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读后感2000字优秀8篇
读一些好的书籍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并且也要学会写好相关的读后感,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小伙伴们对名著内容的体会,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飘的读后感2000字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1
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我身上。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抱怨谁呢?”
我们真的应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进取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应对生活。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我的人生照样很精彩。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境。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样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适宜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必须能获得最适宜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终最终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就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聪明的头脑?在父母的开导下,我重新回到学校,我从自身找原因,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199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没有因有了稳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经过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并在20xx年进入渝水区检察院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经过了司法考试、学习驾驶技术,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同事们都夸我脑子聪明,学东西快。
在单位我是一名进取心强、扎实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职责感的丈夫,还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父母也都还健在,我觉得自我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应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必须会成功”。
回头看看,其实关键不在于命运是否给予我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在于自我是否努力过。《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经过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变。
要做到不抱怨,我们首先应当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应当理解现状,可是不应当安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能够改变自我。我们必须认定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会有更完美的明天。
然后,我们就要行动。光想是不能实现“改变”更不能实现“变好”。虽然领导的想法很难猜,可是他们都喜欢忠诚、进取、有才的下属。我们何不忠诚一点,热爱我们的工作一点,更多地从团体利益出发,为单位发展出谋献策;我们何不勤奋一点,进取一点,有效利用和执行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岗位的事,力争上游,进之以猛、持之以恒;我们何不让我们变得有才,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各种理论,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办法,它能给我们积蓄的资本和能量,等着我们去利用和爆发。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大诗人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当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当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提醒自我与大家共勉:
一是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我的态度,不要抱怨;
二是改变自我的言语,改变自我的思维;
三是只要成为进取改变的模样,你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2
?呼兰河传》一书,在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就作为课外阅读的好教材。一代大师优秀女作家萧红,用诗一般的语言、用像绘圆一样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中国的状况。它是一篇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润土、阿q那样人人皆知,但肃红用姻熟的与作技巧、抒情诗一般的意境,塑造追述的一个个人物,如祖父、二伯、冯歪嘴子等形象,也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对三个普通女性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各显特征。如第一个女性,小团圆媳妇嫁到胡家后,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烫驱鬼到奄奄一息、无人问津,最后死于非命的过程,展现了残酷的封建传统、落后风俗的可怕画卷。
而在整个过程中尽心尽力参与照顾的大孙子媳妇,最后只能用跟别人跑了的方式,追求自己幸福来反抗旧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而由媳妇熬成的婆婆,怀着为她好的愿望,用打骂、跳神、逼迫洗澡的方法来救治,最后反而使其致死还吓跑了另一个媳妇的结果,上演了一出家破人亡、鬼神之斗的生活悲剧。剧中人并不知其中原由,只能寂寞无语。这一家庭悲剧再次印证愚昧落后是精神枷锁、是无形的屠刀。
作者萧红虽然生活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生活十分艰难。但她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幸福的,她的后花园的童趣与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描述的搭野台演戏和鲁迅展现的社戏媲美,同样为我们展现了旧社会农村南北文化习俗的相通,使我们对中国农村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通篇并无大场面、大事件、大人物的描写,但对那些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中间、社会中最平凡最琐碎的事件,如卖猪肉、卖麻花、拉大车、修路面等,把整个东北农村生活情景都细腻逼真的加以描写,并用犀利的语言为人民大众喊出追求幸福、追求生活的心声。尤其是对卖麻花情景的描写更是淋漓至尽,看似十分平常的卖麻花所涉及的七个人物,一个提篮叫卖烧饼的在胡同东头喊道西头,篮子里糖麻花和油麻花,被人问价和挑拣也不发怒的性格,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和五个小孩买麻花的争夺打闹的全过程把东北城镇平凡市民家庭生活的细致情景描写的惟妙惟肖。所以她也可以称为百姓的作家。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昌有理想的特点,也从一些小事得到充分描述,尤其是磨砺中的爱情故事更是淋漓致尽。忠厚的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在他所干活的磨房里与赶车老板女儿王大姑娘私自结婚生子,虽成了小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但她不为人们的鄙视而悲凄自卑,相反能抵抗唾沬奋力抗争,和老婆、孩子和和美美过日子,用自己最原始最全部的能力,来爱妻子、爱孩子,充满了不畏艰难、努力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繁衍不息、不断昌盛的源泉,也表现了萧红在逆境中向往幸福、向往未来的愿望。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及具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她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灾难的时代,她的现代处境是凄的,但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的回忆,对亲人、亲友、多乡友的眷恋之情,从回忆小说中洋溢、流露,因此虽生活的热爱才是艺术创作永不干涸的源泉。
萧红的艺术才能由于生活窘迫和疾病的折磨,在31岁就死去了,在一个美丽的年龄就离我们而去。但她留下的作品,却是我们宝贵财富,在文学的宝库中,是一块绚丽的瑰宝,受到许多文学大师的赞赏,更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爱。她的作品,使我从平凡小事的描写中看到她宽大胸怀;从破碎不连贯的七个章节中,看到整个中国的全景展现。没文化,真可怕。落后要挨打,因落后,而最深受害者是劳苦大众。肃红作者就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广大人民遭受战争之苦,而她只能和她的丈夫旅居香港,过着凄凉贫困的生活而萌生书写以灰暗色调为主的《呼兰河传》。更加激发起我们对现实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如今,在政府领导下,科学空前发达,生活不断进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经过六、七十年的变迀已增长到80多岁。这是在31岁早逝的萧红肯定没有预想到的。解放后,中国人民,尤其是劳苦大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再也没有外来侵略者欺凌和侮辱,中国人民再也不是贫穷困苦的东亚病夫,中华民族像一头从沉睡中醒来的雄狮。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越来越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如果她能活到现在,一定会用更活泼的文章来歌颂、来描述。所以,时代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我们也期待更多歌颂当今的文学作品面世,来激励生活、激励青年。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3
这不仅仅是一本给父母看的书。这也是一本给所有成年人看的书。它通过揭示儿童成长的秘密,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也真正了解自己。你会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曾有过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以隐秘而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你的人生,尽管它们可能早就淹没在你记忆深处甚至已被遗忘,但它们仍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你的人生方向,就像水面下的冰山,即使肉眼看不到,却决定着整座冰山的走势。
单就儿童教育方面来看,它完全颠覆了大多数中国人的育儿观念,震撼力之强仿佛一条90吨的巨鲸从父母们面前游过,让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作为一个母亲,早在女儿出生前我就阅读了市面上大部分育儿书籍,平心而论,这些书都各有出色之处。然而,只有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才被深深地触动,像一个习惯了黑暗的盲人第一次看到光明。心中充满狂喜的同时,亦有隐隐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忧虑。有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怕单凭我一人之力无法承担被揭开的真相。
然而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父母接受并亲身实施了这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说其他的育儿书是教育之树的一段树干或一枝一叶,这本书则是树的整个根系,它探索的是人类心灵的最高领域——幸福。
本书作者孙瑞雪女士是中国第一个蒙特梭利(注)幼儿园的创办者,本书正是她结合了蒙特梭利理论和中国实践的成果。蒙特梭利理论在创建至今半个多世纪里早已被全世界的无数实践者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然而中国却是在近几年才刚刚开始普及蒙特梭利的教育成果。孙瑞雪女士和她的学生们勇敢地做了在幼儿教育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成功地迈出蒙特梭利中国化的第一步。
正如书名所写,本书致力于诠释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爱和自由,书中用精辟的理论和大量实例深入说明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纠正了成人对于爱和自由的一些错误理解。而爱和自由的重要性更是被提高到对中国人来说史无前例的高度,凡是我们对孩子有所期待的,无论是纪律、独立、智慧、道德,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给他们怎样的爱和自由。
成人可能觉得爱是简单的,只要发自内心就可以。但这只是我们主观的误区,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精神建构过程,就无法给予孩子他们需要的爱。
中国有句俗话,“打是亲,骂是爱”。认为打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体现父母的爱。然而作者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经常受到训斥或打骂的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同正常孩子有极大的差别,压力和恐惧使他们对外在事物过于敏感,过分强化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影响到内在心智的发展。其中一些孩子乍看起来反应很快,甚至可能常有人夸他们聪明。然而真实情况是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他们看似敏捷的反应并没经过他们自己的思维,而是大人不断强加给他某种刺激形成的简单条件反射,就好像生物学家做的“一吹哨子,狗就吃饭”试验一样。
这种表面看上去聪明的孩子其实根本没有创造力,他们调动全部身心用来学会的只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生存条件。这一弊病往往在他们长大后才暴露出来,到那时成人可能会说,“好聪明的孩子,就是不好好学习。”然而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他们的思维被人为割断后,注意力和意志力早已无法再集中到学习或任何一件需要持续努力的事情上。
对爱的另一个错误理解与打骂正好形成截然相反却殊途同归的两极。那就是过分“呵护”,它完全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在这种“呵护”下,父母总是怕孩子弄脏或遇到危险,为了父母本身的便利,他们不准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打滚或拿任何易碎的物品,他们的嘴巴永远在喋喋不休“不行”二字。被剥夺了自己成长的经验后,孩子们最终要么变得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瞎闯,不懂得保护自己;要么变得懒惰和胆小,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到了此时,成人们又开始指责孩子的这些缺点,却不知这正是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这本书我已读了三年,每一次阅读都让我有一些新的发现。我感谢它,因为没有它,我和我的女儿可能仍在蒙昧的黑暗中挣扎。
假如你不愿自己或孩子永远被禁锢在简单狭小粗陋的世界里;假如你希望自己或孩子的未来能够不为外界所惑,体会发自内心的幸福,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4
拿到这本书,看到名字《活法》。第一感觉就是好奇,这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好奇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翻到底。这本书讲的关键内容就是作者的活法,作者稻盛先生是一位功成名遂,德高望重的老人,每次到中国来却总是那么谦虚、亲切、平易近人、处处为周围的人、包括会议的义工们着想。让接触过他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动。
稻盛先生的成就举世瞩目,稻盛先生的哲学深刻动人,让广大的中国企业家们刮目相看。对于“活法”书中描述了曹岫云思考的“活法”,也就是我的人生观,立足于做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合道德观。具体来说,就是正义、公正、公平、诚实、谦虚、努力、勇气、博爱等等。它就是万般皆通的“原理原则”。
这也让我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如死一般。”虽然记不起这句话是从哪里听来的,但却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他形容的是两种极端的人,但确是真正存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也不例外!有时候我会在想,怎么样让自己活得精彩,活的不枉此生。我想,在这本书上,我有了更好的答案。我活着,不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而是让自己的生命因活着而有意义有价值。
书中说到:“追求做人的正确的准则”就是成功的理由。所谓“做人的正确的准则”,就是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傲慢、卑怯、贪婪,不能骗人,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这些简单的做人准则就是人类长期培育的智慧的结晶。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发挥自己天赋的才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渊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练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陶冶人的情操。
习劳知感恩,人只有劳作了,尝试体验了才知道原来做这件事情的辛苦。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也在努力的去引导孩子们参与劳动,学会感恩。在幼儿园里,每位小朋友都是值日生,都有自己的值日任务,如:擦桌子、扫地、收拾餐具、整理书架、整理衣柜、叠被子、整理小床等等。在家里,引导孩子们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忙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在书中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反复努力,这意味着珍惜上苍赐予的生命中的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1年了,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年。还记得我从第一年的一无所知,到慢慢的摸索,学习,研究,再到今天,虽然我只是个幼儿园教师,但我以此为荣,我对幼教事业有着满腔的热情。正因如此,我认真的对待工作的每一天,每天都已全新的自己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努力做到魏书生先生说的:“不攀不比,超越自己。”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不虚度光阴。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我是孩子们的模范,要给他们起好带头作用。在实现理想中的心态决定命运这一篇中说道“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心态决定命运我也深有感触,相由心生。
还记得2011年4月份,中原大地诞生了一所以“自然生长教育”为理念的学校,我得知后立刻参与了面试,第一轮第二轮通过,第三轮也顺利通过,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虽然当时学校还没有落成,虽然当时我工作在路旁的漫天风沙之中,虽然当时亲朋好友都不断劝我,说:“你这样继续下去你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自己,我知道我在干什么,我知道现在是这样的状态,但明天一定不是这样,我一定要相信我的选择。
于是,9月份,我们“开学”了,我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都会被孩子们团团包围,一句“王老师,你累不累,休息会儿吧,”一句“王老师,你喝点水吧,”一句“王老师,我喜欢你,”一句“王老师,什么时候还来我家家访啊?”孩子们一句句暖心的话不断的在我的耳边回荡。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就是这样,一干就干到了第八个年头。四年带一届孩子,现在带的是第二届孩子,在19年6月也即将毕业。我曾经无数次感慨,为何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之前的那些年我每天都在忙碌些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何让我们的过往留下印记,今年5月份,在校领导、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也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每天不定时都会发一篇当日的感想或是记录,到今天整整半年了,我不敢想象,当我去翻看那过往的记录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尽显眼前,我突然感觉之前的那些年是不是都白活了,但是,细细想来,也并不是,自己在每个时段所成长的和收获的也不尽相同。
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不断的学习,愿我带着现在的努力、坚持、精进,成长的越来越好,活出自己该有的样子。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5
“每天走在疯狂逐梦的大街上,我们的精神褴褛却毫无倦意,徘徊着寻找着那虚空的欢愉,奔波着抗争着那无常的命运????”繁华的街道人声鼎沸,金鼓喧阗,却不能驱走了我内心寂静而空虚的冰冷世界,感受不到繁华的热闹,歌舞升平,车如马龙,很远处听到这首歌,真如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涂添一份忧郁罢了。
独自一人在外闯荡至今已有四年,回忆往事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刚毕业跟着同学来到梦寐以求的城市,这座城市承载着多少人追逐着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我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受委屈,站在那高楼大厦的门前,我发誓这上面就是我梦想的开始,于是我站在了高楼大厦上,向下望着路上的行人,自我感觉非同一般,我以为这样就是所谓傲人的身份地位,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好,职场上尔虞我诈,你争我斗,什么手断都有,只为升职,讨的上级的认可。
一般从农村里里刚出来的毕业生,是不能理解这些的,我不懂防人之心,也没有害人之心,还傻傻的以为社会就跟学校里的生活一样,刚开始我的工作一直都不能被他们认可,天天被他们叫到办公室训话,旁人都对我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论资历,阅历都略胜一筹,他们的想法,相得益彰,他们的做法都是有道理的,我的内心很脆弱,我想放弃,但我不能,我必须得坚持下来,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我肩负着我们整个家族的梦想,因此我默默的扛下来了,我没有跟任何人诉说心中的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偷偷的流泪。或者干脆躲在被窝里,哭出来,我还是得感谢他们当初对我的排挤,对我的教导,让我终身受益,如果没有他们当初对我的磨砺,或许我现在还是一事无成,我的命运将会是另外一翻风景。
我们家族很大,父母是五十年代的人,兄弟姐妹六个,在那个刚解放的时期里,能养活自己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何况还要养这么多儿女,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人,他们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都养活了,但是很遗憾,都只上了小学,然而在生我的时候,已是90后了,社会经济好起来了,农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哥哥姐姐都能自己挣钱了,那个时候找工作哪敢挑三捡四,只有老板抄员工的份,人们为了能找到工作,什么苦都能吃,哪怕是老板打你,骂你,只要不炒你鱿鱼,就行。
有时我在电话里听到姐姐跟妈妈讲老板打她的事,我不发表意见,不代表我没有想法,那个时候我应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吧,我就不想读书了,我也想也来工作了,替家里分担,更替哥哥姐姐们出一份力,但我太小了,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哥哥姐姐们都非常关心我的学习,老跟我讲在外面那些有知识的人工作是如何的轻松且工资又高等之类的话,因此我学习非常刻苦用心,后面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但在我们家族里也算是个有知识的人,有什么事都愿意听我分析,有什么难处,首先想到的也会是我,我在他们的面前永远是最棒的,包括后面出社会工作,也以为我的工作是最骄傲的,经常听他们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每年回家过节,将自己穿的人模人样的回去,于是家里就涌入了好多未面世面的老人小孩过来围观,问候,打听,攀比等等,有时我都替自己难过,自己有什么本事,搞的村里满城风雨一样,在深圳这个大城市里,自己能算什么,什么都算不上,不对,说白了,应该说是只是一个打工者,没有什么值得去炫耀的,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我不能让家里人伤心,我必得的伪装,所有的苦让我一个人来承受,只要他们开心,平安就够了。
在这四年当中,只要他们有困难,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等,我都会竭力全力去帮助,我大姐的女儿,也就是我外甥女因叛逆辍学,便被我带出来工作,她生活的一切都由我负责,本来想身边有个伴,心里不会那么累,可是她不听话,中途我不得不将她送回去,本来那个时候是我升职的一个好机会(后来才知道的事),但因为我的私事,所以泡汤了,我大哥因为生小孩缺钱住院而打电话找我借钱,我义无反顾的打给他了,我小哥时常因手机快停机,叫我赶紧给他充话费,我二话不说给充了,我二姐本是叫我替她买手机,结果到现在也没有提买手机的钱,包括这次三姐因建房子,已经多次打电话来向我借钱了,我因今年工作不顺利,便迟迟没有打过去,这下人家都发火了,于是我将我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东拼四凑全给她了,这就是我所谓的帮助他们吗?就这是我所谓的肩负家族人的梦想吗?我很失败,跟我原来想给他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从本质意义上讲,变味了,从某种角度讲,是这个味。
今晚我浮想联翩,我又回到了四年前那个刚出社会的小女孩,身无分文,这四年我到底在做什么,天天为生活而波奔劳累,从来都不为自己请一天假,也从来不多睡一会,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一场空。我不指望他们个个都会将那些钱还给我,我从来都没有那样奢求过,只要一家人开心,幸福,平平安安就够了。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6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荡涤人的灵魂。管桂梅名师工作室四月份推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身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给迷茫中的我指引方向。如何高效地转化后进生,如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如何让自己的这份事业有所发展等,从中我受益良多,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清晰。
做读书人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阅读对我们教师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许多条件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当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要博览群书,要能在书的面前静下心来,要善于对书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座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面对今年暑期即将迎来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读书人,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涵养变得越来越广阔,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材施教
书中提到了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当我读到这里时想到的首先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或许是存在智力缺陷等。而书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则提到,对于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拿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让他光听别人的学生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读到这我羞愧了,也陷入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时能公平对待。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后进生。
点燃兴趣
在从教的6年里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都喜欢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没想到书中竟给我了答案,首先我要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过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才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还要注意精心地设计课堂语言,如果你的语言素养很好,那么你的课堂可能会非常的轻松,学生听得也会非常的明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最后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要真正的关爱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差生,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才会与你更加亲近,才会慢慢的爱上学习。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话题,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能深刻地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将会把自己得到了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7
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这本书,通过作者对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讲述,给人以热情、勇气、信念、坚持的力量。你不禁会为这位天生没手没脚的家伙而深深折服,他从一无所有、畏缩自卑,迸发出无穷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创造出了一个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
这本书的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躯干外,唯一的工具就是只有两个脚趾的小左脚。可以想象,生活对他而言是多么不公平啊!出生时,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妈妈甚至拒绝抱抱自己的孩子。这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打击和难以愈合的伤口。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放弃,慢慢开始接受和面对现实。
童年时期的力克可以说无忧无虑,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面对无数的挑战,而他都努力地克服了。长到了上学的年纪,力克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因身体的缺陷和对生活的绝望动过轻生的念头。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种愚蠢而不负责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给他安慰和帮助的父母,鼓励和支持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他们。于是力克决定好好活下去。他开始在自己身上寻找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来提高信心。他试着交一些朋友,试着融入周围。虽然常常被同学排斥、嘲弄、或被称为“外星人”,但他主动并真诚地和同学交谈,同学们逐渐了解了他,都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从朋友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动力。最终力克战胜了困难成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断拜访各地的学校、教会、贫民窟和监狱甚至垃圾城,与那里的人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散播希望与爱。告诉人们他的经验,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动的重要,鼓励他们要有信心。至今已有六亿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他的充满勇气的人生。他的事迹已经深入心地激励了很多人。
抱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通过认真阅读威尔·鲍温的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书中鲍温牧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我们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阅《不抱怨的世界》,这是一本很棒的心灵励志书。看了这本书后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发现,它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喜悦……而这本书就是反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己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为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己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予我们做到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顿然醒悟:“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书中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己。由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后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理就只剩下快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
最后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飘的读后感2000字篇8
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东坡先生”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欧阳修曾这样评价青年时的苏东坡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久,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讨论苏东坡,即使当时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也有人冒险暗中偷读。“东坡先生”文章纵横恣肆,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放,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美誉。
?苏东坡传》分为四部分论述其一生: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和流放岁月。“东坡先生”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从诗词中,就可以体会到他为人乐观开朗,洒脱坦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去对待人类间的悲欢离合与自然现象中的月圆月缺;在《江城子》中缠绵悱恻,深情告白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在逆境中坦然自若,寄愁绪于湖光山色,为自己解脱苦闷,表现出淡然旷达和随意而安的人生态度;“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即使暮年,依旧壮心不已,直抒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在他的诗词中还能看到与弟弟辙俩人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在人生顺逆荣枯过程中,兄弟二人忧伤时相互慰藉,患难时相互扶持,时时互赠诗文以表思念之情。辙为人处事冷静机敏,稳健实际,轼意气风发,倔强任性,经常向兄长忠言相劝,兄长颇为受益。轼对辙而言,不仅为兄为同学,更是良师。他写过一首诗:“我少知子由,天姿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辙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而父苏洵深沉严肃,对事对人从不通融假借,正好将二子随时勒抑,不得奋鬣奔驰。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三人经常吟诗作对,相互学习,其乐融融!这份真挚的父子兄弟情也成为了“东坡先生”日后仕途失意时强大的精神支柱。
东坡先生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令人敬仰。其一生轻松愉悦,壮志凌云,才气纵横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也颇为坎坷,也许他的才华令上天嫉妒,于是给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艺术的巅峰,终成时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细细品来,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砺他的意志,丰富他的人生,激荡他的思想,更加凸显他品性高尚与人性的光辉!
东坡先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的数次流放让他更加接近那些平民的生活,体会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他所处的时代接近北宋灭亡,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图自己利益、沉溺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的人。东坡先生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孤身一人,难以与庞大的政治团体抗衡。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丧失为百姓服务的信念,他不断向朝廷上书,请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并放粮救济因洪涝造成的饥荒。他心怀天下苍生,为官一方,令后人敬仰倾佩。
他是诗人,是散文家,是画家,是书法家,是美食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佛教徒……东坡先生是个说不尽也道不明的人。回读此篇,自恨读书尚少,孤陋寡闻,未能将满腹崇敬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未能将对东坡先生的爱慕敬仰之情写于文中。这本《苏东坡传》仅是认识东坡先生的开始,来日方长,我会更多地接触东坡先生的诗文,继承他的思想,像他那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在公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考验洒脱淡然,在顺境中顺其自然。总而言之,得之坦然,矢之淡然,争其必然。努力做一个正直有为、积极进取的人民警察!