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电影观后感7篇

时间:2023-03-06 13:01:05 分类:读后感

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故事情节的,大家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可以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邹碧华电影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7篇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1

2月3日上午10:00,根据公司党办的要求,我参加了头孢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国大戏院观看了影片《邹碧华》,走出电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邹碧华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

影片《邹碧华》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被誉为“时代楷模”的人民法官邹碧华的感人事迹,从多方面对邹碧华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和改革实践作了生动的艺术诠释,精心塑造了一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法制建设“燃灯者”的银幕形象,邹碧华法官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共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干部的风骨,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重任,工作精益求精,办事雷厉风行作风细致入微,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他鞠躬尽瘁,最终累到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用生命诠释了“燃灯者”。

邹碧华身上体现出来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是我们行动上的指南针,同时,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化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做好本职工作。值此公司第四届一次职代会的胜利召开,我们要认真学习职代会精神,将职代会精神落实到自已本职工作中,努力做好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为突破点,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育以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为代表的企业文化重点工作,为公司领导和公司各车间部门做好服务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已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传承“责任、创新、担当”的企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已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2

刚到元蔓项目,接元阳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员会、人民法院和元阳县教育局联合下发的观影通知,元蔓项目部于8月15日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一起观看《邹碧华》这部电影时,我们都在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为他拍摄一部电影。

看完影片后,我才知道,他是北大博士生,上海高院院长。他是一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也正是在这样的岗位上,邹碧华用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精神品貌。

电影刚开始时候便有冲突,当邹碧华的车还没到法院门口,受访的群众已经围堵大门,于是便被提前被告知,最好回避这里。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邹碧华没有弃之不顾,当身边的同事康达抱怨上访人的无理取闹时,他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且要给不了解法律的人民群众积极普法。

后来,邹碧华只身前往事故现场,做起走访调研,当他用手语和同样也是受害人老伯交流的时候,那种亲切感让屏幕之外的人深深感动,尤其是那句:你有母亲,我也有母亲……此时,邹碧华哽咽了,老伯泪流满面,我眼里的泪水也不自觉的涌了出来——他让我明白了其实工作开展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处理问题上要学会换位思考。

印象颇深的还有传达室的“老贺”,平时大家只觉得他一个管收发报纸的,跟个看门的老大爷一样,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全名叫什么,都称之为“老贺”。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对事却十分“较真”,投递邮件时候字体不清楚的一律退回,什么人物在他那里一律平等,本着这样的执着认真,他一年能为院里节省700多块钱的邮差费,而且,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当邹碧华别有深意地让“老贺”讲述日常工作的时候,他非常清晰自豪地告诉了现场的人,一年接收邮件多少封、发送邮件多少封、发送文件是多少件。也就在此时邹碧华告诉了在座的人,贺青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已经是营级,而到法院只是一名科员。“他二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地做好本职工作。”贺青山的例子,生动地教育了在座者:不管再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尽职尽责,做好这个工作,那就是不平凡的人。

当司法改革来临时,由于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司法领域深层次问题,前进一小步都特别困难。邹碧华却仍是要啃这块“硬骨头”,在一大批反对、抱怨声中,他逆流而行,从未放弃——一幕幕矛盾与冲突,真实再现了邹碧华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展现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法官的高尚品德和甘当“燃灯者”的崇高精神。

当影片最后的特写镜头落在邹碧华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我们感动之余心生敬畏:他在不停的为自己充电的同时,还不断总结好的工作方法,以便指导后来者,这种把工作的热爱深深的融入血液里的人,太值得人尊重!

一部《邹碧华》,让在云南建投路面公司工作的我们,让还未感受到什么是为热爱而活的我们来讲,一名基层的年轻员工,一名奋战在技术一线的公路建设者,我想我和所有公路建设者一样心怀信仰,热忱并忠诚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云南公路事业发展而拼搏并不断努力着。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邹碧华对贺老师及全院同志说的那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简单”!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3

电影《邹碧华》根据法官邹碧华生前事迹改编,讲述他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形象,以及他为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的故事。

影片真实再现了邹碧华同志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展现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法官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崇高精神。电影依据客观事实打造剧情,不仅对敏感矛盾点不避讳,反而匠心巧用,雕琢成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直面很多人民法院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例如面对信访矛盾时,耐心对待不了解法条的人民群众,以免激化矛盾;又如,捕捉部分法官的心理活动,对现实司法环境不满意,对法官职业待遇不满意,对个人发展前景不满意等,并在法制理想和现实中做出抉择;再如,当司法改革来临时,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司法领域深层次的问题,司法部门不断迎接挑战。影片中,办公室的书架、会议桌上的文案、父子间的交流、夫妻间的谈话……无论是小的细节,还是大的故事情节,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认真、有信仰的主人公。

从邹碧华成为法官的第一天起,他的母亲就告诉他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每天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始终站在战斗最前线。正是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生命的剧场于他47岁那年落下了帷幕。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需要向邹碧华一样怀揣信仰和希望,不懈追求,不忘初心,保持最初的梦想,一步一步向前走。

影片除了向我们展示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这样一位法官外,更多的是教育我们学习他留下的信仰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时又提醒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邹碧华公正为民、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的精神事迹引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的精神,在分公司发展的瓶颈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4

电影记述他刚来到长宁区法院,面对投诉的群众,不卑不亢,让他们安检过后,到法院谈话。当他遇到小法官被人误会,抓伤脸,适度安慰,加以引导,给新人资料参考,观完整部影片,我们会发现生活里他时而像兄长,时而又是老师。

他提出买菜的人将菜放到秤上,法律制度是维系整座城市公平合理的一杆秤。坚持依法治国,就要求司法改革,在这项工作里,他又带头引用信息技术,将案件审理按照难度系数和数量等因素对法官进行考核,开创了先河。

他热衷信仰法律精神,致力推动整个城市的法制完善。不仅出很多学术著作,鼓励法律专业的学子坚守法律精神,推动司法公平正义。唯一他对不起的就是他的家庭。他很少和孩子沟通,在孩子刚出生不久,他忙着考研进修,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电影截取了很多他日常生活场景,为我们讲述他勤奋短促的一生。有一首诗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才是不寻常的一生。

当影片放到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一排排的花圈在旁边摆放,家属和亲友哀伤的难以复加的神情挽回不了他先逝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位敬业的法律行业的领军人物,我们除了惋惜还能做什么呢?身体是自己的。朋友们,保重身体,我们再继续前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就是后者。我们追忆邹碧华,就是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用他的精神孕育出更多的“邹碧华”。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邹碧华是勤政务实的时代好干部。勤政务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这一点在邹碧华身上得到了有力印证。邹碧华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有数据、重事实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的工作理念。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凭实绩立身。唯有勤政务实,方能谋成小康之业、扬起改革之帆、行好法治之道、筑牢执政之基。

邹碧华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创新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邹碧华曾经说,“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是不够的,你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

邹碧华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实践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践行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想,作为一名民革党员的我,更应该认真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发扬这样的精神,才不愧为一位合格的民革党员。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5

都说好人邹碧华,其实我非常不愿意把人定义为好人和坏人。好人的帽子,戴不起!在生命的终点,被总结为好人,邹院长是戴得起这顶帽子的!他一生正直无私,精专低调,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好人的评价用在他身上,不觉得虚伪,反而加深了我对好人的理解。

近日,我有幸观赏了电影《邹碧华》。影片中,邹碧华院长几经修改,受到跳水比赛的灵感,增加权重系数,敲定司法改革方案。可以说,员额制的目的是实现检察官法官精英化,让入员额的人真正到办案一线去。

片中,有的行政岗位上的同志,担心人员分类后成了二等公民,再就是老同志考试考不过年轻人,如果没有入额,也会不满。归纳起来,这场本意很好的改革似乎几面不讨好。然而,既然决心要改革,而且改革的方向正确,就不能畏手畏脚。

邹院长说,法官职业生涯中办理的案子数不胜数,但是老百姓或许一辈子只打一次官司,如果有冤假错案,他就会恨人民法院。因而,为了提升司法公信力,邹院长力挽狂澜,推行司法改革。最后司法改革办公室的康达同志却因为多年从事信访工作,没有办案子,而未入额。

联想到我们车辆分公司近来推行的维修部管理改革,我想或许在实行过程中也有不少困难和阻力。正如邹院长说的,所有的改革都是一点点往前拱的。但是,只要认准大方向,我们就要迎难而上。

有人说,邹碧华太累了,人无论如何要懂得体恤自己的身体!话不错,邹院长有那么多事那么多牵挂,对于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怎么可能放下。最后,邹碧华院长倒在了他所热爱的岗位上,这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遗憾。

片头,邹院长上班前,对儿子说了声,生日快乐。儿子略显生分地笑了笑。虽然在儿子的记忆中,父亲的印象不多,但是儿子理解父亲的事业。可能,不是每一个英雄人物都能做到忠孝两全,我们也无从苛责。在这部片子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点浪漫的认真的邹碧华院长。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我们要树立的信念。邹碧华院长是这么教育法官同志们的`,他也是这么践行这个承诺于自身工作中的。我相信只要坚定这个信念,每个人都能从平凡的岗位中获得尊重和认同。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无论如何,总是要爱他们;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无论如何,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和坦率使你易受伤害,无论如何,总是要诚实和坦率……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6

我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对邹碧华法官的哀思,观看了电影《邹碧华》。电影截取了很多他日常生活场景,为我们讲述了他勤奋短促的一生。邹碧华法官,一个平凡的生命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一个普通法官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法治事业,在中国法制建设的征程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谱写着共产党人的赞歌,他的离世让举国悲痛。2014年12月10日下午,不堪疾病来袭的他将最后的生命献给了自己敬爱的工作岗位上,将生命定格在哪里,享年47岁。有一首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才是不寻常的一生。

邹碧华同志一生短短47载,身体力行的践行了一个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本色,践行了一个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干部的风骨,践行了一个真抓实干、惩凶扬善法官的气度。通过观看电影《邹碧华》后,作为引汉济渭公司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深受感动,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向邹碧华同志学习:

一、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人们都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热爱我从事的水利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立足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二、学习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要继续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善于自我思考,认真自我总结,积累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的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服务。

三、学习他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品格

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向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立足岗位,不忘初心,扎实工作,为早日实现“一江清水送关中”的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奉献自己的人生。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篇7

12月10日是邹碧华法官去世__周年的日子。法律人不会忘记他。__年9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喜迎党的十九大文艺展演中,法官们精心准备了情景剧《邹碧华》向十九大献礼。10月,最高法院组织全体干警看了电影《邹碧华》。

这次观影前,我又回顾了邹碧华法官生涯中诸多值得法律人铭记的事情——要件审判九步法、办案运用心理学、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法院的可视化管理、推进上海法院系统的司法改革……我有种很强烈的预感,电影《邹碧华》一定会讲到2000年他在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期间经历的一次庭审。

果然,电影的第一幕就是这段影响他终身的庭审经历。

那天,邹碧华跟随一位地区法院法官去开庭。开庭前,法官询问双方当事人的律师:“我有一位中国的法官朋友来美国观察我们的庭审,我邀请他坐在我边上,你们有没有意见?”

两位律师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没有意见,法官大人。”

庭审进行到一半,律师之间的火药味儿开始变浓。法官用手一招,将律师叫到审判台前,小声提醒律师:“你们注意点形象好不好?”

庭审结束后,那位法官告诉邹碧华:“法官不能在当事人的面前指责律师,律师在法庭上是法官的助手,依靠他们的努力,法官能够更快地弄清案件中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律师是法官延伸的眼睛和手足。”

邹碧华被震撼了,回想在国内看见个别法官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某些法官对律师提出的要求或请求不置可否的情形(他在国内一次演讲中曾说过,“我们有一些年纪很轻的法官,气比较盛的时候,指着律师席上六七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律师说‘你这么多年怎么混的?’我听到这样的事,心里特别难受”),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官与律师之间互相不尊重,会破坏法治的根基——信任”这句话的意义。

2010年,邹碧华所在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推出了一个令很多法律人刮目相看的“动作”——推行《长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一个基层法院,能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为保障律师权利出台正式文件,在律师界乃至法律界都引起了震动。

邹碧华生前说过:“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尊重是良性互动关系的一个起点,律师对法官的尊重程度代表着法治的发达程度,法官对律师的尊重程度,则代表着社会的公正程度。”我想,法官与律师互敬互重,才是理想的、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不是彼此间的“妥协”,而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为的是彼此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以及进一步提高中国司法的公信力。

《邹碧华电影观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