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12-30 18:25:16 分类:工作计划

优秀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教案在制定时要求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精选6篇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

1)catch the ball!

2)don’t worry.

3)i’m not good at basketball.

4)you can pass the ball like this.

3.复习祈使句的否定式。

二、教具

录音机;一个篮球;与本课所列各项运动相关的图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值日生报告。教师与学生通过问答形式复习表示打招呼、问候、相互介绍的日常用语。

2.打开书学生看图。利用图片和问答形式引出本课生词。这几张图,也可作为上个单元中重点句型的复习来使用。例如教师可以问: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how many boys/tree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或:how many car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要求学生用:i can’t see any.来回答)

3.教师利用手中篮球,请一个男同学到前面来,通过传、接球演示,引出以下对话:

t:come on,xxx!catch the ball!(将球传过去)传递一、两个来回后,教师故意没有接住:

t:ouch!

启发学生说出:

s:sorry!mrxxx.are you ok?

t:yes,i’m fine.don’t worry.

4.再请一位不大会打篮球的女同学到前面来。这位女同学会面露难色。启发她说出:

s:i’m sorry.i’m not good at basketball.

教师提问:

t:then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s:(根据刚才教师出示的各种图片,选其一)i like swimming/ping-pong/volleyball…

5.放课文第1部分录音,学生跟读数遍,分小组练习。数分钟后,请两组同学到前面表演(注意提示学生传递球时注意周围同学或公物,如教室地方小,完全可以到室外演练)。

6.指导学生做本课第2部分练习。

7.指导学生做书后练习册习题。

8.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练习朗读本课对话;

3)完成练习册习题。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2

设计理念:

对于含义深刻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我追求自然、浅显、巧妙、简单的方法,引领学生去破译、解读文本内涵。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感知文本主旨,了解孟子思想。

2、 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意思。领悟“舍生取义”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

1、 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吗?

2、 你们都预习了些什么呀?对于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孟子有何了解?

(生交流预习内容。)

3、 既然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文言词语谁会解释?能理解多少说多少,说错了很正常,说对了就是超常!

4、 出示幻灯:

欲: 亦: 得兼: 舍: 也;

(指名理解文言词语意思)

板块二

1、 同学们很会学习,不用老师教就已经对《孟子语录》这篇文言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能够更深一层理解课文想说明什么道理,领悟孟子精神,我建议大家再把课文多读几遍,边读边注意译文内容,要做个有心的人。

2、 生自由放声读文。

3、 谁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填充题,将课文背下来?

4、 幻灯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填充:

鱼,____ ;熊掌,_____ ,二者 _____ ,舍 __ 而取 ____ 者也。生,_____ ;义 ____ ,二者 _____ ,舍 ____ 而取 _____ 者也。

(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时应当要求由生疏到熟练、再到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板块三

1、 会学习的孩子,在刚才读书时就已经有所发现,作为圣人孟子,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因鱼低贱而熊掌珍贵,舍弃鱼选取熊掌;但他高于常人的思想是什么呢?你是怎样理解“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含义?

板书:

舍生取义

2、 师生共同探讨、领悟“舍生取义“的内含。

(从而表明孟子是一位有着高尚品格的人。生命对于人来说固然珍贵,他提出“舍生取义”的言论,证明“义”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之一。)

板块四

1、 幻灯出示:

请同学们认真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3、 课文学习到这儿,我想你肯定有许多的想法,拿起笔,把你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4、 谁愿意交流?

(交流后及时鼓励、评价。如:“小小年纪,对孟子的思想理解这么深刻,了不起!”“古有孟子,今有某子。”等)

板块五

1、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华夏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为了追求真理,宁愿被砍头的革命先烈夏明翰……

2、是的,让我们牢牢记住孟子留给我们的名言警句吧!他将在我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我坚信,不久的将来,舍生取义的精神,将会在你们身上绽放。请全体起立,齐背课文。

板块六

板书: 孟子语录

舍生取义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3

课题:明与暗

课时:4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

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5,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要注意的是: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五、作业布置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5

教学内容:统计图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图,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图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三块小黑板,课前分别按照教科书第144145页画好某市两个工厂的产值、人员和销售情况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统计图

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哪些统计图?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还学过扇形统计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某市两个工厂的工业产值、 人员和销售情况。

1.出示第一块小黑板(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张统计图。这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折线统计图。从这张图看.一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

为了使全班学生的认识更加明确,教师还可以继续问一问学生是怎样看出来的:

例如,哪一条折线表示的是一厂的产值增长情况?怎样看出它的产值增长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块小黑板(各类人员人数统计图)。

教师提问:这一张统计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工厂的`技术人员人数多?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二厂的工人人数多,一厂的技术人员多。)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条形统计图。教师还可以再补充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张统计图中一共表示出几种人员的情况?两个厂的管理人员各是多少人?哪个工厂的勤务人员少,少多少人?等等。

3.出示第三块小黑板(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

教师:这一张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工厂都有 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内销是指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外销是指在向国外销售的产品。

谁能说一说,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是百分之几?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幅扇形统计图。在每一幅图中,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都是百分之百。因为工厂的产品不是销往国外就是销往国内。合起来就是工厂的全部产品,百分之百。)

谁能再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工厂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指名学生回答。(一厂的大。)

4.对以上几幅统计图进行综合分析。

教师:根据刚才看过的三幅统计图,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工厂的生产搞得好一些?谁能试着说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学生回答。

可以多请几名学生分析,教师帮助综合与整理。例如,从第一幅图(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一厂生产产值的折线上升得快,说明一厂的生产搞得好;从第二幅图(条形统计图)中又可以看出。一厂的技术人员多一些,工人人数少一些,说明这个厂

比较重视技术开发,所以工作效率高,生产搞得好;另外,从第三幅图(扇形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一厂的外销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比二厂的高。也说明一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好。

二、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通过以上的复习,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在表示数量时各有什么优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和整理。

学生综合整理统计图的特点以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146页上的表。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4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何留好画横轴和纵轴的位置。

2.做教科书第146页做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审题,还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指名请几个学生给全班说一说。(毛衣的销售量从七月份起里上升趋势。到十一月销售量最大:而衬衫的销售量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趋势:)

四、作业

练习三十二的第610题: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篇6

设计说明

1.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旧知展开教学。

本设计充分利用“黄豆营养成分”这一情境,对教材内容略做调整,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自然引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分数乘法应用题作比较,体会两种问题的共同特征,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2.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

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的探究中,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这一理念,这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也能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求教师完美地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有价值的思想方法,这些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会用到,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上。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食物营养含量的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师:(手里拿一把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这些黄豆大约有多少克?(约250g)

师:你们知道黄豆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师:你们的想法和营养学家检测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营养专家还检测出了有关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36%,脂肪含量约占18%,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25%。

师: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我手中的`这些黄豆含有多少克蛋白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有关蛋白质含量的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含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手拿黄豆的情境,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到原来黄豆含有这么多有营养的物质。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解决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应该如何列式?

(1)师:我们已经收集到了很多关于黄豆营养含量的问题,你们能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设计一个求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吗?

(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编写题目: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36%,在250g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

(2)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并汇报交流。

①你能试着用画图法来理解吗?学生试着画图。

通过画图我们知道,求蛋白质约有多少克,就是求250g的36%是多少。

②学生试着列式:250×36%。

③列式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道题是求250的36%是多少,所以也要用乘法计算。(36%化成分数是,这道题也可以理解为“求250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2.计算蛋白质含量,学习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1)师:你们有办法解决吗?请同学们以250×36%为研究对象,4人一组展开交流,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

方法一: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

36%==250×36%=250×=90(g)

方法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6%=0.36250×36%=250×0.36=90(g)

(3)方法总结: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小学六年级桥教案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