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感觉的读后感7篇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探讨作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理解它们对故事的影响,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中的智慧和思考传递给他人,启发更多人思考,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的感觉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1
花了一个上午看完了《登天的感觉》,说实话是跳着看完了,因为有些东西比较理论,诸如佛洛依德荣格格式塔疗法认知疗法移情反移情等等,大学里背过,有印象,能看懂,真正领会却可能要很久。
我初次接触心理学是在大学,但又感到在很多小说中无处不在,比如维特之烦恼,我所喜爱的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马普尔小姐、波洛侦探身上又可见一般,女性的马普尔小姐是一个倾听、提问、分析的高手。从《登天的感觉》我却明白了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倾听的确很重要,在10则咨询手记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倾听的过程实际上是求助者情感宣泄的一个过程,唯有让求助者把心中的不快都宣泄完了,才能保持心里的平静,真正去倾听心理咨询师的意见。
作为老师,更是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体会学生的感受,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正是等待着学生的回答,而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抓住回答中的闪光点。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2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著,描写了他在哈佛大学做的一些心理咨询案例。此书由作者在哈佛留学的飞机上知道了一个疑问“什么是登天的感觉”开始叙述,做咨询如何寻求登天的感觉。书描写了十个案例,有应激事件、职业选择、情感、道德感、价值感、同性恋、移情和行为塑造。这里作者运用了精神分析、行为、认知领悟、人本。应该是说咨询的经典疗法他都用了,当然也都有成效。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小知识这也使我了解了许多课外常识。书中曾有几句话让我觉得很好:
① 宣泄不良情绪是任何形式咨询的首要任务。
② 听,是善意的表示,是虚心的象征,是建立同感的基础;听,要求你诚心诚意的出租你的耳朵,全神贯注的倾听对方讲话,不要随意加以打断,更不要就对方讲话妄加评论。
③ 过去是事情是忘不掉的,只有说清楚了,才能内心的平静。
④ 心理咨询就是要以静促动,以无为带来有为我比较喜欢第三句,因为在中国人们常说的就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可是这是误区,如果过去的事没有解决一定会有隐患的。总体来说我很羡慕作者,哈佛呀!这所大学只有在电视上看过。看见一个学心理的中国人在哈佛心中也有了一份激情。这算是提高了学心理人的自信心吧。毕竟想想外国人的心理学还是那么先进。不过我有信心,
总有一天中国的心理学也一定会发展起来,发展成为符合中国的适合中国的心理学,不必再借用或翻译外国的,只属于我们本国的心理咨询。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3
这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登天的感觉》一书。我十分喜爱这本书,也十分崇敬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他精选了10个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较有代表性咨询案例,来告诉我们自己对心理咨询的方法理论和体会,及在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利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说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这是一本非学术专著,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能够纠正非心理学人士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以及引导一般咨询者咨询过程中走出常见误区,又能够让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咨询有更深入明白。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而且岳晓东博士把心理咨询的理论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易懂,同时他还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融会其中,令人深受启发。它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它的长期热销,证明了人们对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图书的渴求。
在书中,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岳晓东博士在乘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求学的途中,他和一个美国心理咨询教授谈话的资料。从谈话中,岳晓东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心理咨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觉。“感到在腾云驾雾”,“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顶”,“自我感觉良好”……而也正正因这种描述,使人不由想一步步了解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心理咨询的真正面目。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被岳晓东博士那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动与他那种帮忙别人疏导心理,带来幸福,助人自助而拥有的“登天的感觉”!
例如在《万般内疚为了谁》中,本来岳晓东博士运用的是现实疗法,但是之后发现来访者还是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之后运用分析疗法最后发掘出问题的根源。在《问你是否还爱我》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认知疗法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作者穿插了分析疗法在《我想从哈佛大学转学》中,岳晓东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一个反移情倾向的问题,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他很坦白地告诉读者他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犯的一些错误。
一颗助人的心是最宝贵的,看到别人心陷牢笼时,帮忙他(她)找到钥匙重获自由。如作者对慕贤。看本书的时候,正好实话实说在播一期《姐弟》,弟弟在迈出找姐姐的那一步时,拯救了自己的心灵。此刻看gcdf技能,贯穿其中的何尝不是助人自助的理念。在行动上助人简单,而在心灵上助人却不简单,真是需要智慧,否则适得其反,就像咱们父母对孩子有害的“爱”。
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最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正因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忙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一天天的开心起来,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我们从本书中不也是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啊。
愿每个人都来体验一把这登天的感觉!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4
中学时代,我一直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想要看透一个人,需要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到了大学后,接触了这门学科之后,慢慢地了解了心理学,更渐渐地喜欢上了它。因此在课外时间我经常阅读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登天的感觉》就是其中一本。这是岳晓东博士关于怎样开展心理咨询(包括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本书首先让我区分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概念。其次,它让我看到两种人的成长: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和个性案例中主人翁的成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丰富了我的方法论。
生活中,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有数不尽的问题缠绕着我们。有时会觉得我们是为矛盾而生,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想办法去解决矛盾。人们总是在大大小小的挫折、困难中成长,每一次我们面对新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改进,那是因为我们总结了以往的教训。有时,我们也许会被一个问题困扰很久,不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摆脱,这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经验更丰富的人来指引我们,让我们探索新的方法,走进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就拿自己来做例子,书中所提及的很多问题,我也都经历过。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当时会纠结在这样的问题上有些傻,但那些都是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高中跌宕起伏的成绩,与父母激烈的争执,时而陷入空想主义,时而又跌入现实的谷底。某一时期十分沉迷于某一事物,越是父母禁止的越是想去尝试,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与赞扬,看到别人拥有自己却没有的就会羡慕与嫉妒……经历了这些,我渐渐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当我在充满自信与因受挫而变得自卑的时候,我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直埋怨个不停,我会暗示自己,一时的失败不能代表什么,只要我找准方向,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进步。当我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不会胡搅蛮缠的乱发脾气,我会先听取父母的看法,再结合他们提出的建议分析我所面临的问题。当我因为某方面知识匮乏而不能与周围的朋友很好的交流的时候,我不会再担心如何与别人更好的沟通或是为此感到羞愧,我会坦诚的说:真的很抱歉,这方面的知识我不知道,如果你了解,不如你给我介绍一下吧。
总而言之,人生总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安放很多障碍物,但是你会发现障碍物的旁边存在很多工具,找到你所需要的那把工具,你就可以顺利的穿越障碍物。只要你坚定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很舒心,也许还打不到登天的感觉,但至少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游刃有余的。
我们的身边都需要一个能够及时帮助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才能够更好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5
?登天的感觉》这本书,记载了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十个咨询个案。岳博士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所做的这十个案例。
岳博士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说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同时还把自己在心理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与处理技巧融会在其中,令人深受启发。每个个案都描述得很细腻,也着重描述了来访者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变化过程。
书中的这十个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第一个案例“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来访者是一位大一新生,她不能很好地适应哈佛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觉得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这位来访者表现出了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岳博士针对她的状况,采用了“现实疗法”,帮忙她从自卑的漩涡中走了出来,重新拥抱自信的阳光。
从这个案例中,我学习到了岳博士提出的自信与自卑的关联。即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的。这种比较能够给人带来自信,也能够给人带来自卑。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则是平衡产生美。
从这本书中,我领悟到了心理咨询的三个方面知识。
第一个是什么叫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项使人开心和不断成长的工作。使人开心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用心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期望。心理咨询也在于帮忙人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当中的忧愁烦恼。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劝导得来的,而是要靠启发领悟才能获得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顶峰的体验”,这不就是“登天的感觉”吗?
第二个是心理咨询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心理咨询要使人从挫折中认真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生活的智慧,以便能够更好地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经历,也就是要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
第三个是心理咨询之高明所在是什么。心理咨询之妙,就在于它帮忙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是自己帮忙了自己,即助人自助。
我很喜爱这本书的基本构架。岳晓东博士在每个案例的后面,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在个案中,岳博士也写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资料、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相关的注释。在个案分析的后面,岳博士还加了一条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
这样的构架,增添了我们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也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学知识更多的认识和明白。虽然该书的篇幅不长,但是在十个案例中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的很多方面,包括现实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精神分析、认知领悟疗法、交互分析法、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
日常生活中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妨碍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在处理这些心理个案的过程中,岳晓东博士展现了心理咨询熟练的技巧和高明之处,给人以“登天的感觉”。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6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这本书是以他在哈佛做心理咨询时候所遇到的案例为材料的写的。他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整本书通俗易懂,无论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能够读懂,就像在看一本小说一样,有看下去的动力,而不像其他的理论书本,越往下看越想把书给扔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这本书精选了10个他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咨询案例,共运用了8种咨询技术。另外两个案例,一个侧重谈心理咨询对现代管理的作用,一个侧重谈对待咨询过程中移情的处理。可以说,在读岳晓东博士的咨询过程中,能感觉到岳晓东博士是在娓娓道来的谈话中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提升自信,而没有生硬运用咨询技术的痕迹。这是咨询技术娴熟掌握的表现结果,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个的咨询技术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做到运用时信手拈来,了然无痕。同时这也就表现了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深厚造诣。
从上大学选择这个专业开始,我一直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怀着很浓厚的兴趣,也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然而最近所读的《登天的感觉》却与以往的感受不同,以往的书籍理论性很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甚至是读了几遍都很难理解。而岳晓东博士则利用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读书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
心理咨询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从业过程中,有很多心理咨询师常常以心理权威自居,咨询中不是充分挖掘来访者自身的潜力,让来访者认识到他们自己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是匆匆的下结论,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做法是对来访者的不负责任。因为建议就像止疼药,它只可能暂时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但从长远看,这样做并不能让来访者学会积极地面对自己以后的问题,也不能增加来访者自身的能量,甚至可能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而岳博士这本书的10个案例始终贯穿着“助人自助”的咨询原则。
在岳晓东博士的一则帮助因室友自杀而万分内疚的学生佳莎摆脱自责对她的精神折磨,并发现了一段故事的案例中。岳晓东博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时刻注意自己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我们在劝慰别人时,常常会说“忘记过去吧,人应该向前看”,实际上却是让疙瘩永远埋藏在咨询者心里,成了一个“未完成情结”。相反,当我们可以让那个人说出痛处,并一起找到根源时,便有了一下子领悟的感觉,也就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味。一次次地崩溃,一次次地堵上伤口,最后只会导致全面溃烂与爆发;而找到症结和出口,却会给人舒畅与踏实的感受并解决问题。案例中当佳莎为了表姐的自杀而内疚时,她的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她不要去想,却成了她抹不开的隐痛,也幸好当她的室友自杀加深了她的内疚后,佳莎遇到了岳晓东博士,能够最终发现这两起事件之间的关联,释放一直郁积着的不良情绪并得以解脱。
对于心理阴影,绝对不能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一件看似只带来微小涟漪的事件,不加以处理,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想溃堤洪水,掀起狂风大浪。
在这些案例中,我感觉到岳晓东博士始终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时时为来访者考虑,着眼于来访者
的长远发展,而不仅仅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即使咨询中面对无数困难,他也在坚守着“助人自助”的原则,丝毫不动摇。从岳晓东教授的成功咨询案例中,我感觉到,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自律精神,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来访者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更好的帮助来访者。
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的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甚至每个案例之后,岳晓东博士还加入了一段案例分析和一条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同时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岳晓东博士将这些理论通过一个个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案例巧妙的贯穿在一起,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领会到心理咨询神奇技巧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更加深邃的思索。
阅读这本书,我也深深佩服岳晓东博士的提问技巧。岳晓东教授在面对来访者时,并不着急于让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做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他知道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最准确的,只有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他做的只是通过提问,不断地引导,使拜访者逐渐意识到自身问题的所在,进而才能衍生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良方。岳晓东教授在咨询中的提问一方面还考虑到了求助者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让来访者不断探寻问题的症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开发自己、激励自己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且,岳晓东博士是有问就有答的,面对求助者的回答,要有很好的回应以作鼓励,即认真倾听,让求助者得到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使谈话很好的进行下去。岳晓东教授的提问始终以来访者的问题得到解决为中心,倾听中适时的回应和鼓励让来访者逐渐相信自己,并一起找到自身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方法。
另外,在心理咨询中,可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拥有不同价值观、世界观的来访者,“放空”(即不以主流价值观或自己对待事件的看法来判断来访者的对错)自己非常重要。岳晓东教授在第七个咨询手记“我是同性恋吗”中,由起初的打算放弃到成功地协助来访者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便是充分的“放空”了自己,使自己的咨询能力获得了大幅度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向无知挑战的勇气。
在我个人看来,心理咨询是一项使人开心和不断成长的工作。使人开心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心理咨询力图让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地使人们积极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挫败中看到成功。心理咨询也在于帮助人们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对待生活当中的忧愁烦恼及一切的不如意。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劝导就能够得来的,而是靠启发领悟获得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高峰的体验”,一种登天的感觉!
岳晓东博士这本书的十个案例与生活联系的比较紧密,即便他的案例都是针对国外的,与国内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但他的书让我们了解了心理咨询是什么,是怎样进行心理咨询的。还有让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上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而这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很轻松的解决掉它们。而且这本书涉及了很多的东西。有情侣间的问题,性取向的问题,婚姻问题等等。书中给出的案例的详细情况,个案的分析还有一些用到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还有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得到的教训都告诫着我们: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知"与"做"是两码事,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学过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咨询中不是劝慰,不是帮忙做决定。但是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不自觉或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我想这也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吧。所以这也是咨询中比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咨询的原则是:不要给来访者建议,不要帮来访者作决定。但是实际上现在所谓的心理咨询者可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就已经通过一些建议帮助来访者做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很可能因为咨询者的几句话而改变。细数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其实几乎都是一些心理问题。人生的幸福不是金钱名利的角逐,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平静,天堂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生活将天堂蒙上了布,不让我们轻易的发现它而已。岳晓东博士在书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有些错误是很微妙的,它要求咨询者要细心,在咨询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
时刻注意自己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
最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叫《登天的感觉》,那些长期背负着心理枷锁的人在帮助下卸下重负,找回自我,从自卑自怜的地狱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不就是登天的感觉吗?!书中的人物多多少少的一有着我们自己的影子,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自己就是“查理”,自己就是“丽莎”······总之,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心理咨询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随着岳晓东博士的咨询体会到了“高峰的体验”(登天的感觉)。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因为每读一次你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就会有新的领悟。而且它会告诉你,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树的感觉的读后感篇7
接触心理学科的知识后,知道有本书在心理学界获得好评,它就是岳晓东写的《登天的感觉》。
得到此书颇费周折,转遍烟台的大小书店也没买到。本校的一位老师的儿子在清华大学读书,便托他在北京买,因此当我拿到此书时已是06年的9月了。当时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心里没啥想法,就连写点东西的欲望都没有。
促使我再看此书是因为雪落故园的系列博文《一个真实的故事》点击进入,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不想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而执意要回老家的学校,由此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关注着这个案例的同时,我也在不停的想,作为班主任的我该如何处理;作为心理老师的我又该如何处理?
想起了这本书,认真地看完这本书,突然感觉有一扇窗在我的眼前打开……
这本书写的是岳晓东教授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时的几个案例。很多有关心理方面的书都非常枯燥难懂,理论性强,但是本书不是。作者在前言中说:因为我厌倦了用空洞的、抽象的术语来讲解心理咨询的原理。我渴望写出一本通俗易懂的读物来,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展示心理咨询的目标和原理。也就是说,我想写出一本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的人都想看、也都能看得懂的书,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所以此书才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书中有几个案例其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关键是我们是按照什么思路去处理的,不同的思路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比如案例一《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这名叫丽莎的女孩来到哈佛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往日的自信: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口音;许多事情她不知道;她知道同学们又感到好笑。以前她与同学相比获得的尽是自信,可眼下与同学相比获得的尽是自卑。这样强烈的心理落差让丽莎无法接受。
其实这样的学生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比如小学学习很好,但是进入初中后却不尽人意。初中是尖子学生,但是进入高中实验班,往日的灿烂的光环便不再照耀。面对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做工作?
很多老师习惯的做法是先来讲一番怎样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大道理,然后劝说或教导学生,再给出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学生感到恼火和失望,觉得我们根本就不理解他们。正确的做法是先给他们倾诉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宣泄自己恶劣的情绪和内心里的委屈,我们只需要用心去聆听,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信任。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自信。寻找自信不是与周围的人去做比较,而要学会多于自己做比较。当我们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因为我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此时此刻最好的方法是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现在看来,好多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对学习没有了信心,一方面也是自己和好学生作了比较,二是我们老师也总是拿着他们与好同学做了比较。所以他们就越来越差了。
最后一步才是帮助这些自卑的学生理清学习中的具体困难,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加以克服和改进。
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在帮助学生的整个过程中,不是我们在告诉他应该怎样怎样做,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启发和诱导,促使他们自己认识这些人生的道理,认识和克服自己面临的困难。要花时间去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我们想让他们说出来的话,也不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我们心里是怎样认为的。这样才会帮助他们真正的成长起来。
再如案例三《我不要上哈佛法学院》。这则案例讲述的是女孩嘉惠因大学读什么专业与父亲发生矛盾。嘉惠梦想成为记者或专栏作家;父亲要求学医或学法律。
这个案例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现在的学生和父母之间,因为各种问题而隔阂很深,互不理解。这其实也是教育中的两难问题。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孩子可谓操尽了心,但是这些心并不为孩子所接受。所以我们会遇到家长问:老师,我该怎么办?也会遇到学生对我们说,老师,我该怎么办?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办。因为听谁的都是对的,也是不对的,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了。我们要想到,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不可以代替学生或其家长做主。我们做的就是启发引导工作,而不是劝说教训工作。
案例中的父亲认为只有女儿进入到哈佛法学院,才可能作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人,将来才会有份高收入的工作。而女孩不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向追求个人的生活梦想和幸福。因为她对协作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期盼,自言坐在电脑前打文章,那是生活中最温馨的时刻。
面对这样的一个两难境地,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双方交流思想,竭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使一方倒向另一方。因为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再不合理的事情,也可能有其可取的地方。如果矛盾的双方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其矛盾冲突就会缓解。一次作者是这样帮助女孩嘉惠和父亲做沟通的:
首先要求嘉惠不要对父亲的话不屑一顾,并让她明白正是因为自己的抵触情绪,父亲才不厌其烦的逼她去法学院。其次不明确地说嘉惠的文学梦就一定适合自己,只是与她反复探讨她个人的特长和兴趣,比较新闻和法律这两条职业道路上,那条路可以走的更快一些,那条路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并且要求女孩把这些具体的比较将给父亲听。最后和嘉惠作了多次的角色扮演练习,让她分别作父亲和自己,以此向她展示怎样的沟通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这个案例的题记中,作者告诉我们,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一定不要当仲裁人和调和人。只需帮助其认清自我和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即可。
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终于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因为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一天天的开心起来,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从本书中不也是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啊。
愿每个人都来体验这登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