头发的人,光秃秃的。脚边的小草、野花已经枯萎,他时而看看头顶的蓝天白云,时而看看路过,飞停在它枝杈上的鸟儿,觉得自己更加孤独。它多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展翅高飞,可是它的根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土地。它知道,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要耐得住孤独,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冬夜,鹅毛大雪下的路灯,看着自己照亮的四周空无一人,只有雪花悄无声息的飘落,显得格外孤独。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个没用的路灯。这时从远处走来一对母子,妈妈紧紧牵着小孩子的手,一边走一边说:“看!前面有路灯了,看着脚底下点儿,就不会摔跤了!”看着渐渐走远的母子,路灯激动得一闪一闪的更亮了。

夕阳西下,照得海面通红,灯塔高高地立在海边。他是多么舍不得夕阳啊,茫茫黑夜,只有他矗立在海边,多么孤独寂寞。可是,每当夜归的船只,送给他一闪一闪的灯光,一声一声的船笛,他又是多么幸福啊。这些都只能等明天早上才能诉说给它听。

有一种成长,会让你感到孤独;有一种责任,会让你感到孤独;有一种付出,也会让你感到孤独。耐得住孤独,才能成长,才能收获。

论孤独演讲稿篇3

穿过人潮汹涌灯火阑珊,没有想过回头,一段又一段走不完的旅程,什么时候才能走完,我的梦代表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不安。”傍晚,路过音像店听到这首歌,不禁驻足。一个个旋律牵动着我的内心,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有人说,追梦的路上不孤单。可是多少的别离聚散,让我们无所适从,变得怯懦,在路上迷茫……

看着你渐行渐远的背影,太多的伤感失落顿时涌上心头,我想,我们的友谊就此结束了。那句“我会永远陪伴你,一起追逐我们的梦想”也随此时寒冷得让人发颤的风飘去某个隐秘的角落。又是无声的离别,在这十字路口,留下的只有冰凉的泪水,还有沉淀在记忆深处我们的回忆。想在此搁下一切,不带走任何过往。

一路的辛酸,一路的沟坎,此时此刻,我该如何走下去?

多少春去秋来,多少干枯的落叶卷成风铃模样挣脱大树落在大地的`怀抱。对于人们来说,也许这是一份悲凉。但对于大树,没有舍弃又哪来更好的拥有。大树带着这种信念,不留任何遗憾,敢于舍去,敢于拥有。或许,哪一天,当微暖的阳光洒在大树上时,已长满了绿叶。

于物如此,于人亦如此,漫长的路上,太多错落,既然注定了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就该勇敢而执着前行。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歌声中蕴藏着一份对梦想的执着,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不畏艰险的背影。

就应这样,面带微笑,一路欢歌。

论孤独演讲稿篇4

大家好!

对于孤独,仿佛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尤其是在浮华的当代社会,我们更倾向于喧闹的都市,热烈的交际。而我要说,孤独是独创精神的必需品,是最大的礼物。

有关独创与孤独,赫胥黎曾经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喜欢孤独?孤独有什么值得喜欢的?我想很多人一定如是想。孤独是深夜万家灯火中的形单影只,是满腹委屈深埋于心的无处倾诉。好像在大众的眼光里,孤独注定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对人只能起到不积极的影响。但是归根结底,只有孤独才会使人思考。

不得不承认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现今的形态,从各式新媒体的出现,到交友软件的普及,再到功利心态的驱使,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大环境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就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而言,很少人愿意再去思考。我们更关心的是结果和目的,随波逐流地混迹于人群中,主观或被动地被他人所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中所提到的“从众心理”。就好比几年前社会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如果在人流嘈杂的街道,聚集几个人围在一起,就会慢慢有更多的人围过来想要一探究竟。这就是人本性中的群聚心态及追随心态所驱动的。

于是当我们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摆脱群体心态,留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孤独。越喜欢孤独的人,才会更拥有独创精神。一个人如果连放弃随波逐流地勇气和魄力都没有,他注定不会有所成就。究其一生碌碌无为而又惶惶度日。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越是那些伟大的学者、科学家,那些各方面顶尖的人才,很难在那些摩肩接踵觥筹交错的社交活动中看见他们,更有说法认为那些“天才”,都是孤僻自闭的“怪人”。但事实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正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意志、思维来的更有价值,与传统的、陈旧的来的大相径庭,他们有着异于常人而又颇具价值的思想和理念,才会促使他们更愿意沉浸于自己的思考过程。值得玩味的是,现今一些所谓的“文人”、“学士”,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包装自我左右逢源,看似功名等身,实则……

越是伟大越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的灵魂越是截然不同,些许包含了清高,又些许境界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相处,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而那些所谓的“非孤独”,在他们看来理应是耗费精力而又毫无意义的。

于我而言,只有孤独的灵魂才是熠熠生辉的。享受孤独,更像是享受心态的平静和思维的碰撞。孤独本身,便熠熠生辉。

论孤独演讲稿篇5

几分钟之前我的女儿rebecca发了一条短信为我加油。她说“妈妈,你会震撼全场的!”我太喜欢这个了接到这条短信就像得到了她的拥抱。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核心矛盾里。我自己非常喜欢收短信但却要告诉大家太多的短信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我的女儿让我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开端。1996年我第一次在ted演讲的时候rebecca只有5岁她就坐在那里最前排。那时我刚刚写了一本书,庆祝我们的网络新生活而且将要成为《连线》杂志wired的封面人物。在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里,我们体验着网络聊天室和在线虚拟社区。我们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己,然后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最令我兴奋的就是这样的理念:我们会运用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对自己,对我们自身认同的了解,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

现在让我们快进到20xx年我又重新回到了ted的讲台。我的女儿已经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了。她睡觉都抱着她的手机,其实我也是。我刚刚完成了一本新书,但是这一本却不会让我登上《连线》杂志的`封面。那这十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仍然为科技而兴奋但是我相信并且想要向大家说明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将我们带向歧途。

在过去的15年间我一直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并且访问了成百上千的人,年轻的或年长的了解他们的“移动生活”。我发现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我们现在用电子设备做的一些事情在几年前还被认为是稀奇或让人讨厌,但是很快大家就习以为常——只是我们的行事方式而已。

让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公司的董事会议上发短信或写邮件,人们发短信,网购,浏览脸谱——上课时,听报告时,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会议时。甚至有人告诉我一项重要的新技能——发短信时如何与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他们说这虽然难但还是可以做到的。父母们在早餐和晚餐时发短信和邮件孩子们因此抱怨父母对他们不够关注,但是同时这些孩子也很少专心地与彼此相处。这是一张我女儿和她朋友们最近的照片,她们虽然处在同样的空间确没有真正地一起相处,人们甚至在葬礼上发短信。我研究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别的东西来分散我们的悲伤或者胡思乱想,所以我们需要玩手机。

这样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正在为自己挖陷阱,这个陷阱无疑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和自己的联系,降低我们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们越来越习惯这种新的“一起独处”的相处方式。人们希望待在一起,但是同时也“在别处”——连线到他们想去的不同地方。人们想要定制他们的生活,想要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之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例如你想去参加董事会议但是只想关注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内容。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别人隐藏自己,即便我们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

一位50岁的商人曾悲哀地告诉我他觉得工作时不再有同事了。他工作时不会停下来和别人说活。他不打电话他说他不想打断他的同事,因为,他说:“他们都在忙着发邮件。”但是然后他停下来,他说:“其实我没有说实话”、“我也不想让别人打扰我”、“我觉得我应该想被打扰的”、“但是实际上我更愿意用我的黑莓手机联系别人。”

不管哪一代人,我发现他们没法从彼此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如果他们仅仅将彼此保持在一种可以控制的距离范围里。我把这种现象称作goldilocks适宜效应:不太近,也不太远,刚刚好。但是对于刚才那位中年商人来说刚刚好的距离对需要学会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青少年来说,却可能太过疏远。有一个18岁的孩子他几乎任何事情都用发短信解决,他惆怅地跟我说“总有一天,但是当然不是现在我会学习一下如何跟人交谈。”

论孤独演讲稿篇6

各位家长:

谢谢大家百忙中来听讲座,希望我的讲座对大家稍有益处。

我家小猪,我认为是不典型的自闭,或是as。他现在恢复得比较好,能上学,但还是有不少核心问题存在,仍需要我长远的教育规划和他自身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我所讲的,有些是我自己的经验,有些是参照其他家长和孩子的情况所得到的感悟。

面对新家长,我首先建议要多学习。自闭症是可怕的,特别是他和其他孩子的差距每天都让你感觉几乎在地狱里煎熬。你不知道怎么办,每个现象每个问题都需要你处理。你可能时刻在思考,经常问别人,但还是非常困惑。别人会给你一些方法和建议,但未必适合。所以我建议你学习。

学习什么呢?首先,书籍。

第一, 可以去看正常儿童发展标准的书,譬如一岁半孩子应该会什么,三岁应该会什么。

那些教科书式的育儿大全上的是阶梯式的发育规律。你可以去参照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落后了,归纳出孩子发展的几大方面(大运动、小运动、精细、认知、语言等),找出你要努力的具体内容。但是这些能力都是人家孩子水到渠成就有的,咱们的孩子没有,要教。

第二, 所以要看自闭症领域的书。包括哪些呢?有很多学派的理论书:aba法、pci、地

板时光等。这些,你可能得到的是一些小册子,也可能是大部头理论书,但无论哪个疗育方法,都是有其发展历史的,不会那么肤浅,都会其操作价值,是一种对人生对教育的把握,要尽可能地理解其最精华之处并灵活地运用。此外,有不少经典的实用手册,譬如《米歇尔计划》、《自闭儿养育宝典》、《早期家庭训练abc》、《想法解读教程》、《解开人际关系之谜》等,能解决你很多很多问题,知道要做什么,大致怎么做,怎么理解孩子的特殊,怎么辅助孩子。

第三, 要看一些普遍的认知、语言、心理发展的书籍。譬如,你要教孩子语言,最好知道

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甚至要知道发音器官和不同元音发音时的口腔情况,你要知道会发元音后要将辅音与元音相结合,先发什么音比较简单,哪个音比较难区分,譬如男和蓝。词汇的分类、单句到复句、不同语气的句子:疑问、陈述、祈使、等、句子内词汇的组合顺序、关联词的理解&b&b你要了解孩子的大运动,你就要知道一般儿童何时会双脚跳,何时单脚跳,何时会排球,这些运动对发育有什么作用。在认知上,有一些认知心理学的书可以参考,譬如皮亚杰,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你看了对每个大阶段可以有预见。

心理学上,不同心理学家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有自己的学说。有的强调本能,有的强调社会性。看过了之后,我们会了解: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吃喝、然后就要注意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但安全感是和认知能力紧密相连的,譬如孩子害怕鞭炮声,是听觉敏感,还是因为他对社会文化不了解。又如,aba里强调正强化,最简单的是食物奖励,如何建立如何撤销,就是和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紧密相关的。你善用了,不仅教会了一个技能,也刺激了孩子的心理甚至情感发育。一些研究成人的书籍也可看看,哦,成人这么复杂,搓手表示紧张,抓头发表示为难,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性格和经历的人,世界是如此扑朔迷离。这也有利于我们为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而多考虑些细节教育。

所以,很多知识,要是系统化了,你就知道一步步接下去要做什么了,会比较科学地教学。我是觉得,为了儿子更好地理解社会,为了更好地向他介绍这个复杂浩瀚的世界,我非常努力地学习着,尝试着一点点地引入学习能力的逐步形成、正向心理能力的形成、社会化能力的进步&b&b凡事预则立,我们要先多做点思想准备。

第四, 孩子的能力有提升后,要注意读一些正常父母看的教育书籍。如《怎么说孩子才会

听,怎么说孩子才会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作展开。

其次,各种网站。建议,不要花很多时间去看个案,而是先学好理论基础,把握好自闭症的核心问题,然后才能随机应变。

另外,学习各机构的教学。我们开始肯定会去机构,观摩、排课等。机构里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是一门艺术,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内容,能有实效又不艰难。先观摩、再思考,这样之后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

总之,我们是孩子的终生老师,所以要把教学当做专业来学来摸索,才能让孩子走出机构,走向社会。我们要学会让孩子培养自学的能力,什么事都去尝试,去接受,最后才能胜任。

我讲讲小猪成长中的一些现象和解决方法或原则。

我们发现小猪的问题时他将近三岁半。在那个时候,他对我有一定的依恋但言语表达不多,最好的表现是周末知道拿起包急着说:去公园!但是到了公园门外,他就开始大哭大闹不肯进去,进去后也是十分紧张害怕。在学校里他也是对环境的改变十分过敏,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当时的他认知停滞,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和小组归属,在幼儿园经常出笑话。不了解社会规则,上课乱跑,做操乱跑。在医院里要四五个护士才能搞定他,相当出名。理解力不到,几乎不能接受生活中的点滴改变,刻板而过敏,也是个难应付的家伙。在天性上,他是比较胆小和敏感的。

我们注意的是:

一、第一是情绪,第二才是认知。

我们开始训练后,他也不怎么坐得住,而且逃避上课到处乱跑。当时每天下午是小颖来,她非常耐心地陪着他转。他到哪里玩什么看什么,小颖就跟着玩什么说什么。这算是我们家的地板时光教法。在一段时间后,他出现了逆反行为挑衅行为,什么也不愿意学,使我们很头痛。我们只好把教学内容相对减少,每天取消桌面形式的教学,在楼下玩,我记得有一次小颖带他去楼下小花园,摘了树叶,回来贴了一幅画,基本两个小时就没有了。我从来不逼着小颖给他赶速度学这个那个,我总是说:首先不能出情绪问题,学多学少慢慢来。想想办法,怎么教他乐意接受。这也是我开始几个月自己瞎搞他得出的教训。学不会,还是想怎么用正确的方法来突破教学。

还有一段时间,我批评他比较多,他就一直故意尿裤子,明显地反抗我,使我很有挫折感。

二、注意力需要长期的训练

小猪虽然智商正常,但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点,也是在黑暗中摸索,就是慢慢教。点数这关,他也是练了几个月才真正过关。我现在想,速度不快,是因为他当时自闭儿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都存在着问题。我打过他好些次,下手非常狠,现在蛮后悔。

这几年来,经过机构的强化训练,他的注意力有一定进步。后来在幼儿园、小学,老师也是反映他的注意力有问题,总是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好,我总是主动坦白承认,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帮助。我也担心,但从回家的反馈和成绩上来看,注意力是一直在进步的。我们要有十年抗战的耐心。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三、一切都有个过程,接纳种种现象。

孩子们会有种种特殊的行为,而且可能是好几年。孩子在认知、理解落后的情况下,是有说不出的压力的。就像文盲进大都市,像80年代的中国人去了美国,他在认知和文化上要有接纳和大转变,要从动物似的的状态转向社会化,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是要很多辅助的。我们有时要花很多时间去纠正很不雅的行为。

猪怕过鞭炮声,怕过游乐园。怕了好几年,现在本性胆小的他敢配合放鞭炮,在游乐园自己喜欢找一些比较刺激的项目独立去玩。怎么转变的呢?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妙招,就是先安抚,等,等,过了一年半载的,没那么激动了,再暗示,再等,又过了一年,可以鼓励去试试了,再过一阵子,试个稍微刺激点的。

前提是什么呢?别把这些事太当回事。他们就是迟缓,接受的过程慢。我们心定下来,慢慢教,才会教会。不然,会更糟糕。

四、注意激发孩子的内在。

在以琳的那段时间,小猪也从老师那里学习了一些抽象性的词语,如幸福等。看动画片的时候,一个孩子没有了爸爸妈妈,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大雪里走,很冷很饿。老师就告诉小朋友:这样就是可怜啊!你们呢,有亲爱的爸爸妈妈,有吃的有玩的,开开心心的,就似乎幸福的孩子。学有余力的孩子,家长就告诉他可怜和幸福是相反的意思。这样的词汇在日常生活和动画等经常可以讲解运用,很容易泛化。猪当时说妈妈好幸福予乐呀!,词性运用错误,但是比较理解了,大人可以强调正确的句子,说多了,孩子的语感自然会好起来,运用错误率自然下降。再大点的孩子,就可以从反义词的角度来强化词汇的理解了。 形容词中,对自闭儿来讲最重要的是情感类的词语。我们的孩子不善于用肢体和眼神等来表达情感,语言组织能力不够,所以往往不能借助适当的心理感受词来完全地表达自己的生存感受,这样表达不畅一是使孩子不能很好和他人沟通,二是会有挫折感。我们要知道,完尽的表达能释放心理压力,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会表达,特别要利用好关键词汇。

阅读中已经大量体验到情感了,但这往往和生活是有距离的。在我看来,别人的感情总不会有自己的体验来得深刻。没有自我体验过的人永远读不懂他人。我们和孩子的生活是过于简单,社交的劣势使孩子失去很多体验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首先可以从家庭和幼儿园做起。

一开始的时候,小猪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多是哭闹。这时候,要辅助他言语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认可他的感受,表扬他的表达,远胜于其他教育方法。

从以琳回来时,小猪能用伤心、难过、兴奋之类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就伤心来说,是一个起步表达词汇,但远不够丰富灵活。于是,我留意日常生活,把积极或消极情感细化,有利于孩子讲解出他自己面临的状况和问题。下面讲讲当时的一个例子——羡慕。

当时,小颖阿姨接猪放学时老师告诉她:幼儿园每周三都有轮滑时间,只有他没有鞋子。

老师大概忘记嘱咐了,就傻了几个礼拜。老师和阿姨说的时候他听见了,出门了他自己也说这事情。到家后我们又在说这,他说着要哭起来:别的小朋友都有溜冰鞋,我没有溜冰鞋,我很难受的。爸爸妈妈给我买。我赶紧抱着哄啊,允诺周末就去买,这才转涕为笑。(傻小人,前几个礼拜怎么就不知道回来讲呢?)接着我又给他讲羡慕——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心里很想得到的。

当天晚上,他拿着我写的羡慕和自豪的词条,忽然问我:有没有&b不自豪‟呢?我心里就有些发毛,但还是没正面解释,更不想说出自卑这个词。我正敷衍他呢,他忽然说出:我羡慕他们的。我正想高兴,又在想羡慕谁——是不是小朋友?的时候,完了,他忽然哭起来:我没有溜冰鞋!我不自豪!哇哇……接着来了一句:我想和小朋友们一样……啧啧,做妈的赶紧保证又保证,保证下周三高高兴兴地拎着新鞋去上学,十分自豪,好不好?好!……看得出心头又疼了好一把。我赶紧教他:下次回来要讲学校的事情,自己没有的要回来告诉妈妈,妈妈才能帮助你啊!

之后,羡慕自豪这类的词语他运用得就比较灵活了,还能配上夸张的表情呢。顺便说,自卑这类的典型消极词汇也不是不可以教的,但要注意选择他可以接受的情绪心理状态。在他新入幼儿园,我是不敢教自卑的;几个月后他习惯了新生活,开始慢慢快乐自信起来了,我可以比较随意地介入了——那天晚上看flash,里面讲灰姑娘的故事,她没有新衣服没有漂亮的鞋子,很自卑。小猪就问我什么叫自卑,我就简单解释为别人有的自己没有,觉得难为情。我接着举例子——别人有新的玩具衣服,我没有,有点自卑;别人有特别的本领,我没有,有点自卑。我还结合幼儿园的事——开始别的小朋友都有溜冰鞋乐乐没有,乐乐其实觉得自卑;不过妈妈给乐乐买了后,乐乐也就变自豪啦!他听到这里就很高兴了。我们要让孩子在学习消极类感情词汇的时候巧妙地给予暗示,知道情感是可以转变的,特别是通过努力、想办法是可以让自己愉快起来的。

感情类的词语有很多,大家可以整理下,然后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我简单罗列些,以供参考:

渴望/失望 喜悦/悲伤 紧张/轻松 慌乱/冷静 关心/漠视 爱慕/讨厌 怀疑/相信 喜爱/讨厌 爱/恨 郁闷/开心 哭泣/欢笑 痛苦/幸福 高兴/郁闷 嫉妒/羡慕 心烦/心安 诉苦/报喜 兴奋/平静 酷爱/憎恨

这些感情,除了反义相对配合教学,还有深浅之分:高兴——兴奋——激动——发狂、人来疯;不高兴——难过——悲伤;我们除了自己把词语这样按由浅到深排列,还可以教会用副词来辅助:一点担心——蛮担心——很担心——担心得不得了。还有混合发生的,譬如既紧张又后悔:有天早上小猪玩生鸡蛋掉地上碎了,我看他的表情,以为他担心被我打,就给出几种感情让他选择(紧张、后悔、担心被打、可惜),他说只是可惜和后悔,我就知道他最近和我相处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这个时候我就让他用既……又……造句,再强调下蛋碎了没关系。

讲到这里,我补充一个例子。上次我给小戴上课,有篇课文叫《称赞》,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动物互相称赞,然后还互赠礼物表达对对方的谢意。称赞这个词,从小戴的认知水平来解释,可以给他找个近义词就是表扬。当然这两次是有区别的,我们是借鉴一下。然后我就从一小段里让他找出称赞的话。我开始和小戴互相称赞,我说一句,他学一句:小戴,你的眼睛真好看!朱老师,你的眼睛真好看!当然他能主动挖掘对方的优点才是进步,这样我们就为他和他人相处打了一点基础。当然我们知道称赞别人在大人来说也是件技巧很高的活,学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从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到理解课文内容,再在生活中开始模仿到灵活使用,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因为难就忽略,只有从头开始,步步为营,逐渐深入,才能帮助孩子真正提高理解力,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使他们的心灵充实起来。 据我所知,一些孩子的情绪比较容易走极端。当他遇到一件事,譬如明天的春游临时取消了,他哇哇大哭,问他他会说:我很伤心。其实在这里首先浮现的情感应该是失望,可他马上升级到极度伤心。这样的个性,往往使我们家长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他的爆发,辅助他表达出他的内心情绪。但是还是要努力,只要我们多做功课,孩子还是会渐渐地学会表达感受的,只要待以时日。

小猪了解的感情多了,也渐渐的发展出了新的表情,有的是让我很惊讶的。也许不同感情在表面看来是没关联的,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还是根脉相连的呢,我们挖起了一颗珍珠,或许就离发现另一颗珍珠就不远了。这样长年累月地积累,孩子对感情种类的认识会多起来,会能判断出表达出自己当前的情绪,为他们自我的建立打下了一个基础。我个人的观念是这样:认识自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否则也无从谈融入社会。

五、让孩子接纳自己、提升自己。

孩子是先天不足的,他也是能察觉到的,是有压力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在不停地弄孩子,纠正、批评,增强了孩子的压力感,所以,家长接纳孩子是第一步。这几年下来,我和很多老家长一样,学会了放松,学会了不把那些当回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轻松一点。因为猪的理解力比较好,所以我选择让他知道自己是自闭症,知道自己社交比较缺乏技巧、容易紧张,知道自己的运动为啥这么差,知道自己注意力容易涣散。于是,我们达成了共识:我们要花很多年来面对这些问题,但所有的事,只要我们去努力,就会进步,慢慢地进步。

所以,他会有选择地跟人解释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会告诉我们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什么事分散了注意力,他会一边克服自己的畏惧心理一边努力地学跳绳,他更能强烈地体会到进步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是一起努力的,一起承担的,一起分享,一起快乐的。我看书,他看不懂的,很好奇,我就告诉他:我会把自己学习所得的,慢慢告诉你,从简单的开始,到复杂的。我会和你分享自己的任何所得。偶尔,猪也会为自己的社交而沮丧,但绝大部分时间他是积极的,努力的,这是件很好的事。他发展着正向的力量。

即便孩子程度不是最好,他也是能感受到我们的接纳和鼓励的。我们强大,孩子一定能发展。

《论孤独演讲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