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作文的读后感7篇

时间:2022-10-01 14:01:51 分类:读后感

小伙伴们在读书时代一定都写过不少作文,写好作文也是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感作文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7篇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永生的壮丽诗篇。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着名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起,成为世界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朋友与榜样。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自幼家境拮据,全靠母亲在富贵人家做帮佣来维持生计。在保尔12岁的时候,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做杂役,在那里他饱受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在一次激战中,保尔身受重伤,但保尔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迫使他不能再回到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恢复和建设祖国的工作。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保尔积劳成疾,组织不得不把他送回家乡休养。保尔一边克服着伤病带来的痛楚,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能力。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了新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部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是永远值得人们借鉴与学习的。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则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而斗争。’”确实如此,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但他们为后世做出的贡献却让后世受益无穷,这样,他们就受到了后世的尊崇爱戴。正如大诗人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所以,我们要以保尔为榜样,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念、坚持到底的精神去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种种挫折与次次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一次次失败后,胜利的大门终会向我们敞开。同时,我们也要向保尔学习,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谋利益,“为人类自由与解放作斗争”,而我们也会因此缔造出辉煌灿烂的人生!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2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你知识丰富;读书可以让你了解国家大事;读书可以让你感受到世界上一切的美好感情……

而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很大的感想,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以惊人的毅力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我被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

保尔从小顽强,不管老师对他怎样他都没有怨言。他生活贫苦,但他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决心参加红军。他16岁参加红军,20岁加入俄共(布)。在参加红军的那段时间他十分辛苦,他穿着破烂的衣服,撒着又破又扎人的草鞋,每天都翻山越岭,有时候走的路多,他的脚都磨出了血泡。他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他还说:“我是红军战士,受这点痛苦不算什么!”有一次在国内与敌人打仗时,不幸身负重伤,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深陷绝境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决定写小说,他拿起了和平的武器——笔。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创造出了永垂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读了此书,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再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能有保尔这样的精神吗?一个小女孩让爸爸给她买学习机,他爸爸没给买,这次考试没考好,她就说因为爸爸没给她买学习机才没考好,可有的人没买考得比她还好。原来我们没有取得成就都会以为是条件太差,现在再想想,应该不是了吧!一个残疾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如果我们一个普通人都没有这样的精神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去不懈的努力奋斗,就不会为不理想的客观条件束缚,就会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胸有成竹的去获得成功。

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价值何在?保尔?柯察金为我们做了圆满的的回答。

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吧!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3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坚强战士的典型形象。这部作品不仅仅影响了我,还有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广大读者。我每每回想起这本着作都心里感慨万分。

小说描绘了乌克兰地区一代青年在列宁旗帜下为保卫红色政权而英勇斗争的成长历程,它生动展示了苏联十月革命的宏伟图景。作者用自己出色的文笔把革命战士坚韧不拔的精神烙印在了广大读者的脑海里。这使之我每次捧起这本书都会发出不同的由衷的感慨……

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觉得保尔多么高大的形象屹立在我面前,他的精神如钢铁般直入人心,永驻在我心灵鼓舞处。面对艰辛的考验和难以数尽的折磨丝毫未动摇保尔那身为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全书以他担当主角真是不愧为世界闻名的着作啊!

第二次翻看这本书,细细咀嚼文字后陷入沉思:钢铁般的精神呐,就连对待感情也毫不例外?果真,保尔·柯察金因为发觉自己和冬妮娅在面对工人阶级主义和资产主义的态度不同而断然放弃了这从孩童时就相识的朋友,同时他又曾深爱过她,这种为了革命主义精神而放弃的坚定让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又高出了很多。所以说,即使我们还是未成年还是懵懂时期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无知而犯下早恋的错误啊。即使多么让你心动你都应该像这位革命战士学习,学习他坚定无法动摇的伟大精神……

第三次翻看这本书,时间正是这个暑假,在我看到接近尾声的部分,保尔生病了,非常严重——他双腿瘫痪了,再也无法走上革命的战场了。我在这无不感到遗憾,同时,他母亲和妻子都失望到悲观到了极点的事情又接着发生了——保尔眼睛失明了。可这时的保尔却冷静地说:“我应当等一等,如果真是没有前进的可能了,如果失明把我直到现在为了恢复工作所尽的一切努力都给取消了,如果我再也不能归队了——那就应当结束这生命。”直到病情恶化到这种地步,顽强的保尔战士还思想着如何回归队伍,如何去完成他们革命者的使命,可见他多么热衷于他的队伍,热衷于他的党啊!这种精神是世人谁能达到的?超越生命地为革命事业付出……这让我也产生了坚定的决定——一定要努力读书,一定要报效祖国!

这本书,我有幸没有错过阅读它的机会,更有幸的是让我清楚了属于我自己的“使命”!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4

一次,老师推荐我们阅读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不以为然。“不就是本炼铁的书嘛,有什么值得看的。”可把它阅读了一遍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比炼铁的过程更曲折,炼出来的意志比铁更珍贵。

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被迫退学,在车站食堂当过伙夫,做过发电厂工人。他结识了布尔什维克战士朱赫来,并在他的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队伍。在战斗中负伤后,他参加了铁路建设,又因为伤寒回家养伤。病愈后,保尔又积极地投身在革命工作中,坚决地和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最后,他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创作。终于,在母亲、妻子以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的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中所诞生》终于出版了!

在此书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一次差点死了,但他想起了战友,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毕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有所作为,不应该像街头上的小混混一样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一个人哪怕为社会,为大家做那么小小的一件好事,他就算真正地“活着”。

这使我想起了张海迪阿姨。她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但她并没有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自学医学,帮助村上的人;还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出版了如《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现在还当选为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而那些残疾人乞丐呢?他们有手有脚,也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居然还去当乞丐。这不是懒惰、不思进取造成的吗?张海迪阿姨和一些自食其力的残疾人不正是他们应该学习的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锻炼自我,你也会成为保尔柯察金那样的钢铁!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5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相约在一起来到了环境优美的三中校园,在这里,我们将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在这里,我们将谱写自己人生中每一个精彩的乐章。

古人云:“人贵有志,当志存高远。”当然,来到这里的人一定都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而要实现志向就要不懈奋斗,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而五天的军训生活,不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坚强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作风,铸就我们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钢铁意志吗?是啊!军训虽苦,可它不就是为了让我们为自己的那份志向去努力,去拼搏吗?

还记得军人们对国家许下的誓言:“如果需要我为国家捐躯,请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让人不禁佩服他们作为一名军人的胆量和刚强。

军训,已经成为了对我们的一种精神的洗礼、一次意志的考验,它让我们体验了一次军人的生活,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生活,怎样去面对困难,怎样去承担责任,怎样去赢得荣誉。

军训,已经成为了我们人生路上一笔无尽的精神财富,刻进了我们的记忆之中,成为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坚强不息奋发向上。

让军训的苦与累,化作日后我们勇往向前的坚韧力量,同学们,我们的青春因为有了这一段军训生活而变得激扬奋发,我们的青春因为有了汗水的洗礼而变得坚韧不拔!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6

今天我学习了《敬业与乐业》一课,它虽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稿,但还是让我感触良多。它主要阐述了敬业与乐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之前需有业,如若无业何以敬之,乐之。

敬业——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业自然是学业,要想敬,就要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主一无适便是敬,让我们真正的专注于学习而不为其他的琐事所烦扰,才能敬。我们作为学生,专心于学习,有坚强的意志力,敢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便是敬业。对于任何我们拿到手上的工作就要认真的做,做到最好。百行业为先,万物懒为首,这也证明人人都要有工作,人人都要劳作,我们现在不是无业游民,将来更不能做社会的蛀虫。

乐业——有的人说做工好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人的这一生要不就是先苦后甜,要不就是先甜后苦。前者,早受苦当然懂得珍惜,自然是苦尽甘来;而后者大多都是些无业游民的烂人,他们不知用劳作去换取酬劳,以至于最后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生活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倘若有人问我读书苦不苦我当然会说哭,但我不会因为哭就不去做它,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需要你去发掘它,发现它,你自会体会到业之乐。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知。人生如若能从业中领略出一番滋味,才能体现出生活的价值!

总之,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会如朱熹所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的去学习,一敬、乐的态度去迎接生活!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篇7

这个故事的开篇有一场大雪。呼啸的风,狂怒的雪打击着路上的行人,一切都显得毫无意趣,正如原文所说:似这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这风雪里一起往家走,他们听着凄厉的风声却不似旁人一样怅然麻木,因为这俩位有“新思想”的青年是积极的,他们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初读这一段,你很难不被两兄弟这种乐观上进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的力量在作者巴金描述风雪的笔触下是那样的鲜明动人。可当我读完这本《家》,回顾此处却不禁胸闷,觉民和觉慧的“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可怕强大,这个开头比起讽刺更充满了巴金先生的感叹。

巴金先生在序言里写:生活不是一场悲剧,它是一场搏斗。他要展开给读者看的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动荡了。

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让我影响深刻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高家的长房长孙高觉新。觉新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个阶段的觉新是很幸福的,他还没有卷入残酷的命运,在那个时候,觉新是很出众的。“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豆环境中渐渐地成长……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花香很感兴趣,大手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他还小到德国去留学。”可见觉新在少年阶段是同他的弟弟们(觉民和觉慧)一样积极的,他也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正文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但命运却同觉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进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长辈们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荒谬的是这段婚姻竟然是由抓阄来决定的,这可怕的做法可谓摧毁了觉新的一生。出国留学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不得不承担起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必须得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最开始的他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觉新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使这个青年更加疲惫,觉新无疑是茫然的,无助的,最后这个原本憧憬美好未来的青年畏缩了,原本温暖如冬夜里的篝火的家化身成一只巨大的手把他从光明的地方拽走,无数的眼睛在他的头顶上监视他,仿佛他不留神就会把他撕碎。可是这一切无法逃避,作为高家的大少爷,他要撑起这个家。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按她们希望的那样活着,“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他无助地在这个大家族里周旋,觉新采取的是“无抵抗主义”,这绝不是他的初衷,但却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

觉新在面对事情时过多的选择了忍耐,他屈服于旧传统。为此他的修学梦碎,他心爱的梅小姐另嫁他人,深爱的妻子惨死郊外,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他忍耐的旧传统给他的打击更使他畏惧屈服,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觉新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任凭懦弱的自己被黑暗的社会蚕食。觉新的悲剧是有黑暗的旧传统社会的铺垫,但在我看来,他的懦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巴金先生给我们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顺从于“生活就是一场悲剧。”的人。他是不同生活搏斗的,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觉新只有被吞噬的份。

觉新的弟弟觉慧是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作为高家的小辈在学堂里汲取着新的思想,与懦弱的哥哥不同,他是敢于同生活搏斗的,他追求个人反抗,人权平等和人道主义,他不屈服与封建家长制,敢对当家的大哥觉新怒吼,“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幼年时期,他虽然过着少爷生活,却乐于与家中的下人接近,他对这些穷苦的人怀有深厚的同情。“五四”时期,他和二哥觉民从《新青年》等先进的杂志中接受了科学与民主。他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军阀专制,他抨击旧家庭,旧伦理道德,甚至与婢女鸣凤的相爱。觉慧身体力行地反抗者封建的枷锁,但他也不能幸免于悲剧,他被纯洁的鸣凤吸引,由衷的称赞鸣凤,“你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皎洁的明月啊。”他喜欢这个可怜卑微的女孩,赞美鸣凤没有因为婢女的身份而丢失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但在文中,鸣凤对于自己信赖和深爱的三少爷觉慧仍是不敢靠近的,他们的感情在那样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不得不隐藏起来。服侍了高家六年的鸣凤要被嫁给冯老太爷,忙碌的觉慧却没有察觉鸣凤的改变,他在窗边吻了鸣凤,她流着泪叫了句“三少爷”,花园里平静的水面响起两三声哀叫,从此便是天人永别。

有人因为这段情节诟病于觉慧,对此,我是不认同的。觉慧是典型的五四青年,他的身上既有新青年的上进,也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他的幼年浸染在可怕的纲常名教中,即便他是激进的,但他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在他心中民主和平等是头等大事,他为此奔走忙碌而忽略鸣凤,间接导致鸣凤自尽,对他而言其实是在同命运搏斗时留下的伤口。换而言之,这样的伤痛是必然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不得不遭受的。假若觉慧和觉新一样懦弱,在鸣凤自尽的打击下觉慧就该如他大哥一样屈服。可他没有,鸣凤的死教他更深的领悟了封建旧传统的威力,也坚定了他同生活搏斗的决心。鸣凤的死,让觉慧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读者能看见的是这个新青年身上的献身热忱和小知产阶级的弱点。我认为这就是巴金先生序言里所说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的动荡。觉慧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让他的搏斗染上了一种那个时代才有革命英雄色彩。

《家》中特点鲜明的人物还有不少,比如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最高统治者高太老爷,他是这个家里阴霾,代表着家长制和封建深渊;有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高家五叔;有从小裹脚的淑珍,她的小脚成为母亲夸耀的东西,也成为哥哥姐姐嘲笑的资料,是这个家里,年幼的封建社会牺牲品;还有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来的琴小姐,她入女校,有盼着读大学,是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梅表姐的新女性。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这个家。

这个家,是矛盾着的,是新旧交错的,是爱恨与共的。它远不像开篇里那场风雪中作者笔触所描写的那样温暖,引人向往,而是充斥着斗争和爱恨,有着新思想和旧传统的相互厮杀。但正是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着社会改变,从一个又一个家开始直到影响整个社会。巴金先生用高家反映整个社会,痛斥封建纲常对人的毒害,展现这个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封建社会如何分崩离析。巴金先生在历次重印的序言中反复说,反封建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诚然,我们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封建遗留思想,但好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继承的是觉慧这一代新青年的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品质。要像他们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勇敢的超前迈进,不胆怯,不懦弱,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阳光普照大地时,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危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用五四精神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守护和温暖自己的家。

《有感作文的读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