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了教案及反思最新5篇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加入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每个教案都代表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雨来了教案及反思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雨来了教案及反思篇1
大班教案《日历加工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年、月、周的概念,认识日历,知道日历是查看时间和记录时间的工具,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日历加工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日历,知道日历是查看时间和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初步感知年、月、周的概念。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活动前认识汉字“年”、“月”、“周”(星期)。
2、材料方面:各种各样的日历、彩笔、可操作的日历记录卡、幻灯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日历加工厂
师:小朋友,小猴皮皮开了一家加工厂,加工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和幼儿互相交流,引导幼儿观察日历的外观、类型等)
二、认识日历
l 认识日历,欣赏几种不同类型的日历,感受日历的美。
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参观了日历加工厂,发现小猴皮皮生产的日历非常漂亮,有的和家里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挂历、年历、台历、记事日历、卡通日历、万年历等)
l 知道日历是记录和查看时间的工具。
师:你发现了吗?这些日历上都有什么?日历到底有什么用呢?
(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将幼儿的结论总结,每本日历上有12个月,每个月里有许多的数字,而且数字的颜色也不一样。)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学会查看日历的方法,那该有多好呀!
(出示幻灯,学习查看日历)
l 查看今天的日期
l 查看下周升旗的日期
l 查看星期六、星期天的日期
四、操作活动
五、小结
师:日历就像一个妈妈一样,每个妈妈都有12座房子,每座房子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数字宝宝,一个数字宝宝代表着一天,一座房子代表着一个月,一个妈妈就代表着一年,这一年过去了,就会有一个新妈妈来接替旧妈妈的工作。
反思
1、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协调。
在活动前由于我过多的考虑了活动的形式,比如:怎样就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怎样使活动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怎样使活动的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等等。而在内容(知识)方面没有做更多的准备,所以整个活动内容显得有些浅。在这方面我要加强学习,把活动形式与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样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2、要读懂目标。
目标中所说的是:认识日历,感知年、月、周的时间概念。而我把重点放在了认识日历上,通过参观、欣赏,让幼儿感知日历的美,通过给日历分类,知道日历对于生活的重要。这认为这一目标完成的较好。但是在感知年、月、周这三者之间的时间概念时,教师显得准备不足。只是对年进行了感知,而对于月和周幼儿感知的较少。
小百科: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雨来了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
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爱?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4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结束
活动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雨来了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清楚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a段。
2、初步尝试简单的合唱方式。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难点:
能清楚自然地演唱;唱准a段第三句的节奏。
唱准a段第三句的节奏、合唱的方式。
活动准备:
音乐《春晓》、图谱、古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唐诗,念唐诗进行发声练习。
1、提问:小朋友会念唐诗吗?
2、朗诵唐诗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春晓》
1、欣赏歌曲《春晓》两遍。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放音乐念词,熟悉歌曲旋律。
1)出示图谱,放音乐,老师指图幼儿观察图谱。
2)共同分析图谱,发现小花的位置就是唱词的地方,唱准第三句(利用声势、念词等方法使幼儿掌握)
3)发现休止的地方,唱准并创意休止符。(用模仿、跟唱的方法唱准)
4)跟音乐完整地念歌词。
3、学唱歌曲,能用清楚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a段。
1)教师弹琴,放慢速度,幼儿跟唱。(对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练习)
2)幼儿用清楚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a段。b段做摇头或小花摇摆的动作。
4、练习演唱。
采用分男、女生或个别演唱的形式进行歌曲的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地演唱。
三、尝试简单的合唱方式。
1、增添图谱内容,感受合唱的唱法。
2、示范合唱的方式,幼儿模仿学习。(声势、念词等)
3、分两组进行合唱练习。
课后反思
1、目标定位
从教学效果来看,目标定位较准确,有可操作性,有明显的指向性,并且整节活动以目标为中心顺利开展,难易程度适中。
2、教具准备
教具能为目标服务,简单易操作、易懂,利用率高。
3、活动流程
活动以导入——学唱歌曲a段——合唱三部分进行
利用幼儿诵读唐诗进行发声练习,即可以感受古诗意境,又可以起到开嗓的作用,学唱歌曲中,重难点突出,通过让幼儿观察小花摆放的位置不同,学习正确的诵读节奏。利用声势、语词的多次练习,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发现4/4拍的规律后,自然引向休止符的认知,请小朋友设计休止符号,发挥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在掌握的不太好的地方,我有意用钢琴慢速的进行逐句学习,使幼儿唱的音更准确更清楚。第三环节是对唱歌内容的难度提升,需要配合演唱,仍然利用图谱解决了这个难题,幼儿学习不费力,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孩子,依预设、依情况随时调整活动细节,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唱歌曲,大胆表现,有所收获。
不足:
1、写在黑板上的目标表达不准确,造成听课人对活动的理解和看法有误差。
2、准备好的ppt古诗背景图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没有展示,使得设计之初达到诗、歌、画三位统一的效果略显欠缺。
3、预设中还要对《春晓》的诗意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幼儿理解词意,感受意境,但在活动中被忽略了。
改进:
幼儿学唱歌曲时坐的时间有点长,可以再休息的间隙请幼儿听音乐舞动身体,一是起到休息嗓子的作用;二是让身体活动一下,劳逸结合,更有兴趣参与学习。
雨来了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2、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
4、学习8的组成,并知道一个数被分出的两个数小的数之间的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雪花片每桌一份,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桌面各贴一个数字(1-7),教师数字卡1―7,塑料花若干,小树、小花、水梨、葡萄数量各为八个。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
(1)师出示塑料花,引起幼儿种花树的兴趣,幼儿变魔术成为小花树,教师变成魔术师。
魔术师:“小花树们按照你们手里的数字,去找相应的花盆(桌子),把自己种下去!”
幼儿按照自己手中的数字寻找正确的位置。
“xxx花宝宝你种在几号花盆里啊?”
(2)、游戏:《花开花落》
师:“小花树在太阳公公和雨姑姑的照顾下,开出了x朵花!”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拿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师逐一出示数字卡2、3、4。)
花宝宝现在你开了几朵花啊?”
师:“一天晚上吹起了大风,有三朵花儿被吹走了。”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拿走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花宝宝现在你还有几朵花啊?”
教师继续出示数字卡,直到幼儿人手有7朵小花。
2、正确感知8的数量,认识数字8,训练发散性思维,发展想象力。
(1)、感知“8”的数量。
师:刚才花宝宝们有7朵花,现在花仙子又给了你一朵,数数,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继续操作雪花片。)
(出示蜜蜂教具并与小花对应排列)“蜜蜂来采密了,看看来了几只蜜蜂?”
“花朵和蜜蜂一样多吗?”幼儿点数。
(拿走一只蜜蜂)“飞走了一只蜜蜂,现在还有几只?谁多谁少?”
(增加一只蜜蜂)“又有一只蜜蜂飞来了,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蜜蜂?”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小蜜蜂为花宝宝准备了礼物,找找看有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它们是怎么安排的?”
(教师出示小树、小花、水梨、葡萄的图片,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礼物虽然它们的排列方法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8”。
(3)、认读数字“8”,并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师:“无论它们怎样排列,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8”,并且集体认读。
师:“数字8象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
葫芦、眼镜、雪人……
师:“8除了表示8棵小树、8朵小花、8个水梨、8串葡萄,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3、幼儿操作练习:
(1)、守恒练习。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
(2)、多角度分类。
4、幼儿自由创编8的组成故事:
8象葫芦,葫芦娃妈妈带领小宝宝去消灭妖怪,1宝宝和7宝宝用千里眼观察妖怪的动向,2宝宝和6宝宝用顺风耳听见妖怪们在说:羊妈妈不在家,它们想去吃掉小羊。于是葫芦娃妈妈派3宝宝和5宝宝变成隐身娃藏在小羊家里保护小羊,4宝宝和4宝宝等妖怪来了,一起吐火消灭了妖怪,从此小动物们过上了开心快乐的日子。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雨来了教案及反思篇5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音乐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体验快乐的心情。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复习巩固
1、师弹琴,男女生分声部合唱歌曲《布谷》,并能边唱边做do mi sol的手势。
2、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歌曲。如:《嘀哩嘀哩》、《小燕子》等。
三、情景导入
1、小朋友,春天在那里?让“春姑娘”带领我们寻找春天吧。
2、老师扮春姑娘说:“春天悄悄的来了,她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同学们,你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来用自己的方式赞扬春天呢?学生朗诵春天的诗歌;歌唱春天的歌曲。听,春姑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四、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放范唱录音,学生听赏。
2、生随乐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进一步用声音感受旋律的起伏顿挫。
3、师有感情地领学生朗读歌词。
4、师放伴奏音乐,学生随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5、师边弹琴,边范唱歌曲。
6、师分句弹旋律,生试填唱词。
7、师生随乐接龙演唱。
8、师纠正易错处。(注意附点要唱准确)
9、师放伴奏音乐,生有表情地轻声演唱歌曲。
10、男女生分组比赛演唱歌曲。
11、师放音乐,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春天来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春天的美景,也用我们自己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春天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春天来了》这首歌的音乐,自由做动作出教室吧!
课后反思:
?春天来了》是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的歌曲,这是一首充满喜悦和童趣的歌曲。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新课标精神来指导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听辨、拍击、视唱、视奏,然后再让学生将整首歌曲的旋律完整地唱出,这样,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唱,我认为较为成功:
1、教唱前,我以复习关于春天的歌曲引入,如:《小燕子》、《嘀哩嘀哩》等,启发学生想象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盼望春天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2、歌曲每句的开头都在强拍的后半拍起拍,我启发学生轻声哼“嗯”,一次能让学生唱准节奏中难点节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先学习歌词,再学习节奏,有效地让学生结合歌词进行训练。
需要改进之处:
1、在授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把歌词在《春天来了》的歌曲旋律中,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这样,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会把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
2、提问的面还不够宽,应该尽量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3、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4、今后教唱歌曲时,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气息歌唱的方面尚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