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7篇
对于调研报告,我们必须要依据任务的需求,制定出可行性高的调研计划,在调研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务必做到准确无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1
8月下旬以来,在常委会孔炜副主任带领下,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前往我市五个县(区)、市教育体育局及7所中小学校,听取了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汇报,召开了6次60余位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认为:
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等相关法规政策,围绕建设区域教育高地目标,不断加大队伍建设吸引、稳定、培养、提高工作力度,着力推进教育人事任用与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壮大骨干教师队伍,着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形成了教育尽心用力、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良好局面,努力为深化教育改革和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供师资保障。
主要情况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教师队伍建设法律法规落实
一是依法落实教师待遇。
落实了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县(区)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的10%用于发放乡村教师津贴、给中小学教师缴存五险一金等法律和政策规定。比较公务员年度目标绩效奖调整幅度,市、县(区)不断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该项奖发放额度。
二是坚持教师表彰奖励制度。
坚持了市级每两年评选并“表扬”奖励一次模范校长、优秀教师及优秀乡村校长、教师,县(区)每年“表扬”奖励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制度。20xx年以来东区又加大了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表彰奖励力度。
(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
一是针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有偿家教等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完善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办法》。重点完善了师德师风考评和社会监督机制,在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任、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二是有针对地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和榜样激励教育。
(三)不断强化吸引、稳定、培养、提高措施
一是建立了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制度。市级建立了中小学直接考核引进市外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教育人才和免费师范生制度。“十二五”以来全市中小学直接考核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36名、免费师范生151名。东区等县(区)还实行了中小学到高校直接选招优秀师范本科毕业生制度。
二是大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制定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培训目标、要求明确。依托市教育培训中心、23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团队、9个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全员培训与重点培养结合、一般通识培训与教研科研结合,强化示范引领、平台载体建设。
三是着力稳定骨干教师及农村教师队伍。市级坚持了《攀枝花市骨干教师评选奖励办法》。东区、米易等县(区)还不断加大骨干教师激励力度,米易县骨干教师津贴高于省、市标准。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20)》。建立了乡村教师免费体检制度。周转房建设基本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住房问题。专业技术职务指标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的力度逐步加大。
各县(区)均建立了边远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制度,盐边县乡村教师补贴根据学校边远情况分别为每人每月500元、700元、900元和1200元。东区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强化了引进优秀教师、聘用专家型人才、评选表彰突出贡献人才、设立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政策。东区、米易、盐边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县(区)域内城乡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之间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有效开展。
(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中小学教师学历基本实现100%达标得到持续巩固。学历提升率:小学专科以上96%、初中本科以上89%,高中研究生以上8%,比20xx年分别提高14.4%、7.7%、4.4%。同时,骨干教师队伍稳定壮大,全市包括在岗特级教师在内的市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突出贡献专家、市县级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比“十一五”时期提高7个百分点。农村教师学科结构不断改善,音体美及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师得到了持续补充。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
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由省上按城乡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标准核定,再由市机构编制办按省定师生比例标准核定给县(区)及市直属中小学校。总体看,按师生比例,我市中小学编制数量足够,但实际存在结构性不足问题。
一是我市广大农村,小学几个或几十个学生的学校多,需要超比例标准使用编制。与此同时,教师因病和年龄大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较多。据统计,全市因病占编不在岗的教职工有122人,因年龄大原因不能承担满工作量的教师也达到一定比例。有的学校甚至不足100名教职工就有10多名教师因病长期不能工作或不能满工作量工作。
二是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后,学校管理和生活服务工作量增加,编制政策却没调整,编制没增加,农村学校教师兼职管理工作比较普遍。由于各县(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同,有的县(区)学校还普遍存在用生均公用经费聘用临时人员情况。
三是原企业学校移交地方后,工勤、息岗待退人员多且消化慢,在编不在岗人员仍然占有一定比例。另外,二孩政策后产假教师增多,产假时间长,也加大了学校人员不足矛盾。
(二)偏远农村学校老师引进难、留住难问题仍然突出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我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和重点。多年来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交通条件限制,农村学校教师始终引进难、留不住。据统计20xx—20xx年期间,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流失到辖区以外教师数占同期引进教师数的比例分别达到18.5%、26.26%、41.91%。
(三)市直属学校现行教师补充和激励政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利影响急需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市直属学校教师补充面临“招不够”、“招不好”困境。
20xx年起,我市严格执行川委办[20xx]7号文关于市(州)属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原则上应从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的规定。按此规定,市直属学校不能招考应届大学毕业生,也不能招考东区、西区和仁和区政府所在地学校教师及省内贫困县教师,只能招考本来就有教师引进和稳定困难的米易县、盐边县及仁和农村学校的教师。20xx年以来,市直属学校公开招考教师开始面临因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规定比例,一些急需学科不能开考因而教师不能及时足额补充到位问题。目前,市直属仅9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临时代课教师就达到了41人。如果招考符合报考条件的县区在岗教师,也不利于县区教师队伍的稳定。不仅如此,该项政策的执行还致使市直属学校补充不到优秀大学毕业生,对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的不良影响将是长远的。
二是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政策面临现实问题。
市直属学校直接考核引进市外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教育人才,受攀枝花地域交通等条件制约,并且没有纳入享受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范围,引进较困难。同时,研究生以上学历等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园)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也不十分适合这些学校的实际需要。
三是市级教师激励机制弱化。
20xx年,根据《关于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专项工作奖励政策的通知》(攀委办〔20xx〕88号)要求,我市20xx年市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有关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表彰”制度调整为”表扬”,奖励金额减少并不再列入财政预算,由来源不稳定的教育捐助基金支出。与省内一些市州,甚至我市县(区)相比,市级教师激励机制明显弱化。
三、建议
(一)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县管校聘”改革是国家、省优化县(区)域教师资源、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瓶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也是缓解编制和职称岗位结构性不足矛盾的良方,应加快推进实施。要按照编制部门统一核编、人社部门统一设置岗位、教育部门统一招聘管理、学校使用考评的职责要求,督促县区政府承担起教师“县管校聘”的主体责任,促进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及县(区)域内、学区间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缓解编制结构性不足、学校间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紧缺和空余不均矛盾。
(二)依法强化教师表彰激励。我市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需要有一定力度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作支撑。《教师法》关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的规定表明,建立优秀教师表彰和奖励制度是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与津补贴或地方、单位制定的表彰奖励制度不同,是法律规定,有法律效力。我市应依法强化市级优秀教师表彰和奖励工作,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三)切实解决市直属学校教师补充问题。
一是深入研究省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准确理解和把握上级政策精神,学习借鉴其他市州执行政策的经验、做法,切实解决市直属学校教师补充问题。研究制定市直属学校有计划地直接到普通高校公开招考优秀应届毕业生政策,切实保障市直属中小学教师队伍既满足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适应攀枝花建设区域教育高地的要求和群众对子女接收良好教育的期待。
二是将直接考核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等高层次教育人才纳入享受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
(四)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地区骨干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我市中小学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已经达到23%,但是与我市建设区域教育高地的要求还有差距,各县(区)骨干教师比例、结构及使用管理工作还不均衡,要进一步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进一步提高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比例,使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5%,为不断扩大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提供师资支撑。
二是加大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教师一对一帮带制度,带出一批农村学校学科骨干,促进城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断提高。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2
根据县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问卷调研提纲,就我校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xx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实有在编教师83人,现在在岗教师为78人,借出2人,3人因病不在岗,学历达标百100%。
1、目前,我校现有2名教师个人自行借调到了xx县进修学校,三名教师因病不在岗。我们对下一步清理整顿占编不在岗的教师的问题建议为:尽快归岗。
对畅通教师“出口”问题建议为:
一是尽快补齐学校编制;
二是严把借调关口。
2.在编专任教师中,没有人是由原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
3.现在教学岗临时聘用人员为2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40%;临聘人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编。
对于彻底解决临聘人员问题有何建议为:
一是压缩招生;
二是县里统一配备教师;
三是现在借调出的教师尽快归还原单位本岗位。
4.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是97%;现在编教师中有81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人数,小学高级、中学高级职称存在比较严重的已评待聘情况;
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体制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一是入口多,评上的多,聘任的少;
二是鱼龙混杂,不具备相应职称级别的资格能力。
现执行的评审条件、办法和程序科学合理。有效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建议为:
一是提高评价教师能力标准;
二是给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
三是上级部门不能乱干预。
5.没有设立农村牧区教师岗位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助或专项奖金。
对于吸引和引进优秀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任教的建议为:
一是提高生活方面的待遇;
二是提高政治方面的待遇;
三是提高职称方面的待遇。
6.目前,本校主要是通过政府统招,统一开支为主渠道补充新教师。
对于今后规范新教师招聘工作建议为:
如果由学校招聘,由学校来解决新教师的工资开支,学校压力极大,还是采取政府统招,统一开支的渠道补充新教师的方式效果好。也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回校任教。
7.目前,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是由组织考核任命选拔任用的。实现了归口管理。
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体制下产生的校长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个人素质较差。
对于下一步校长交流工作的建议为:民主推荐,竞聘上岗。
8.地方财政未设有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而是由学校出资校总经费的3%给进修校作为本校老师的培训经费。
对自治区组织的各类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建议为:求实务实,不能通过虚拟的网络形式培训,应该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为主要的培训方式。
9.就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采取的措施为:积极传达、落实主管局对此项工作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效果较好。
下一步的规划为:
一是充分学习贯彻落实县教体局的指示精神;
二是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我校已经建立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并且已经启动了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我校有四名教师已交流到农村学校工作。
交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交通生活等后顾之忧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
二是大部分校长教师对原有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存在不愿交流的情绪,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在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去新的环境生活和工作。
对于有效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施的建议为:
一是交通等配套保障措施要到位。
二是可以以镇、片或一定的行政区域设定学区,试行学区管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3
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握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由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委员参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如何?
2.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调研时间:
10月21日-25日
三、调研形式:
1.发放征求意见表
2.召开座谈会
3、走访
4、设立意见箱
四、调研对象:
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干部群众
五、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从编制结构来看,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58人,后勤人员9人,民办人员2人,超编2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31-50岁1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6%;50岁以上3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55周岁以上教师占35%,3-5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中级职称4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初级职称2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基本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5人,大专33人,中师及高中25人,学历达标率100%。
2.教师配备不科学。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86人。语文教师15人,代课1人;数学教师14人,兼课2人;英语教师2人,代课2人,兼课2人;音乐专职代课1人,美术专职1人,体育专职4人,科学专职2人,综合实践活动专职3人。4人怀孕在家休息,4人育婴哺乳期给予课时照顾,1人大病住院,7人被城区学校借用(其中30岁以下的5人)。兼课教师不能胜任所教学科、代课教师专业水平贫乏、专业教师被挤用、师资流失或师资力量不足明显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民转公”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左右,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教育教学需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13人,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校级干部不兼课,中层干部兼课少或不兼课,这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素质不平衡。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76.9%,平均年龄50岁,领导班子很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管理方法保守陈旧,对年轻有为教师不能大胆任用,瞻前顾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偏少,在区级、市级有影响的教师还缺乏。公开课始终停留在少数年轻教师身上,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缺乏主动,躲前闪后,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现状,对年轻教师缺少影响力。少数教师不思进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满意度不高。
青年教师工作激情受到约束,办公环境、领导重视程度,导致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工作缺少钻研精神,竞争意识不强。
4.教师管理不到位。无论是考勤还是课堂督查,无论是食堂管理还是办公室管理,都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少数教师不按时到岗、早退、中途经常外出;私自调课、班级无人上课、合班上课时有发生;食堂人员自由散漫,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办公室教师跑岗、闲聊等。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5.教师健康不乐观。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偏头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慢性病、“三高”等。教师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导致身心疲惫。学校不能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导致教师有病不能早发现、早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六、主要措施:
1.合理核定编制,科学配备师源。
(1)上级人事部门要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解决农村因缺编造成的困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农村教师的流动,对借用教师要实行申报制,对学校教师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实行“有借用不分配”原则,从政策上堵住农村教师外流现象。
(2)学校对老龄化教师或多病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动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教师提前离岗退养,另一方面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实行转岗使用。对提前离岗和转岗人员的身份、工资待遇以及有关个人利益问题,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让留者情愿,去者甘心,没有顾虑。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政治理论、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典型事迹,开展“求真务实,解放思想”、“责任与奉献”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二是组织开展“争当师德标兵,做人民满意好教师”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把学习《规范》、贯彻《姜堰市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考评量化打分标准(试行)》,落实到教职工日常的具体言行中,引领广大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六有”好教师。三是建立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评学校、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三评”活动和教师承诺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形式了解各方面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学习。一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确定培训资金投入,保证定期轮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外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公开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教学能手讲学授课,为教师引线指路;定期派员外出观摩学习,为教师筑石铺路。
(3)重视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一是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人,做到培养一个,发展一个,选拔一个。二是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签订合同书,以骨干教师带动、带好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传真经、露一手、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引导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做到“三字一话”天天练,教学反思经常写,教育专著日日看,读书笔记周周写,教学工作月月查,论文勤动笔,课件勤制作。
(4)启动“名师工程”,为教师成长导航。制定师资培养三年规划,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新秀,五年成能手,十年成骨干,十五年成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成名师”。评选出首届校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1)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有形的榜样、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指挥。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无论面对大小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论工作环境好差,工作难度大小,都能迎难而上,以苦为荣。涉及荣誉、经济利益的`时候,一不争二谦让,不和教师争荣誉。在思想作风方面,力求清正廉洁;对工作实事求是,不搞报喜不报忧;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
(2)勤于督查,对症下药。疏于管理易导致领导层失去公信力,教师思想麻痹。实行层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事事有人过问,人人过问事情。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不流于形式,有工作台帐,办事日记,做到考勤心中有数,教师到班有底。坚持一日三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当场解决。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制度不是形式,不能走过场,贴在墙上不对照,说在嘴上不行动,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就是公约,是全体教职工执行的准则,大家要常对照,常排查,常反思,有改进。领导要下基层,到办公室,到课堂,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有调查,才能说服力。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有刚性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要对事不对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维护学校声誉,树立自身形象。
4.关注教师健康,丰富教师生活。
(1)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平时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教师压力,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压力。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让教师的健康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改善食堂伙食;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对教师家庭困难,学校应尽力给予帮助解决,让教师安心工作。学校在评优、晋级等问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停留在少数人,不圈点对象,不作凭老印象,不暗箱操作,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还领导一个清白,给教师一个明白。
(3)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让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在住房、子女上学、晋级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4
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12月6日,白河中心校组成了以周金凡主任为组长、马明林书记为副组长、中心校其他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了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汇报,广泛征求意见,基本掌握了白河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白河中心校辖区共有中学2所,27 个教学班,在校生 1968 人,现有在编教职工 145人;小学12所,96个教学班,在校生5215人,教职工261人。
近年来, 白河中心校始终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挖掘教师队伍潜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进步。
一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从中学教师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66人,占教师总数的45.52%;36至45岁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37.93%;46—60岁教师30人,占教师总数的20.69%;一中、二中中青年教师占主体,并形成了合理的梯度。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139人,占教师总数的53.26%;36至45岁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28.50%;46—60岁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17.24%;教师年龄梯度不明显。
从教师职称结构分析:有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78人,初级职称190人,员级职称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8%、44.39%、47.38%,1.25%,职称比例比较合理。
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近年来,白河中心校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白河中心校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等10余项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坚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规模培训现有教师,形成了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育、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是师德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白河中心校以“师德标兵”评选为抓手,以师德报告会为主要形式,狠抓了师德培训、师德考核工作,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各类评先树优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业务骨干和师德标兵。目前,中小学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6人,市级骨干教师2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1岁,30岁以下教师只占
14.2%,46岁以上教师占19%。自20xx年至今,小学教师队伍中离退休人员已达72人。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和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已达6人。如果根据省里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农村小学教师超编,但由于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任课教师年龄偏大,不能在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较多,因此,小学实际缺教师36名。为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的缺口只好由代课教师来补充。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按省里规定的“开齐课程,开足课”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存在。
三是教师职称福利待遇较低。一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合理:共有小学教师261名,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使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下的教师们很难接受。二是教师工资福利低。仅在工资表上看,同样学历、教龄和职称的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就比市直中小学教师低四五百元,这给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议
要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政府:
一是要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坚持新进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和相应的学历条件,所有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上岗;要优化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尽快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二是要建立新教师年补充机制,为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情况,在计划内,通过考试的形式公开招聘新教师,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和部分学科教师缺额现象。
三是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5%—10%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四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为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当称职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树优、年度考核等活动中,要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5
截至20xx年12月,南坞一中县编制办核定教职工人数为人,实有教职工数名,其中专任教师名,职工名,平均每班教师数,师生比为1:,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高级中学教师名,平均每班教师数,师生比为1:,本科学历名人,达到%,其中专科%。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数量除部分紧缺学科外基本满足,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主要有如下特点:全校35周岁以下教职工名,占教职工总数的%;36~45岁教师名,占教职工总数的%;46~50岁教职工名,占教总数的%;51~55教职工名,占总数的%;55岁以上教职工名,占总数的%。
教师队伍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高层次学历比例高(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省级学科带头人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职务有名,中级教师职务有名,初级教师职务有名。在职教师具有中高级职务人员占教师总数的%,其中高级职务占%。学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较合理。
一、南坞一中的具体情况:
1、校长人数、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我校教科局直接考核任命的校长1人,具有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2、校长的选任、考核、奖惩等情况。
为全面掌握校长履职及办学绩效情况,学校组建了校代会,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局对校长的考核,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进行考评。对学校校长工作完成情况的综合考核、常规教学和常规管理考核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两次,行政、民主评议每年一次,实行百分制加分与扣分方式。
考评领导小组对优秀校长按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对不达标的校长采取诫勉谈话,对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将视其情况进行调整工作或解聘。
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校长交流、轮岗的依据根据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今后5年内将是教师退休的一个高峰时期,故及时补充新教师是缓解今后5年内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瓶颈的一大关键因素。经报上级政府部门批准,近2年共招聘特岗教师8名,补充教师队伍。
3、加强师德教育,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师德水平。
每学期我校都举办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班,集中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师德水平。
4、严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务晋升条件审查关,努力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规定,认真审查申报晋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教研、科研条件,侧重审核其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从事教科研能力,并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对违反师德规定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教学工作“备、教、改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或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决,坚决不予申报,有效地遏制了职评工作中只讲申报条件,不讲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教科研能力,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从而净化了人才队伍风气,使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真正成为教育人才队伍成长的有力推手,促进了教育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5、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通过年级选拔,对有发展前途的教师,定向给予指导和培养。近年来,我校先后有名教师在市以上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为了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不但让他们承担各级课题研究及教学试验工作,而且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和专业成长的通道。
6、加强教学研讨活动。
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同行听课等业务学习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组织老教师上观摩示范课,开展教学评议活动,通过同行互动合作,解决其教学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专业成长。学校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工作内容,期末开展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7、推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各级组织的培训,让他接受系统理论学习,提高其理论素养。
近年来,我们共推荐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师观摩培训。组织名教师参加县级教师观摩培训,组织名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并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培训。成立了领导组,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及检查评估细则,认真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8、认真开展校本培训。
按照“坚持结合教学改革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的原则,要求教师自修,抓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工作。鼓励教师参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在职进修,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予以时间保障。近年来,有名教师取得了本科学历。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严格执行教职工请假制度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落实了教师绩效工资,严格兑现奖优罚劣。加强教师量化考核。按照《南坞一中学科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全面客观评价每位教职工,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骨干认定、绩效工资兑现、职称评审、调整调动和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10、抓安全,促进各项工作得到稳步发展。
为统一指导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印发了《南坞一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的安全工作责任。为了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各班利用集会、班会、安全警示牌、板报、标语等,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关注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教育。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在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期间进行安全演练,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了狠抓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学校配合镇食品药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学校饮食安全大检查,健全了食堂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各种食物原料定点采购和索证制度,并建立台帐。为了全面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一)编制教职工数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按照开足开齐课程要求,我校每年女教师请产假多;学校到退休年龄的教师人数不断上升,造成学校编制教职工数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二)音乐教师稍有短缺。
按照标准配备音乐教师,我学现有18个教学班,还缺音乐教师1名,加上学校教师有到外地支教等因素,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活动。
(三)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就目前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而言,其主流是好的。但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作风不实。部分教师敬业意识不强,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
二是敬业意识不强。
个别教师对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消极对待,出勤不出力,不能“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
教师工资待遇低,除正常的档案工资以外,几乎没有其它收入,加之学校管理严格,对因病因事请假的教职工在绩效工资中扣除工资较多,与其它行业的干部职工相比工作强度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教职工中多数人员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教师感到社会地位低下。
三、建议与对策:
(一)健全机制,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
通过定编定岗,不断增添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可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不光要留住现有的好教师,同时要招进更多的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健全教师的补员机制。
(二)加大教育投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通过严格的教师考核评价,建立切合实际的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起关键作用的骨干教师予以重奖。奖励要按实际大小分别确定,拉开档次,不能搞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三)提高教职工师德师风个人修养。
认真组织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结合《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化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育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近师德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经常弘扬先进、宣传典型促使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断加强教师敬业爱业教书本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四)加大教职工的培训力度。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骨干教师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要增加培训经费,扩大教师的培训面,让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的优质资源培训。
(五)建立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度。
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动真格建立竞聘上岗、能上能下、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效能和办学活力。
(六)切实提高农村教职工待遇。
1、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农村学校教职工的办公条件,为相关教职工配备电脑。加大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力度,并区别不同的教职工数量和住房条件,安排不同数量的周转房建设规模。
2、职称评聘给予倾斜。建议适当提高农村中学中、高级教师职称聘任比例,并适当放宽评聘条件。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6
一、我县共有40个乡镇,总人口接近34.6万人,在校学生数(事业报表)为:
高中学生2497人、初中学生8945人,小学学生42579人。全县中小学教师人数为2274人(含19个临聘教师,含20xx年、20xx年、20xx年特岗教师17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8人。学历达标中小学均达100%。中学系列职称高、中、初所占结构比例为(17%、44%、39%),小学系列职称高、中、初所占结构比例为(3%、43%、54%)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为2650名。各类临聘、代课教师450余人。教师队伍的补充主要是通过特岗教师、公招、考核聘用等形式。
二、近年来我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的工作: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1 建立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组组长和学校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的办法。
2 结合省、州、县教师全员培训的有关规定,全县教职工至少参与了一轮以上的师德师风培训任务,培训面达100%,全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涌现出一些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3 及时转发省、州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特别是20xx年12月转发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组织宣讲团,分片区、学校 集中教职工进行学习和宣讲,宣讲面达100%。
4 根据省、州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县政府对全县职工考勤管理的规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越西县教育系统考勤管理制度》(越教发[20xx]65号),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教职工的考勤管理办法。
5 结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及绩效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第一位,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其它考核均不合格,不享受30%的奖励性工资的分配。不能参加评优、晋职和调动。
6 从主管局到基层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近、中、长期培训计划。
(二)实施越西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
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根据省、州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推荐的要求和《中共越西、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xx]49号),结合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培训办法,做到梯层次培养、选拔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共计246名,学级骨干教师790名,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为适应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县20xx人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省级、州级、县级、校本级),通过培训,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掌握把握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胜任新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增强自主研修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教职工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
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根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凉山州教育局关于实施凉山州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的通知》(凉教人[20xx]48号)和《中共越西、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xx]4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系统教师学历情况,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主要采取脱产学习、进修、自学等方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小学教师中学历合格率为100%。
(三)、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结合省、州、县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了推荐选拔国家、省、州、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的选拔推荐办法。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1 根据省、州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校长推荐选拔的实施办法。
2 制定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学期、学年任期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作为校长提拔、任用、交流的重要依据,
3 加大培训力度。结合省、州校长培训的要求,拟定了我县校长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参加了省、州、县级培训,培训面达100%。
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依据川编办发(20xx)23号文件和近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炊事员和管理员配备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核定的标准,我县中小学应有教职工4066人(其中专任教师应为2902人,教辅人员1164人),而目前实有中小学教职工2257人,尚差1809人。全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6.5岁,再过几年,就将迎来退休的高峰期。
尽管我县每年都要公开招考教师,由于调离、退休、辞职、转行等原因每年教师自然减员达70多人,教师紧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因为缺教师,许多学校不得不大班额教学,将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合班就读。为了上学,一些边远农村的孩子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步行数小时,学生辛苦,家长心疼,教师心酸。
为了保证这些孩子往返安全,一些学校不得不采取压缩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提前上课、提前放学的办法。对一些必须保留的村小校点,各学校只能临时聘请代课教师应急。但目前代课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学校面临代课教师不好找、也不好管的现状,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2 人力资源单向流动,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城乡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比教师待遇好的职业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向往的目标,因此报考公务员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优秀教师更是“孔雀东南飞”,导致了学校优质师资严重流失。一些学校实际成了优秀教师的实习基地和培养基地,新进的教师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一旦崭露头角,要么跳槽、转行,要么就被条件更好的学校“挖”走。部分教师觉得继续任教,个人得不到较好的专业发展,于是也纷纷加入了跳槽的行列。
3 工作激情调动难。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后,虽基本做到了“六个全额预算”,但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用于学校公业务开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其它经济来源,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由于学校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相应经费,工作“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师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责任感减弱。
4 岗位设置与教师职称晋升及教师交流和轮岗的矛盾。自20xx年实行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制后,学校中高级职务比例规定了上限。
一方面直接导致部分学校中高级职称比例超标。导致这些近三至五年内难以分到中高级职称指标。教师职称与工资直接挂勾,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岗位的限定,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交流和轮岗。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和轮岗制度的执行。 5 受编制的影响,农村初级中学学科不配套仍然突出。
三、思考与建议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要构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彻底实现教育公平。温家宝说过:“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1加大经费投入。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逐渐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工资收入逐年提高。但如果将工作总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则他们的工资待遇就不算太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保障制度和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2 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 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按实际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保证教师配备需要。
3制定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应包括: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支教教师生活补贴制度、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优惠制度、农村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等,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
一是在基础教育“百千万工程”中,注意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的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教师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4鼓励、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制订相应奖励措施,引导县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中小学流动,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与拓展。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城乡互动”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强烈呼吁社会各界“资教”、“走教”、“支教”。开展灵活多样的“智力支教”形式,实行定期支教与短期支教相结合、全职支教与兼职支教相结合等。
智力支教也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 、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校帮校,培训、辅导乡村教师。
5建立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以上经历者,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现行政策只限于评高级职称);鼓励合格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
学校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篇7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 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 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 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3. 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 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