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魁读后感5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读后感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能够将内心的感受传达给他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和启发,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言的魁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的魁读后感篇1
第一,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这个部分之中,罗常培先生举了几个例子,通过追溯几个常见词语的来源极其变化来表现了同一时期文化的变化,例如“墙”这个词语,最初取义与“柳条”,“柳枝”有关,这是数种语言的共通之处,也就是说,在最初,各个国家都是用柳枝柳条一类的东西编织而成,这是一种文化的共通现象,当然,这也表明是当时的人类普遍受限于生存环境和发展状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知道“柳”应当是易于存活且分布广泛的一种植物。
第二,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这个部分就是非常直观的且有意思的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词的兴盛和消亡来看出整个民族的文化进步程度,如在中国古代关于牛羊的词汇极其丰富,年龄、性别、形状颜色和病症、动作和品性等等,都有特有的词来对其进行描述,这些词的大量出现,可表明当时牛羊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在中国古代里的畜牧生活是不可湮没的。而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词几乎不再出现,它们差不多只存于古书之中了,这也表明现代生活中牛羊不再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我对这个部分最为感兴趣,所以着重来介绍一下这个部分。
文中引用萨丕尔的话“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同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人的或文化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有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学科、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邻居的人群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这个部分几乎就是围绕这个内容进行展开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借字的来源推测我们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历史渊源,有友好的也有敌对的,借的词反映历史邦交关系;从借字出现的文献来考证其时代与年份,并可由此推及同时期发生的其他历史事件;借字出现的缘由亦可反映部分历史事件;由于有些借字由来已久,难以确切考证,就需要我们大量阅读,从众多信息中去筛选,而不可同门琛一样仅凭“鲜卑”一词便断定“师比”源于印欧语;借字由于是“借”来的,所以其稳定性比本土产生的词差上许多,不同的时期可能完全不一样。文中将借字分为四类:声音的替代,新谐声字,借译字和描写词;在每一类中又分别举例说明。
相比之借字,贷字就少得多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汉语的方言太过于复杂,说不同方言往往很难顺畅地交流,所以哪怕本国的人也难以辨别一个词是否来源于中国。以前中国对外贸易以丝瓷茶为主,所以随之衍生大量贷字,又由于贸易可能集中于某些地域,所以带上了地域方言的特色,说其他方言的人几乎都无法分辨,但就当地人来看却是极其亲切相似的。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地名通常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以重要的证据来补充他们未完全了解的领域。在中国,地名可以显示当时人们的交通状况,映照一些历史事件。罗先生举的例子我就不再多说,举一个我知道的例子:我来自成都,成都有一个小镇,以前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现在叫天回镇。据说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一路逃到此处,刚歇下脚,得到唐军大胜,反贼战败的消息,兴奋得坐不住,立刻率部回朝。天子回朝之处,之后便一直叫天回镇。
第五,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包含了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之中慢慢融合,许多地方已看不出差别来,但某些细节方面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书中提及多个姓氏,原本我都以为一直是汉姓,没想到各个姓当中有那么多的讲究;比如马、白、洪、丁、古之类的词,在漫长的历史融合期下,我们早已不会看到这个姓就想到外族;不过反映宗教信仰的倒是会明显许多,像“萨保”这类词明显与汉族的用词习惯不同,不过其究竟是属于哪个宗教词汇,便又需要查证才能明白了。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根据书中所举出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实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所采的婚配制度不尽相同,要通过亲属称谓来看婚姻制度,必须要根据当地的那套系统来分析,所以十分复杂。但我却觉得这样使用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因为我们的亲属称呼其实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仅书中所述黑夷人称呼其父亲,岳父,公公都一样,在罗先生那个时代看来是很奇怪的,但我们现在的社会许多家庭都采用这种这样的称呼方式了,一来是这样显得更加亲近;二来是因为我们这一辈多是独生子女了,男女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所以这种由于男方女方而区分的称谓逐渐被淡化了。
从这本书中我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对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都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我也看到关于有些方面的观点不再像当初那样准确了,因为时代的前进,社会在变化,我们再作这些研究时应多结合现在的现象和事实;相比起来现在我们往往太过浮躁,沉不下心来了,而前辈们著书相当严谨,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排除外界的干扰,静心书写,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语言的魁读后感篇2
?语言的突破》本书是卡耐基最早的作品之一。最初的版本是1926年他根据自己讲授演讲课程的心得体会和学员的学习经验写的一本题为《公开演讲:企业人士的实用课程》的教科书。经过多年的修订,于1931年以《语言的突破》为名正式出版发行。它出版后,在人类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10年之内就发行了2000多万册,远远超过同期《圣经》的发行量,而且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语言教科书。它促使人们努力向前,并向自我挑战,激发了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如果能按照本书介绍的基本方法去做,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良好的口才、融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态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具有优秀的演讲口才,能引人注意而出类拔萃,是他成名、成功的快捷方式。本书根据卡耐基演讲课堂培训资料整理而成,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本书适合渴望具有良好口才的人们阅读。
同于以往有关演讲的著作,本书所阐述的演讲模式,融合了公开演说术、推销术、心理学和商业谈判技巧,指导人们如何克服畏惧,建立自信,顺乎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潜在智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谈话,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上的成功。长期以来,本书作为卡耐基公开演讲与人际关系课程的主要教科书之一被广泛应用,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与《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齐名的卡耐基最畅销的三大着作之一。本书阐述了思考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因素,阐述了信念、创新、信心、激励、创意、决心、行动等取得财富的决定条件。
?语言的突破》美戴尔·卡耐基最畅销的三大着作之一,这是一本能帮助我们突破语言障碍,激发潜能,获得成功的书。年轻人不得不看的书。
语言的魁读后感篇3
石头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要仔细观察。”落叶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落叶终究要归根的自然规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水滴老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质。”……大千世界,万物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老师,花、草、树、木,无一不例外。人不是我们唯一的老师。
一块石头是何等的坚硬啊!可谁能想到,一滴水就这样成年累月的滴着、流淌着,一把斧子都锤不开、砸不开的石头,一滴水竟然办到了!硬是硬生生地砸出了一个“洞”,可不就是要坚持不懈吗?水都能这样坚持,何况人呢!
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只教我们一个知识,就像老师,那么水呢,它就可能只教我们一种品质吗?
看过流水吧,你们可能没有注意过,水在往前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石头、水草冒出水面,而水却没有因为这些东西挡住自己的去处,而是分开自己,越过它们,继续向自己的目标流淌。是啊,这些石头和水草不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吗?克服它们,踩着它们,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可不就是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吗?
万千世界,总有源源不断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任何奥妙之处,全部为你而展现!
语言的魁读后感篇4
?语言与文化》一书出自“大家小书”第三辑,作者罗常培。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较一些罢了(出自“大家小书”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所谓大家,就应该是把他的学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让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品味出个中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显示不出作家学术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学问的贫瘠。
本书作者罗常培(1899-1958),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师。
本书引言中,引用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且说明想从语词的含义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内容分六段:第一、从此与的语言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第二、从造词心里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第五、从形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就是尝试给语言学和其他学科搭起一座桥梁。
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大量举例说明,足以见得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学识。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继而了解到文化演变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语pen从拉丁语penna来,原意羽毛(feathe),最初之严格应用于原始的鹅毛笔(quillpen),后来笔的材质虽变化,但这个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现代语词和羽毛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历史遗迹,如“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会意,就是说把女子关在家里便可安静,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女性的观念。第三章,从很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例如,云南昆明的倮倮叫妻子“穿针婆”,发怒叫“血滚”,伤心叫“心冷”,欺负叫“看傻”。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所嫩解答的范围,也会发生一些神异的揣测,倮倮叫冰“锁霜条”,福贡的傈傈族叫虹“黄马吃水”。这些族语里不明方位,前者叫东方“日出地”,西方“日落地”,后者叫东“日出洞”,西“日落洞”,北“水头”,南“水尾”,在这些民族中保留了古代人民在不了解自然时的懵懂与敬畏。第四章,语言本身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会吸收新的成分和旧的糅合在一起,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羼杂的外来语成分,包括音译的,新谐声字,借义词,描写词。一般来说,两种文化接触时,上层文化影响低级文化较多,而看借字,中国语中有入超现象,作者认为这不能单以文化高低来论,另外还有很多原因,依我总结一是中国向来自大,对其他文化很少接受,不屑研究,以致从没有人注意过中国语词的流出;二是中国方言众多,又过于复杂,除了本方言使用者,其他人也就不觉得是中国话了。至今文化借字依然是广泛存在,所以从借字看古代文化交流应该是十分有力的例证。第五章,学者说“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因为他们时常提供给重要的证据”,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迁移都可从语言学角度加以证实,南渡的百姓有根据他们的旧籍贯侨置州郡县的`制度,“侨郡”一词,原意是让他们有所怀念,不忘归北,但我们就可以此来了解此次民族迁移的情况,在《宋书·州郡志》有具体考证。第六章,中华民族有很多部族组合而成,虽汉化程度很深,但从姓氏方面还可以窥探到它的来源。如,慕容氏本来是鲜卑姓,其后人因讳言所出,分化为两支:一支广东东莞容氏,一支山东蓬莱幕氏,这两个形势看来毫不相关,但其实出自同一个祖先。据向达说:“曾无甘肃p82”,从此种历史遗迹我们可以继续推测出两个民族间的接触和来往。第七章,在初民社会里,即一种理想的原始社会里,名称的用处极大,名称相同,意味着实质也相同,在各个国家都有这种由亲属称谓而制定出的婚姻制度,但由于它对于我这个读者过于复杂,在此不做累述。
语言的魁读后感篇5
我发现,近两年网络语言越来越多的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把说网络语言看作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班里的同学几句话中就会蹦出一个网络词语,就连爸爸妈妈说话也时而会带上一个,让我觉得和他们之间的代沟立马就小了很多。
在恰当时候使用网络语言可以调节气氛,比如和朋友聊天时谈的话题不开心,冷了场,说上一句:“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一下就能缓解尴尬的场面。
在写日记作文时,用上几个网络词语,也让人觉得生动有趣了许多。电视上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也常常把网络词语挂在嘴边,令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网络语言虽然充满活力,但我觉得比较肤浅和概括,比如现在流行的“蓝瘦香菇”其实是“难受想哭”,我们原本可以用很多词语来表示这个意思,比如:痛心疾首、悲痛欲绝、如鲠在喉、欲哭无泪、泣不成声等,有太多的词语可以形容不同程度的伤心。
还有的网络语言会造成发音的误导,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比如网络语言把“长知识”说成“涨姿势”,把“我知道”说成“我造”,把“开心”说成“开森”,把“不要”说成“表”,如果我们说习惯了,就会造成发音不准,低年级的小朋友还会形成拼音错误。
所以我觉得网络语言的使用要注意一个“度”,不能张口闭口都是。我们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诗经、唐诗、宋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上至屈原、李白、杜甫,下至朱自清、汪国真、席慕蓉,他们的'语言文字有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如果我们遗失了这些千古名句名篇,不会说规范的汉语,渐渐的只能用“我晕”“我也是醉了”来抒发感情,造成文化上的退步和落后,那将是多么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