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7游读后感模板7篇
大家应该知道优秀的读后感也要建立在我们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哦,每一本书籍都有值得我记录的地方,你知道该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心灵7游读后感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灵7游读后感篇1
?心灵游戏》:作者是毕淑敏,作家、内科医师兼心理咨询师。开始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了,心灵游戏,就是跟自己的心玩游戏,应该会很有意思。读完之后,发现虽然在写法上面有些粗糙,但是在书中的'几个游戏中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书中共有七个游戏,所以这本说也叫心灵七游戏,依次是:我的五样;谁是你最重要的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支持系统;再选你的父母;写下你的墓志铭;生命线。在这些游戏里对我个人而言最有收获的是我的五样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两个游戏。
我的五样相信大部分人或者听说过或者作过类似的游戏,就是在一张白纸上飞快的写下你生命中认为最重要的五样东西,人或者物都可以。然后我们假设人生中会出现一种意外,必须要你在这五样中舍弃一种,然后依次再舍弃四次,看我们最后剩下的和我们舍弃的顺序。然后你可以好好记住这个顺序,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不妨在脑海里再重现这样的选择,也许答案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我最喜欢的游戏,它让我对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和安排。游戏很简单,表格我也已经做好了,就是罗列了一些我们自身具备和想要的条件,分别让我们写出真实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还有别人眼中的自己都是什么样子。这个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所以你可以毫不隐晦的写,写出来之后整体的比较一下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现在要开始做什么样的改变。书中的游戏没有我表格中的后两列,那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因为根据这个游戏,我已经做出了一个改变计划和时间的期限。“要想保持心灵健康平和,重要的原则就是对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物安然接纳。如果你经常扭曲自己,让真实的自己躲藏起来,企图用假象蒙蔽你周围的人,那么你伪装的越像,你付出的代价就越多。”这是作者的一段话,给我的启示就是要诚实的对待自己和他人,这是最划算的做法。不能改变的,等到来生去实现吧,但是可以改变的,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去改变!
常听人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就是最难的事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应该算是这类的问题,作者也说在她的心理咨询中心被问到做多的问题也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时间这样的问题。但是回答起来还真是很有难度。我不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还是最难了解的人是自己。我觉得我上面说的话好像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又相互矛盾着。人真的是很神奇的动物呀,我穷极我一生要作的肯定就是不停的去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这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和最有意义的事情。
心灵7游读后感篇2
暑假,我读了一本《心灵鸡汤》,受益颇多。书中写了许多在成长中遇到的磨难和经历,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更让我悟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我以前像是个温室里的花朵,所以养成了自信心不强的恶习,只要有问题就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甚至有时候接受了任务还会退缩。自从我读了《心灵鸡汤》中的一篇名叫《逃难的国王》的文章后,我懂得了:无论是谁都不能轻易推卸责任,必须要去尝试,才能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行。如果敢于尝试,可能会做不到;但是,如果连尝试都不敢的话,那就一定做不到。
?逃难的国王》中国王的军队溃散了,国王扮成牧羊人逃到了一个伐木人的家里,伐木人的太太让国王看着蛋糕,自己去挤牛奶,可她回来时却满屋都是黑烟,因为国王在看蛋糕时满脑子都是怎样重整军队。等到伐木人的太太骂他时,他才回过神来。
虽然是在骂国王,但国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择日,国王就重整了他的军队,打败了敌人。国王通过这件事,明白了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个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应该切实的去完成。而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一个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这篇文章为我在迷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告诉我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指点我要切实的做事。
心灵7游读后感篇3
?心灵鸡汤》是一本让人受益终生的书。它是由一个个感人、饱含智慧的小故事组成的。读完这本书,自己有很大的收获。自己觉得《心灵鸡汤》就像是一道精美的精神粮食,读完之后,犹如品味了一道丰盛的智慧大餐。
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由于不慎跌进火盆而失去双手。但他身残志不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朋友的鼓励,尝试着用残臂摄影。他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最终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唯一的一名“无手摄影家”。他就是郑华龙。孤独个性签名
读了这个故事,让自己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那时候,自己一向想有一本自自己编写的书。经过自己反复构思,写了第一章。可到了下方的故事,自己却一点头绪也没有。自己苦思冥想,只要一有空闲的时光,自己都用在写作上。许多天过去了,自己还是一点都没有写出来。看着那空了一大块的白纸,自己想:自己还能把这个故事写完吗?自己放下了,自己把自己自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锁在柜子里,再也没有去看过。和郑华龙相比,自己是一个多么容易被击垮的人啊!
从这个故事中,自己明白了:人们往往强调成功所需要的外在条件,可实际上,尝试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才是成功更为重要的动力。只有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坚持,才能走到成功的终点。文中有句话说得好:敢想,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生活中,自己们常常敢想,但不敢做;敢想,也尝试去做,可遇到小小的困难就放下;有些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做什么事情,总会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要是自己们遇到困难就对自自己失去信心,那自己们还能做成什么事呢?自己们大家都就应向郑华龙学习,学习他那种敢想敢做的精神,学习他那种顽强的毅力。那么,自己们的终点必将是成功。
心灵7游读后感篇4
下面是《心灵鸡汤》一书中“放慢生活的脚步”一部分中的故事:
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牌子的橘子特别好吃啊。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
我觉得很遗憾,但他的话突然让我有了想法。是的,作为一个橘子,哪怕是再好的橘子,也照样有人不喜欢。
去年,我在学校教务处主任竞选演讲中,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橘子的问题来,我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说:“请相信,我将尽我所能做到最好,虽然我无法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橘子,但我一定努力做一个最好的橘子!”
我的演讲获得了成功,我想,是因为我态度的真诚。
当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他人对我不满时,我首先检点自身,力求做到更好,然而,也有太多太多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并非我的过错。这个时候我便对自己说:“何必苦恼?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
这个世界上,各人都有自己所爱的萝卜青菜,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很多问题,不是单项选择,答案往往丰富多彩。确定的世界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每一件事情的变化都有n种可能。
因为谁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世界,所以,人们喜欢欺骗自己说:答案是早就存在了的。
所以人们常不被接受而苦恼,总以为错误一定来自自身。我们总想:“也许我不是一个好的橘子。”在沮丧中,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信任,在他人的眼光中,我们匍匐前行,有时候甚至失去了前行的勇气。
这几天,接二连三听到南京市的几个中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的消息,甚至有好事者称今年为南京教育界“跳楼年”。我感到不胜寒凉的悲哀。
我们且抛开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不谈。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没有应试,我们的孩子们也必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是否该早点教会他们舒缓压力,积极地面对现实?
我想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说:你的孩子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并不等于他就不是一个好橘子,发现他的优点,你将发现他是这样地令你们骄傲。给他们自信,这才是你们所能给与他们人生的巨大财富。
我想对这些孩子说: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别人爱吃香蕉苹果,那绝对不是你的过错。开心的接受自己,才能走长远而宽阔的道路。
若全世界的人都不肯认同你,那确实是你出了问题,如果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对你非议,真的没有必要介意,因为,你不能,也不必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橘子。
生活中遇到他人对你自尊和自信的打击,或者是工作上的责难,或者是学习上的嘲笑,或者是爱情中的被遗弃,确实都是生活中很残酷很难接受的事。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最脆弱的东西,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这么差啊?”而后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使我们沮丧甚至一蹶不振。
我唯一想说的是: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你只能努力去成为最好的一个。很多时候,事情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你不放弃,继续努力下去,迟早会有人在收获的秋天发现你这可爱的果实。那时候,我们当庆幸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橘子了。
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相信我,这样想着,你会轻松快乐许多。
然后,你便能有美丽的心情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世界,仍是一个等待你成熟的果园。
后记:作家叶倾城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十四岁时,她和同学受到老师当众的责罚,受到巨大打击。她那时正值花季的同学当晚就自杀了,留下一个悲伤的遗憾。
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连爱因斯坦小时候都被讥笑成笨蛋过,你又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活好自己,坚持自己,坦然前进,把别人的目光抛在身后,这便已足够。
读后感: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有人喜欢苹果、有人喜欢香蕉、有人喜欢葡萄……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这枚橘子,那不是你的错,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就足矣,何必太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你这个橘子?
我们现在在设身处地地想法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健康、幸福、快乐……但是做为家长我们想过吗?要求孩子样样好、样样超人、样样让自己脸面有光,孩子可以承受的了吗?我们都没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呢,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呢?犯错本身就是在成长、在进步。只要孩子能成长成为一个好橘子就足矣,何必在要求孩子还得具备苹果、香蕉、鸭梨……各种水果的味道?再则,苹果就是苹果、香蕉就是香蕉、橘子就是橘子……一个橘子怎么可以成长兼收其他各种果实的味道呢?
只要我们在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在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何愁在收获的秋天没人能发现这些可爱的“果实”们?
坚持做好自己这个橘子,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心灵7游读后感篇5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的很多疑惑得到了解答。之前面对求助者的沙盘总是觉得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入手,但现在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之前总有人让我针对他们的制作沙盘“说两句”,分析一下。时间长了,我也觉得,作为咨询师,自己有义务给求助者“说两句”。毕竟人家来到咨询室,选择了相信咨询师,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吧?
可我发现,在我说完自己对沙盘的感受之后,求助者反而不愿意来了。
好像求助者既渴望我说点什么,又害怕我说点什么。
不论我说的是否符合他们的心理,他们好像都不满意。说得对,求助者被吓跑了,说得不对,求助者又会怀疑我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书中给了解决的方法。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一开始就要和求助者说明沙盘游戏疗法的原理、目的、操作步骤等等,提前给求助者打好预防针。
要和求助者说明,做沙盘不是为了窥视他们的内心,而是为了让求助者自我成长,达成心灵的整合。之前做沙盘总是想着用语言去分析什么,去做点什么,但是现在更想和求助者一起感受沙盘,想和他们一起体验情绪和情感。那些复杂的情绪,与其用症状表达,不如用沙盘表达。这样更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有的时候我以自己的解释为中心,当有了自己的解释时,往往满心欢喜,从而忽视了求助者的解释和感受。
我的解释,我的想法,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投射,不能凌驾于求助者之上。这也是对求助者的尊重和接纳。更多的时候,我应该倾听求助者的故事,任其自由安全地宣泄,相信求助者自我领悟的能力。
如果还没等求助者自己说出自己的故事,咨询师就开始解释,那就是在以咨询师为中心,而不是以求助者为中心。
而那个解释不过是咨询师自己的故事。
咨询师掌握的是心理学的知识,求助者本人才是解决他自己心理问题的专家。
而对沙盘分析,只是为了更加接近求助者的内心,了解求助者的真实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陪伴。过早的解释会让本已经准备开放的心灵龟缩到黑暗深处,更可怕的是,会影响求助者对整个心理咨询行业的看法。
正是因为经受了正规的培训,所以就更不能随便“说两句”。不能沉浸在自己“聪明”的解释之中无法自拔,不能觉得自己洞悉一切。更不能预设求助者的背景,猜测求助者的经历,大讲特讲,在求助者面前秀自己聪明的小脑瓜,这么做满足的都是咨询师的个人需要。
解读沙盘是为了理解来访者,不是为了搞智力竞赛,比比谁更聪明。当咨询师急于给出高明的解释时,往往会失去一些感受沙盘的机会,失去一些和来访者共同探索沙盘,共同感受情绪流动的机会。
在学习沙盘游戏疗法的过程中,除了解释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之前我在陪求助者做沙盘时,有时会看到求助者不断拆除又不断重建,一开始我觉得手忙脚乱,很不耐烦,总是忙着记录求助者手中的沙具变化,而忽视了求助者带给我的非语言信息。
现在我觉得,求助者选择沙具,摆放沙具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心灵整合的过程。沙具虽然只是象征,但求助者感受到的体验却是真实的,带给求助者的力量也是真实的,而这也是沙盘疗法的魅力之所在。
与其手忙脚乱,不如悉心陪伴。求助者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咨询师的存在的,而咨询师本人的力量,也必将影响到来访者。当咨询师真正放松下来,真正成为有力量的人时,一切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而咨询师要陪伴和保护来访者,这种保护不是让来访者觉得自己是弱者,不是同情和怜悯来访者,而是让他觉得得到了理解和接纳,得到了关爱和尊重。那样就需要咨询师真正相信求助者自愈的力量,相信求助者作为人的价值。
书中说:“沙盘游戏中所谓的陪伴就是这样一种陪伴,是一种在博大宽厚的人格基础上的、心灵相通的、无言的呵护与支持,所以说,要做到陪伴并没那么容易,是需要修行的——专业与人格共同的修行……”
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体会,才能真正理解,真正做到这种陪伴。
心灵7游读后感篇6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周而复始的疲惫、迷茫、失落中,我们能否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漫怀着一分教师的执著,拜读了帕克·帕尔默教授的著作《教学勇气》,让自己的心灵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他的天赋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工作最深奥的领域,并以他足以永远改变我们的`洞察力和勇气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旅,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从智力、情感和精神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浴春风,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面对教师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我惊叹作者从自己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中获得的心得通过许多真实的教学故事,生动地为我们一一展现。身为教师的我也进行了一次认识自我心灵的旅程。而且读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共鸣:“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教师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并认真地接受内心的指引,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我们要学会去倾听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这样有一天学生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心灵7游读后感篇7
?心灵鸡汤大全集》这本书荟萃了世界上许多的爱与感恩的故事,句句经典,道尽人生真谛。有许多人也许并不认识它,但我却是它的老朋友了,也是它令我这颗天真,无知的心“转危为安”,使这颗心变成真正的同心。
这一系列的书是我在一次转悠新华书店的时候,不经意发现的。一开始发现它的'时候,看看封面和书名,便感觉这应该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可看了几则后才知道:看似是一本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的书,但其内容却是一则则紧扣人心的哲学故事,里面充满了爱。随后我便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痴迷,越看越陶醉。于是我就把这一系列的书推荐给我的同学们,让他们也受到心灵的洗礼。
其中有一个故事,我看一遍,泪就流一遍。故事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在监狱里发生的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亲情故事,如果说是一个,倒不如说是一袋父母心。在监狱里,有一个犯人看见其它“同胞”都有亲人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却迟迟未到,便心生怒火,给父母寄去了“绝交信”可他又怎么知道是因为自己家里穷,连路费也凑不齐,可看到这封信后便再也忍不住了,便拿出了旧时的板车,开始上路。他们没日没夜地拉,终于到了监狱。
监狱里的所有人都来围观,都震惊了,因为他父母的鞋子磨破了,露出一个黑黑的脚趾头。全场人都哭了,他们儿子跪下了。就在这时,他们拿出一麻袋的东西给他们的儿子,别的犯人去帮他拾起来,却不小心掉了出来:里面竟全都是参差不齐的馒头。全部人都跪下了,因为他们深知:这些大小不匀的馒头不是他们做的,更不是他们的,而是他们讨来的……
看了这则亲情故事后,我为之震撼,不知不觉泪流了下来,赶紧擦去,望了望一旁的父母,在他们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我不知道,而却是为了我而做的事呢?他们那沧桑的脸颊无疑的显出这种事有千千万万。有些人会为了各种烦心琐事和父母争吵,也会因为一些不高兴的事而把气撒在父母的头上,也有可能因为一点点帮助父母而骄傲,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了,可你们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情比这要大几百、几千倍。他们又何尝向你抱怨过?何尝要你们赔偿他们什么?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但这些关爱又何尝不是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呢?
书上的一句令我震撼:烦恼的转角是快乐,悲伤的转角是欢笑,失败的转角是成功。相信我,也相信《心灵鸡汤大全集》这本书:心,要有爱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