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圈读后感通用5篇
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加深大家对书上知识的分析,我们在熟读书籍之后才可以写出一篇引人深思的读后感,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勇气圈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勇气圈读后感篇1
之前说自己看过听过这本书,但只能够知道课题分离,知道分清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感觉。也没有真正的应用!
那重新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看这一本书,其实不是看书,更多的是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没法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领悟,所以选择了去看解说,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识。这就是静不下心来,太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变!!!这个很危险,因为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当你盲目假装的自信却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因为自己的闪光点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虚的,一吹就倒。所以现在装自信没有成功后反而越发挫败了!
因为你最近的情绪彻底内耗,你无法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全盘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无法自拔,觉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这一份工作,可能我辞职之后就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过度的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对自己的过去思考,!因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彻底的成长,这些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都能够找到一个现对应的点。
那首先,这本书是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学历样貌样样不出众,比较自卑,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比较消极的青年去找一个哲人寻求真理。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他问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这个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中心观点:我们要去承担责任
问题:你觉得别人可以让自己高兴嘛?你可以让别人高兴嘛?
答:按钮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决定按不按这个按钮选择开不开心!
一:会以为自己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会去归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过去的经历:那这本书里的真人并不会去推理回去式的问题,就例如大象在小时候被拴在铁链的时候,他挣扎了三次都没有挣脱,但但他长大之后,有力量的时候他不会选择挣脱,因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挣脱不了,铁链不需要做什么就依旧能把他束缚住。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起失败,挫折归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离开家庭了,那些以前发生过得事情,已经对你没有影响了,是你自己选择,他持续有影响,就想那个细细的铁链,你有能力,你有主观话语权了,但是你选择不背责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变不了了,对自己不自信。
那这里批判了你一个点,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变,你口头想着改变,你改变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说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创伤,你的性格,你的条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习惯,我想改变但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经很焦虑了,你看我想改变已经想的这么痛苦了,这么累了,我已经真诚的为自己改变付出痛苦了。但 你的目的却没有改变!你只是在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逃避,寻求安慰,想把责任怪罪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去承担责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选择你快乐和悲伤,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在于别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却好像一个局外人,没有自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自我的想法和诉求,有的都是对他人的要求。这就是对我们内心的心理边界混乱所带来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边界,可看《被暴力沟通》丢了那个我,就是丢了沟通的权利,说话的主题里没有我,是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该怎么做怎么做,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你不应该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事物的期望也低一点,不要总想着这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可以在这里获得永久的工作机会,你的未来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视的成绩。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只是来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时刻是什么样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对人生感觉到万般不幸,对万事觉得诸多无奈,非常急切想要换一个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两个人,换个活法。又一边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对改变无能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没有任何的心理资源和条件?这个画像是极其危险的,需要去调整的!!
这里是一个时间线的问题,就是过去和未来,唯独不看当下。《活在当下,不畏过去,不惧未来》
过去:不要去过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归根到原生家庭,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护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了。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我们为经验赋予怎样的意义!
历史会存在影响我们,但他无法主导如何影响我们。就看你如何解释你所经历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让过去成为你的羁绊,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一个看法。
未来: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忧未来过得不好。未来就是一个一个当下构成的,当下即未来,未来即当下,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有意义更光明,未来也不一定是充满了令我们恐怖的不确定性。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未来即当下,未来也还未到。所以你只有对现在有掌控。记住,活在当下!
一个是空间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五:过去并不糟糕,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未来也并不可怕,不会比现在更差劲,所以不要太过于去担忧。好好珍惜现在当下的事情,当下即是未来,何为当下,今天,此时此刻,你为你现在面对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当下!
六:焦虑和抑郁的本质就是你对事物的失控感,来源于自我的价值感体系紊乱,想着操控一切,想着我必须要对其他人有用,我必须要出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病态的行为。这里例如你就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实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讨好型人格的一个人格倾向,所以你,现在还年轻,还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社会角色还不多,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纠正,调整!
你要趁着你还年轻,只是单纯的一个社会公民角色的时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变的地方,在一个倾向的状态就将其调整,通过学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去改变,去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自己的人生边界。让自己在将要承担更重的社会生活压力时,你就会有资量去应对,而不是被动拖着不太健康的心理状态模式进入到更多的社会角色里,结果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变。你所逃避的都会在未来以更重的一种方式回馈于你。你还想未来继续痛苦嘛??!
勇气圈读后感篇2
翻开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到导言部分,我看到几行这样的文字:“如果你是一位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时光的教师,或者有过却不以为然,此书就不适合你了。”看到这儿,我不禁愣住了,上述两种情况我都不曾经历过,那我还要继续下去吗?然而,看到他下面的文字,我决定要随着作者一起展开一次心灵之旅,他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虽然还未有过教学经历,但是,心中一直都憧憬着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只是因为喜爱。
之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一个朋友,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他用充满遗憾的表情看着我,说:“永远不要做教师,它会毁坏你对生活所有美好的想象,那些琐碎的事情会耗费你所有的时间与热情。”他的这些话似乎是对的,因为我在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和《我的教学勇气》中听到了太多的教师内心真切的焦躁、忧虑、无助与迷惘的呐喊,他们的困惑与恐惧被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感到了焦虑,“以后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使我不得不开始思考,当我走上讲台,并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又该如何面对内心的这种恐惧与迷惘?
在本书中,帕克帕尔默像一位朋友一样,真诚地向我们倾诉着他自己对于教师与教学的思考。“认识你自己”,这句镂刻在雅典特尔斐神庙的名言,曾被先哲苏格拉底奉为圣言,在该书中,又重被帕克帕尔默给提了出来,针对教学中的困惑,他提出要关注教师的内心生活。我认真地读完他关于教师内心的讲述,书中的字句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海德格尔、拉康、马丁布伯的影子——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本真状态的论述、拉康的“他者”的概念以及马丁布伯的现代“对话”概念。书中深刻的思考、浓厚的哲学意味与诗意的文字,一刹那竟使我恍惚起来,“或许作者应该和文学有着某种关系”,我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到惊奇。于是翻开书上最后的作者简介,在第一行,写着“帕克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这样的字句,不禁让我兴奋。
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开篇,作者引用了里尔克的诗歌:
啊,别分离,
亲密无间,
与繁星相聚在天际。
何为心,
若非与繁星聚一起?
与众鸟齐飞,
乘风,驾云,
齐归。
这里,里尔克所说的“齐归”意在返回精神家园,是内在的,自由的空间。借助这首诗,作者进一步指出“分离”是我们习惯的生存状态。通过里尔克的诗歌,作者引导我们破除外界与自身的干扰,通过内心世界的转变返回精神家园,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自由,并将自己置身于兼容“我”之小天地和所有“非我”之广袤宇宙的地方,把自己整合为伟大生命网络的一部分,从而超越恐惧,走向整体。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样的诗句,引发了海德格尔无限的感慨,它描述了生命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现代社会,在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状态下,人被遮蔽于日常生活状态之中,作为个体的人消融于众人之中,“沉沦”于“众人”无意义的闲谈、好奇与两可之间,丧失了自己的本真状态。海德格尔通过反思,提出人必须破除外界对自身的遮蔽,回归自由之境,向死而生,重获生命的真谛,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
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作者似乎也借鉴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只不过是将其运用到了教育学中去。在人们一次次反思,一次次论证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时候,作者提出“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层面”,“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尊重教师和学科多样性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点是方法论上简单处理根本做不到的。”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是比技巧更基本的东西,教师的成长源于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讨论我们作为教师的真我和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从而返回自身,发现真我,从而立足于真实的自我,认真地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唤回自我心灵。
然而,这又是一件十分危险的、让人恐惧的任务。为了减少可能受到的伤害,长期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观念,他们把自己保护在社会习俗之后,带上厚厚的面具,在内部真实和外部表现之间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和同事、学生以及观念隔绝起来,逃避所能遇到的一些冲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形成了实践与自我的分离,话语陈述与心灵的分离,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感被削弱,失去了教学的心灵,进而陷入到了一种更为危险的生活中去。
作者指出教学的恐惧使得教师过着教育和分离的生活,“恐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学生、学科以及我们自己相分离的东西。恐惧关闭了一切‘求真试验’,也禁锢了我们教学的能力。”令教师更为恐惧的是,他们在“他者”的注视下重塑着自我,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造成了教师内在的缺失——缺失情感,缺失自由,缺失理想,缺失自我,只能是在精神的荒漠中游荡。在我们的社会普遍关注外在的教学技术与技巧的时候,作者提出真正要关心的不是这些,而是教师的心灵。“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教师应该“认识自我”,“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教师应洞察自己内心所发生的事,去探求少人踏足的小径——一条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
因此,帕克帕尔默提出每位教师都应该重拾教学勇气,不必把自己置身于恐惧之中,而是敢于正视生命中的那些恐惧,去发现自己内心的世界景观,便会发现自我表达与行动的天地。
勇气圈读后感篇3
最终看完了这本书《被厌烦的志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觉,原来当时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探讨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楚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简单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始终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殊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许多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受。我们始终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情愿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与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像。
当时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的确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须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始终强调要帮助同事,肯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定的,因为一个团体肯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楚。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阅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退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慧。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多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多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见我们不须要考虑过去,也不须要张望将来,只须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志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起先,给自己志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勇气圈读后感篇4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习,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为内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论: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联系了,有时候也很想去联系,但是每次都会想到之前以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敢去联系。之前的想法: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目的论: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所以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己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勇气圈读后感篇5
最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
凡事都不会一蹴而就,总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以达到足以爆发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经历的积累,决定了我们在“当下”能做的事,而我们当下所做的积极的事,无一不是在为未来获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础。不被那些痛苦的记忆束缚,但也绝无可能跳开所有经历,单凭想入非非就能无往不利。否定人生经历对个人“当下”的影响,等于否定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这个时间点,像是自己主动在向阿尔兹海默症靠拢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删除。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形成贯穿时间的链条。我们需要正视在链条当下的环节中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在限定的选项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把心灵和意志的力量作为主要参考是很荒唐的,客观世界从来都不会为此做出妥协。
过去是珍贵的记忆,未来是热切的期盼,此时此刻却是转瞬即逝的,让你来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响着你的当下,当下的思考影响着你的下一个此时此刻。思考与行为,互为因果。三思而后行,成熟理智的行为大体上是滞后于思考的。直到当你暂停脚步反省自己时,或许才会发现蕴含在之前的“此时此刻”中的得失。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不论怎样的哲学,都无法斩断这样因果的链条,就像无法斩断时间一样。过去是经验,未来是引导,所以鼓吹“活在当下”的所谓“哲学家”们是不负责任的。那种生活态度,是不敢承担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现,是对真实生活消极的逃避,实际是以“简单的人生”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让自己陷入无根据的癫狂的热情中。
我觉得真实而勇敢的人生,应该是认识过死亡的真相后,仍然热情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害怕回顾无法挽回的过去,坦然地接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都会迎来终结,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润滑剂即是“妥协”。不论妥协会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见影,每个人必然会使用这样有力的工具通过牺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满足。“需求”为自身,“妥协”向他人。“妥协”即会牺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间辩证关系,导致我们完全意义上的人生必然无法实现。
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论温和还是残酷,乐观还是悲观,但我觉得我能够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种有限却坦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