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延安读后感7篇
读后感是以读过的书籍作为材料展开写作的,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编辑一篇读后感能够加强大家对书上理论的分析,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保卫延安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保卫延安》。它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守卫延安,艰苦斗争,不畏牺牲的故事。
当时,胡宗南集团向延安进攻,想在谈判时夺得主动权。敌人突进,人民解放军英勇反抗、阻击。在这段艰苦的时期里,战士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青化砭之战,战士们在雪地里潜伏一整天,全歼了敌人整编第31旅,活捉了旅长李纪云。羊马河之战,更是上演了虎口拔牙的好戏。蟠龙之战,全歼敌人6千余人,缴获面粉1万多袋,子弹百万余发。围蟠龙、跨陇东、翻沙漠、守长城,九里山,那座山,更是成了敌人永远跨不过的山!
战士们没有子弹,打完了就去敌人尸体上去扒。战士们用3千多人的血肉之躯组成一道国民党永远无法打破的钢铁洪流!当我读到战士们伤亡惨重时,我也像置身其中,感受战士们的痛、坚强和勇敢!为他们取得战役的胜利,而欢呼鼓掌!
全文中我最爱这一段:北方,万里长城的上空,突然冲起了强大的风暴,掣起闪电,发出轰响。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岗,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
是的,正是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换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2
身边的人掀起了一股看“红色经典作品”的潮流,我也随着大家的步伐,看了《保卫延安》。看过后我发觉这本书真的算得上是中国的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书的内容,还有书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革命精神,让我觉得又重温了那个红色的革命年代。
书中描写的是我军在山西的部队奉命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战争的胜利也就是收复革命圣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胜利。这本书的语言贴近生活,而且很细腻,让我有种他们就在眼前演绎的感觉。而战斗场面的描写是十分震撼人心的,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敌强我弱情况下战争的残酷激烈。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无数的战士牺牲,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么值得珍惜。所谓有得必有失,无数革命战士的献身换来的是最终的胜利,这是让我欣慰的。
书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的硬汉,每一个都是那么深入人心。我还记得那个为了掩护我军而跳下绝崖深沟的李振德老汉,他让我明白,革命没有年龄的界限,无论老或少,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为革命付出。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周大勇。他的人正如他的名一样勇敢,有着大无畏的精神。他在战斗中成长,也在战争中被锤炼得愈来愈坚强勇敢。他的精神也是无数革命战士所拥有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令人敬佩的革命精神。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同志们的团结,每个革命战士的努力,每一场战争的奋不顾身,每一个人牺牲时的无怨无悔……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团,依靠这一套完备而精密的组织,依靠这些奋不顾身的工作的人,才成了永远充沛活力的战无不胜的整体。“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大家的力量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那就是团结,就是更大的力量。我从这本书中也感受到,没有什么是难事,只要努力,任何不可能都是有可能的。也没有什么过程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磕磕绊绊,但迈过这道坎,就像雨过天晴,总会有彩虹出现,总会看见成功的曙光。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3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都烙印着那段新中国成立前的屈辱史,在那时,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受尽了屈辱。然而悲愤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国勇士们的精神,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美好的和平生活。在清明期间,我们总会伴着“上帝的眼泪”,在无数座烈士的墓碑前纪念他们。而这次,我还阅读了《保卫延安》这本书,让我不禁再次感叹烈士们的英勇顽强与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保卫延安》一书中,作者以一个连队为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抗战时期烈士们的艰辛与奋勇的历史画面,让我们为之敬畏。
在书中,周大勇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在中央宣布撤离延安中,周大勇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人民,胸中燃起愤怒与正义之火,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坚守在延安,保护着百姓们的生命。他总是冲在最前头,就像一匹拉不住绳的牛,可他又充满了智谋,渡过了一次次危机。他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英勇,令人赞叹,他的爱国,令人敬佩。在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也与周大勇一样,而他们就是历史上无畏英雄的象征,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中国二字。
?保卫延安》中用严谨的文字刻画的那些英勇人物令人钦佩,我们要向烈士学习,虽不一定能上战场拼搏,却要时刻怀着一颗爱国、爱党的赤诚之心!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4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读了《保卫延安》这本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本书对我们了解革命历史的过去和今天的'工作以及学习有很重要意义。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很受鼓舞,受到了深刻的感化和教育。当我轻轻掩起书本的最后一页,我的思绪还徘徊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我的脑海不由地回荡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我想:一个人必须要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我们一直思考和体验,原来人生的意义根本不在于当时选择是对事错,不在于今后的影响是顺利还是困难,然而做出选择之后,敢于面对自己的人生,敢于去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敢于去接受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和困难。因为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对我们有有意义的。
岁月悠悠,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仿佛看到了当时:阵阵凄厉的寒风夹杂着雨雪呼啸而过,黑暗的云朵下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那无情的波浪狠狠地拍打着海岸,山头上,山沟里,一溜一行的战士,顺着比刀子还利的大风前进。灰棉军衣都冻得直溜溜的。这时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纵队,面对艰苦的作战地点,他们,像各战场的人民战士一样,每日每夜地奋战,卧下去,爬上来,他们就这样行进着。由于条件差,游击队一般只在晚上袭击敌人,到了战争后期,白天也敢打击敌人。在每一次战斗中俘虏百十个敌人,成了家常便饭。多么令人震撼和敬佩啊!
……这就是西北战场——我军正规部队与千倍于我军的敌人的浴血奋战,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正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一年,我军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靠的是什么,就是军民团结如一家,就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就是一种舍身忘己的精神,就是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之士——
如主人公周大勇,他用博大的胸怀勇敢地抗击风雨,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因此,当周大勇听到党中央撤离延安,看到陕北的群众倒在血泊之中,“惨烈的痛苦和愤怒煎熬着他的心”。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个人生死全然置之度外,战斗中他总是主动请求承担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在长城线上的突围战中,他身负重伤,带着伤病员和疲惫不堪的战士,被围困在一个小山洞里。面临绝境,他想的是怎样“紧张地为自己阶级的事业战斗下去”;在青化砭战斗中,他英勇地冲锋陷阵……我们都记得彭德怀将军的话:“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住一扫帚打。扫帚虽然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开它。”一股暖流涌入了我的心中。
我感觉有一种力量,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在激励着我。这种力量让我能感觉到党所能带给我精神面貌的的一种新的生机,我们要勇于去战胜困难,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走向胜利的彼岸,去迎接属于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发出最热情的心声:永远跟党走!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5
今年是.....建党90周年,身边的人掀起了一股看“红色经典作品”的潮流,我也随着大家的步伐,看了《保卫延安》。看过后我发觉这本书真的算得上是中国的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书的资料,还有书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革命精神,让我觉得又重温了那个红色的革命年代。
书中描述的是我军在山西的部队奉命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战争的胜利也就是收复革命圣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胜利。这本书的语言贴近生活,并且很细腻,让我有种他们就在眼前演绎的感觉。而战斗场面的描述是十分震撼人心的,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敌强我弱情景下战争的残酷激烈。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无数的战士牺牲,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么值得珍惜。所谓有得必有失,无数革命战士的献身换来的是最终的胜利,这是让我欣慰的。
书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的硬汉,每一个都是那么深入人心。我还记得那个为了掩护我军而跳下绝崖深沟的李振德老汉,他让我明白,革命没有年龄的界限,无论老或少,都有本事也有职责为革命付出。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周大勇。他的人正如他的名一样勇敢,有着大无畏的精神。他在战斗中成长,也在战争中被锤炼得愈来愈坚强勇敢。他的精神也是无数革命战士所拥有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令人敬佩的革命精神。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同志们的团结,每个革命战士的努力,每一场战争的奋不顾身,每一个人牺牲时的无怨无悔……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团,依靠这一套完备而精密的组织,依靠这些奋不顾身的工作的人,才成了永远充沛活力的战保卫延安读后感无不胜的整体。“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大家的力量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那就是团结,就是更大的力量。我从这本书中也感受到,没有什么是难事,只要努力,任何不可能都是有可能的。也没有什么过程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磕磕绊绊,但迈过这道坎,就像雨过天晴,总会有彩虹出现,总会看见成功的曙光。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6
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而又激动的情绪读完了《保卫延安》这本书。《保卫延安》是一篇长篇小说,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它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的红色经典,它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述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述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述了彭德怀将军,描述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述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作品还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之因此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我军将士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为誓死保卫党中央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切在作品中都有着充分而精彩的描绘;陕甘宁边区群众和全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援也得到了必须程度的表现。作品始终洋溢着炽热的战斗激情,使人感受到人民战争具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巨大威力。其次,以高昂的笔调,遒劲的笔力,刻画了一批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从书中,我认识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彭德怀将军。彭德怀将军是一个伟大的模范共产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好公仆,是一个伟大的人民勤务员。是毛主席始终共患难同甘苦的亲密战友之一,是对毛主席的方法思想最忠实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运用实际指挥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革命斗争的锤炼使得他富有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优良品性,他朴厚、博大、真诚、正直,严肃却又慈爱,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虚怀若谷的谦虚精神。他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把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党性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为中国走向解放、统一之路而奋斗。正如他以前说过的那样: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好像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但是它禁不住一扫帚打。扫帚虽然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开它。彭德怀将军说到做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并且也这样地教育他的同志们。也正是正因如此,他的这种革命精神才会在人们心中永驻,才会被后世发扬光大。
从书中,我认识了周大勇。他是文中主人公,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英雄形象。作品透过一系列战斗和细节描述,突出地描绘了他英雄性格的特征:对党、对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战斗中他总是主动请求承担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在长城线上的突围战中,他身负重伤,带着伤病员和疲惫不堪的战士,被围困在一个小山洞里。面临绝境,他想的是怎样“紧张地为自己阶级的事业战斗下去”,最后率领战士闯出险境。诚如团政委李诚所说,周大勇是一个“浑身汗毛孔里都渗透着忠诚”的人。对于周大勇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钢铁的意志,勇猛、机智、沉着、灵活的战斗作风,作品有着淋漓酣畅的描绘。青化砭战斗,他冲锋陷阵,个人生死全然置之度外;蟠龙镇攻坚,他智勇双全,出色地完成诱击敌人的任务;尤其是在长城线上,连队陷入敌军重围,与主力失去联系,他以无比的刚毅和勇猛,无比的机智和沉着,指挥战士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周大勇是在紧张的战斗和严酷的考验中,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作品很注意表现周大勇英雄性格的构成过程,使得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可信。
从书中,我认识了李诚。他是一个干部,是那些不知辛苦、不知疲倦地惊人地工作着的政治工作人员的一个生动的灵魂,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认识了卫毅,他坚强,不畏强敌,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认识了陈兴允旅长,他是一个能干、坚决、勇敢的指挥员;认识了孙金厚,他是部队中炊事员、饲养员以及其他勤务人员中的感动人的无名英雄之一;认识了李振德,他是革命根据地不屈不挠,压不倒、折不弯、顶得住的一个人民英雄形象。此外,我还认识了马全有、李江国等一群生龙活虎的战士以及其他的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他们的坚强不屈,更看到了他们那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所有英雄的形象都展此刻我的眼前,组成了一幅让人激动、崇敬、感叹的画面。
随着“北方,万里长城的上空,突然冲起了强大的风暴,掣起闪电,发出轰响。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岗,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的落幕,我万分不舍地合上书,安抚了激动而又紧张的心。环顾四周的这份和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些人民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正正因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这天的一切完美生活。而与他们相比,我是如此的自惭形秽,如此的渺小。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坎坷,充满了不确定,然而我在应对这些困难时往往选取了逃避,甚至选取了放下。但是此刻,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在我认识了这些人民英雄后,进一步认识到:这天虽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有事业要做。这是新时代的攻坚战,同时也是保卫战。正因我们要创造从无到有的事业,同时要把他做强做大,因此务必一边攻占,一边防守。一边不断创造新的战绩,一边誓死保卫胜利果实。这天我不发奋,不与时俱进,就会当俘虏,就会被时代抛弃。因此我们要以这部红色经典书籍的所带来的精神为指导,不断将我们的检察事业推向前进!
保卫延安读后感篇7
今天,我读了《保卫延安》这一长篇连续剧的剧情简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军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和蟠龙镇的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们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光辉形象!
我的感受是:周大勇的独立营在接应从晋西北送来的粮食时,战士们一路忍饥挨饿,艰难的往榆林进发,克服了许多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战士们的吃苦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还有就是胡宗南命令部队实施整体推进,互相呼应的方型战术,妄图把我军赶过黄河。彭德怀想到了一招对付敌人方型战术的办法,命令周大勇的独立营佯装向蟠龙青化撤退,我军神勇出兵,并故意扔掉重击连武器等迷惑敌人,诱敌一个旅的部队。彭德怀趁机指挥解放军主力在羊马河全歼敌编138旅。这使我更加佩服彭德怀将军的深谋远虑和神勇用兵了。故事中还用很多情节使我深受感动,并让我明白了文中的“一片土地一片血”的含义,让我更加对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