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5篇
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的评价和思考的体现,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的人性和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篇1
今天院里组织集中观看了一部革命电影《刘胡兰》,是讲述烈士刘胡兰不顾自我,奋勇抗日的故事,让我看后感触良多。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明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中,她信念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信仰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贵品质,是反抗侵略、反抗奴役,争取自由的精灵,也是胸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党员。坚守实践和初心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践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坚守,是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民族英雄,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钬、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艰险的情况下,都要像她那样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要时刻做到坚定信仰、严守纪律、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篇2
再想想我自己,每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找各种借口逃避、推脱;如果与同学发生了矛盾,有时我也会小心眼的和他断绝关系;要是有人冤枉了我,就会赌气不理会他在家里就更别提了,我就是个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果拿到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只有自己。记得有次夏天,我们一家三口从外面回到家,大家都觉得很渴,妈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西瓜,我马上抢过来,用勺子猛吃起来。我从中间吃起,遇到有籽的地方就不吃,等我几乎把整个西瓜糟蹋的面目全非时,这才想起爸爸妈妈也很渴,都还没吃呢!
这时,一堵大墙从我的心底渐渐竖起来,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只见墙上刻着三个血色的大字刘胡兰!一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只比我大四岁的姐姐!
我敬佩她,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我也懂得了遇事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自私。想想过去,有多少人为了祖国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现在,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一间教室里就点八盏电灯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发奋图强,让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呢?
刘胡兰,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姑娘,成为我一盏指路的明灯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一位位革命烈士,像一块块雨花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铺成了一条五彩缤纷的路,蔓延开来。我捡起一块雨花石,只见上面刻着刘胡兰三个让人振奋的字。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她十四岁时,出色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不幸被特务出卖,被捕了。审讯刘胡兰的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用尽所有的利诱和威胁,然而全都失败了,他们继而妄想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但刘胡兰没有后退,从容地向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我含着热泪读完了文章,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一段面对敌人的哄骗和威胁,刘胡兰没有动心也没有害怕。当敌人把石三槐、石六儿等六位同志全部残酷地杀害了,刘胡兰还是决不屈服,决不投降。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刘胡兰那斩钉截铁的话语,看见了她那直竖的眉宇间冒着熊熊的怒火,炯炯有神地眼睛毫不畏惧地瞪着敌人,发出了坚定的声音: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当敌人的枪口朝全村的人民瞄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喝住了敌人,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了铡??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篇3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中,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给我的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十五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她挥笔写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一种赞扬!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感觉自己十分地渺小。我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这样的环境是由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英雄经过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要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练自己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篇4
《男生日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六年级的男生吴缅精彩的暑假生活:跟着军车穿越二郎山、康定城、塔公、野人海直至西藏;回到成都后,他们帮助同学宋立春筹集学费,同时还挽救了一场即将毁灭的婚姻;帮助山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西藏的一些风土人情,知道了一些习俗,“耍坝子”节就是其中之一。“耍坝子”节是农历七八月间,甘孜州许多城区和牧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节日。节日时间不统一,由各地择吉日而定。节日通常在夜幕时开始,人们燃起篝火,把整只整只的羊架在火堆上烤。吃饱喝足之后,人们在坝上围成圈,跳锅庄。锅庄是臧区流行的一重舞蹈,男女老少都会跳。这么欢乐的节日,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贡嘎”山,在他们毕业时,吴缅帮助精豆豆、古龙飞、冉东阳三个好朋友复习奥数题,除了精豆豆没有考上一中外,其他三人最终考上了他们理想中的初中,他们的数学成绩有很大一部分是吴缅的功劳。这里可以看出吴缅是多么乐于助人啊!
当吴缅、精豆豆、古龙飞、鲁肥肥得知同学宋立春没有钱交学费时,他们非常同情她,先到精豆豆舅舅开办的诚恳道歉公司当“员工”,做了两笔生意,挣到了600元钱。经冉东阳的妈妈推荐,吴缅等一行人又到“流年歌厅”去表演,挣到了1800元,后来莫欣儿、鲁肥肥、沙丽、冉东阳、姚诗琪(吴缅的表妹)也加入了其中。最后,他们得到了14360元。这些钱不仅可以资助宋立春,还可以资助其他困难的同学。可以说,是他们的爱心挽救了宋立春等几个同学的学业。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什么事,吴缅都是自己来:机场接爸爸、考察中学、一中面试。同时他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帮爸爸一起去运树皮、搬树皮、锯树皮。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在家里太娇生惯养,学习成绩很好,但什么事都不会做,碰到一点小事就不知所措。所以,我们要向吴缅学习,从小就要独立自主,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男生日记》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知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篇5
读完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裳,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凶狠的阎军,昂首挺胸,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景象。我掩卷沉思,一个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临敌不惧,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由衷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是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刘胡兰的英雄壮举是中华儿女的楷模;她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她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一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她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